认识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选择有利的发展方向,最大 (二)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构建应有开放的视野和兼容并蓄的 求,限度地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人的自然 胸怀 传统教育更多强调的是为政治服务,一些理想化的政治口号 属性的需要,要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引导青少年 个人与集体的辨证关系,引导他们既追求物质 诸如“共产主义”“国家第一”“集体至上”等被大力提倡。诚然,追 明确物质与精神、求理想是人的本性,但若目标定位经过大部分人的努力都无法实 价值,又追求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既尊重个性又强调共性;既尊 现,就失去了激励作用。当今社会处于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转型 重主体需求,又服从社会需求。我们相信,这比一统化的道德标 的时代,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开放性给人们提供了逾越社会规范 准更易为学生所接受。 2.加强道德实践,促进道德知识的内化。德育不仅要向学生 与松弛禁忌压力的机会,青少年倾向于乐意接受外来生活方式的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道德实践活动获得道德情 影响,此外,市场经济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人们价 传授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价值判断和评价能力。“体验型” 值取向的多元化,青少年不再盲从于既定的道德标准,教育继续 感和体验,遵从“高、大、空”的目标无法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引导,甚至物极 和“研究型”实践教学就是一种较好尝试,它重视学生的情景感 活动体悟,促使学生自我判断、自我澄清、自我教育。如在爱国 必反,当传统义利观受到挑战又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引导时,滑 受、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 主义教育中,一方面通过让学生读史明志,让学生懂得爱国主义 把古老的 新时期,教育应对应运而生的新兴价值内容做出及时的回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应,包容和接纳合理化程度较高的新观念、新准则,不必谈虎色 民族精神内化为学生自觉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紧跟时代的脉 通过开展以“我为奥运增光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演讲、讨 变,对它们采取一味排斥的态度,要增强主导价值观的包容性与 搏,征文、书画展),援助四川地震灾后重建系列活动(如组织观看 开放性,对西方价值观体系中的合理化成分、对我国古代优秀的 论、青年志愿者行动、举国默哀、捐款)感悟人生,使学 文化遗产应有兼容并蓄的胸怀,改变以往在价值评价标准上非此 援助现场录像、lf,、自信 lf,、凝聚力空前高涨,这是任何空洞 即彼的对抗性模式。比如,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提倡理想价值观的 生民族自豪感、自尊 同时,也应宣传人们认同并且可以践行的现实价值观,既要承认 的道德说教所无法企及的。诚然,影响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位的,青 是与非、好与坏、高尚与卑鄙等互相对立的行为与观念,也要接纳 他们思维敏捷而又不定性,具有 不高尚也不卑鄙、不大公无私也不损人利己的价值观念,允许多 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较大的可塑性,教育工作者应抓住契机,学校、家庭、社会同心协 层次的价值体系的存在以适应不同主体的需要。 (三)遵循教育规律,重视道德知识的内化 力形成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德育工作效果不尽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忽视学生的主 体地位,脱离实践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教师、教材,以知识传授、期 末考试的形式自上而下的灌输,学生囫囵吞枣地接受现成的道德 【参考文献】 [1]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3. 知识,缺乏道德知识的内化,在行为上表现为知行脱节。价值观教 育强调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的转化过程,教育只有让学生真正 [2]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理解并接纳,才能内化为崇高的情感,外化为自觉的行动。 1.尊重人性特点,关注造成青少年 lf,理困惑与冲突的核心 [3]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M].吉林人民出版 问题。“小我”与“大我”、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问题,是造 社.2000.成青少年心理困惑与冲突的核心问题,教育若忽视人性特点、 忽视个体追求幸福的权利,一味采取“堵”的方式,势必引起逆 【作者简介】叶瑜 ̄g-(1970一),女,福建古田人,福州工业学校 反。因而,教育要遵从人洼特点,一方面引导个体认识社会的需 德育教研室主任,讲师,教育硕士。 (上接第130页)佛学当中的般若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 是不同的。因此,两种语言及文化间所存在的差异是译者始终面 修正、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智慧,它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智 临的难题。译者面对的不仅仅是语言与语言的沟通,更是文化与 慧。所以中国文化中“智慧”两字不能涵盖印度佛教中“般若”一词 文化的交流。一个民族的传统是该民族思维方式的内化与融合, 的整个含义。而翻译本身就是以共同为基础,通过变形来寻找构 译者是不可能将两个民俗习惯不完全相同的成员的语言形式统 成一个更贴近原文和译文语言所共有的“中间地带”。对于文化中 一于翻译之中。译文和原文问难以有稳定的关系,但在一定的文 空缺的词,是很难让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去体会空缺词的意 化语境内建立某种相对稳定的意义关系是可能的。翻译的目的就 象。不同文化意象之间存在的错位现象对译者来说很难处理。因 是在于促进两种语言文化的相互借鉴和学习,而不是要试图消除 为,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其中 其中永恒存在的鸿沟。所以,不应该由于这种差异的不可消除性 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民族的文化传说、宗教崇拜有着密切 而感到翻译行为是徒劳的。无论从任何角度,翻译本身都是积极 的关系。在各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 的、向上的和充满希望的,它是语言问转换的工具,文化问沟通的 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又一代的文艺作品里,慢慢形成一种符号代 桥梁。翻译使不同民族的交流成为可能,使不同文化的互动得以 表,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以及丰富的、意义深远 实现。 的联想。对无法产生情感共鸣的文化意象,译者注解仔细最为妥 当。但是,现实的讲,翻译只能达到近似,这也就是一部翻译作品 不能令所有人满意的主要原因。 由于两种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的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一定 【作者简介】全一菲(1984一),河南洛阳人,广西师范大学外 语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一142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