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普通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2024-02-17 来源:意榕旅游网
普 通 生 物 学 习 题

一、名词解释

1.无胚乳种子: 种子成熟后仅有种皮、胚二部分,营养物质主要储存于子叶中。例如:豆类植物。 2.子叶留土幼苗: 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不伸长,而是上胚轴伸长,所以子叶留在土中,并不随胚芽一起伸出土面,直到养料耗尽死亡。如:豌豆、玉米、大麦等。

3.细胞器: 细胞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定功能的微小结构(或亚单位)。 ?4.原生质: 是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5.原生质体: 是指细胞中细胞壁以内各种结构的总称,它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最重要的部分。

?6.胞基质: 细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半透明的原生质胶体组成,在电子显微镜下看不出特殊结构的细胞质部分,含有与糖酵解、氨基酸合成和分解有关的酶类等重要物质,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

7.细胞周期 :细胞分裂中,把第一次分裂结束好第二次分裂结束之间的过程(即一个间期和一个分裂期)称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和M期。

8.胞间连丝: 相邻生活细胞之间,细胞质常常以极细的细胞质丝穿过细胞壁而彼此相互联系,这种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丝称胞间连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是细胞间物质、信息传输的通道。

9..?细胞全能性: 生物体内,每个生活的体细胞都具有像胚性细胞那样,经过诱导能分化发育成为一个新个体的潜在能力,并且具有母体的全部的遗传信息。

10.组织: 是由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11.?初生生长: 直接来自顶端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的增生和成熟的生长过程,称为初生生长。

12.次生结构: 在植物体的次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为次生结构。包括了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

13.外始式: 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发育过程中,是由外向心逐渐分化成熟的,外方先成熟的部分为原生木质部,内方后成熟的为后生木质部,这种分化方式称为外始式。

14.内起源: 侧根起源于根尖成熟区中柱鞘的一定部位,这种起源于组织内部的方式称为内起源。

15.凯氏带: 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在根的内皮层细胞处于初生状态时,其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形成木栓质的带状增厚。对根内水分吸收和运输具有控制作用。这种带状结构是凯斯伯里于1865年发现的,因而称为凯氏带。

16.外起源: 茎上的叶和芽起源于分生组织表面第一层或第二、三层细胞,这种起源于组织表面的方式称为外起源。

17.年轮: 年轮是由于维管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季节的影响的生长轮。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茎干横断面上,所现出的若干同心轮纹。每一轮代表着一年中产生的次生木质部,由春材(早材)和秋材(晚材)组成。 18.边材: 靠近树皮部分的木材,是近年形成的次生木质部,色泽较淡,具有输导和贮藏的作用,边材可以

逐年向内转变为心材,因此,心材可逐年增加,而边材的厚度却相对比较稳定。

19.秋材: 夏末秋初气候条件渐不适宜树木生长,形成层活动减弱,细胞分裂慢,形成次生木质部的导管细胞直径较小且数量少,木纤维和管胞较多,管壁较厚,细胞排列紧密,这部分次生木质部的材质地致密,色泽较深,称为晚材或秋材。

20.合轴分枝: 顶芽活动一段时间后,生长编得极缓慢乃至死亡,或分化为花或卷须等变态器官,而靠近顶芽的一个腋芽成为活动芽,形成一段枝条后,又被其侧面的下一级腋芽的活动代替,如此重复进行生长,这样的分枝方式为合轴分枝。如:苹果、桃、葡萄等。 21.等面叶: 叶肉不能区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叶。 22.异面叶: 叶肉明显区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叶。

23.完全叶: 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叫完全叶。如棉花、桃、豌豆等植物的叶。

24.同源器官: 器官外形与功能都有差别,而个体发育来源相同者,称为同源器官。如茎刺和茎卷须,支持根和贮藏根。

25.同功器官: 器官外形相似、功能相同,但个体发育来源不同者,称为同功器官。如茎刺和叶刺,茎卷须和叶卷须。

26.心皮: 心皮是构成雌蕊的单位,是具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27.单雌蕊: 一个雌蕊由一个心皮构成的称为单雌蕊。

28.双受精: 花粉管到达胚囊后,释放出二精子,一个与卵细胞融合,成为二倍体的受精卵(合子),另一个与两个极核(或次生核)融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二精于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称双受精。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特有的现象。

29.无融合生殖: 在正常.情况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是经过卵细胞和精子的融合,以后发育成胚。但在有些植物,不经过精卵融合,直接发育成胚,这类现象称无融合生殖。无融合生殖包括孤雌生殖、无配于生殖和无孢子生殖三种类型。

30.单性结实: 不经过受精作用,子房就发育成果实,这种现象称单性结实。单性结实过程中,于房不经过传粉或任何其他刺激,便可形成无子果实,称为营养单性结实,如香蕉,若子房必须通过诱导作用才能形成无子果实,则称为诱导单性结实(或刺激单性结实),如以马铃薯的花粉刺激番茄的柱头可得到无籽果实。 31.真果: 仅由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桃、棉的果实。

32.假果: 除了子房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花冠及整个花序等其他结构共同参与果实形成,这种非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称为假果,如南瓜、苹果等的果实。

33.外胚乳: 有一部分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珠心组织发育形成具胚乳作用的组织,称为外胚乳。 34.聚花果: 如果果实是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来,花序也参与果实的组成部分,这称为聚花果或称为花序果、复果,如桑、风梨、无花果等植物的果。

35.聚合果: 一朵花中有许多离生雌蕊,以后每一雌蕊形成一个小果,相聚在同一花托之上,称为聚合果,如白玉兰、莲、草莓的果。

36.世代交替: 在植物的生活史中,由产生孢子的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和产生配子的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世代交替。

37.生活史: 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发育和繁殖阶段,前后相继,有规律地循环的全部过程,称为生活史。从种子开始至新一代种子形成所经历的全过程,称为种子植物的生活史或是生活周期。

38.双名法: 生物命名的基本方法,生物的学名是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希腊等国文字书写。每一种生物的学名由属名和种名组成,故称为“双名法”或“二名法”。在学名后附加该种生物的命名人(或命名人的缩写),一个完整的生物学名包括属名、种名和命名人,并规定属名和命名人的第一个拉丁字母必须大写。 39.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位于头部下方或前方。由于各种昆虫取食习性和方式的不同,其形态结构有很大不同,昆虫主要有三种类型口器,即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和虹吸式口器。

40.假体腔:也叫原体腔,是由胚胎期的囊胚腔形成的空腔,仅有体壁中胚层,无体腔膜。存在于原腔动物。 41.真体腔:真体腔亦称真正体腔、次生体腔、后体腔(metaco-el)。是动物体腔之中在原肠胚期以后所形成的与囊胚腔(卵裂泡、卵裂腔)完全不同的腔,与原体腔类相对应,把具有真体腔的动物称为真体腔类。真体腔皆以中胚层起源的体腔上皮(mesothelium)覆盖其腔壁。

42. 完全变态:与无变态、不完全变态共同成为昆虫变态的一种形式。是胚后发育中经过蛹的特殊时期才变为成虫的现象。

43. 神经网:神经细胞不规则而且稀疏地散在着,相互以神经纤维连络而呈网形的神经,叫做神经网。 44. 梯式神经系统: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比腔肠动物有显着的进步。表现在神经细胞逐渐向前集中,形成脑及从“脑”向后分出若干纵神经索(longitudinal nerve cord),在纵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transverse commisure)相连。在高等种类,纵神经索减少,只有一对腹神经索发达,其中有横神经连接如梯形(或称梯式神经系统)。

45.异律分节:节肢动物身体自前而后各体节发生分化,并且相邻体节相互愈合形成体区,其机能和结构互不相同。这种分节方式称异律分节。如虾、蟹等。

46.开管式循环:开管式循环是血液不总是在血管内流动,而是要进入血腔、血窦或组织间隙,这种循环方式称为开管式循环。

47.闭管式循环:闭管式循环是血液始终不流入组织间隙中,而是从这条血管流到另一条血管,中间由微血管网相连。?

48.马氏管:从中肠与后肠之间发出的多数细管,直接浸浴在血体腔内的血液中,能吸收大量尿酸等蛋白质的分解产物,使之通过后肠,与食物残渣一起有肛门排出。例如节肢动物门的蝗虫就有马式管。

49.完全双循环: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动心脏四腔,心房与心室已完全分隔(具左心房与左心室以及右心房与右心室),使动脉和静脉血液完全分开,提高了血液循环的效率.

50.原肾管:原肾管是低等三胚层动物的排泄器官,是外胚层内陷形成的,由焰细胞、毛细管和排泄管组成。 51.后肾管:后肾管是某些无脊椎动物的排泄器官;两端开口,由肾口、细肾管、排泄管和肾孔组成;肾口开口于体腔,肾孔开口于体外。?

52.恒温动物:能自动调节体温,在外界温度变化的情况下,能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动物,如鸟类和哺乳类。也叫常温动物、温血动物、热血动物。

53.双重呼吸:鸟类具有气囊与气管和肺相通,使鸟在呼吸时呼气和吸气都能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

54.原口动物: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胚的胚孔发育成动物的口,胚孔相对一端开口发育成肛门。 55.后口动物: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胚的胚孔发育成动物的肛门,胚孔相对一端开口发育成口。 56.中间宿主:寄生动物生活史中幼虫寄生的宿主。 57.终末宿主:寄生动物生活史中成虫寄生的宿主。

58.保虫宿主: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又叫储存宿主,储蓄宿主。有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脊椎动物为保虫宿主。或:可以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来源的受染脊椎动物。

59.两侧对称:沿生物体中部的一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成完全对称的两个切面。 60. 内骨骼:内骨骼是由中胚层分化而来的,是生活状态的,可随动物体生长而生长。

二、填空:

1.被子植物木质部是一种复合组织,由(导管)、(管胞)、(木纤维?) ?和(木薄壁细胞??)构成。

2.根尖的根毛区又可称为(成熟区) ?,由外向内可分为( ???表皮? )、( ?皮层??? )、( ?维管柱??? )三个部分。 3.被子植物茎的维管形成层中包括两种原始细胞,一种是(纺锤状原始细胞),另一种是(射线原始细胞??? ) 。 4.单核花粉粒的核分裂后,形成一个(营养???? )核、一个( ??生殖?? )核。

5.植物细胞器中(线粒体??? )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核糖体????? )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 当细胞衰老时( 溶酶体???? )的膜破裂放出水解酶,使细胞自溶。

6. 根毛是由(表皮细胞 ???? ) 特化而来,侧根是由( ?中柱鞘细胞??? )恢复分裂功能而产生的。

7.在被子植物胚囊中,位于中央互相靠拢的两个核称为(极核),合点端的三个细胞称为( 反足细胞???? ),珠孔端的三个细胞分别为1个(卵细胞)和2个( 助细胞 ???? )。

8. 植物生长发育主要是植物体内的细胞(分裂???? )、(生长??? )、( ?分化??? )的结果 。 9.根瘤是根与(细菌???? )的共生结构,菌根是根与( 真菌 )的共生结构。

10.植物的胚一般包括(胚芽??? )、( ?胚轴??? )、( ?胚根??? )和( ??子叶?? )。

11.蔷薇科植物分为(绣线菊亚科??? )、(蔷薇亚科???? )、(苹果(梨)亚科 ???? )、(李(桃)亚科????? )四个亚科。

12.葫芦科植物果实为( 瓠果、??? ),荞麦的果实为( 胞果??? )。

13.被子植物茎的基本分枝方式有(单轴分枝???? )、(?合轴分枝??? )、(???假二叉分枝? )三种类型。 14.石细胞属于(?厚壁?? )组织,叶肉细胞属于(?基本组织(薄壁组织或同化组织)??? )组织,根毛属于(吸收???? )组织,周皮属于(???保护组织? )。

