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课程思政”视野下的专业课教学改革

2023-05-03 来源:意榕旅游网
“课程思政”视野下的专业课教学改革

作者:李俊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22期

【摘要】本文以“课程思政”视野下的专业课教学改革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以“课程思政”视野下专业课教学改进对策为主要依据,从构建“绿色+生态+人文+创新”为主的思维模式、结合“课程思政”确立教学目标、结合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进行改进、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认知、课堂上小组汇报教学模式、课后实践指导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课程思政”视野下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课程思政 新能源汽车技术 绿色+生态+人文+创新 小组汇报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来自武汉商学院校级重点招标项目: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以《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为例,课题编号:2018Z00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2-0032-02 引言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明确提出,始终将立德树人思想作为主要思想,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教学整个过程中去,进而可以实现全面育人功能,做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工作。要想实现课堂教学主流趋势,就要坚持思政教育课程改进工作,在不断改进中提升,不断提升思政教学针对性和使用性,从而可以满足学生发展基本需求,做好各个学科功课,推进学科课程和思政内容的结合,进而可以形成一种协同效应。以《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为例,确立教学课程德育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和思政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借助合理化方式实现德育教学,针对核心内容深入学习,从教学思想、理念、方式上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可以实现综合性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

1.《新能源汽车技术》性质、目的和任务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必修课程内容,包含了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池以及控制知识内容,借助本课程内容的学习,需要全面掌握新能源汽车基本原理、设计原则和理论,掌握混合动力式电动汽车基本构造,设计能量保存系统,再生制动,燃料电池如何使用等,还包含电池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知识等等,为未来汽车新能源检测、服务和科研等各项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和保障。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好实践操作内容,构建各种操作性系统,做好编程工作,结合再生制动实验形式制作混合式动力汽车实验内容,对制动能量以及回收基本状况等进

行记录分析,结合课程设计车辆电控装置开发系统,设计汽车驱动系统电路,做好编程设计工作。

2.“课程思政”视野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教学改进对策 2.1构建“绿色+生态+人文+创新”为主的思维模式

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内容的课程思政进行科学设计,一定要严格依据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特征进行,进而可以实现课程和思政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第一,要明确契合点,明确两者之间关系,针对课程内容具体分析,寻找新能源汽车和思政知识之间存在的契合关系。汽车行业专业课程内容,不能在整章思政教育内容中渗透和融合,只能够在一些章节上有所体现和表示,从而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结合。第二,在汽车技术教育学科上,要重点突出教育重点和中心内容,针对授课章节上具体分析,注重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内容。第三,注重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内容和思政教育内容的结合,确保思政教学内容效果,并且,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分析,针对专业课程内容特征分析,制定和思政教育内容相关的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制定恰当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做好课程设计工作,使得学生在学科教学中,掌握其他学科知识和内容。

2.2结合“课程思政”确立教学目标

传统《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目标是基于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断满足社会企业用人基本需求基础上确立的。而现在教学目标要求课程内容能够和思政教育内容结合起来,将绿色思维、生态思维和人文思想等全部融入到学科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社会上更好发展。通过学科课程内容和思政内容的结合,塑造学生良好三观和品质,注重培养学生根本能力和意识,使得学生掌握理论化基础知识,确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學中懂得从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将社会实践操作等引入到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情感,通过专业知识融合达成统一化教学目标,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意识,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3结合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进行改进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需要和课程思政内容充分结合起来,将思政教学思维融入到学科教育中,针对学科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为研制出利用率高,能源消耗低的机械设备,针对汽车设备蒸汽压缩和热泵技术发展作为基础,为推进汽车技能减排工作,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课堂讨论+查找资料教学方法,进而可以在现场进行合理展示,借助线上和线下结合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微信了解、问卷调查和面谈等形式掌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确立良好教学方法等。为使得汽车更好的运行,可以针对系统设备等进行节能开发工作,系统可以自动调节,节省更多能源,使得整个汽车设备可以更好的运行,在教学中以要求学生以互动形式进行互评和分析,针对教学内容具体分析,做好思政教育内容评价工作。为学

