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 丽 张李明
来源:《学理论·中》2009年第08期
摘要:广州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很快,但无论是工业内部结构还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分析了近十年来,广州产业结构的演变以及各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构建主导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静态区位熵和基于GDP的简化动态指标体系初步确定广州市21世纪初的主导产业。确定交通运输及其设备制造业、冶金工业、石化工业和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为主导产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潜导产业。
关键词:产业结构;广州市;主导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9—0143—02
一、1997年以年广州产业结构的演变
1997—2007年以来,广州国民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1997年广州市GDP总量为2 375.91亿元,人均GDP为25 626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97∶43.44∶52.59。到2007年,广州市GDP达7 050.78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2倍左右。人均GDP为71 219元,约合9 302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2倍多,三次产业结构为2.29∶39.95∶57.76。
1.三次产业结构分析。自2000年以来,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具体表现为第一、二产业比重平稳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平稳增加。
1997—2002年这五年期间,广州市第二产业比重下降颇快,第三产业比重迅速增长。2002年是个转折点,第三产业比重达到历史最高,第二产业比重达历史最低。2002—2007年这五年间,广州市第二、三产业比重增长较为平稳。究其原因,广州市历来第三产业基础较好,第三产业比重一直位居三次产业比重之首。自“工业立市”战略的提出,广州大力发展工业,于2002年后,广州市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较为明显,第二产业发展加速。
2.工业结构分析。广州是传统的轻工业城市,由于历史因素向来不注重重工业的发展,历年来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远远高于重工业。进入“八五”时期以来,广州在政府引导下,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大大提升了广州工业产业的产业水平。在2004年广州“两会”期间,广州市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称广州要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尤其是发展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带动力强的产业,使广州逐步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石油化工基地、造船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正是在这样的政策指引下,广州重工业增长势头强劲,在汽车、石化、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的拉动下,广州重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2004年前,轻工业产值高于重工业的产值,到2004年,广州市重工业以高出轻工业8个百分点的增幅快速发展。轻重工业产值比重已由2003年50.47 ∶ 49.53转变为44.05 ∶ 54.95,重工业已经成为广州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1997—2004年期间,轻工业比重不断下降,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2004—2007年期间,轻工业比重急速下降,重工业比重急速上升。重工业增长势头强劲,在汽车、石化、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的拉动下,广州重工业得到较快发展,重工业比重已超过轻工业比重。
3.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分析。1997年以来,广州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趋势是:流通部门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变化波动较明显,1997—1999年呈上升趋势,从1997年的41.47%上升到1999年的47.93%;1999—2006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99年的47.93%下降到2006年的40.24%。而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服务的部门和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比重基本稳定。1999年以来,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邮电通信、餐饮等传统的第三产业部门总量增长很快,新兴的房地产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社会服务业发展也十分迅速,地位不断上升,与交通运输业和商贸餐饮业一起合计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70.24%。
二、主导产业选择与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般来说,具有区域优势的产业具备主导产业的特征。本文中选取反应区域优势的系列评价指标,主要从静态区位熵和基于GDP的简化动态指标体系来研究广州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三、广州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1.基于区位熵的优势产业群。以全省为参照系,计算出2006年广州市各行业的区位熵,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其规模优势。
依照区位熵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出,广州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食品工业在广东省同产业中的专业化水平较高,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业、化学工业、社会服务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专业化水平稍高于全省的水平,也具有显性比较优势;其它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均低于全省水平,在全省则处于显性劣势。
2.基于GDP的简化动态指标体系的优势产业分析。为了弥补静态指标区位熵的缺陷,可再结合动态指标GDP增长率弹性指标和区域产业贡献率指标来测量广州市有关产业的比较优势。
广州市2002年和2006年GDP增长率弹性系数均大于1,说明该年广州市与全省其它地区相比较具有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只是稍微高于全省水平,甚至在2004年、2005年稍低于全省水平。
由上文分析可知,广州市轻重工业的比重在2004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本文在以下分析所采用的数据均从2004年开始。进行产业GDP增长率弹性系数计算中,我们根据广州市2006年各行业的区位熵,选取出区位熵排名靠前的产业,这些产业相对全省来说具有显性发展优势。 2004年和2006年冶金工业具有极高的弹性系数值,说明广州市该行业相对全省来说具有很好的发展态势,这主要是因为2004年,广州市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重工业,汽车、石化、黑色金属冶炼等重工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并带动了相关产业迅速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石油化工业在2004年和2006年的产业GDP增长率弹性系数均大于1,说明近三年来,这些行业发展态势良好,相对全省来说发展水平较高。另外化学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金融保险业与批发贸易零售餐饮业等行业在这两三年发展速度很快,2004年,其产业GDP增长率弹性系数小于1,到2006年,其产业GDP增长率弹性系数均大于1,相对全省来说具有很好的发展态势,对广州市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的中心城市,近几年来信息产业(此处包括信息服务业、邮电通信业、信息咨询业、软件开发和计算机服务业等)发展优势明显。信息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渗透、高附加值的特点,对其它行业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广州市的信息产业正在迅速发展。2003—2006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来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9.75%、17.28%、18.45%。
区域产业贡献率指标反映了某产业部门在特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和贡献大小。从产业贡献率来看,近期对广州市发展贡献率较大的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冶金工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等,它们的产业贡献率都大于10,增长速度均大于广州市的平均产业增速。其次为房地产业、石化工业、金融保险业、批发贸易零售餐饮业等行业,它们对广州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相对稍低一点。
3.广州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主要应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当前广州市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二是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根据产业生命循环理论,产业在某一地区的发展一般规律性地经过生长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主导产业应该在生长期和发展期的产业中来选择,其中处于生长期的产业可以作为潜导产业来加以培育。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得分远远高于其它行业。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以汽车、摩托车、船舶制造为代表的广州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迅速发展,是华南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2006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5.73%,2003—2006年其年平均增速达到32.35%。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效应很强,而且收入弹性很大的产业,据广州市“十一五”规划,广州市要统筹规划建设东部、南沙、花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同时,冶金工业、石化工业综合评分相对比较高,自2004年以来,广州市开始重视重工业发展,加大对重工业的投资,取得了很大成效,冶金工业和石化工业2004—2006年的平均增速达到45.78%、24.08%,2006年分别占GDP总量的23.11%、14.56%。这三大产业可考虑为广州市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
从第三产业方面来看,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综合评分达3.06,是广州市传统的优势产业,可继续将其作为广州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是新兴行业,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综合评分较高。2004—2006年其年平均增速达到21.34%、13.12%、17.28%,可考虑作为广州市未来发展的潜导产业。 四、结论
经过这十年来的高速发展,广州经济经历了工业化的加速阶段,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成熟期,并向工业化后稳定增长阶段迈进。广州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很快,但无论是工业内部结构还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早在20世纪80年代,广州就把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建设,虽然这几十年来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有些产业在广东省内并未占绝对优势,尚未能成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方面,广州虽有很好的基础,但在生产服务业领域及产业现代化方面落后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而生产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正日益成为一个中心城市影响力大小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美]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2][日]小宫隆太郎,等.日本的产业政策[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3]张乐育.广州市现阶段三次产业构成演变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1997,(4). [4]邹晓涓.中国主导产业理论研究综述[J].天府新论,2007,(1).
[5]赵成柏.试析新型工业化下主导产业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J].生态经济,2006,(5). [6]郭克莎.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3,(2).(责任编辑/姜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