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检测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1分) 1.根据语境写词语。(4分)
春天无处不在。你看,cǎo píng( )变绿了,桃树也结了苞蕾,农民挽起xiù zi( ),卷起裤管,忙着栽种各种nóng zuò wù( ),他们牢记“一年之计在于春”的yàn yǔ(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藤蔓(màn) 菜畦(qí) B.痱子(fèi) 嘟囔(nɑng) ....C.腥味(xīnɡ) 耙地(pá) D.铁锹(qiāo) 蹚坏(tāng)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软棉棉 瀑布 B.供献 苔藓 C.讲座 袖筒 D.瓦篮 壮观
4.下列汉字不属于形声字的一项是( )。(2分) A.瀑 B.疯 C.甩 D.酱
5.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如今直∕上银河∕去 B.同到∕牵牛织∕女家 C.一水∕护田∕将绿绕 D.两山∕排闼送青∕来 6.下列哪一种色彩不是“五彩”之一?( )(2分) A.赤 B.白 C.黄 D.绿
7.下面哪组关联词语不能用来连接“我们植树造林。我们能保护水土。”?
( )(2分)
A.只有……才…… B.如果……就…… C.不但……而且……D.因为……所以……
8.下列句子中,哪一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 )(2分)
A.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
B.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
C.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D.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
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星期日,妈妈为我买来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和食品。 B.经过补充,超市商品的数量和品种都增加了。 C.街心广场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 D.老师的话音刚落,小明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10.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夏天里的成长》是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展开叙述的。 B.《盼》通过对天气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我”在下雨前、下雨时不
同的心情。
C.《青山不老》运用了篇末点题的写法。
D.《三黑和土地》这篇课文,表现了三黑热爱劳动的品质。
11.句子“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插入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2
分)
①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②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③鲁迅的父亲害了病。④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⑤他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⑥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⑦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⑧鲁迅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也
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
A.①之前B.①②之间C.②③之间D.⑧之后 1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7分)
(1)《书湖阴先生壁》中,体现湖阴先生生活情趣高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刘禹
锡在《浪淘沙》(其一)中描绘黄河磅礴的气势的诗句。杜牧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花红柳绿的江南春景。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39分)
(一)二氧化碳(20分)
提起二氧化碳,人们就会自然地想起它是呼吸器官排出的废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就会导致动物的死亡。把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瓶子里,不到几分钟,这只小白鼠就会一命呜呼。人如果进入这种环境中,情况也是如此。但是,你可知道:地球上要是没有二氧化碳,那地球上现有的众多生物就不可能存在!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一种成分,它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组成的。在地球上开始出现生命的时候,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非常高,动物所需要的氧气的含量却微乎其微,后来,在生命的发源地——海洋中出现了植物。它们吸收了水、二氧化碳,在阳光的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于是,大气中氧气的含量逐渐增加,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却慢慢减少。随着岁月的流逝,地球上陆续出现了一些动物,最后出现了人。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于是,大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就基本不变了。可以设想一下,大气中要是不
存在二氧化碳,那么,地球上便不会出现彩色的生命,植物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也就不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动物,更不会有这样发达的人类社会。
在今天的人类社会中,二氧化碳还能为我们做许多事。
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也比较稳定,二氧化碳灭火器,就成了人们灭火时的有效工具。二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当它从灭火器中喷射出来,就迅速覆盖在火的上面,隔绝了火与大气中氧气的联系,火得不到氧气的助燃,最终只有熄灭了。
用机器把二氧化碳制成晶体——干冰,用飞机把它撒在干旱地区上空的云层里,可以吸收周围的水分,达到人工降雨的目的,缓解旱情。
夏天,清凉可口的饮料——汽水中也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当人们喝汽水时,二氧化碳能带着大量热量从人体中跑出。
总之,别看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无形,但它却和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1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无形。
B.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比空气重的特性进行灭火
的。
C.由于地球上出现了动物、植物和人,大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就基本
不变了。
D.把小白鼠放进充满二氧化碳的瓶子里,不久,小白鼠就死了,是因为
二氧化碳有毒。
14.“大气中氧气的含量逐渐增加,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却慢慢减少。”导致
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2分) A.地球上的人越来越多。 B.地球上的动物越来越多。
C.地球上的植物、动物、人越来越多。
