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目的:1减毒2增效3改变药性或功效4改变药物的作用趋向5便于贮存和粉碎加工
四气:又名 “四性”,是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五味:1辛:散、行2甘:补、缓、和3酸:收敛固涩4苦:泻、燥5咸:泻下和软坚。
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于机体所表现的趋向性,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上行发散、沉是下行泄利。因为疾病病位有上下表里之不同,病势趋向有上下内外之不同,故药物有升浮沉降之不同。影响:四气五味,药物质量轻重,配伍及炮制
归经:归是药物作用部位的归属,经是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有毒和无毒:中药毒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毒是指药,毒药是药物的总称。因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偏性。狭义之毒是指毒物和副作用。
中药的配伍:单行:单用一味药物即可发挥治疗作用。如清金散。
相须:两种性能相同的药物配伍,可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大黄配芒硝。
相使:两种药性能功效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但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作用。如黄芪配茯苓,黄连配木香。
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半夏畏生姜。 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杀半夏。
相恶:两种药物配伍,一种药物能破坏或降低另一种药物的功效。如人参恶莱菔子。 相反:两种药物合用后,能发生毒副作用。如十八反。
特殊的煎法 :如先煎、后下、另煎、烊化、包煎、泡服和冲服。
防风:【性】辛,甘,微温【效】1、发表散风2、胜湿止痛3、止痉4、止泻细辛:【性】辛,温。有小毒。【效】1、祛风散寒 2、止痛3、温肺化饮4、宣肺通窍薄荷:【性】辛、凉。【功效】1、疏散风热2、清头目,利咽喉3、透疹止痒4、疏肝解郁第二章 清热药栀子:【性】苦,寒。【功效】1、泻火除烦2、清热利湿。3、凉血解毒4、消肿解毒金银花:【性】甘,寒。【功效】1、清热解毒2、疏散风热3、清热解暑连翘:【性】苦,微寒。【效】1、清热解毒2、消肿散结3、疏散风热生地黄:【性】 甘、苦,寒。【效】1、清热凉血2、养阴生津玄参:【性味】 甘、苦、咸,微【效】1、清热凉血2、滋阴解毒牡丹皮:【性】 苦、辛,微寒。【效】1、清热凉血2、活血散瘀3、消痈第三章 泻下药芒硝:【性】 苦、咸,大寒【效】泻下、软坚、清热第四章 祛风湿药 威灵仙:【性味】 辛、咸,温。 【效】1、祛风湿,通经络2、消骨哽 秦艽:【性】苦、辛,微寒。 【功效】1、祛风湿,止痹痛2、退虚热3、清湿热第五章 化湿药藿香:【性】辛,微温。【效】1、化湿和中2、解暑发表3、止呕4、治癣苍术:【性味】 辛、苦,温。【功效】1、燥湿健脾2、祛风除湿3、明目4、烟熏消毒砂仁:【性味】辛,温。【功效】1、化湿行气2、温中止泻3、行气安胎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薏苡仁:【性味】 甘、淡,微寒。【功效】1、利水渗湿健脾2、渗湿除痹:3、清热排脓泽泻:【性味】 甘,寒。【功效】1、利水渗湿2、泄热车前子:【性味】 甘,寒。 【功效】1、利尿通淋2、渗湿止泻3、清肝明目4、清肺化痰茵陈蒿:【性味】 苦,微寒。 【功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第七章 温里药吴茱萸:【性味】 辛、苦,热。有小毒【功效】1、散寒止痛2、温中止呕3、助阳止泻 第八章 理气药陈皮:【性味】 辛、苦,温。【功效】1、理气健脾2、燥湿化痰枳实:【性味】苦、辛,微寒。【功效】1、破气消积2、化痰除痞木香:【性味】 辛、苦,温。【功效】行气调中止痛香附:【性味】 辛、微苦、微甘,平。【功效】1、疏肝理气2、调经止痛第九章 消食药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功效】1.消食化积2.行气散瘀第十章 止血药大蓟:【性味】苦、甘,凉。 【功效】1.凉血止血2.散瘀解毒消痈 小蓟:【性味】
