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王安石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2024-08-07 来源:意榕旅游网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王安石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俄直集贤院。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傅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明年,同修起居注,辞之累日。阁门吏赍敕....就付之,拒不受;吏随而拜之,则避于厕;吏置就于案而去,又追还之;上章至八九,乃受。遂知制语,纠察在京刑狱,自是不复辞官矣。神宗在藩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肤自视妙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肤,庶同济此道。”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磋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选自《宋史 王安石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

A.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

B.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

C.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

D.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及第之称,殿试是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也是中央政府(朝廷)的考试。

B.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汉以后,几乎历代帝王都有起居注,这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

C.敕,可以指帝王的诏书、命令。也有告诫的意思,作为一种文书,在古代常用于帝王训斥、贬黝甚至处死臣僚。

D.翰林学士,官名,始设于南北朝,唐玄宗时,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掌制浩。

2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安石爱好读书,文采出众。从小喜欢读书,有过目不忘之才,王安石文思敏捷,文章精妙,深受曾巩和欧阳修的推崇。

B.王安石不求腾达,不恋官场。朝廷多次想提拔他,给他美差,但王安石多次拒绝,还曾经为了逃避任职,躲藏到厕所里。

C.王安石广受赞誉,声名远扬。不俗的文才、品行和见识,为王安石引来广泛的赞誉,很多士人,甚至皇帝都很想结识他。

D.王安石曾受器重,终被冷落。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委以参知政事之职,但是由于王安石招致了天下大旱,最终遭到贬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5分)

译文:

(2)帝忧形于色,对朝磋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5分)

译文:

答案解析:

3

1.C

2.C(“常用于帝王训斥、贬黜甚至处死臣僚”错误。)

2.D(王安石招致天下大旱是别人的诬陷。)

4.(1)等到(韩维)担任太子庶子,又推荐王安石代替自己。皇上因此想见见这个人,刚刚即位,就让他担任江宁知府。(“及”“自代”“甫”各1分,大意2分)

(2)皇上忧愁的神色表现在脸上,对着朝臣们叹息不已,想要废除那些不好的法度。(“形于色”“对朝”“法度之不善者”各1分,大意2分 )

参考译文:

王安石,字介甫。是抚州临川人。王安石小时候喜欢读书,一过目就终身不忘。他写文章动就像飞一样,初看好像漫不经心,写成以后,看到的人都佩服他写的精妙。友人曾巩拿他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他传播美誉。他考中进士,并排名前列,担任淮南签署判官。不久在集贤院当值。在此之前,掌管图书、编修国史的官署屡次下命令,王安石屡次推辞;士大夫认为他对世间的一切不再留恋了,因没能亲眼见他一面而感到遗憾。朝廷每当想要把好的官职委任给他,都担心他不就职。第二年,担任同修起居注,连续几天推辞。阁门吏拿着朝廷的敕令前去交给他,他拒绝接受;阁门吏跟着他,向他行拜礼,他却到厕所躲避,阁门吏就将敕令放到书案上离去,他又追上阁门吏,将敕令送还;他上奏章推辞至八九次,才接受。于是管理制诰事务,检察在京的各种刑事案件,从此之后不再辞官。神宗在藩邸的时候,韩维担任记室,每当讲述的事情被称赞时,韩维说:“这不是我说的,是我的朋友王安石说的。”等到担任太子庶子,又推荐安石代替自己,皇上因此想见

4

见这个人,神宗刚即位,就任命他担任江宁知府。几个月后,征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才来到朝廷。入朝回答皇上的问题,皇上问治理国家首先要干什么。王安石回答说:“应首先选择治国的方法。”皇上问:“唐太宗怎么样呢?”安石回答说:“陛下应当效法尧舜,为什么要效法唐太宗的所作所为呢?尧、舜的治国之道非常简洁而不繁琐,非常简要而不曲折,非常容易操作而不繁难。只不过是后世学习尧、舜的人不能透彻的了解,认为那是高深的不能赶上的罢了。”皇上说:“爱卿可算是责难国君了,朕知道自己才能低下,恐怕没有办法帮助你实现这个愿望。你要全心全意的辅佐朕,希望你我二人能共同完成治国大业。”熙宁二年二月,授予他参知政事的官职。熙宁七年春天,全国久旱不雨,饥民流离失所,皇上忧愁的神色表现在脸上,对着朝臣们叹息不已,想要废除那些不好的法度。王安石说:“水灾和旱灾是经常会遇到的,即便是尧帝和商汤也在所难免,这些不值得引起皇上的忧虑,只是应当修好人事来应对它。”监安上门郑侠上书,将他所见到的流浪百姓扶老携幼的困苦状况,绘制成了图画献给皇上说,旱灾是由王安石所导致的,让王安石离开朝廷,上天一定会下雨。“慈圣、宣仁两位太后流着眼泪对皇上说,安石搞乱了天下。”皇上也开始怀疑他,于是罢免了他的参知政事,贬为观文殿大学士、江宁知府。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