15.被子植物的胚乳由(中央细胞或极核 )受精后发育而来,外胚乳则由(珠心组织 )形成。 16.植物细胞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 )、( 、无丝分裂 )和(减数分裂 )。细胞周期中DNA是在(细胞分裂间期 )合成的。 17.下列植物细胞属于何种组织:

表皮细胞(保护组织 ),叶肉细胞(同化组织),导管(输导组织),纤维(机械组织或厚壁组织 ), 管胞(输导组织),木栓细胞(保护组织),腺毛( 分泌组织 ),石细胞(机械组织或厚壁组织), 厚角细胞( 机械组织 ),表皮毛(保护组织)。

18.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是?(根)、( 茎 )、( 叶),繁殖器官是??(花)???、( 果实)? 和???(种子 )。

19.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 ?和(原生质体 )两大部分。后者有可分为(细胞膜 )、( 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20.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质体)和(中央大液泡 )。 21.质体是(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 )的总称。

22.侧生分生组织包括?(维管形成层 )和( 木栓形成层 )。 23.梨果肉中坚硬的颗粒即时成簇的( 石细胞 )?。 24.双子叶植物的气孔保卫细胞呈?( 肾 )形。

25.植物种子是由( 种皮 )、( 胚)和( 胚乳 )三部分构成,但有些种子却只有( 种皮 )和( 胚)两部分,前者称( 有胚乳种子)种子,后者称( 无胚乳种子 )种子。

26.根的初生韧皮部发育成熟的方式是( 外始式 )。(原生韧皮部)在外方,(后生韧皮部)在内方。 27.根的次生结构包括由( 维管形成层 )活动产生的( 次生维管组织)和由( 木栓形成层 )活动产生的( 维管射线 )。

28. 木本植物的叶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疤痕叫( 叶痕 )。

29.禾本科植物茎的维管束属( 有 )限维管束,由(维管束鞘)、(木质部)和(韧皮部)三部分组成。 30.马铃薯的薯块是(茎)的变态,而甘薯(红薯)的地下膨大部分是( 根)的变态。

31. 被子植物胚乳的发育有三种方式,即(核型胚乳)、(细胞型胚乳)和(沼生目型胚乳)。

32.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花粉囊壁一般由(表皮)、( 药室内壁 ) 、(中层 )和(绒毡层 )组成。花粉成熟时,药壁只留下(药室内壁(或纤维层))和(表皮 ) 。

33. 一个成熟的胚珠包括( 胚柄)、( 珠被)、( 珠心)、(合点 )和(珠孔 )等几部分。? 34.一般成熟胚囊由7个细胞构成,其中包括(3个反足)细胞,(一个中央)细胞,(一个卵细胞)细胞和(2个助细胞)细胞。

35. (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36.聚花果是由(花序)发育而成,聚合果是由(离生雌蕊)发育而成。

37.刺细胞为(腔肠动物 )所特有,刺丝泡为(草履虫 )所特有,杆状体为( 涡虫 )所特有。 38.马氏管位于消化系统的(中肠)和( 后肠 )交界处。

39.软体动物的贝壳由外向内依次分为(角质层)、棱柱层和( 珍珠层 )。 40.原生动物的运动器官主要有( 鞭毛 )、( 纤毛 )和伪足。

41.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中胚层形成的两种主要方式为(端细胞法)和(体腔囊法)。 42.昆虫体壁的结构由上表皮、外表皮、内表皮、上皮层和( 基膜)构成。 43.原肾型排泄系统来源于(外胚层 ),其主要功能是(调节渗透压)。

44.涡虫的神经系统为( 梯型 )神经系统。

45.原腔动物门中属于五大人体寄生虫的有(血丝虫 )和(十二指肠钩虫 )。 46.珊瑚的生殖腺起源于 ( 内胚层 )。

47.节肢动物甲壳纲的呼吸器官为(鳃 ),蛛型纲特有的呼吸器官为( 书肺 )。

48.昆虫的口器主要有( 咀嚼式 )、( 刺吸式 )、( 虹吸式 )、( 舐吸式 )、( 嚼吸式)五种,蜜蜂的口器属于其中的( 嚼吸式 ),苍蝇的属于( 舐吸式 )。 49.下列动物各属于哪个门哪个纲:

田螺 (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 ) 草履虫( 原生动物门纤毛纲 ) 僧帽水母 ( 腔肠动物门水螅纲) 医蛭( 环节动物门蛭纲 ) 乌贼 ( 软体动物门头足纲 ) 50.棘皮动物门的胚胎发育过程极为典型,以( 内陷法 )形成原肠腔。 51.( 齿舌 )是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位于口腔底部的舌突起表面。 52.半索动物的循环系统属于原始的( 开管式循环 ),与无脊索动物相似。 53.昆虫一生中的最末一次蜕皮特称( 羽化 )。

54.昆虫分类的主要依据有(触角 )、( 翅 )、( 足 )、( 口器 )。 55. 根据鸟类迁徒活动的特点,可把鸟类分为( 留鸟)和( 候鸟 )。 56. 鱼体可分为( 头 )、( 躯干 )和尾三部分。 57. 鱼类的心脏由( 一个 )心房、( 一个 )心室构成。

58.鱼类的血液循环方式属于( 单循环 ),经心脏的血液为( 静脉 )血。 59. 脊椎动物主要的门静脉有( 肾门静脉 )和( 肝门静脉 )。 60. 两栖类脑神经( 10 )对,哺乳类脑神经( 12 )对。

61. 动物的组织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类型:分别为(??上皮组织 )、(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和(? 神经组织 ? )。

62.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体分(???头 )、(???? 足 )和(?? 内脏团 ? )三部分,具有(??外套 ??? )膜,体一般具贝壳,出现了(?呼吸 ???? )器官,循环系统多为(????开管式 ? ),排泄器官为? (????后肾管 ? ),海产种类个体发育经(?????担轮???? )幼虫。

63. 蛛形纲的主要特征是:体分(???头胸部??? )和(?? 腹部 ??? )或(???头胸部 ?)和(???腹部 ? ),完全愈合成一体,无触角,(? 头胸???? )部有6对附肢,其中(?? 4对?? )步足,排泄器官为(???基节腺? ? )和(????? 马式管? )。

64. 昆虫躯体可分为(?? 头??? )、(??? 胸?? )和(?????腹? )三个体部。(???头?? )部是昆虫的感觉中心,着生有(??? ??触角)和(???眼?? )等多种感觉器官;(??????胸? )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着生(??翅 )和(?????足 );(??? ?腹????? )部是昆虫的营养和(?? 生殖???? )中心,内有(?? 消化? ?? )器官和(?? ?生殖 ????)器官等。

65. 蟋蟀属于(??? 直翅 ? )目,臭虫属于(???半翅 ? )目,蚜虫属于(??同翅 ?? )目,瓢虫属于(?鞘翅 ? )目,家蝇属于( 双翅???? )目,菜粉蝶属于(??? 鳞翅? )目,蜜蜂属于(????膜翅 )目。

三、判断题

1、有丝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 ) 2、西瓜和黄瓜是葫芦科植物。(√ )

3、松、杉、柏等林木的分枝方式为单轴分枝。(√ ) 4、葡萄的卷须与豌豆的卷须是同功器官。(√)

5、一个典型的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组成。(√ ) 6、风媒花常无鲜艳的色彩,花粉粒小而多。(√) 7、生活的植物细胞都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8、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运输养料的管状结构。(×) 9、棉花的整枝利用了顶端优势的原理。(√)

10、单子叶植物的叶肉组织一般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

11、竹子和甘蔗都是禾本科植物。(√) 12、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都是死细胞。(×) 13、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是线粒体。(×) 14、糊粉粒贮藏的物质是淀粉。(×)

15、甘薯的薯块是由不定根发育而成的。(√ )

16、红海椒表现出红色是因为其果肉细胞中含有花青素。(× ) 17、豌豆和油菜的果实都称为角果。(× ) 18、松树、杉树等裸子植物不形成果实。(√)

19、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DNA也复制两次。(× ) 20、植物只能通过根吸收矿质营养。(× ) 21、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 )

22、维管束是指由木质部、韧皮部和形成层组成的束状分布的维管组织。(× )

23、在正常的环境条件下,花中的雄蕊发育不正常,而雌蕊发育正常,这种现象称为雄性不育。(√ ) 24、竹子的分枝方式称为分蘖。(× )

25、从解剖学上看,树皮是指多层周皮的积累。(×) 26、按照芽的构造,可将芽分为花芽和叶芽。(×)

27、从解剖学上看,落叶主要是在叶柄基部产生了离层。(√ ) 28、叶的表皮细胞是一层不含质体的死细胞。(×) 29、马铃薯的薯块与甘薯的薯块是同源器官。(×) 30、胚乳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31、一个典型的雄蕊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 32、虫媒花常具有鲜艳的色彩和特殊的气味。(√ ) 33、风媒花产生的花粉粒大而少。(×)

34、细胞中具有3组或更多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称为多倍体。(√) 35、胚乳与外胚乳的来源相同,并且都是3倍体的。(× ) 36、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一样,都具有构造完善的花。(×) 37、周皮中起保护作用的是木栓层。(√)

38、“根深叶茂”,这句话表明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存在着生长相关性。(√ ) 39、双子叶植物的叶肉组织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40、柑桔和花椒都是芸香科植物。(√)

41、红海椒的颜色是由花青素表现出来的。(× ) 42、下位子房形成的果实都是假果。(√ ) 43、旱生植物的叶片常有发达的角质层。(√ ) 44、葡萄的卷须与豌豆的卷须是同源器官。(× ) 45、表皮是一层不含质体的死细胞。(× ) 46、一个花序形成的果实叫聚花果,如菠萝。(√ )

47、双受精是指进入胚囊内的两个精子同时与卵受精。(× ) 48、马尾松、银杏是裸子植物。(√)

49、植物细胞壁的胞间层主要由果胶物质组成。(√ ) 50、单轴分枝方式在林木中普通存在。(√)

51、豌豆的闭花受精(开花之前即已完成受精),可以避免不利环境条件对传粉受精的影响,从生物学意义上讲最优越,是最进化的传粉受精方式。(× ) 52、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现象。(√)

53、苹果的果实是由子房和萼筒共同发育形成的,所以称为假果。(√ ) 54、植物幼嫩的茎通常呈现绿色,是由于其表皮细胞含有叶绿体。(× ) 55、棉花的整枝利用了顶端优势的原理。(√)

56、有限维管束无形成层,无限维管束有形成层。(√) 57、每种植物结实都是经过了受精作用的。(×) 58、水生植物的叶片通气组织通常较发达。(√)

59、单子叶植物(玉米)茎的横切面由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束三部分组成。(√) 60、幼根的表皮和幼茎的表皮一样,主要是起保护作用。(×) 61、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 ) 62、一粒稻谷就是一粒种子。(?× )

63、次生分生组织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

64、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有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三部分。(×? ) 65、检验植物细胞贮藏的油类和脂肪时,通常使用的化学试剂是碘液。(×? ) 66、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 ) 67、所有的种子都具有种皮、胚和胚乳。(?×) 68、活的植物体并非每一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 69、种子内的胚都是通过精卵结合后产生的。(?√ )

70、植物的次生生长就是产生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的过程。(?√ ) 71、子房的心皮数目一定等于子房室数。(×? )

72、花粉粒是由造孢细胞经花粉母细胞阶段发育而来的,因此它的发育与花粉壁层 的发育无关。(×? ) 73、花生与马铃薯(土豆)的果实均在土壤中发育成熟。(?× ) 74、叶一般正面颜色较深,是因为上表皮细胞含叶绿体多。(×? ) 75、茎在次生生长,心材直径逐渐加大,边材则相对地保持一定的宽度。76、叶主脉的韧皮部靠近上表皮一侧,木质部靠近下表皮一侧(?×)

