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与循环经济导论课程论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的问题也愈发凸显出来。尽管关于保护环境的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在不断完善,我们依然被笼罩在一方“水墨”的天穹之下,依然在污染与资源枯竭的境地浮沉。同时,除我国之外,环境问题也是全人类面对的最重要问题之一,高悬在全人类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对于这些问题的不断恶化以及环境保护者的指责,化工行业的我们该如何看待?我想既不能置之不理,任由废弃物恣意排放和资源的浪费,也不能因噎废食,为保护环境而停止现代工业的发展。而且,我想解铃还须系铃人,化学工业的发展必将为问题的解决带来转机。
据《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仅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受公众关注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状况依然令人担忧。城市空气质量不足一成达标,地下水监测点超六成水质差,农药有效利用效率仅到35%。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十分复杂。首先中国的一个特殊之处在于人口众多,任何小的问题都能被急剧放大,为满足十几亿人的需要,使得自然承受过大的压力。以石油为例,预计在2020年,我国石油的需求总量约4.0到5.6亿吨,但国内可供量仅2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60%,我国石油化工的压力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污染治理方面的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针对一些化工企业来讲,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降低成本,他们并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生产,很多政府部门监管也不到位。
要扭转我国环境形势日益恶化的趋势,必须提高发展的质量而不是一味追求发展速度。要加快结构调整,加大淘汰污染工艺、设备和企业的力度,提高各类企业的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化工、电力和轻工等行业的准入条件。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准入条件和排放标准,制定必要的经济政策和惩罚措施。另外在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要对我国现行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作出调整,限制高碳产品的出口,努力扩大低碳产品出口。我国每年出口大量高碳产品,这些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产生了大量的污染。产品出口到外国,污染和环境破坏留给了自己。这不是低碳经济,更不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企业自身也应加强科技创新,比如中国大唐集团,作为电力领域的巨头之一,积极解决燃煤发电中产生的SO2及氮氧化物污染问题,大力发展选择性催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在该领域有着近百项专利,近期还与美国巨点能源签署和合作框架协议,引进美国先进的“蓝气技术”,对我国环境保护有所贡献。催化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超临界技术的发展,正为我们的循环经济描绘除一幅美好的蓝图。
近年来我国正着力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对于这三个同样有着大量化工企业的地区来说,除了能够大大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之外,在环境治理方面也能起到非常良好的协同作用,依托京津地区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培养大量的化工行业人才,而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工业规模化工过程的规律,开发和改进化工生产过程。设计反应流程,采用新的合成原料和反应加工途径,多采用分子重排反应和
加成反应等100%原子利用率的反应途径,少采用消除反应等,使反应的原子利用率更高,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例如环氧丙烷若用原始的氯醇法,腐蚀设备产生大量废水同时原子利用率仅31%,若采用新型催化材料钛分子筛,则能提高原子利用率至76%并减少污染。通过寻找更加合适的催化剂,使得实际生产条件更加缓和,避免在制造高温高压等苛刻的反应条件的过程中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正在发展的酶催化剂就具有反应耗能低、污染小、易控制的特点,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在污染治理的方面,我们对于废弃物进行化学处理以降低毒性循环利用方法的研究也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低碳经济是人类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大量的碳排放引起了像温室效应这样全球气候灾害性的变化,将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能源结构的问题亟待解决,煤的高效清洁利用,二氧化碳的回收处理等有着广阔前景的技术需要化学工程工作者去研究解决,以应对环境的严峻挑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