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群落的结构
[A组·基础达标练]
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群和群落都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层现象 B.种群密度能够真实地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C.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研究种群和群落的丰富度 D.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解析:种群中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A错误。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B错误。丰富度代表的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C错误。 答案:D
2.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解析:稻田中青蛙的增加可抑制病毒传播,原因是青蛙捕食稻飞虱,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A正确;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B错误;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关系,C、D错误。 答案:A
3.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解析:乔木层越密,草本层分布越少,因此,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答案:D
4.关于池塘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垂直方向,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鱼类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植物 C.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
解析:池塘生态系统中由于植物的垂直分层而导致以不同植物为食的鱼类也出现分层,如四大家鱼中以浮游植物或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鳙鱼分布在水的上层,以沉水植物为食的草鱼分布在水的中层,而肉食性的青鱼则分布在水的下层;池塘植物群落也有水平结构,从岸边到中心分布着不同类群的植物,必然导致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有水平结构。 答案:C
1 / 6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5.表示物种Ⅰ和物种Ⅱ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关系的曲线是( )
解析: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是非同步变化关系,先增加且先减少的为被捕食者,后增加且后减少的为捕食者。 答案:A
6.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要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数据收集统计表 B.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
C.土壤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解析:应设计一个统计表记录不同时间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A正确;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应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B错误;土壤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C正确;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的分布情况有差异,所以不同时间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会有所不同,D正确。 答案:B
7.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群内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B.群落一般都是由植物和动物两类生物形成的种群构成 C.群落中动物与植物均有分层现象,二者互不影响
D.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解析: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A错误;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中,相互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B错误;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是由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的,C错误;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正确。 答案:D
8.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生物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利用了土壤动物的趋光性 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 C.金属筛网可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
解析:应是利用了土壤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A错误;灯罩可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上,B错误;一些小动物正是通过金属筛网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
2 / 6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中的,C错误;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可将收集到的小动物及时固定,防止腐烂。 答案:D
9.如图表示我国湿润森林区及山地植被分布情况,据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________状况。
(2)图中________地区单位面积内物种最丰富。该生物群落中植物由高到低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层次,这种群落的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________结构。
(3)图中横排表示该群落的________结构,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的________种类往往也有差别。
答案:(1)配置 (2)热带雨林 垂直 (3)水平 地形 阳光 温度 植物
10.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的种群数量增减情况如图中A、B、C曲线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构成________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又构成________关系。 (2)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3)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是不同的两种生物,它们都以枯草杆菌为食,因此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之间是竞争关系,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是捕食关系。根据题意可知曲线A表示枯草杆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曲线B表示双小核草履虫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曲线C表示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答案:(1)捕食 竞争 (2)枯草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 (3)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争夺食物,前者占优势,适者生存,后者被淘汰 (4)大草履虫加入后大量繁殖,以枯草杆菌为食,导致枯草杆菌种群数量减少
[B组·能力提升练]
11.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3 / 6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的差别,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解析:竹林中的所有竹子为一个种群,由于生长的阶段不同而高低不同,不属于群落的结构;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其食性、栖息场所有关;淡水鱼的分层和其食性有关;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湿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差异,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A
12.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
注:第1层为距地表0~5 cm;第2层为距地表5~10 cm;第3层为距地表10~15 cm。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 B.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C.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 D.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
解析: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从表中数据可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B正确;人类活动导致农用地的表层土壤中动物个体数较人工广场绿地和某植物园少,C错误;根据表中数据无法判断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的趋势,D错误。 答案:B
13.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3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3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解析:由图可知,乙与甲为捕食关系,且乙为捕食者。甲、乙、丙三者之间可形成一条食物链,由于丙专食乙,所以三者之间为捕食关系,甲、乙、丙还会因生存空间相同而存在竞争;丙大量捕食乙,乙会消亡,随之丙也会消亡,最后只剩下甲。
4 / 6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答案:C
14.如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解析:由曲线图可知,丙主要分布在浅水层,乙主要分布在中层,而甲主要分布在水底,在垂直方向上,海洋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由食物分布可知,甲、乙、丙三种鱼的食性存在较多重叠,因此三者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题图无法表明三种鱼存在共生关系。 答案:D
15.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________,身体______,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他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
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解析:跳虫和甲螨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用手难以直接捕捉,因此常采用捕虫器进行采集。若采集的跳虫要用于实验室培养,则在采集时必须保持跳虫的活性,吸虫器B中浸润的棉花模拟了土壤的湿润环境,有利于跳虫存活。若要采集甲螨作为标本,则在采集时不需要保持甲螨的活性,而是要保持其形态不变,捕虫器D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跳虫、甲螨和线虫都以酵母菌为食,则三者之间为竞争关系,跳虫、甲螨和线虫与酵母菌之间均为捕食关系。
5 / 6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答案:(1)较强 微小 (2)B 该吸虫器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D 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 (3)竞争 捕食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