77、地衣是蓝藻和真菌的共生体,分为壳状地衣、枝状地衣和叶状地衣(?√ ) 78、根的木栓形成层最早起源于中柱鞘细胞(×? ) 79、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一切植物都具有质体(?√ ) 80、一粒稻谷就是一粒种子(?× )

81、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 ) 82、苹果是假果(?√ )

83、苔藓植物的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能离开配子体生活(√? ) 84、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 85、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 )

86、伸缩泡是原生动物体内所具有的结构,其作用是调节机体水分和渗透压平衡,如眼虫、草履虫等。(√ )

87、海参是软体动物门中可供食用的优良滋补品。 (× ) 88、桃花水母属于水螅纲,海月水母属于钵水母纲。(√) 89、河蚌的发育过程中有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 ) 90、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的排泄器官为马氏管。 (× )

91、乌贼头部软骨来源于内胚层,棘皮动物的内骨骼突出成的棘或刺来源于外胚层。(× )

92、蜘蛛的毒腺在其第一对螯肢的基部,蝎的毒腺在末端尾节演变成的毒刺内,蜈蚣的毒爪位于第一附肢末端。 (√ )

93、蚯蚓的体腔为次生体腔,由囊胚腔的剩余部分形成。腔内充满体腔液,有保持体形,协助运动及物质运输等功能。 (× )

94、扁形动物门的自由生活种类,如涡虫的消化系统发达,肠管分成多支,有口和肛门。(× ) 95、蛔虫是寄生人体肠道线虫中体形最大者,体不分节,但体表具有环纹。 ( √ )

(?√ )

四、单项选择题:

1. 被子植物成熟花粉粒是( A )??

A.雄配子体? B.雄配子? C.单核花粉粒 D.花粉母细胞 2.被子植物的助细胞是( B )?

A.雌配子体? B.高度极化的细胞? C.高度液胞化的细胞D.雄配子 3.花粉粒是由( C )经过减数分裂而形成的。 ? A.造孢细胞? B.孢原细胞? C.花粉母细胞D.单核花粉粒

4.水稻,小麦等禾本科植物拔节抽穗时,茎迅速伸长是借助( C )的活动。 ? A.顶端分生组织? B.侧生分生组织? C.居间分生组织? D.次生分生组织 5.禾本科植物根内皮层中正对着原生木质部且没有加厚的细胞是( D )。 ? A.泡状细胞? B.射线细胞? C.传递细胞? D.通道细胞

6.被子植物生活史中,两个世代交替的转折点是减数分裂和(???A? )。 ??? A、受精作用?? B、花粉和胚囊发育成熟??C、种子萌发D、胚形成????? 7.树皮剥去后树就会死亡,是因为树皮不仅包括周皮,还有(??C?? )。 ?? A、栓内层?? B、木栓形成层?? C、韧皮部??? D、木质部8.被子植物的助细胞是(????B )。

?? A、雌配子体?? B、高度极化的细胞?? C、高度液泡化的细胞? D、卵器 9.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A?? )。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10.木本植物可生活多年,茎随之不断加粗,这是由于(??B? )活动的结果。 ?? A、顶端分生组织? B、侧生分生组织? C、初生分生组织? D、居间分生组织 11.我们吃绿豆芽,主要吃的是(???C? ) ?? A、根?? B、芽?? C、下胚轴 D、上胚轴

12.单子叶植物根的内皮层细胞在发育后期常五面加厚,只有(?D??? )是薄的。?? A、横壁?? B、径向壁?? C、内切向壁?? D、外切向壁13.被子植物维管组织间的过渡区存在于(??B?? ) ?? A、茎、叶之间?? B、根、茎之间?? C、枝、叶之间14.构成雌蕊的单位是(???A? )

?? A、心皮?? B、子房?? C、胎座?? D、子房室15.合子的第一次分裂,通常是(???B? )

?? A、均等的横裂?? B、不均等的横裂?? C、均等的纵裂? D、不均等的纵裂 ?16.侧根发生在根毛区的一定部位,是由(??B )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的。 ?? A、内皮层?? B、中柱鞘?? C、皮层?17.甘薯是由(????B )发育而来的。?? A、主根??? B、侧根?和不定根

D、表皮

C、侧枝 D腋芽

18.被膜为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A?? )

??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内质网?? D、核糖体 19.被子植物根的初生木质部的分化方式为(C? )。 A.辐射状 B.内始式 C.外始式 D.相间排列 20.被子植物雄配子体是指(?B )。

A.单核花粉粒 B.二核或三核花粉粒 C.生殖细胞 D.花粉母细胞 21.发育成熟的导管分子是(C? )。

A.无核的生活细胞 B.真核细胞 C.死细胞 D.原核细胞 22.成熟胚囊是由(D? )经过减数分裂而形成的。 A.珠被B.珠心C.单核胚囊 D.胚囊母细胞

23.水稻、小麦等禾本科植物拔节抽穗时,其茎的迅速伸长是借助( C? )的活动。 A.顶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 C.居间分生组织 D.次生分生组织24.蕨类植物在进行无性生殖时产生(C? )。

A.种子 B.配子 C.孢子 D.合子 25.蓼科植物所特有的特征为(?C )。

A.草本 B.单叶互生 C.具膜质托叶鞘 D.乔木 26.十字花科植物的雄蕊类型属于(?A )。

A.四强雄蕊 B.二强雄蕊 C.二体雄蕊 D.单体雄蕊 27.菊科植物头状花序下部的变态叶统称为(?A )。 A.总苞 B.花萼 C.苞片 D.副萼

28.大豆种子萌发形成子叶出土的幼苗,其主要原因是由于(B )生长迅速。 A.上胚轴 B.下胚轴 C.中胚轴 D.胚根

29.豌豆种子萌发形成子叶留土的幼苗,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A)生长迅速。 A.上胚轴 B.下胚轴 C.中胚轴 D.胚根 30.下列属于无胚乳种子的有( A)。 A.大豆 B.蓖麻 C.小麦 D.玉米

31.哪种分生组织的细胞,既开始分化,而又仍有分裂能力?(B ) A.原生分生组织 B.初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D.木栓形成层 32.导管和管胞存在于( C)。 A.皮层 B.韧皮部 C.木质部 D.髓 33.筛管和伴胞存在于(B )。 A.皮层 B.韧皮部 C.木质部 D.髓 34.韧皮部的筛管是(B )。

A.输导水分的组织 B.无核的活细胞 C.厚壁组织 D.含有叶绿体 35.绿色植物细胞中,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B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有色体 D.核糖体 36.绿色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有色体 D.核糖体 37.绿色植物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是(D)。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有色体 D.核糖体

38.筛管老化丧失输导能力,往往是由于产生了( B)。 A.侵填体 B.胼胝体 C.有色体 D.核糖体

39.导管老化丧失输导能力,往往是由于产生了(A )。 A.侵填体 B.胼胝体 C.有色体 D.核糖体 40.植物细胞的后含物主要存在于(D )。 A.胞基质 B.细胞器 C.内质网 D.液泡 41.表皮上,植物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是(B )。 A.皮孔 B.气孔 C.穿孔 D.筛气

42.周皮上,植物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是(A )。 A.皮孔 B.气孔 C.穿孔 D.筛气 43.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是( A)。 A.叶绿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核糖体 44.根据组织的来源,木栓形成层属于( C)。 A.原生分生组织 B.初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D.侧生分生组织

45.在一定条件下,生活的薄壁组织细胞经过(B )可恢复分裂能力。 A.再分化 B.脱分化 C.细胞分化 D.组织分化 46.在周皮中,对植物起保护作用的是(A )。

A.木栓层 B.栓内层 C.皮皮 D.木栓形成层 47.对细胞生命活动起控制作用的是(C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核 D.酶

48.菌根是高等植物的根与(B )形成的共生结构。 A.细菌 B.真菌 C.粘菌 D.放线菌

49.根瘤是豆科植物的根与(A )形成的共生结构。 A.细菌 B.真菌 C.粘菌 D.放线菌 50.种子植物的侧根起源于( C)的一定部位。

A.分生区 B.伸长区表皮 C.根毛区中柱鞘 D.根尖原始细胞 51.观察根的初生结构,最好是在根尖的( C)作横切制片。 A.分生区 B.伸长区 C.根毛区 D.根冠

52.果树、蔬菜等带土移栽比未带土移栽的成活率高,主要原因是保护了( D)。 A.叶 B.枝 C.芽 D.幼根和根毛 53.属于直根系的植物有(A )。 A.油菜 B.玉米C.小麦D. 水稻 54.属于须根系的植物有(D )。 A.油菜 B.大豆 C.桃树 D.小麦

55.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木质部的发育方式为(A)。 A.外始式 B.内始式 C.外起源 D.内起源 56.禾本科植物的分枝方式特称为(D )。 A.单轴分枝 B.合轴分枝 C.二叉分枝 D.分蘖 57.芽开展后形成枝条的叫(A )。 A.叶芽 B.花芽 C.鳞芽 D.裸芽

58.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木质部的发育方式为(B )。 A.外始式 B.内始式 C.外起源 D.内起源

59.双子叶植物茎在进行嫁接时,必须使砧木与接穗之间的(B )相吻合,才易成活。 A.韧皮部 B.形成层 C.表皮 D.皮层 60.茎上叶和芽的发生属于(C )。

A.外始式 B.内始式 C.外起源 D.内起源

61.苹果、梨等木本植物茎的增粗,主要是(C )细胞增多。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皮层 62.棉花的分枝方式为( B)。

A.单轴分枝 B.合轴分枝 C.二叉分枝 D.分蘖 63.裸子植物的分枝方式一般为(A )。

A.单轴分枝 B.合轴分枝 C.二叉分枝 D.分蘖 64.茎和叶的初生保护组织是(C )。 A.韧皮部 B.形成层 C.表皮 D.皮层 65.根和茎的次生保护组织是( D)。 A.韧皮部 B.形成层 C.表皮 D.周皮

66.外胚乳是(C )发育而成的类似胚乳的贮藏组织,包于胚乳外。 A.反足细胞 B.中央细胞 C.珠心组织 D.受精极核 67.下列属于假果的植物有(A )。 A.苹果 B.桃 C.枣 D.樱桃 68.下列属于真果的植物有(D )。 A.苹果 B.西瓜 C.草莓 D.杏 69.下列属于核果的植物有(B )。

A.花生 B.李 C.橘子 D.番茄 70.水稻的花序为(B )。

A.总状花序 B.圆锥花序 C.穗状花序 D.伞形花序 71.小麦的花序为(C )。

A.总状花序 B.圆锥花序 C.复穗状花序 D.伞形花序

7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的现象(联会)发生在(B )。 A.双线期 B.偶线期 C.中期Ⅰ D.中期Ⅱ 73.草莓的主要食用部分是( D)。

A.外果皮 B.中果皮 C.内果皮 D.肉质花托 74.苹果的主要食用部分是由(D )发育而来的。 A.雌蕊 B.雄蕊 C.子房壁 D.花托与花筒

75.番茄胚乳发育时,初生胚乳核分裂后随即产生细胞壁,形成胚乳细胞, 这种胚乳称为(A )胚乳。

A.细胞型 B.核型 C.同时型 D.沼生目

76.水稻胚乳发育时,初生胚乳核分裂形成许多自由核,然后才产生细胞壁,形成胚乳细胞,这种胚乳称为(B )胚乳。

A.细胞型 B.核型 C.同时型 D.沼生目型 77.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A ) A.种 B.属 C.门 D.品种

