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德育案例《爱的力量感化后进生》

2020-05-03 来源:意榕旅游网


爱的力量感化后进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

一、案例背景:

王某,男,15岁。父亲是私营业主,全家就这么一个男孩,全家人一味的溺爱,对孩子缺乏严格的管理,使学生心理严重失衡,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学生本人想法偏激,但是接受能力很强,性格很是固执。受这种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原因,该生一直对学习没有真正产生兴趣,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学习行为习惯很差,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自己不听课还干扰别人;老师、同学讲话时喜欢插嘴,有时上课会随意说一些和课堂无关的话,而且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只要受到老师批评就会情绪激动,或与老师狡辨。而对老师、同学的错误则抓住不放,甚至幸灾乐祸,表现出了明显的自私自利。多次与任课老师发生冲突,父母的话作用不大,情绪激动时甚至要离家出走。

二、案例过程:

对于该生的这些问题: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自己不听课看手机电子书,或者玩游戏;老师讲话时喜欢插嘴,有时上课会讲一些和课堂无关的话。如何面对他,让以后的课正常上下去,这成了我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把他请出课堂让他好好想想,之后对他进行了冷处理。因为要怎么做,我必须要先清楚他的情况才行。课后,我从同学、其他老师、乃至他的父母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后,知道了其实他是个极讲义气的人。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你要和他交朋友,让他从心里认可你,这样你的话他才会听,才不会起逆反心理。后来,

我多次找他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且我时常表扬、鼓励他,督促他学习,还经常和他父母沟通,了解相关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他的学习态度端正多了,虽然上课偶尔还会开小差,但绝大部分时间能认真听讲,发言也较以往积极,而且作业也能及时完成,学习成绩也在稳步提高。看到他的进步,我们都很欣慰。

三、案例分析:

没有差的学生,只有不当的教育方式。教师要学会热爱学生,对每一个孩子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的激励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对于该学生我经常关心他,经常鼓励、挖掘孩子的优点,用他的优点去消除他自身的弱点,使其感觉到我也是他的朋友,这样在教育他要遵守纪律时,他基本上不用说就会自觉的做好。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就是爱和宽容带来的美妙与和谐啊!教师对学生的爱、理解、宽容、尊重、鼓励,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诱发学生的内省,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鼓起前进的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胜利的彼岸。

尊重每一位学生,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王某这样特殊家庭的后进生,我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走进他的心里,“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另外,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在中学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也接受不了。因此,我与王某从交朋友

做起,和他一起谈心,让他感受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让他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都是有思想、不断发展的个体,没有谁是一块天生的顽石,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只要我们当班主任的工作做到家,我们定能触摸到这块地方,要知道这里就是学生心灵的门户,打开它,你就能看到一颗颗鲜活的心。天道酬勤,只要我们努力,一定就会成功。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要拥有敏锐的眼光,积极的思考,并能针对时代的特点,寻求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打开每个学生的心扉,与学生共同进步,真正做到教好书,育好人。总之,在教育学生时,特别是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学会从关爱学生做起,因为爱能创造教育的奇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