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
学习⽬标
1.认识7个⽣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古诗词,能默写前两⾸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了解内容,体会课⽂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第⼀课时
乡村四⽉ 四时⽥园杂兴 由题⼊⼿,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由读题,说说题意。“乡村四⽉”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未做官,描写了许多⽥园⽣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
2.学⽣⾃由练读,读准字⾳,读通句⼦,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具书或⽂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句主要写了江南⽔乡初夏时的景⾊。第⼆句主要写了劳动⼈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民的同情赞美。“少”“才”“⼜”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
⾃学《四时⽥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的⽅法⾃学,画出⾃⼰不明⽩的地⽅。 2.⼩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学成果。 4.背诵。 第⼆课时 教学⽬标:
1、理解《渔歌⼦》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斜风细⾬不须归”这句话的画⾯,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课时
课前准备:背诵课⽂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 ⼀、导⼊:
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读⽣字:塞箬蓑
⼆、⾃读《渔歌⼦》理解词意 ⾃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有什么感觉?这⾸词写了哪些景物? 三、⾃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渔歌⼦》理解词意
1、《渔歌⼦》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 2、⾃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字:塞箬蓑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 3、理解全⾸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前,⼏只⽩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头戴青箬笠;⾝穿绿蓑⾐,沐浴着斜风细⾬,久久不愿离去。 五、总结升华
请同学们⾃愿理解词意。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然)
3、有感情地朗读《词两⾸》。 板书设计:
⽩鹭飞斜 风细⾬
渔歌⼦ 桃花流⽔ 热爱⼤⾃然 鳜鱼肥 不须归篇⼆
教学⽬标:
1、学会3个⽣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
2、感受清新明丽、宁静美好的的春⽇垂钓图,感悟作者寄情⼭⽔、悠闲⾃得的⼼境。 3、初步感受“渔歌⼦”词的形式特点。
4、培养阅读词的兴趣和对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体会这⾸词描绘的景象,培养阅读词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寄情⼭⽔、悠闲⾃得的⼼境。 教学⽅法:情景感悟法、引导发现法
学习⽅法:⾃读⾃悟、⼩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 歌景交融( 7 分钟) (⼀)好语积累:
师:出⽰词语(1) 学⽣齐读
师:这组词都是⽤来形容什么的? ⽣:回答 师:出⽰其他⼏组 ⽣:齐读后回答
师:好词都是靠我们平时积累的,现在⽼师就考考⼤家,就读了这⼀遍,不看屏幕,谁能记住其中的三个以上? ⽣:汇报
师:总结并⿎励。我们平时学习读书的时候,就是要向今天⼀样⼀边读⼀边往了脑海⾥记,这样随着时间的增加,我们的词语积累会越丰富,我们的读写能⼒才会提⾼的快。 (⼆)激趣导⼊:
师:播放歌曲:《渔歌⼦》 师:你从画⾯中都看到了什么? ⽣:汇报看到的内容
师:谁能凭着记忆,把歌词给⼤家念出⼏句吗? ⽣:试着背出
师导⼊:刚才这⽀歌,可不是⼀⾸普通的歌曲,歌曲中唱的是千古流传的词,这⾸词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初读正⾳ 感知品味( 10分钟 ) 1、解题
师:板书课题 (渔歌⼦ 【唐】张志和) ⽣齐读课题
师:这《渔歌⼦》不仅是词的题⽬也是词牌名,所以这⾥的“⼦”不 能读成轻声,要读成三声。
师:请同学们想⼀想:忆江南写的是什么?那么⼤家猜猜,结合你的预习,说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渔歌⼦》是写什么的?
⽣:回答
师:打开课件 理解课题(打渔者或者垂钓爱好者唱的歌。) 2、初读(正⾳、品味) ⼀读正⾳,读得字正腔圆 ⽣:学⽣看书试读 师:指名读词
学⽣纷纷读词。(师在声⾳、字⾳上加以指导) 师:(出⽰:多⾳字:塞 指导) ⼆读品味,要读得韵味⼗⾜
师:古时候啊,诗词是⽤来唱的,它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所以我们要
读出古诗词的韵味来。(出⽰:⼆读品味:......)下⾯请同学们⽤⼩斜线,把这⾸词的节奏画出来。 学⽣边读边画 画后学⽣汇报
师:出⽰⾃⼰的节奏让学⽣对照
师⼩结后让学⽣按照⽼师的节奏读给⼤家听。 三、细读想象 理解词义 (15 分钟) 1、三读解义,要读得⼼有画 师:出⽰⾃学提⽰ 学习提⽰:
(1)边读边划,作者在词中写了哪些景物? (2)展开想象,说说这些景物都是什么样的? (3)⽤⾃⼰的话说说整⾸词的词义。 学⽣⼩组内学习 教师参与学习 ⼩组汇报:
师相机出⽰:西塞⼭、⽩鹭、桃花、流⽔、鳜鱼、箬笠、蓑⾐、斜 风、细⾬
师: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播放视频) 学⽣观看视频《西塞⼭风光》 学⽣接着⼩组汇报
师:你们说得真好,这些景物你们把它说得活灵活现的,就仿佛是⼀ 幅美丽的画卷。 ⼩组汇报词义。