78.环节动物多毛纲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幼虫阶段是(C)。 A 浮浪幼虫 B 牟勒氏幼虫 C 担轮幼虫 D 钩介幼虫 79.团藻在动物演化上有重要意义,其分类地位是(B)。

A 海绵动物门 B 原生动物门 C 腔肠动物门 D 扁形动物门 80.蝎子和蜱螨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的(D)。 A 多足纲 B 甲壳纲 C 昆虫纲 D 蛛形纲

81.水螅为淡水生活的腔肠动物,是科学研究中的好材料,下列哪种叙述是不正确的(C)。 A 水螅有多种运动行为,如捕食运动、尺蠖运动和翻筋斗运动等。 B 具有两个胚层和消化循环腔 C 神经系统发达,有感觉运动中心 D 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制

82.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寄主为(C)。 A 钉螺 B 沼螺 C 按蚊 D 伊蚊

83.昆虫分类的主要依据除了触角、足、翅、生物学外,还有(B)。 A 体壁突起 B 口器 C 生殖器 D 听器 84.棘皮动物的成虫是辐射对称,其幼虫是(B)。

A 辐射对称 B 两侧对称 C 两侧辐射对称 D 无对称 85.蝼蛄的前足是(C)。

A 步行足 B 跳跃足 C 开掘足 D 捕捉足 86.河蚌的生殖孔开口于( C )。

A 身体末端 B 身体腹面 C 内鳃瓣的鳃上腔 D 口附近

87.人吃了未煮熟的“米猪肉”或被囊尾蚴污染的食物,就可能感染(D)。 A 球虫病 B 钩虫病 C 吸虫病 D 绦虫病 88.家蝇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A)。 A 双翅目 B 膜翅目 C 半翅目 D 鳞翅目 89.蝗虫的变态类型属于( A )。

A 渐变态 B 半变态 C 无变态 D 完全变态

90.动物界的第二大门是(B)。

A 节肢动物门 B 软体动物门 C 原生动物门 D 环节动物门 91.无脊椎动物的前肠和后肠来源于( B )。 A 内胚层 B 外胚层 C 中胚层 D 体腔膜 92.水沟系这种特殊的结构存在于(D )。

A 棘皮动物 B 腔肠动物 C 软体动物 D 海绵动物 93.下列哪种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A )。 A 鹦鹉螺 B 有孔虫 C 扇贝 D 乌贼 94.下列哪种运动器官的功能最有效( A )。 A 节肢 B 疣足 C 伪足 D 刚毛 95.节肢动物中最原始的口器是(B )。

A 虹吸式 B 咀嚼式 C 嚼吸式 D 刺吸式 96.河蚌的生殖孔开口于(C )。

A 身体末端 B 身体腹面 C 内鳃瓣的鳃上腔 D 口附近

97.人吃了未煮熟的“米猪肉”或被囊尾蚴污染的食物,就可能感染( D )。 A 球虫病 B 钩虫病 C 吸虫病 D 绦虫病 98.蝗虫的变态属于( B )。

A. 无变态 B. 渐变态 C. 半变态 D. 完全变态 99.马氏管是昆虫的( D )器官。 A. 循环; B. 生殖; C. 呼吸; D. 排泄。 100.蝇的口器属于( C )。

A.刺吸式; B虹吸式; C.舔吸式口器; D.咀嚼式口器; 101.下列哪部分是由中胚层分化而来的( B ) A肝 B肌肉 C呼吸道上皮 D神经

102.将蚯蚓暴露在空气中很快死亡的原因是( B ) A身体脱水,体内外水分不平衡 B身体脱水,循环系统受阻 C无法正常呼吸,窒息而死 D离开土,不适应而死 103.区别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可依据下列哪一项( C ) A体色 B刚毛 C环带 D体节

104.下列动物不属于瓣鳃纲的是( A ) A酸酱贝 B河蚌 C 江瑶 D贻贝

105.在蛔虫的体壁和消化管之间的是( D ) A消化系统 B真体腔 C消化腔 D原体腔

五、简答题:

1. 树皮环剥后,为什么树常会死亡?有的树干中空,为什么树仍能继续存活? 2.为什么大面积环剥引起树死亡?

3.试举例说明伞形花序和伞房花序的异同? 4.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有何不同? 5.简要叙述根的生理功能。 6.年轮是如何形成的?何谓假年轮?

7.在观察叶的横切结构时,为何既能看到叶脉的横切面又能观察到纵切面? 8.比较小枝与复叶的区别。

9.为什么说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进化,比裸子植物原始? 10.比较玉米叶与棉花叶在解剖构造上的异同点。 11.区分C3植物和C4植物(解剖特征)。

12.松针的结构有何特点?哪些特点体现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13. 旱生植物叶和沉水植物叶区别有哪些? 14.简述禾本科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15、绘简图说明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注明各部分的名称,并指出各部分的组织类型。 16、比较禾本科植物根与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的异同。 17、较大的苗木移栽时,为什么要剪除一部分枝叶?

18.绘简图说明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注明各部分的名称,并指出各部分的组织类型。 19.简述旱生植物叶的形态结构特点。 20.简述水生植物叶的形态结构特点。

21.简述被子植物成为当今植物界最占优势类群的主要原因。 22.什么叫双受精?有何生物学意义? 23.简述小孢子的发生过程。

24.鸟类同爬行类比较,有哪些进步性特征? 25.哺乳动物的进步性特征有哪些? 26.简述哺乳动物反刍类的反刍过程。 27.爬行动物有哪些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28. 从哪门动物开始出现中胚层?中胚层的形成有何意义? 29.腔肠动物门有哪些主要特征?

31.扁形动物较腔肠动物有哪些进步特征。

32.昆虫的呼吸系统为什么说是动物界最高级的呼吸系统? 33.举例说明昆虫口器的类型。

1.答题要点:树皮环剥后,由于环剥过深,损伤形成层,通过形成层活动使韧皮部再生已不可能;环剥过宽。切口处难以通过产生愈伤组织而愈合。韧皮部不能再生,有机物运输系统完全中断,根系得不到从叶运来的有机营养而逐渐衰亡。随着根系衰亡,地上部分所需水分和矿物质供应终止,整株植物完全死亡。此例说明了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相互依存的关系。而树干中空,“空心”树遭损坏的是心材,心材是巳死亡的次生木质部,无输导作用。“空心”部分并未涉及其输导作用的次生木质部(边材),并不影响木质部的输导功能,所以“空心”树仍能存活和生长。但“空心”树易为暴风雨等外力所摧折。

2.答案要点:大面积环剥可引起树死亡是由于环剥部分树皮被剥去,次生韧皮部不存在,有机养料的运输途径被割断,使得树干下部及根系长期得不到有机养料而导致整个植株死亡。

3. 答案要点:相同点:都为无限花序,花都为两性花,花序轴不分枝。不同点:伞房花序花梗长短不等,花轴下部的花柄较长,上部花柄依次渐短,整个花序的花几乎排列在一个平面上。伞形花序的花序轴缩短,顶端集生许多花柄近等长的花,并向四周放射排列,所有花排列在球面上。

4. 答案要点:1)加厚方式不同:厚角组织不均匀家后,只在相邻细胞的角隅加厚;厚壁组织细胞均匀加厚。2)加厚物质性质不同:厚角组织细胞细胞壁为初生壁性质;厚壁组织细胞壁为次生壁性质。3)厚角组织为活细胞,厚壁组织为死细胞。

5. 答案要点:根是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大多数生长在土壤中,形成植物的地下部分,具有吸收、固着、合成、储藏和繁殖等生理功能。

植物体内所需要的物质,除一部分由叶或幼嫩茎自空气中吸收外,大部分自土壤中取得。根最主要的功能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无机盐等。这主要靠根尖部位的根毛和幼嫩的表皮来完成。

根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固着和支持的作用。庞大的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加上根内的机械组织等的共同作用,把植物体固着在土壤中,使茎叶系统得以挺立于地表之上,经受风雨和其他机械力量的袭击。 根的另一功能是输导作用。由根毛和表皮细胞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根的维管组织输送到茎、叶,而叶所制造的有机养料经过茎输送到根,再经过根的维管组织输送到根的各部分,以维持根的生长和生活。 根还有合成的功能,据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证明,在根中能合成多氨基酸、植物激素和植物碱等,这些都是植物地上部分生长发育时需要的重要有机物质。

此外,根还有分泌有机酸和贮藏营养物质以及营养繁殖的功能。

6.答案要点:年轮是在一个生长季内由早材和晚材共同组成的一轮显着的同心环层,一般一年内仅有一个年轮。其形成主要原因是第二年的早材由于细胞明显大,排列疏松,颜色浅;而前一年的晚材细胞小,排列紧密,颜色深,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从而形成显着的同心环层。

假年轮是指有的植物一年内可产生几个年轮,把它称之为假年轮。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气侯异常,虫害发生,出现多次寒暖或叶落的交替,造成树木形成层时而活动,时而停止,从而形成假年轮。

7.答案要点:因为对双子叶植物叶横切实际上是对主脉而言是横切,由于双子叶植物叶多为网状脉,各个走向的脉均有,当对主脉横切时,其它侧脉有的为纵切,因此在观察叶的横切结构时,既能看到叶脉的横切面又能观察到纵切面。

8.答案要点:小枝是带有叶的茎,所以的顶端有顶芽,有节和节间,节上长叶和芽,叶腋里有腋芽。 复叶:各小叶排成一个平面,叶柄顶端无顶芽,小叶的叶腋内无腋芽。

9.答案要点: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一样具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无性繁殖是产生孢子,有性生殖器官为精子器和颈卵器,但是蕨类植物的孢子体远比配子体发达,并有根茎叶的分化,内中有维管组织,又异于苔藓植物。同时蕨类植物只产生孢子不产生种子又不同于种子植物,且孢子体和配子体均能独立生活,既不同于蕨类植物又不同于种子植物。

10.答案要点:棉花为双子叶植物,玉米为单子叶植物,二者叶结构主要区别如下:

棉花叶:表皮细胞不太规则,排列不整齐,上表皮无泡状细胞;气孔器仅分布在下表皮,保卫细胞为肾形。叶肉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区分,为异面叶,具有分泌腔。叶脉中的维管束为无限维管束,在横切面上既有叶脉横切面又有纵切面。

玉米叶:表皮细胞多为矩形,由长细胞和短细胞组成,纵向排列整齐,上表皮有泡状细胞;气孔器在上下表皮均有分布,保卫细胞为哑铃形。叶肉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区分,为等面叶,叶脉中的维管束为有限维管束,在叶横切面上叶脉均为横切。

11.答案要点:C3植物与C4植物主要区别在于维管束鞘的构造。

C3植物:维管束鞘有两层细胞组成,内层细胞为厚壁,较小,几乎不含叶绿体;外层细胞薄壁,较大,含叶绿体较叶肉细胞小。不形成花环形构造。

C4植物:维管束鞘只有一层细胞组成,内含有多数较大的叶绿体,与外侧紧密毗连着的一圈叶肉细胞,形成花环形结构。

12.答案要点:松针结构特点: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表皮下具多层厚壁细胞组成的下皮,气孔内陷。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内陷形成许多褶壁,叶绿体沿褶壁分布,使细胞扩大了光合面积。叶内具树脂道,在叶肉内方具明显内皮层,内皮层上也有凯氏带,维管束有一束的也有两束的,内皮层和维管束之间为转输组织,有由薄壁细胞、蛋白细胞和管胞状细胞组成。

适应干旱的结构特点:叶小,表皮细胞壁厚,具下皮,气孔内陷,叶肉细胞向内褶叠,具树脂道,内皮层显着,维管束排列在叶的中心部分。 答:旱生植物叶和沉水植物叶区别如下:

