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世界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及其演变

2023-04-09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29卷第2期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Vol. 29 No. 22020年4月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Apr. 2020论世界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及其演变金福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州510900 )摘 要: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都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或文明,并在此指导下生存、繁衍,展示着本 民族的特色。在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文化比武力具有更大的征服性。特别在世界文化中,先进文化的民族比

落后文化的民族具有更大的优势,它将淹没落后文化,致使落后民族在先进的文化中消失。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大融合;世界文化;演变收稿日期=2019-12-30

作者简介::金福来,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文章编号:1674-7852 (2020) 02-0025-03On Great Integr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World,s Ethnic CulturesJIN Fulai(Zhujiang Colleg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900)Abstract: Every nation in the world has created its own culture or civilization in production and life,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amalgamation, culture is more conquerable than force. Especially in the world culture, the nation of advanced culture has more advantages than the nation of backward culture. It will submerge the backward culture and

make the shadow of the backward nation disappear in the advanced culture.Key words: national culture ; national fusion ; world culture ; evolution文化是人类在生存的过程中或在生产劳动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世界上的各个国

家和民族,都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并继承着祖先的文化,使本民族的文化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用文化推动着本民族不断地从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演进,从简单向复杂发展,这是各民族群体发展的必 然。没有文化的国家和民族是不存在的。1各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原始社会中萌发、积累,逐渐形成并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在发展中越来越明显 地展示出一个民族的特色。每一个民族都是在独特的地域和自然环境中从事着生产和实践,这就决定了 他们的生产方式或生活习惯,从而也就形成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了一个民

族的标志⑴。比如在建筑风格方面,西方建筑中的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洛克克式、石头建筑(作家雨果把它叫

做石头文化),东方中国的建筑中亭台楼阁、回廊画壁、金顶翘沿;南方有竹楼住宅,土木砖瓦建筑,北方的 土木平顶房屋,草原上的蒙古民族设计了圆形的毡房等等,都是各民族在不同的生存空间形成的不同的审 美观的表现。在礼节方面,西方人以拥抱和吻手礼居多,而东方人见面是以握手、点头儿为主要代表礼节。

在饮食方面各民族也有各自的文化习惯,如酒文化、食文化、茶文化等等,展示着一个民族的特点。在性格

方面,西方人表现出好激动、善于表白自己的心理;东方人却比较深沉、内向,显示出儒雅之风。这些文化, 都是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存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西方人把人的裸体当做文化艺术进行绘画和雕刻,东方人则认为这是不雅的,无法接受并排斥。每个

民族都是按照自己的生产实践和生活习惯创造文化。最突出的是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和蒙古民族的游牧

文化。农耕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表现得平静、和缓,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和发展,表现出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积淀,孔孟之道作为道德主线始终贯穿其中,使汉民族的文化极其深厚、不可动摇,而老子的道家文化,把

汉民族的文化推上了更高的层次,蕴涵着一个民族的大智慧,不但受到本民族的推崇,也受到西方各民族26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第29卷的仰慕或崇拜。蒙古民族的游牧民族文化是大自然的独创,其淳朴、豪迈、自由是其他民族所不能替代的。

但是,由于历史上蒙古民族处于游牧状态,文化保留下来得十分有限,文化的历史积淀薄弱。2民族大融合对文化的作用任何民族都不是绝对封闭的,都与其他民族发生着联系⑵。商品生产和交换范围的逐渐扩大,使各

民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其文化的相互交流也越来越广。民族之间的通婚成为必然。通婚使得一个民

族的血统包含着另一个民族的血统,甚至包含多个民族的血统,促使了民族的大融合。这种“融合”使哪 个民族都不是原始意义上的“纯粹”民族,或不是封闭意义上的“绝对”民族,而是包含着其他血统关系的

民族,包含着其他民族文化的民族。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落后的,就会在民族的大融合中被先进的民族

文化所淹没直至消失,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民族在文化中演变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则。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民族的大融合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的:一是民族大迁徙;二是战争;三是经 济的发展。而三种方式的目的,都是为了民族大融合。以中华民族为例,可以见证这种融合的发展。2.1民族大迁徙据史学家考证,四万年前,我国中原地区遇到了冰河期,气候严寒,致使一些植物枯萎,果实绝收。在 此居住的华夏民族(汉民族的前身),为了能继续生存下去,开始了向东北方向大规模的迁移。在迁徙过