生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教学内容,针对发起环境进行分析,在课堂上确立创新组织结构,确立项目基本目标,针对内容具体分析,从而可以确立教学进度,针对成果具体分析,学生在网络上收集相关资料和内容,做好策划工作。 2.4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想认知

第一,作为专业教师,要想提升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认知程度,就要深度挖掘和分析,掌握课程思政教学广度,将其和学科基础知识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更好的应用。所以专业课程教师要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内容,才能够更好的讲述课程基础内容,教师要注重思政元素和内容的融入,从而不断提升思政教学思想性和人文性,注重挖掘思政教学知识内涵和知识,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果。第二,要注重激发专业课程教师兴趣和热情,以专业化态度感染学生,针对课程知识内容成立团队,针对课程知识内容分析和研究,思政专家听课结束后,要针对课程内容进行意见反馈,参与到各种新颖教学活动中,使得思政专业教师能够针对知识深度反思和分析,获得更多基础知识,针对能力进行培养,进而可以树立正确三观,促进自身发展。因此专业教师要意识到思政专业课程内容的价值和意义,在内心深处形成良好意识,满足课程思政教学实际需求,将育人功能和思政教育内容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努力可以形成自我激励机制。在课堂上要懂得使用激励语言鼓舞学生,使得学生意识到学习思政教学内容的价值,在学习中使得学生具备良好三观意识,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5课堂上小组汇报教学模式

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可以实现课程教学总体目标,以小组报告形式,组织学生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激发学生新能源汽车技术学习兴趣,进而可以全身心融入到学习中,提升学生学习内在动力。在整个学习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针对相关问题具体分析和研究,阐述自我对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借助自身行为和语言等进行引导。以小组形式针对知识内容进行研究,小组成员控制在4-6人,小组汇报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针对教学内容、思路和内容等具体分析,小组汇报工作结束后,学生可以针对问题具体分析和辩论,小组成员给出具体答案。最后以小组形式完成点评,在点评期间要求学生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自主研究和学习,针对性解决问题,做好汇报工作,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进而可以有目的性引导和了解,有正确形式促进学生发展,使得学生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自身发展,注重将各种价值思想融入到学習中,从而可以更好的实现新能源汽车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促进学生发展。 2.6课后实践指导

要想实现全面育人教学目标,就不能缺少课后实践指导,要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价值,将第二课堂作为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主要内容,注重在第三课堂中不断提升网络价值,进而可以三个课堂充分结合,共同发展和影响。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教

师针对性指导,做好思政教育内容设计工作,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价值思想和意识,借助新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能源研究中凸显道德意识等,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要注重提升教学实践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程思政是一个巨大工程体系,就是将专业课程和思政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寻找两者教学契合点,将其作为中心内容,做好分析工作。将《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内容作为依据,结合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确立良好教学内容,做好教学内容、目标和方法选择工作,注重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意识,通过合理化方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通过上述教学形式满足学生内心基本需求,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增强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苗莹.“课程思政”理念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方向的探究[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3).

[2]王红茹, 唐炜. 基于课程思政的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9(6).

[3]刘宝平.“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2).

[4]蔡简建, 陈珊. 高职商科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宁波商帮经营案例分析》课程为例[J]. 长江丛刊, 2018(29).

[5]邹智深.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以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21).

[6]王慧芳.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创新改革背景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10):10-11.

[7]郑桂芳.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J]. 科技资讯, 2019(11). [8]秦学军.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 艺术品鉴, 2019(14).

[9]林建胡,陈志勇,陈香.新时代“课程思政”视角下的育人模式改革探讨[J]. 衡水学院学报,2019(4).

[10]沙永宝.课程思政视野下的高校专业课考核改革[J].文教资料,2019(11). 作者简介:

李俊(1985-),讲师,研究方向:车辆工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