旱生植物叶:叶小而厚,多茸毛。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有的具复表皮,气孔下陷或限生于局部区域,栅栏组织层数较多,海绵组织和胞间隙不发达,机械组织发达。还有一些旱生植物,叶肥厚多汁,具发达的薄壁组织。

沉水植物:叶小而薄,叶片往往细裂成丝状,表皮细胞壁薄,多含叶绿体,可直接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气体和盐类。叶肉不发达,细胞层数少,便于光的透入,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不发达,具发达的通气组织。 14.答案要点:禾本科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如下:

表皮:表皮细胞形状较规则,排列成行,主要由长细胞(角质化和硅质化)和短细胞组成,短细胞又有硅质细胞和栓质细胞两种,除此之外,在上表皮还有泡状细胞,横切面多扇形。上下表皮均有气孔,成纵行排列,保卫细胞为哑铃形,具副卫细胞。

叶肉:一般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属等面叶。

叶脉:一般平行排列,其内的维管束多为有限外韧维管束,较大的维管束与上、下表皮存在厚壁组织,维管束外往往有1层或2层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

15.答题要点: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常以根毛区的横切面为例来阐述,从外向内分别为表皮、皮层、维管柱(中柱)三部分。 表皮:为吸收组织。 皮层:为薄壁组织。

维管柱(中柱):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薄壁细胞四部分构成。 1)中柱鞘为薄壁组织。

2)初生木质部:主要为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3)初生韧皮部:主要为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4)薄壁细胞(形成层):薄壁组织。

16.答案要点:(1) 共同点为: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成熟区表皮具根毛,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有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的发育顺序、排列方式相同。 (2)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在根的初生结构上的差别是:单子叶植物的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展,成为五面增厚(木质化和栓质化)。仅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不具凯氏带增厚,此为通道细胞。

17.答案要点:苗木移栽时,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消耗,缓解因根系受损伤而水分供应不足的矛盾,可采取剪去一部分枝叶的措施。

18.答题要点: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从外向内分别为表皮、皮层、维管柱(中柱)三部分。 表皮:为保护组织。

皮层:为薄壁组织、机械组织、同化组织等。

维管柱(中柱):由维管束、髓、髓射线等部分构成。 1)维管束:主要为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2)髓:为薄壁组织。 3)髓射线:为薄壁组织。

19.答题要点:旱生植物叶对干旱高度适应。适应的途径有二:一是叶小,以减少蒸腾面;二是尽量使蒸腾作用受阻,如叶表多茸毛,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有些种类表皮常由多层细胞组成,气孔下陷或限于局部区域,栅栏组织层数往往较多,而海绵组织和胞间隙却不发达。

20.答题要点:水生植物叶则对水环境高度适应,水环境多水少气光较弱。因环境中充满水,故陆生植物叶具有的减少蒸腾作用的结构,在水生植物叶中已基本不复存在,如表皮细胞薄,不角质化或角质化程度轻,维管组织极度衰退;因水中光线较弱,叶为等面叶;因水中缺气,故叶小而薄,有些植物的沉水叶细裂成丝状,以增加与水的接触和气体的交换面,胞间隙特别发达,形成通气组织。

21.答案要点: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自新生代以来, 它们在地球上占着绝对优势,其原因是被子植物主要有如下五大特点: (1)具有真正的花; (2)具雌蕊; (3)具双受精现象; (4)孢子体高度发达; (5)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22.答题要点:双受精是指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2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花粉管到达胚囊后,释放出二精子,一个与卵细胞融合,成为二倍体的受精卵(合子),另一个与两个极核(或次生核)融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特有的共有的特征,也是它们系统进化上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2个单倍体的雌、雄配于融合在一起,成为1个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其次,双受精在传递亲本遗传性,加强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因为精、卵融合把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形成具有双重遗传性的合子,合子发育成的新一代植株,往往会发生变异,出现新的遗传性状。而且,由受精的极核发展成的胚乳是三倍体的,同样兼有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活跃,井作为营养物质被胚吸收,使子代的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双受精在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中最进化的型式,也是植物遗传和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23. 答案要点:花药发育初期,结构简单,外层为一层原表皮,内侧为一群基本分生组织细胞,不久,由于花药四个角隅处分裂较快,使花药呈四棱形。以后在四棱处的表皮下面分化出多列体积较大、核亦大、胞质浓、径向壁较长、分裂能力较强的孢原细胞,孢原细胞进行一次平周分裂,形成内外两层细胞,外层为周缘

细胞,内层为造孢细胞。造孢细胞经几次有丝分裂后,形成花粉母细胞,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倍体的小孢子,最初4个小孢子包于共同的胼胝质壁中,后来四分体的胼胝质壁分解,小孢子分离,形成单个的小孢子。

24.答案要点:1)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约为37,0℃一44.6℃),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 ??? 2)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能借主动迁徒来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 3)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复杂行为,能更好地协调体内外环境的统一。 ??? 4)具有较完善的繁殖方式和行为(造巢、孵卵和育雏),保证了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25.答案要点:1).且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能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 2),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大大提高了对能量的摄取。

??? 3).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约为25℃一37℃),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 ??? 4).具有在陆上快速运动的能力。

5).胎生、哺乳,保证了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26.答案要点:当混有大量唾液的纤维质食物(如干草)进入瘤胃以后,在微生物(细菌、纤毛虫和真菌)作用下发酵分解(有时也能进入网胃)。存于瘤胃和网胃内的粗糙食物上浮,刺激瘤胃前庭和食道沟,引起逆呕反射,将粗糙食物逆行经食道人口再行咀嚼。咀嚼后的细碎和比重较大的食物再经瘤胃与网胃的底部,最后达于皱胃。这种反刍过程可反复进行,直至食物充分分解为止。

27.答案要点:1)??? 四肢强健有力,前后肢均为五指(趾),末端具爪,善于攀爬、疾驰和挖掘活动; 2)??? 爬行动物的皮肤特点是表皮高度角质化, 且外被角质鳞,构成完整的鳞被,可以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3)??? 脊柱已分化成陆栖脊椎动物共有的颞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等5个区域。出现了2枚荐椎,第一、第二颞椎分别特化为寰椎和枢椎。寰椎前部与颅骨的枕髁关连,枢椎的齿突伸人寰椎,构成可动联结,使头部获得更大的灵活性,从而使头部既能上下运动,又能转动。荐椎数目的增多及其与腰带的牢固连接,加强了后肢承受体重负荷。

4)??? 颈椎、胸椎和腰椎两侧都附生发达的肋骨,爬行动物前面一部分胸椎的肋骨均与腹中线的胸骨连接成胸廓。是与保护内脏器官和加强呼吸作用的机能密切相关的,同时也为前肢肌肉提供了附着点;肋骨附有肋间肌,它们的收缩可造成胸廓有节奏性的扩展和缩小,协同呼吸运动的完成。

5)? 出现肋间肌 是营胸腹式呼吸的陆栖脊椎动物的特有肌肉。肋问肌位于胸部表层肋上肌下方的相邻两枚肋骨之间,用于调节肋骨升降,控制胸腹腔的体积变化,完成呼吸作用。 6)? 四肢上部的肌肉粗大,将动物体抬离地面并往前爬动

7)? 口腔与咽有明显分界,有发达的唇腺、腭腺、舌腺和舌下腺等口腔腺,其分泌物有助于湿润食物和吞咽动作的完成。

8)? 肺脏形似囊状,内部具有复杂的间隔,使之分隔成无数蜂窝状小室,并分布着极其丰富的肺动脉和肺静脉的微血管,能更有效地扩大与空气接触及交换气体的表面积。

9)? 大多数爬行动物泌排的尿液中,其含氮废物主要是尿酸(和尿酸盐,它们比尿素)难溶于水,通过泄殖腔随粪便排出,而水分在这些物质沉淀时,又被输尿导管、大肠和膀胱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内,对于干旱地区生活的爬行动物减少体液丧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适应意义。

10) 爬行动物在胚胎发育期间,羊膜卵的结构不但能保护胚体和有效地阻止卵内的失水,而且还能以较小的体积来盛纳通过尿囊所排出的尿酸盐等代谢废物。能够在陆地繁殖。

11)??????? 行动物都有活动性的上、下眼脸和瞬膜,在龟鳖类、鳄类和蜥蜴中出现了泪腺,其分泌物经鼻泪管由鼻腔排出。蛇眼表面盖有一层透明的薄膜,有保护眼球的作用。

28. 答案要点: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中胚层。其意义为: ①减轻了内外胚层某些机能负担。 ②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加强和整个代谢水平的提高。 ③促使神经系统向前端集中。 ④中胚层的产生对机体其它方面也有影响。

29.答案要点:辐射对称;两胚层;有组织分化;原始的消化腔—消化循环腔;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 30.答案要点:次生体腔位于中胚层之间,为中胚层裂开形成。次生体腔的出现,是动物结构上一个重要发展;消化管壁有了肌肉层,增加了蠕动,提高了消化机能;同时消化管与体壁为次生体腔隔开,这就促进了

循环、排泄等器官的发生,使动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各种机能更趋完善。

31.答案要点:两侧对称;中胚层;皮肤肌肉囊;原肾管的排泄系统;梯式神经系统;固定的生殖腺和一定的生殖器官及附属腺。

32.答案要点:昆虫的呼吸器官为气管。气管是体壁的内陷物,不会使体内水分大量蒸发,其外端有气门和外界相通,内端则在动物体内延伸,并一再分支,布满全身,最细小的分支一直伸入组织内直接与细胞接触。一般动物的呼吸器官,无论是腮还是肺,都只起到交换气体的作用,对动物身体内部提供氧气和排放碳酸气体都要通过血液的输送,唯独节肢动物的气管却可直接供应氧气给组织,也可只直接从组织排放碳酸气,因此昆虫的呼吸器官---气管是动物界高效的呼吸器官。

33.答案要点:咀嚼式口器,如直翅目;刺吸式口器,如蚊子;虹吸式口器,如鳞翅目蝶和蛾的成虫;舔吸式口器,如蝇类;锉吸式口器,如蓟马;嚼吸式口器,如膜翅目蜂类。

六、论述题:

1.双子叶植物根的维管形成层是怎样产生的?如何使根增粗? 2.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形成层是怎样产生的?如何使茎增粗? 3.比较禾本科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的主要区别。 4.论述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并指出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

5.比较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并以这三者的变化关系说明植物界的演化规律。 6.什么叫次生生长?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是如何加粗的? 7. 比较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8. 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9. 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茎的初生结构。 10.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特征的异同点。

11.从子叶数目、根系、茎内维管束、叶脉、花各部分数目等五个方面说明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不同。 12.被子植物比其他类群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试从孢子体形态、结构和生活史特点分析其适应性。 13.试述被子植物成熟花粉粒的结构及形成过程(不详述减数分裂过程)。 14.试述单孢型胚囊的发育过程。

15.恒温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16.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不少于10个) 17.胎生、哺乳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18.鸟类与人的直接利害关系及鸟类的保护与利用。 19.两栖纲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及不完善性。

20.比较腔肠、扁形和环节三门动物,说明在有机体结构和功能方面的进化。 21.环节动物在动物进化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的进步性特征有哪些? 22.从节肢动物的特点,说明在动物界中节肢动物种类多,分布广的原因。 23.试论人类消化食物的过程?