程中,有的人群在某地停留下来,和当地的“异族”共同生活,相互通婚,进行生产和文化的交流。华夏民 族的大迁徙,向东北到俄罗斯东北的尽处——白令海峡的岸边。当时,白令海峡已经结冰,迁徙的华夏人 群又踏上海峡的冰面继续前行,直到登上北美洲的大陆,成了北美洲的最先开发者,最终成了 “印第安人” 的前身。这种大迁徙的过程,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2.2侵略战争这种战争表现为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侵入。最具代表性的是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民族的征战, 不但征服了中国境内的各民族,还冲出了国界,征服俄罗斯,占领了大片的土地,建立了四大汗国,即窝阔 台、察合台、金帐汗、伊尔汗,蒙古民族分布在亚洲和欧洲的各个地区及角落,疆域扩大到3 300多万平方

公里,实现了世界上最长的200多年的民族大融合。但是,在侵入和融合的过程中,蒙古民族的文化没有

发挥凝聚力,使占领的辽阔土地最终丧失。历史表明,最后的征服不是武力,而是文化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哪个民族文化深厚,这种深厚的文

化就会起着凝聚各民族的作用。从表面上看,文化和武力相比显得软弱可欺,如农耕文化在蒙古游牧民族的 铁蹄下,简直是不堪一击,但是在历史发展中强大的汉族文化使得相对薄弱的游牧民族文化逐渐消失。2.3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市场的发展,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促进了世界文化大的融合,这种文化大融合是人类文明发 展的必然,其趋势是不可阻挡的。3世界文化与民族优势各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及相互渗透,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商品交换的扩大而扩大的。 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各种生产和文化的交流、渗透已经冲破国界,形成了世界商品市场和文化市场。正如

马克思所说「'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 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封闭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 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活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

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⑷”这种文化 一定是最先进的,它对世界各民族都有指导作用,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世界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反映着一个民族对物质世界认识的程度,决定着一个民族生产和生活的状

态,文化的先进与落后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强弱。世界文化是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精华的结果,是对落后民 族文化的否定,对先进民族文化的肯定。可以想象,在这一肯定和否定的过程中,哪一个民族文化先进的

成分多,对世界各民族的生产和生活的指导作用也就越突出,被保留的民族特点就越大,使这一民族在世 界民族之林中占优势。在世界文化的光芒中,各民族心理的趋向性是自然的。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第2期 金福来:论世界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及其演变 27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乡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 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乡村从属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 族从属于资产阶级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⑷”显然,世界性市场的形成,各民族都将在世界文化中演 变,在演变的过程中,一个民族能否发展、能否改变民族的性质,只能取决于一个民族文化的优劣。总之,世界文化具有不可抗拒的征服性⑸。有先进文化的民族,才有长期发展的保证。如果一个民

族的文化落后,必然被先进的世界文化淹没,这个民族也就会消失。历史发展的过程证明了这一结论。这 是一条历史唯物主义的法则,是不以任何民族的心理、感情、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参考文献:[1] 傅正泰•加强传统文化传承推进世界文化融合[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3) :1-6.[2] 王宁.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2-83.[3] 宋丽丽.文学世界主义・文化多元主义•文化融合[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 :40-44,[4]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5] 王凤.网络文化语境下东北文化的发展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9,28(3) :26-28 +117.【责任编辑:韩雪】(上接第24页)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师资队伍正在形成。5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需要创新社会服务模式高校除人才培养外,还肩负着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重任。应用型本科科学研究的侧重点 应面向生产一线开展应用研究。随着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对新知识、新技 术、新产品、新设备、新品种、新标准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新型农民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新建农业

本科院校的社会服务模式和服务重点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何通过新型农业经济组织、技术推广部门、

龙头企业、种养大户辐射带动农民,扩大培训和技术推广的效果,提高科技贡献率是这几年深入思考的问 题⑺。几年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与省内十多个市县和大型农业生产企业合作,为师生搭建广泛的社会

服务平台,通过“四个一”工程的实施,支持专业技术人员依托一个学科,形成一个团队,选择一个项目,服

务一个乡镇,形成一种“人才培养与培训、科技创新与推广、信息与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社会服务模式,

学校建立兴农网,部分专家参加12582农民专家热线,多数教师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推广和社会服 务。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侧重在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新标准、新模式、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上,

侧重在推进农业机械化、良种化、信息化、标准化进程上。通过以上措施将潜在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现实生

产力,推进农业科研成果率先在省内转化,从而不断提高农民的职业素质,增强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近 三年,累计培训农业科技人员、农村基层干部、种养大户5万余人,辐射带动农民30余万人,为行业和地方

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2017年学校被农业部确立为“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 育示范基地”。参考文献:[1]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2017.[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Z].2018-01-02.[3]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Z].国发〔2016〕58号,2016.[4]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Z].教发[2015] 7

号,2015.[5] 马丽娟.高等农业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体系建立和对策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88-92,[6] 朱来斌.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四位一体的培育路径探索[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6(6):139.[7] 王志蔚.地方本科高校课程体系转型待解的五个问题[J].教育探索,2017(1):4346.【责任编辑:吴艳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