D.地球上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15.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2分)
A.提起二氧化碳,人们就会自然地想起它是呼吸器官排出的废气。 B.随着岁月的流逝,地球上陆续出现了一些动物,最后出现了人。 C.在今天的人类社会中,二氧化碳还能为我们做许多事。
D.总之,别看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无形,但它却和我们有着密切的关
系。
16.文章的中心句是( )。(2分)
A.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就会导致动物的死亡。 B.在今天的人类社会中,二氧化碳还能为我们做许多事。 C.提起二氧化碳,人们就会自然地想起它是呼吸器官排出的废气。 D.总之,别看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无形,但它却和我们有着密切的关
系。
17.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二氧化碳的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于是,大气中氧气的含量逐渐增加,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却慢慢减少。”
句中“逐渐”“慢慢”可以去掉吗?为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土地的颜色(19分)
①有一句歌词“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民间亦有“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说法。人的生命融入土地后,最后的结局是剩下“一抔黄土”。由此可见,土地的主色调是黄色,在一般人的眼里,这种色彩带有单调和悲凉的味道。
②其实,土地的颜色并不单调。土地是神奇多彩的,她是所有陆地生命的家园。古人说的“大块文章”,不是今天所指的作家或学者写出的长篇著作,而是指大地上的斑斓景观。这可以从李白的“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中得到权威性的证明。“大块”就是大地,“文章”是指错综复杂的色彩花纹。我们有“五色土”的叫法,还有黄土地、红土地、黑土地的分类,这些都说明土地五彩缤纷,迷幻多姿,妖娆动人。
③面对地图,就是面对五色焕然的土地。而实实在在的土地,其颜色要比地图上的丰富得多,复杂得多。在喜马拉雅山上,土地是银色的,呈现出白皑皑的景观;在西部广阔的沙漠里,土地是苍黄的,留下无穷的关于生命的思索;在东北广袤的原野上,土地是黑色的,把丰收和喜悦送给人间;在南方的丛山丘陵中,土地是绿色的,孕育着无限生机和希望;在坦荡无垠的平原上,土地是金色的,现代神话正在天天演绎;在革命老区,土地是红色的,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④春天的土地是( )的,金黄的菜花、殷红的杜鹃花及各色的野花铺天盖地。夏天的土地是( )的,浓绿的草木、深蓝的河水、火热的阳光写满山川。秋天的土地是( )的,金色的稻浪、橙黄的水果、红红的高粱透着喜气。冬天的土地是( )的,晶莹的霜花、洁白的山川,银色的世界玲珑剔透。
⑤土地不仅表面上璀璨耀眼,而且其内心也藏着一个缤纷的世界。黄灿
灿的金子、清亮亮的石油、灰色的铅和铁、乌黑的煤、翠绿的翡翠、血红的玛瑙、亮晶晶的宝石等,都是土地本身的颜色。
⑥如今,银色的冰川在消融,大地上的绿色在减少,黑土地正在流失,黄土地上流走的泥沙危及千里沃野,白花花的盐碱地挤走了良田肥地,苍黄的沙尘暴席卷城市村庄,地下宝藏被乱采滥挖……这样的行为,如果任其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就会真的变得色彩单调,不再神奇,人类将会面临严重的环境危机。
⑦我们只要对土地带有一份感情,就会觉得它是一个斑斓的世界。陆地生命的多姿多彩,源于神奇的土地。保护土地的颜色,就是保卫地球的蔚蓝色!
⑧丰富多彩的土地,孕育一个美丽的主题! 19.人们心目中土地的主色调是( )。(2分)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蓝色
20.古人说的“大块文章”中的“大块”指的是( )。(2分) A.大地 B.斑斓景观 C.色彩花纹 D.长篇著作
21.填入选文第④段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激情 灿烂 厚重 洁净 B.灿烂 激情 厚重 洁净 C.灿烂 厚重 激情 洁净 D.灿烂 洁净 激情 厚重 22.选文第①段与第②—⑤段的关系是( )。(2分) A.总分 B.并列 C.转折 D.因果 23.选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土地是神奇多彩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丰富多彩的土地,孕育一个美丽的主题!”“美丽的主题”指的是什
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25.对于“垃圾分类”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你就这个问题写一份倡议书,
倡议居民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合理分类。做到格式正确,表达得体。
第三次月考达标检测卷(第五、六单元)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1.草坪 袖子 农作物 谚语
2.A 3.C 4.C 5.C 6.D 7.C 8.A 9.B 10.D 11.C
12.(1)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王安石
(2)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
(一)13.D 14.D 15.C 16.D
17.①有了二氧化碳,地球才有众多生物存在。
②人们用二氧化碳制成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③人们用二氧化碳制成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缓解旱情。 ④人们用二氧化碳制成汽水,清凉解渴。
18.示例:句中“逐渐”“慢慢”不可以去掉。“逐渐”“慢慢”在句
中指的是逐步,不是一下子,去掉就改变了句子的原意。这两个词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二)19.B 20.A 21.B 22.C
23.示例:①借用古人文章说明土地的神奇多彩。②从不同区域实实在
在的土地说明土地的神奇多彩。③从不同季节的土地展现的不同色彩说明土地的神奇多彩。④从土地蕴藏各色矿藏说明土地的神奇多彩。
24.示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
25.略。
亲爱的读者: 1、三人行,必有我师。20.11.311.3.202006:2306:23:36Nov-2006:23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三日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06:2311.3.202006:2311.3.202006:2306:23:3611.3.202006:2311.3.2020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1.3.202011.3.202006:2306:2306:23:3606:23:36
春去燕归来,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
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Tuesday, November 3, 2020November 20Tuesday, November 3, 202011/3/2020 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7、山不在高,有仙则灵。20.11.320.11.320.11.3。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三日
8、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06:2306:23:3611.3.2020Tuesday, November 3, 2020 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6时23分6时23分3-Nov-2011.3.20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