24.论人类的消化系统构造及常见消化系统病。 25.肝脏的作用有哪些? 26.试论人体内的寄生虫。

1.答题要点:在根毛区内,次生生长开始时,位于各初生韧皮部内侧的薄壁细胞开始分裂活动,成为维管形成层片段。之后,各维管形成层片段向左右两侧扩展,直至与中柱鞘相接,此时,正对原生木质部外面的中柱鞘细胞进行分裂,成为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至此,维管形成层连成整个的环。维管形成层行平周分裂,向内、向外分裂的细胞,分别形成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即次生维管组织),与此同时,维管形成层也行垂周分裂,扩大其周径,使根增粗。在表皮和皮层脱落之前,中柱鞘细胞行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向内形成栓内层,向外形成木栓层,共同构成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2.答题要点:茎维管束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束中形成层;和连接束中形成层的那部分髓射线细胞也恢复分裂性能,变成束间形成层,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连成一环,共同

构成维管形成层。维管形成层随即开始分裂活动,较多的木本植物和一些草本植物,维管束间隔小,维管形成层主要部分是束中形成层,束中形成层分裂产生的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增添于维管束内,使维管束的体积增大,束间形成层分裂的薄壁组织增添于髓射线。维管束增大,茎得以增粗。许多草本植物和木本双子叶植物,茎中维管束之间的间隔较大,束中形成层分裂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增添于维管束内,而束间形成层分裂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则组成新的维管束,添加于原来维管束之间,使维管束环扩大。双子叶植物茎在适应内部直径增大的情况下,外周出现了木栓形成层,并由它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木栓形成层、木栓层、栓内层三者共同构成次生保护组织一周皮。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包括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

3.答题要点: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茎的横切面)由表皮、皮层、维管柱三部分构成。禾本科植物茎没有皮层和中柱界限,维管束散生于基本组织中。其茎由表皮、基本组织、维管束三个基本系统构成。双子叶植物茎表皮一般由一种类型表皮细胞构成,细胞外壁有角质层,表皮上有气孔分布,并常有表皮毛等附属物的分化。而禾本科植物茎表皮由长细胞、短细胞、气孔器有规律排列而成。长细胞是构成表皮的主要成分,其细胞壁厚而角质化,纵向壁呈波状。排成纵列。而短细胞亦排成纵列,位于两列长细胞间,一种短细胞具栓化细胞壁的为栓细胞,另一种是含大量二氧化硅的硅细胞。表皮上气孔由一对哑铃形的保卫细胞构成,保卫细胞的旁侧各有一个副卫细胞。双子叶植物茎的皮层位于表皮与维管柱之间。由多层细胞构成,有多种组织,其中以薄壁组织为主。皮层内是维管柱,它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等组成,在幼茎中央的为髓。而禾本科植物茎维管束散生于基本组织中,基本组织主要由薄壁细胞组成,紧连表皮内侧常有几层厚壁细胞形成的机械组织。中央由薄壁细胞解体的形成髓腔的(如小麦、水稻等)茎中空,不形成髓腔者(如玉米、高梁等)则为实心茎。

4.答题要点(表略):在被子植物生活史中,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受精卵(合子)开始直到花粉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和胚囊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为止,这一阶段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为二倍体,称为二倍体阶段(或孢子体阶段、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这个阶段时间较长,并占优势,能独立生活;第二个阶段是从花粉母细胞和胚囊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单核花粉粒(小孢子)和单核胚囊(大孢子)开始,直到各自发育为含精子的成熟花粉粒或花粉管,以及含卵细胞的成熟胚囊为止,此时,这些有关结构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单倍的,称为单倍体阶段(或配子体阶段、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此阶段时间较短,结构简化,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孢子体上来获取营养。在生活史中,二倍体的孢子体阶段和单倍体的配子体阶段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和转折点。

5.答题要点: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都是高等植物,都具有高等植物的陆生;有根、茎、叶的分化;多细胞生殖器官;有性生殖的合子经过胚的阶段发育成新个体等特征。

苔藓植物是一类结构比较简单的高等植物,是植物从水生到陆生过渡形式的代表。其主要特征是:①比较高级的种类其植物体有茎、叶的分化,可是还都没有真正的根。②它们没有维管束那样的真正输导组织。有性生殖器官是由多个细胞构成,雄性生殖器官叫精子器,雌性生殖器官叫颈卵器。④配子体占优势,孢子植物体不能离开配子体独立生活。蕨类植物一般陆生。其主要特征是:①有根、茎、叶的分化。②有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维管束。③有明显的世代交替,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的生活。种子植物最大的特征是产生了种子。与种子出现有密切关系的是花粉管的产生,它将精子送到卵旁,这样在受精这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上,就不再受环境--水的限制。它们的孢子体发达,高度分化,并占绝对优势;相反配子体则极为简化,不能离开孢子体而独立生活。

由此可见,这三大类群植物的演化规律是:植物体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合子发育形成胚。从水生到陆生,并逐渐相应出现了适应陆生生活的形态结构(根的出现、维管组织的分化、机械组织的分化和加强、精子失去鞭毛、种子的形成、孢子体逐渐发达,配子体逐渐退化等)。种子植物是最适应陆生生活的植物类群。 6.答案要点:次生生长: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的次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细胞分裂、生长、分化使器官增粗的生长称为次生生长。 根的次生生长:

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维管形成层最初发生在初生木质部之间的薄壁组织中,初为条状,后逐渐向左右两侧扩展,至初生木质部脊

处,该处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原来条状形成层互相连接成为完整的连续的形成层环,但初为凹凸不平的波状,后由于形成层条状部分向内形成的组织较多,最终使形成层成为圆环形。

维管形成层活动的结果,产生轴向系统和径向系统。轴向系统即次生维管组织,包括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主要进行纵向运输。径向系统即维管射线,从形成层处向内外贯穿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包括木射线和韧皮射线;维管射线主要进行横向运输,次生木质部的水分和无机盐经过维管射线运至形成层和次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的有机养料可以通过维管射线运至形成层和次生木质部。 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活动

木栓形成层最早发生在根的中柱鞘,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进行切向分裂,向外产生木栓,向内产生栓内层,它们与木栓形成层共同组成周皮起次生保护作用。中柱鞘部分的木栓形成层活动一段时间就停止了,以后的木栓形成层逐渐内移,可达次生韧皮部。 茎的次生生长:

维管形成层的发生、活动

维管形成层由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共同组成,束中形成导来源于原形成层,位于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束间形成层是由维管束之间的相当于束中形成层位置的薄壁细胞恢复分生能力而形成。

维管形成层由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组成,前者主要进行切向分裂,产生茎的轴向系统,包括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进行纵向运输;后者细胞分裂产生径向系统,即维管射线,主要进行横向运输。 木栓形成层的发生、活动

第一次木栓形成层在不同植物中有不同的起源,可能起源于表皮,紧接表皮的皮层细胞,皮层的第二、三层细胞,近韧皮部的薄壁组织细胞转变。当第一个木栓形成层活动停止后,新的木栓形成层再形成,其发生的位置依次深入,最深可达次生韧皮部。

木栓形成层活动的结果是产生周皮,但是在树干的局部部位木栓形成层向外不产生木栓,而是形层胞间隙发达的补充组织,形成皮孔,从而保证树干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7.答案要点: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区别如下: 8.答点:植双子物、叶植的初构区下: 维管柱 皮层 保护组织 双子叶植物根 的初生结构 表皮,一般只有一层,具根毛。 由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内皮层组成。 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二者比例相当。 无维管射线 表皮 双子叶植物 细胞多为长方形或方形,无明显长细胞和短细胞区分。 具明显皮层和髓分皮层和髓的分化情况 化,皮层由厚角组织(有时具叶绿体)和薄壁组织组成。 单子叶植物 由长细胞和短细胞组成,前者角质化,后者栓质化和硅质化。 无明显皮层和髓区分,统称基本组织,由厚壁组织和薄壁组织组成,有时具同化组织。 次生木质部与次生韧皮部相对排列;次生木质部占比例大,次生韧皮部仅占极小比例。 具维管射线 裸子植物 与双子叶植物大致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木质部和韧皮部的组成成分上的差别:木质部由管胞组成,无导管分子和纤维;韧皮部由筛胞组成,无筛管双子叶植物根 的次生结构 周皮,由木栓、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 已脱落。 案要裸子物、叶植单子物茎生结别如

维管束的排列 具明显维管柱,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组成,维管束排列成一轮,为无限维管束。 维管束散生在基本组织中或排成两轮,为有限维管束。 分子和伴胞。 9.答案要点:双子叶植物根和茎的初生结构的区别如下: 表皮 皮层 根 具根毛,无气孔,角质层薄 有内皮层,其上具凯氏带 具中柱鞘 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相间排列 维管柱 初生木质部发育方式为外始式 一般不具髓 10.答案要点: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特征的异同点如下: 相同点 不 同 点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1.有花粉管的形成;2.有种子产生;3.有发达的 根 茎 叶. 胚珠 结构 传粉 花 颈卵器 受精 裸露 分化比较精细,管胞、筛胞 直达胚珠 大小孢子叶形成球果 有颈卵器 单受精 不裸露 分化精细出现导管,筛管 不直达胚珠 有真正的花 无颈卵器 双受精 初生木质部发育方式为内始式 一般具髓 茎 不具根毛,具气孔,角质层厚 无内皮层,无凯氏带 不具中柱鞘 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相对排列 11.答案要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主要区别是:(1)子叶数目:单子叶植物种子子叶1枚,双子叶植物种子子叶2枚。(2)根系:单子叶植物的根系为须根系,双子叶植物根系为直根系。(3)茎内维管束:单子叶植物的茎内维管束是散生的;双子叶植物的茎内维管束排列成圆筒状;且单子叶植物的茎原形成层全部分化为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其茎只有初生生长,无次生生长。而双子叶植物茎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有原形成层保留部分,其茎可进行次生生长。使茎加粗。(4)脉序:单子叶植物的脉序为弧形或平行脉序,双子叶植物的脉序为网状脉序。(4)花:单子叶植物的花通常为3基数,而双子叶植物的花通常为5或4基数;单子叶植物的花粉具单个萌发孔,双子叶植物的花粉具3个萌发孔。

12.答题要点:① 被子植物孢子体高度发达,有导管,配子体极度简化,无颈卵器和精子器,精子无鞭毛;② 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③ 被子植物具有双受精过程;④ 被子植物的胚珠包藏,受到保护;⑤ 被子植物无多胚现象,提高了胚的效率;⑥ 被子植物具有丰富的体型、生境、营养方式和传粉方式多样化。被子植物的这些特点使其比其他类群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

13.答案要点:被子植物成熟花粉粒,包含一个营养细胞、一个生殖细胞(二胞型花粉粒);或一个营养细胞、二个精子(三胞型花粉粒)。

花 原表皮(外层) 花药表皮 维管束

药 药隔 原 中部细胞 薄壁细胞 基 基本组织(内层)

四个角隅处原表

皮下面的细胞 孢原细胞 第一层细胞 平周分裂一次 细胞壁 药室内壁 纤维层(于花药开裂有关) 平周分裂 条状加厚 初生周缘层 中层:1-数层小细胞、被挤压、常消失。 (外层) 垂周分裂 绒毡层:最内一层,初时含丰富营养物质,后解体。 初生 直接发育 减数分裂 造孢细胞 花粉母细胞(2N) 四分体 (内层) 或分裂 (小孢子母细胞)

胼胝质壁溶解

4个单核花粉粒(细胞壁薄、细胞质浓、核位于细胞中央) 营养细胞(大)

有丝分裂 (两者仅以质膜相隔离)

——— 单核花粉粒

(核及细胞质偏向一侧) 精细胞

生殖细胞(小)有丝分裂

精细胞 14.答案要点:

分裂

周缘细胞 形成珠心一部分

长大 平周分裂

珠心细胞 孢原细胞 减数分裂 (近珠孔端表皮下) 2N 造孢细胞——胚囊母细胞— —四分体 或直接发育 (2N) (N) 3个消失 3次有丝分裂(生长、分化 ) 胞质分裂 单核胚囊 8核胚囊 1个发育 (暂不产生壁) 产生新壁 (近合点端)

