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改革经历过的五大危机

2022-12-27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改革经历过的五大危机

作者:

来源:《财经界》2013年第06期

在1978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是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控制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在满足人民基本物质需求之后,尽可能地增加投资,加快经济增长,赶上发达国家;事实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投资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反而比市场化改革以后的投资率更低。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首先在农村允许自主经营,不再把农民限制在土地上;其次是在东南沿海设立几个经济特区,允许私营企业和外资经营,也允许企业自主定价和生产决策。 这样一条市场化的改革路径,要取得成功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这改革过程中,中国渡过和避免多次危机。 价格改革危机

改革初期,商品价格部分由政府定价,部分由企业根据市场自主定价,这叫价格双轨制。它在不破坏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保障经济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促进新生的市场力量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中国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步骤。

不过,价格双轨制对同一商品产生价格差,政府定价远远低于市场价格,这就产生很大的套利空间。当政府和国有企业人员能决定把多少产品以市场价格出售时,就会增加腐败的机会。这个时候,如果完全放开价格,就会产生很高的通胀,因为市场价格比政府定价更高,如果继续维持双轨制,就会导致腐败盛行。这两者均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幸运的是,中国选择承受通胀,通过分阶段价格改革的方式,坚定而成功地完成价格市场化。 国企改革危机

中国的改革是增量改革式的,即初期在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没有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允许非国有经济发展起来,然后放开所有价格控制,让国企和非国企在同样的市场下竞争。国企的竞争力远远比不上按照市场原则组织起来的私企和外资企业,因此国企出现大面积亏损。 最终,中国再次坚持市场原则,让财务上不可持续的国企破产或重组,将大量的国企民营化,政府只保留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国企;国企释放的失业员工或由政府承担部分社会保障,或由新兴非国有经济雇用,部分下岗职工还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 财政危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改革前,政府的财政收入基于国企之上,改革后,经济增长愈来愈不依赖国企经济的成长;也就是说,经济的增长并未引起税基相应的增长,从而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例迅速下降。1978年,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约有31%,到1993年,已经下降到10%左右,这已经严重影响中央政府的财政能力。长此下去,必将出现财政危机。中国1994年实行财税改革,确立以增值税为主的税收体制,并确立中央和地方的分税制度,有效地保障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尤其是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 金融危机

1978年以来,中国金融业经历两次大危机。一次在1990年代初期和中期,中国开始实行金融市场化改革,一方面发展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以及期货等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允许民间金融行为的发展,结果导致1990年代出现金融乱局。第二次在1990年代末期和二十一世纪初期,由于国企大面积亏损,为了防止由此引起的失业和社会动荡,在国企财务不可持续时,一般由国有银行提供贷款支持,国有银行因而累积大量不良债权,令银行业面临亏损和破产。

最后,中国按市场原则改革银行体系,同时也保持对银行业的严格监管。中国银行业在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前,成为世上资产质量最好、经营最稳健的银行之一。 房地产市场危机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曾经历两次危机。一次是1992年之后,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大量投机商进入土地和房地产市场,并引入银行资金进一步推动地价和房价上涨。最终,中央政府通过严厉的宏观调控抑制了这一轮泡沫。最近,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需要在城市定居,同时住房市场化改革导致原有依靠政府分配住房的体制发生变化,释放了原有的城市居民用房需求。

在美国金融危机以前,中国已经意识到住房市场价格过快增长的问题,并且作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中国也成功度过美国房地产次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但是在金融危机后刺激经济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为了配套刺激计划,利用土地进行融资,重新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 中国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促进劳动力和各种生产要素向更有效率的工业和城市集聚,从而在改变人民生活空间的同时,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中国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不少阻力和危机,但一直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同时,中国也充分认识市场的缺陷,尤其是在宏观稳定和金融稳定上的缺陷,因而中国在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同时,也充分利用政府的作用。 (本刊编辑部摘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