苦、甘,凉。归心、肝经。 【功效】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功效】1.化瘀止血2.活血定痛 蒲黄:【性味】甘,平。【功效】1.化瘀止血2.活血止痛3.利尿 白及:【性味】苦、甘、涩,寒。归肺、胃、肝经。【功效】1.收敛止血2.消肿生肌
仙鹤草:【性味】苦、涩,平。 【功效】1.收敛止血2.止痢3.补虚4、杀虫 第十一章 活血化瘀药 郁金:【性味】辛,苦,寒。【功效】1.活血行气止痛2.化痰解郁开窍3.利胆退黄4、清热凉血 丹参:【性味】苦,微寒。 【功效】1.活血祛瘀调经2.凉血消痈3.养血安神 红花:【性味】辛,温。 【功效】1、活血祛瘀2、通经 桃仁:【性味】苦、甘,平。有小毒。 【功效】1.活血祛瘀 2.润肠通便 益母草:【性味】辛、微苦,微寒。 【功效】1.活血调经2.利水消肿 牛膝:【性味】苦、酸,平。 【功效】1.活血通经2.补肝肾,强筋骨3.利水通淋 4.引火(血)下行第十二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瓜蒌:【性味】甘、微苦,寒。 【功效】1.清热化痰2.利气宽胸3.消痈散结4.润肠通便 桔梗:【性味】苦、辛,平。 【功效】1.宣肺祛痰2.利咽3.排脓 杏仁:【性味】苦,温,有小毒。 【功效】1.止咳平喘2.润肠通便 第十三章 安神药酸枣仁:【性味】甘、酸,平。【功效】1.养心安神2.敛汗 第十四章 平肝息风药 石决明:【性味】咸,寒。【功效】1.平肝潜阳2.清肝明目 牛黄:【性味】苦,凉。【功效】1、息风止痉2、化痰开窍3、清热解毒:天麻:【性味】甘,平。【功效】1.息风止痉2.平抑肝阳3.通络止痛 第十五章 开窍药麝香:【性味】辛,温。【功效】1、开窍醒神2、活血散结3、止痛4、催产下胎冰片:【性味】辛、苦,微寒。 【功效】1、开窍醒神 2、清热止痛 第十六章 补虚药白术:【性味】苦、甘,温。 【功效】1.补气健脾2.燥湿利水3.止汗4.安胎 甘草:【性味】甘,平。 【功效】1.益气补中2.清热解毒3.祛痰止咳4.缓急止痛5.调和药性 鹿茸:【性味】甘、咸,温。 【功效】1.补肾阳,益精血2.强筋骨3.托疮毒 杜仲:【性味】甘,温。【功效】1.补肝肾,强筋骨2.安胎 当归:【性味】甘、辛,温。【功】1.补血活血2. 止痛3. 润肠熟地黄:【性味】甘,微温。【功】1.补血2.滋阴益精 白芍:【性】苦、酸、甘,微寒。【功】1.养血敛阴2.柔肝止痛3. 平抑肝阳 麦冬:【性味】甘、微苦,微寒。 【功】1、养阴润肺2、益胃生津3、清心除烦 第十七章 收涩药五味子:【性味】酸,甘,温。 【功】1.收敛固涩2.益气生津3.宁心安神 乌梅:【性】酸、涩,平。【功】1、敛肺止咳2、涩肠止泻3、安蛔止痛4、生津止渴:虚热消渴。山茱萸:【性味】酸、涩,微温。 【功】1、补益肝肾2、收敛固涩 麻黄:
【性】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1、发汗解表2、宣肺平喘:3、利水消肿【应用】1风寒感冒2咳嗽气喘3风水水肿桂枝:【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1、发汗解肌2、温通经脉3、助阳化气【应】1风寒感冒2寒凝血滞诸痛证3痰饮、蓄水证4心悸青蒿:【性味】 苦、辛,寒。归肝、胆经【功效】1、清虚热、退骨蒸2、清热解暑3、截疟【应】温邪伤阴,夜热早凉2阴虚发热,劳热骨蒸3暑热外感,发热口渴4疟疾寒热大黄:【性】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效】 1、泻下攻积2、泻火解毒3、凉血止血3、活血祛瘀4、清利湿热【应】1积滞便秘2热血吐衄,目赤咽肿3热毒疮疡,烧烫伤4瘀血诸证5湿热痢疾、黄疸、淋证厚朴:【性】 辛、苦,温。