3个反足细胞(合点端N)

1个中央细胞(中央2N)

7细胞胚囊 成熟胚囊 (或2个极核)(2N) (雌配子体) 2个助细胞(珠孔端N) 1个卵细胞(珠孔端N)

(雌配子) 15.答案要点:1)鸟类与哺乳类都是恒温动物,这是动物演化历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进步性事件。恒温动物具有较高而稳定的新陈代谢水平和调节产热、散热的能力,从而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稍高于环境温度的水平。这与无脊椎动物以及低等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有着本质的区别,

2)高而恒定的体温,促进了体内各种酶的活动、发酵过程,使数以千计的各种酶催化反应获得最大的化学协调,从而大大提高了新陈代谢水平。

3)在高温下,机体细胞(特别是神经和肌肉细胞)对刺激的反应迅速而持久,肌肉的粘滞性下降,因而肌肉收缩快而有力,显着提高了恒温动物快速运动的能力,有利于捕食及避敌。

4)恒温还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扩大了生活和分布的范围,特别是获得在夜间积极活动(而不像变温动物那样,一般在夜间处于不活动状态)的能力和得以在寒冷地区生活。

? 5)恒温是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产热与散热相当,动物体温即可保持相对稳定;失去平衡就会引起

体温波动,甚至导致死亡。鸟类与哺乳类之所以能迅速地调整产热和散热,是与具有高度发达的中枢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的。体温调节中枢(丘脑下部)通过神经和内分泌腺的活动来完成协调。由此可见,恒温的出现促进了动物其它器官系统的进步。

16.答案要点:1)鸟类身体呈纺锤形,体外被覆羽毛,具有流线型的外廓,从而减少了飞行中的阻力。 2)前肢变为翼,着生羽毛成为飞翔器官。 3)薄而松的皮肤,便于肌肉剧烈运动。

4) 羽毛着生在体表的一定区域内称为羽区。不着生羽毛的地方称裸区,羽毛的这种着生方式,有利于剧烈的飞翔运动。

5) 骨骼轻而坚固,骨骼内具有充满气体的腔隙,有利于减轻体重.

6) 颈椎椎骨之间的关节面呈马鞍形,称异凹型椎骨。这种特殊形式的关节面使椎骨间的运动十分灵活。第一枚颈椎呈环状,称为寰椎;第二枚颈椎称为枢椎。与头骨相联结的襄椎,可与头骨一起在抠椎上转动。这就大大提高了头部的活动范围。鸟类头部运动灵活.

7) 胸椎借硬骨质的肋骨与胸骨联结。构成牢固的胸廓。保证胸肌的剧烈运动和完成呼吸,

8) 尾骨退化,最后几枚尾骨愈合成——块尾综骨,以支撑扇形的尾羽。鸟类脊椎骨骼的愈合以及尾骨退化,就使躯体重心集中在中央,有助于在飞行中保持平衡。

9) 上下颌骨极度前伸,构成鸟喙。鸟喙外具角质鞘,构成锐利的切缘或钩,是鸟类的取食器官.

10) 左右锁骨以及退化的间锁骨在腹中线处愈合成“V”形,称为叉骨。叉骨具有弹性,在鸟翼剧烈煽动时可避免左右肩带(主要是乌喙骨)碰撞。

11) 手部骨骼(腕骨、掌骨和指骨)的愈合和消失现象,使翼的骨骼构成一个整体,扇翅才能有力。 12) 后肢骨骨块愈合减少且延长,能增加起飞时的弹力

13) 使翼扬起(胸小肌)及下损(胸大肌)的肌肉十分发达。此外,不论是支配前肢及后肢运动的肌肉,其肌体部分均集中于躯干身体的中心部位,其它肌肉退化以减轻体重.

14) 鸟类的直肠极短,不贮存粪便,且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有助于减少失水以及飞行时的负荷。

15) 具有非常发达的气囊系统与肺气管相通连。气囊广布于内脏、骨腔以及某些运动肌肉之间。有助于减轻身体的比重,减少肌肉间以及内脏间的磨擦,

16) 排泄尿酸减少失水,鸟类不具膀胱,所产的尿连同粪便随时排出体外,通常认为这也是减轻体重的一种适应

17) 视觉最为发达,视力调节双重调节能力, 能在一瞬间把扁平的“远视眼”调整为“近视眼”.

17.答案要点:胎生是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为胎生,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胎盘吸取母体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把排泄物送入母体内。胎生方式为哺乳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它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以及稳定的恒温发育条件,是保证酶活动和代谢活动正常进行的有利因素,使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减低到最小程度。这是哺乳类在生存斗争中优于其他动物类群的一个重要方面。 哺乳是胎儿发育完成后产出,母兽以乳汁哺育幼兽.

哺乳是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胎件下迅速地发育成长的有利适应的成活率。,加上哺乳类对幼仔有各种完善的保护行为,因而具有远比其它脊椎动物类群高得多成活率。

胎生、哺乳是生物体与环境长期斗争中的产物。鱼类、爬行类的个别种类(如鲨鱼和某些毒蛇)已具有“卵胎生”现象。低等哺乳类(如鸭嘴兽)尚遗存卵生繁殖方式,但已用乳汁哺育幼仔。高等哺乳类胎生方式复杂,哺育幼兽行为亦异。这说明现存种类是各以不同方式、通过不同途径与生存条件作斗争,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进展而保存下来的后裔。

18.答案要点:1) 绝大多数鸟类是有益于人类的,它们有的有食、用价值、是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评价动物(包括鸟类)应从对人类的直接利害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基本原则出发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分析、评价。

2)保护的目的在于利用,在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健康的良性物质循环的基础上,要合理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动物资源。取用那些有经济价值的、每年通过繁殖而增长的种群中的剩余部分。否则让其自生自灭也是一种浪费。

3)对捕食作用的估价? 大多数鸟类能捕食农林害虫,即使是主食植物性食物的鸟类,在繁殖期间也以富含营

养及水分的昆虫(特别是鳞翅目幼虫)来饲喂雏鸟,在抑制害虫种群数量的增长上有相当的作用。猛禽是啮齿动物的天敌,许多小型猛禽也主食昆虫,因而在控制鼠害和虫害、清除动物的尸体和降低动物流行病的传布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4)鸟类捕食对植物散布的影响? 许多鸟类是花粉的传播及植物授粉者,例如蜂鸟、花蜜鸟、太阳乌、啄花乌、绣眼鸟等。以植物种子或果实为食的鸟类,都会有一些未经消化的种子随粪便排出,这些经过鸟类消化道并与粪便一起排出的种子更易于萌发,会随着鸟类的飞移而广为散布。

5)保护食虫鸟类的根本原则是保护和改善它的栖息环境,控制带有残毒的化学杀虫剂的使用以及禁止乱捕滥猎。这是一件长期的任务,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的认识。同时加强法律对乱捕滥猎的约束作用。

? 在园林地区悬挂人工巢箱来招引食虫鸟类,为那些在洞穴内筑巢的种类提供更多的巢址,

6) 狞猎鸟类主要包括一些鸡形目、雁形目、鸠鸽目、行形目以及一些秧鸡、骨顶等。它们都是种群数量增长较快的、有季节性集群的以及肉、羽等经济价值高的鸟类。在对其繁殖力及种群数量动态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合理狩猎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7) 鸟类所造成的危害常是局部的,因时、因地以及人们的认识程度和具体需求而异。最明显的是农业鸟害,有些鸟类嗜食谷物或啄食秧苗,其中最着名的就是麻雀。这要在权衡得失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方法加以控制。“人鸟争食”的矛盾,随着农作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需求的变化,在认识上会有所改变的。变害为益也是可能的。

8)“鸟撞”是飞机航行中与大群迁徒鸟类相撞而引发的事故,通常多发生在航机起、落或作低空飞行的情况下。在机场的选址,要考虑鸟类的迁徙路线,机场建成之后也应对鸟类的活动规律进行全天、全年的监测? 要通过对机场附近生态环境的改造以及发展一些物理、化学及生物的综合技术进行驱鸟工作。

9)鸟类可以携带—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迄今巳知与乌类有关的传染病有20余种:因而开展岛类疚病与寄生生物的研究工作,查明它们之间的转播途径以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对于鸟类的保护和人类的键康都是十分迫切的。

19.答案要点:1)皮肤的表皮层,含有多层细胞,最内层由柱状细胞构成生发层,能不断地产生新细胞向上推移,由此向外,最外层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轻微角质化,称为角质层,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但角质化程度较低,表皮中含有丰富的粘掖腺。粘液腺的分泌物,使体表经常保持湿润粘滑和空气、水的可透性,对于减少体内水分散失及利用皮肤进行呼吸都具有重要作用。其不完善性是呼吸的同时必然有水分的散失。2)两栖动物的骨骼发生了巨大变化,获得比鱼类更大的坚韧性、活动性和对身体及四肢的支持作用,椎体大多为前凹型和后凹型,可增大椎体问的接触面,提高支持体重的效能;两栖动物具有五趾型附肢。具有在陆地上支撑身体和运动的能力。但是骨化程度较低,功能尚不完善。3)身体和四肢的运动从单一的游泳变得更加复杂,出现了屈背、扩胸、爬行及跳跃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因此,与这些运动有关的肌肉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由于四肢分节出现了前肢的肘关节、腕关节和后肢的膝关节、踝关节,因此又分化出许多起点和止点都在附肢骨路上的肌肉,用以加强爬行和跳跃能力。4)成体肺呼吸这是陆栖脊椎动物的重要特征,肺的结构还比较简单,需要辅助呼吸器官以弥补肺脏摄氧的不足。幼体和鱼类一样,营鳃呼吸。5)两栖动物由于不完全的双循环,动脉血液中的含氧量不充分,造成组织细胞中物质的氧化效率不高,新陈代射甚为缓慢,不能维持恒定的体温,在很大程度上随环境温度而变化,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需要休眠。6)两栖类的膀胱重吸收水分的机能使体内水份的保持得到了加强,这种节水作用仅不足以抵偿由于体表蒸发所造成的大量失水。这就决定了两栖动物虽能上陆生活,却不能长时间地远离水源。7)视觉器官已初步具有与陆栖相适应的特点。半陆生的蛙蟾类的眼高踞头的背侧,也可深陷至眼眶内,有能活动的眼睑和瞬膜,还有泪腺和哈氏腺,这些结构及腺体分泌物都能使眼球润滑,免遭伤害和干燥有利于陆地生活。视觉调节能力不强,视觉调节方式也不同于改变晶体形状的陆生脊椎动物,所以它们在陆地上还只能说是近视动物。内耳球状囊的后壁已开始分化出雏型的瓶状囊,有感受音波的作用。出现了听觉机能。适应在陆地上感受声波而产了中耳,中耳腔内有一枚耳柱骨,两端分别紧贴内耳外壁的椭圆窗和鼓膜内面的中央,将鼓膜所感受的声波传人内耳,通过听神经传导到达脑,产生听觉。8)繁殖在水中进行,幼体在水中发育。

20.答案要点:腔肠动物门:(1)辐射对称,(2)两胚层(3)有组织分化(4)原始的消化腔—消化循环腔(5)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

扁形动物门:(1)两侧对称(2)三胚层(3)无体腔(4)具皮肌囊(5)无完全的消化系统(有口无肛)(6)原肾管的排泄系统(7)梯形神经系统(8)出现了固定的生殖腺、生殖导管及附属腺。