师能⽤⼀个词来形容这⾥的景⾊吗? ⽣:回答。
师板书:(美丽如画 景)
师:⾯对这么美丽如画的景⾊,你能把它读得像画⼀样美吗?我们共同读读? ⽣:有感情地朗读。
四、品析作者 深化悟情 (6分钟) 四读悟清,要读得情真意切
师:读词想画⾯,是帮助我们读懂词的好⽅法,那如果我们想读懂词
中的⼈,悟出词中的情,我们就要⾛进词的作者。通过预习,对于词作者张志和你有哪些了解? 学⽣汇报课前预习。
【师:出⽰作者张志和及简介】
师:在这⾥告诉⼤家⼀个⼩秘密,这个张志和啊,他钓鱼和别⼈不同,他钓鱼的鱼钩是不放鱼饵的,同学们,你有疑问吗?那张志和整天徜徉在⼭⽔之间垂钓不归,他钓的是什么呢?(⽣:⼀种⾃由⾃在的情趣) 师{板书:⼈:悠然⾃在}
师:同学们,作者怀揣⼀颗悠闲⾃在的⼼,⾯对这美丽如画的景,假如皇帝找到他了,让他回去继续做官,他还能回去吗?那么这⾥的不须归,{师板书:不须归}你还仅仅理解为不回家吗?还表达了什么? ⽣:汇报
师:谁愿意带着作者的这种悠闲⾃在不须归的⼼情把这⾸词字正腔圆、孕味⼗⾜、⼼中有画的再次吟诵出来。 【播放配乐,学⽣吟诵】 指名吟诵,⼤家共同吟诵。 五、总结全⽂ 课外延伸( 2 分钟)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师:张志和整体徜徉在⼭⽔之间垂钓不归,极坏了他的哥哥,于是他的哥哥也写了⼀⾸词,来规劝他的弟弟,那么这⾸词⼜是怎么写的呢?请课下同学们回去收集,看看他的哥哥是怎样劝他的? 板书设计: 《渔歌⼦》 【唐】张志和
美丽如画 景 不须归 悠闲⾃在 ⼈篇三
教学⽬标:
1.读懂三⾸古诗,感悟每⾸诗中描绘的独特景⾊,体会表现⼿法。 2.能⽤⾃⼰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诗,默写《独坐敬亭⼭》《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想象美好画⾯。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诗,默写《独坐敬亭⼭》《望洞庭》。 预习:
1.⾃学⽣字,读熟三⾸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 3.搜集别的描写⼭⽔风光的古诗。 课时:2-3节
第⼀节
教学⽬标:掌握⽣字词,读熟三⾸诗,理解⼤意。 教学过程:
⼀、谈话引⼊:
假期⾥,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川的壮丽风光⼀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古诗中感受⼀下古代⼤诗⼈笔下的⼭⼭⽔⽔是什么样的。 ⼆、读课题,指名读三⾸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字,提⽰应注意的地⽅。 亭庭--指导读准后⿐⾳ 谙--暗:区别⾳、形、意 四、分组学习 1.读熟三⾸诗
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诗⼤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抄写⽣字。 2.读、背三⾸诗。 第⼆、三节
教学⽬标:通过想象,进⼀步感受每⾸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吟诵、理解〈独坐敬亭⼭〉
1.议:诗中除了敬亭⼭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飞⽆影
云:少(孤)慢慢飘⾛(闲)
--展开想象,⽤⾃⼰的话描述画⾯
2.在诗⼈笔下,万物似乎都与⼈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的表现⼿法。
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在政治上受挫,⼼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飞、孤云闲浮、⼈与⼭\"相看两不厌\"来表达⾃⼰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奈。读起来使⼈产⽣⼀种失落、孤独之感。 4.指导背诵《独坐敬亭⼭》 ⼆、吟诵、理解〈望洞庭〉
1.试⽤⾃⼰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学⽣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光的交融和谐;湖⾯的光亮平静。 (2)⽩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美⽔美,还看出那天夜⾥的⽉⾊很美。2.从诗中哪些地⽅看出诗⼈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诗⼈通过恰当的⽐喻把洞庭秀⾊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喻。
⼆句,把光亮平静的湖⾯⽐作未经打磨的镜⼦。四句,把⽉光下的湖⾯⽐作银盘,把湖中的君⼭⽐作青螺。 4.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1.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根据学⽣可能产⽣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胜:超过)
3.说说你从这⾸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诗⼈⽤什么⼿法来表现这样的景⾊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燃烧着的⽕焰还要红;那⼀江春⽔像蓝草⼀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较、⽐喻) 4.请联系前⾯⼏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让我怎能? 5.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风光的古诗。 1.⽩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寺⽉中寻桂⼦,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杯春⽵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其它描写⼭⽔风光的古诗
《⿅砦》《望庐⼭瀑布》《滁州西涧》《⼭⾏》《⼩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六⽉⼆⼗七⽇望湖楼醉书》等 五、作业:
1.默写《独坐敬亭⼭》《望洞庭》。 2.选画⼀⾸古诗所表现的画⾯。
教后记:通过搜集、背诵别的描写⼭⽔风光的古诗,增长学⽣的知识积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