【功】1、行气燥湿2、降逆平喘【应用】湿阻中焦,腕腹胀满,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咳喘。人参:【性】甘、微苦,微温。 【功】1.大补元气2.补脾益肺3.生津止渴 4.安神益智【应】元气虚脱证、肺脾心肾气虚证、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症。黄芪:【性】甘,微温。【功效】1补气升阳2益卫固表3.利水消肿4.托疮生肌 【应】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茯苓:【性】甘,淡,平。【功】1、利水渗湿2、健脾补中3宁心安神【应】水肿,痰饮,脾虚泄泻,心悸失眠。半夏:【性味】辛,温。有毒。【功】1.燥湿化痰2.降逆止呕3.消痞散结4.外用消肿止痛【应用】湿痰,寒痰证,呕吐,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瘿瘤,痰核,痈詛肿毒,毒蛇咬伤。比较桑叶:【性味】甘、苦,寒【功效】1、疏散风热2清肺润燥3平肝明目
菊花:【性味】 甘、微苦,微寒。【功效】1疏散风热2平肝明目3清热解毒柴胡:【性味】辛、苦,微寒。【功效】1疏散退热2疏肝解郁3、升阳举陷葛根:【性味】甘、辛,凉。【功】1解肌退热2、生津止渴 3、透发麻疹 4、升阳止泻石膏:【性味】辛、甘,大寒。【功】1、清热泻火、除烦止渴2、收敛生肌知母:【性】 苦、甘,寒。【效】1清热泻火2滋阴润燥黄芩:【性】苦,寒。【功】1清热燥湿 2泻火解毒3安胎4凉血止血【应】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茛泻痢,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妞,痈肿疮毒,胎动不安。黄连:【性】 苦,寒。【效】1、清热燥湿2、泻火解毒【应】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湿热泻痢,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妞,痈肿疔疮、目赤牙痛,消渴,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黄柏:【性】 苦,寒。【效】1、清热燥湿2泻火解毒3、退热除蒸【应用】湿热带下、热淋涩痛,湿热泻痢,黄疸,湿热脚气、痿证,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五加皮:【性味】辛、苦,温。 【效】1祛风除湿2、强筋壮骨3、利水消肿桑寄生:【性】 苦、甘,平。【效】1、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2、安
胎 附子【性味】 辛,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效】1回阳救逆2、温肾助阳3、散寒止痛【用】1亡阳证2阳虚证3寒痹证干姜:【性味】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效】1温中散寒2、回阳通脉3、温肺化饮【应用】1腹痛,呕吐,泄泻2亡阳证3寒饮喘咳肉桂:【性味】 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效】温中补阳2、散寒止痛3、温经通脉川贝母:【性味】川贝母:苦、甘,微寒。【功】1清热化痰2.清热散结3、润肺止咳 浙贝母:【性味】苦,寒。【效】清热化痰,清热散结。川芎:【性】辛,温。功效】1活血行气2.祛风止痛独活:【性】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功】1祛风湿止痹痛2、散寒解表【应】1风寒湿痹2风寒挟湿表证3少阴头痛北沙参:【性】甘、微苦,微寒。 【效】1.养阴清肺2益胃生津 南沙参:【性】甘,微寒。【功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补气,化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