环节动物门:(1)身体分成体节(2)具有真体腔(3)开始出现疣足形式的附肢(4)大多数具刚毛,着生在体壁或疣足上(5)有按节排列的后肾管(6)闭管式的循环系统(7)神经系统集中,前端有脑,每节各有一神经节形成一连锁状的神经索。

21.答案要点:(1)分节现象:在动物系统演化上有重要意义,是动物发展的基础。

(2)体腔出现:动物结构上的重大发展,为动物体结构的复杂化、机能的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基础。 (3)有运动器官:刚毛和疣足为动物运动能力的提高和其他机能的完善提供了条件。 (4)具有较完善的循环系统:提高了营养和氧气的运输能力。 (5)索式神经系统:神经系统集中,动物反应迅速、动作协调。 (6)后肾管排泄:有效地排除机体废物。

22.答案要点:(1)身体异律分节,体节间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从而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具几丁质的外骨骼,有保护身体,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接受刺激的功能。 (3)具分节的附肢,能适应爬行、游泳和跳跃,还利用翅作远距离飞行。 (4)产生了专职的呼吸器官,以促进气体交换。 (5)具混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系统。

(6)肌肉由横纹肌组成,能作迅速的收缩,产生敏捷的运动。

(7)消化系统完全,分前、中、后肠三部分,并由头部和附肢组成口器。

(8)马氏管、触角腺、颚腺、基节腺等排泄器官的出现,满足了代谢作用旺盛的需要。 (9)具有十分发达的感觉器官,如单眼、复眼,触角、触须、听器、平衡囊。

(10)繁殖能力强,发育过程中有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部分种类有休眠和滞育现象以渡过不良环境因子的影响。

23.答案要点:口腔是食物的进口。口腔内的牙齿将食物嚼碎,舌将嚼碎的食物与唾液搅拌,唾液能使食物湿润,好往下咽,并能使食物中少量的淀粉变为糖。咽下去的食物,经过食道到达胃。

胃有储存和消化食物的作用。胃的肌肉发达,能收缩蠕动,胃还能分泌具有消化作用的胃液。胃的收缩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像粥一样的食糜;胃液将淀粉和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

小肠具有消化和吸收养料的作用。食糜到达小肠以后,又加进肠液、胆汁、胰液等具有消化作用的液体,它们可以把食物进一步消化。成为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养料。养料由小肠内的绒毛吸收。随着小肠的蠕动,食糜不断往下走。当到达小肠末端时。食糜中的绝大部分养料已被吸收,只剩下一些残渣。 大肠把食物残渣中的水分进一步吸收,使其变浓,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从以上消化过程可以知道:食物的消化一靠牙齿的咀嚼、胃的蠕动,将食物破碎;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胰液、胆汁等消化液,将食物中不溶于水的营养成分变成溶于水的物质,例如唾液可以把淀粉变成糖。 24.答案要点: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管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导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

(1)口腔:由口唇、颊、腭、牙、舌和口腔腺组成。口腔受到食物的刺激后,口腔内腺体即分泌唾液,嚼碎后的食物与唾液搅和,借唾液的滑润作用通过食管,唾液中的淀粉酶能部分分解碳水化合物。

(2)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咽依据与鼻腔、口腔和喉等的通路,可分为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三部。咽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吞咽这一复杂的反射动作。

(3)食管:食管是一长条形的肌性管道,全长约25~30厘米。食管有三个狭窄部,这三个狭窄部易滞留异物,也是食管癌的好发部位。食管的主要功能是运送食物入胃,其次有防止呼吸时空气进入食管,以及阻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的作用。

(4)胃:分胃贲门、胃底、胃体和胃窦四部分,胃的总容量约1000~3000毫升。胃壁粘膜中含大量腺体,可以分泌胃液,胃液呈酸性,其主要成分有盐酸、钠、钾的氯化物、消化酶、粘蛋白等,胃液的作用很多,其主要作用是消

化食物、杀灭食物中的细菌、保护胃粘膜以及润滑食物,使食物在胃内易于通过等。

胃的主要功能是容纳和消化食物。由食管进入胃内的食团,经胃内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后形成食糜,食糜借助胃的运动逐次被排入十二指肠。

(5)十二指肠:为小肠的起始段。长度相当于本人十二个手指的指幅(约25~30厘米),因此而得名。十二指肠呈C型弯曲,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下部和升部四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分泌粘液、刺激胰消化酶和胆汁的分泌,为蛋白质的重要消化场所等。

(6)空肠、回肠:空肠起自十二指肠空肠曲,下连回肠,回肠连接盲肠。空肠、回肠无明显界限,空肠的长度占全长的2/5,回肠占3/5,两者均属小肠。空肠、回肠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

(7)大肠:大肠为消化道的下段,包括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四部分。成人大肠全长1.5米,起自回肠,全程形似方框,围绕在空肠、回肠的周围。大肠的主要功能是进一步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 常见消化系统病: (1)口腔疾病:口腔溃疡

(2)胃病:胃病是各种胃的功能性、器质性病变的总称,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及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及其它各种情况的疾病。

慢性胃炎系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侵润为主,可有少量中性和嗜酸细胞存在。临床上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其常见原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饮酒及不规律饮食。临床表现为:上腹痛、腹胀、烧心、返酸。少数有黑便出血,严重时可出现恶性贫血。体格检查可有上腹压痛。辅助检查可给予幽门螺杆菌检测、胃镜检查及上消化道造影。治疗:合理饮食,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去除诱因:包括吸烟、喝酒和非甾体类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对症治疗等。

消化性溃疡:概念: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溃疡形成的根本原因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最近认为H.P感染,胃酸分泌过多,非甾体类药物是形成溃疡的三个基本因素。因其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规律性周期性上腹痛、烧心、反酸、呕血、黑便等。辅助检查包括,幽门螺杆菌检测、胃镜检查及上消化道造影。诊断主要通过胃镜来确诊。治疗可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抑酸、保护胃黏膜和对症治疗。 胃癌:胃癌是我国死亡率非常高的一种消化道肿瘤,在临床上一经确诊往往已到中晚期,因此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寻找一条能够对胃癌作出早期诊断的途径或方法已显得十分迫切。胃癌的发生往往经历多年、多阶段的癌变发展过程即: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等病理过程。胃癌的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同胃炎、溃疡病的症状相似。其确诊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如能早期发现,可行手术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由于幽门螺杆菌是造成胃炎、溃疡病及胃癌的主要元凶,因此及时检查并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尤为重要。其根除方法使用中华医学会推荐的正规三联或四联治疗方法。

(3)肝病: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害及肝硬化,肝癌

(4)消化道肿瘤

25.答案要点:肝脏是人体的物质代谢中心。因此被形象地称为人体的“化工厂”。它对人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激素等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具有生物转化、分泌和排泄等多方面功能。 (1)代谢功能:

①糖代谢:饮食中的淀粉和糖类消化后变成葡萄糖经肠道吸收,肝脏将它合成肝糖原贮存起来;当机体需要时,肝细胞又能把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供机体利用。

② 蛋白质代谢:肝脏是人体白蛋白唯一的合成器官;γ球蛋以外的球蛋白﹑酶蛋白及血浆蛋白的生成﹑维持及调节都要肝脏参与;氨基酸代谢如脱氨基反应﹑尿素合成及氨的处理均在肝脏内进行。

③ 脂肪代谢:脂肪的合成和释放﹑脂肪酸分解﹑酮体生成与氧化﹑胆固醇与磷脂的合成﹑脂蛋白合成和运输等均在肝脏内进行。

④ 维生素代谢:许多维生素如A B C D和K的合成与储存均与肝脏密切相关。肝脏明显受损时会出现维生素代谢异常。

⑤ 激素代谢:肝脏参与激素的灭活,当肝功长期损害时可出现性激素失调。

(2)胆汁生成和排泄: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胆汁酸的生成和排泄都由肝脏承担。肝细胞制造﹑分泌的胆汁,经胆管输送到胆囊,胆囊浓缩后排放入小肠,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3)解毒作用: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有害废物及外来的毒物﹑毒素、药物的代谢和分解产物,均在肝脏解毒。

(4)免疫功能:肝脏是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它能通过吞噬﹑隔离和消除入侵和内生的各种抗原。 (5)凝血功能: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都由肝脏制造,肝脏在人体凝血和抗凝两个系统的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肝功破坏的严重程度常与凝血障碍的程度相平行,临床上常见有些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衰竭而致出血甚至死亡。

(6)其它:肝脏参与人体血容量的调节﹑热量的产生和水、电解质的调节。如肝脏损害时对钠﹑钾﹑铁﹑磷﹑等电解质调节失衡,常见的是水钠在体内潴留,引起水肿、腹水等。编辑:糖糖

26.答案要点:人体内的寄生虫有:阿米巴、麦地那龙线虫、钩虫、血吸虫、肺吸虫、绦虫、蛔虫、鞭毛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疟原虫

(1)阿米巴:一种生活在湖泊中的微生物能钻入游泳者鼻孔,进入大脑“蚕食”脑细胞,导致病人脑死亡,被称作“杀人虫”。

(2)麦地那龙线虫:麦地那龙线虫(Dracunculus medinensis)的成虫寄生在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组织内,引起麦地那龙线虫病(dracunculiasis)。雌虫移行至皮肤,使皮肤出现条索状硬结和肿块;释放的幼虫可引起丘疹、水泡、脓泡、蜂窝组织炎、脓肿、溃疡等症状;代谢产物可引起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和发热、头晕、恶心、腹泻、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虫体还可引起截瘫;亦可引起眼部、心脏及泌尿生殖系统的病变;后遗症有关节炎、滑膜炎、关节强直和患肢萎缩,影响劳力。

(3)钩虫:钩虫寄生于脊椎动物体内引起钩虫病。丝状蚴侵入皮肤后引起皮炎,多见于足趾和手指间。成虫寄生于肠道后,引起粘膜出血点和小溃疡,会导致宿主慢性失血,体力减弱。儿童严重感染后会造成侏儒症。钩虫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对人危害极大。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全球感染人数估计仍有9亿之多。感染人体的钩虫主要有二种:即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

(4)血吸虫: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种类较多,主要有三种,即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有许多不同于其它人体寄生吸虫,如血吸虫系雌雄异体;成虫在肠系膜静脉或膀胱静脉丛寄生,虫卵从粪或尿中排出,

(5)肺吸虫:肺吸虫寄生于肺部引起肺吸虫病,是主要的慢性地方性寄生虫病。临床上有咳嗽、胸痛、咯棕红色果酱样痰等症状,亦可由成虫、童虫、虫卵的异位寄生或侵入脑、脊髓、腹腔、肠、肾、皮下等组织,产生相应的症状。因此本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当人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肺吸虫活囊蚴的蟹、蜊蛄、沼虾、水生昆虫红娘华等可获得感染。

(6)绦虫:绦虫广泛地寄生于人、家畜、家禽、鱼和其他经济动物的体内,引起各种绦虫病和绦虫蚴病。 (7)蛔虫: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种类,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受感染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不振或善饥、脐周阵发性疼痛、营养不良、失眠、磨牙等症状,

(8)鞭毛虫:是以鞭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的原虫。无色素体。种类繁多,分布很广,生活方式多种多样。营寄生生活的鞭毛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消化道、泌尿道、血液及阴道毛滴虫对人体危害较大。

(9)丝虫:丝虫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由斑氏丝虫及马来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所引起丝虫病,是慢性寄生虫病。临床表现主要是急性期淋巴管炎与淋巴结炎,及慢性期的淋巴管阻塞及其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亦有无明显症状的丝虫感染。

(10)杜氏利什曼原虫:我国的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衄等。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即黑热的意思。因其致病力较强很少能够自愈,如不治疗常因并发病而死亡。

(11)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类最低等最原始的原生动物,它们的整个身体虽则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却是引起疟疾的罪魁祸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