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了語言,就可以積累知識,形成文化。有了文字,就可以記錄語言、交流資訊。語言把人和動物區分開來,文字把人類社會的原始階段和文明階段區分開來。文字更打破了語言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限制,將語言傳送到遠方,擴大了語言的交際功用。
有關漢字起源的說法繁多,有結繩說、八卦說、河圖洛書說、倉頡造字說和圖畫說等。
福建闽越先民的发源地
█结绳说
《北史‧魏本紀》說:北朝魏的先世「射獵為業,淳樸為俗,簡易為化;不為文字,刻木結繩而已。」記錄了原始社會部落或中國一些少數民族,在文字出現之前,以結繩記事的方法,把戰爭、獵獲、會盟、選舉、慶典、聯姻、生育、疾病和災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記錄下來。 過去亦有學者據《周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的論說,推斷「文字起源於結繩」。 █八卦说
孔安國《尚書》序(屬偽作,但年代甚古)裡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這話的意思是:古人庖羲氏為天下之王後,開始以八卦圖說及書契來代替結繩,書文圖籍由此而生。
《易緯‧乾‧鑿度》認為:乾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離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卦,風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卦,山字的古文;兌卦,澤字的古文。
█河图洛书说
《易‧繫辭上》: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河圖‧玉版》:倉頡為帝,南巡狩,發陽虛之山,臨於元扈洛汭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 「圖」、「書」出自河洛,其事何其神祕!神祕主義正是此說的一大特點。虛而言之,可以理解為圖畫與書錄,實而言之,可以理解為《易經》與《尚書》。 《辭海》「河圖洛書」條下說:傳說伏羲氏時,有龍馬從黃河出現,背負「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背負「洛書」。伏羲根據這種「圖」、「書」畫成八卦,就是後來《周易》的來源。一說禹治洪水時,上帝賜給他以《洪範九疇》(《尚書‧洪範》),劉歆認為《洪範》即洛書。
揭開此說的神祕面紗,不難發現,它真實的核心就是算數,能對照「九宮」演算法。所謂「九宮」,在讖緯家來說,是八卦加上中央,合為九(「五」位於中央,還可以和五行聯繫起來);在術數家眼中,則其數橫、豎、斜偏、相加得數恆為15。
█仓颉造字说
「倉頡造字說」在戰國時即已流行。《呂氏春秋‧君守》說:「倉頡作書,后稷作稼。」《荀子》、《韓非子》也有記載。《淮南子‧修務訓》高誘注說:倉頡「生而見鳥跡,知著書」。到了秦漢時代,這種傳說更加盛行。許慎《說文解字‧敘》:「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
倉頡到底是什麼人呢?傳說他是黃帝的史官,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聯盟的領袖,由於社會進入較大規模的部落聯盟階段,聯盟之間外交事務日益頻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聯共用的交際符號,於是搜集及整理共用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倉頡的手上了。
宋代淳化年間,有一部著名的書法集子叫《淳化閣帖》,其卷五載有古篆書二十八字,傳說是倉頡所寫。 █图画说
現代學者認為:漢字真正起源於原始圖畫。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劃的圖形,很可能與文字有淵源關係。
公元前4,000年左右,出土於陝西華縣泉護村遺址、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彩陶盆上(性質應是此地原始氏族的徽號,當時正處在母權制向父權制過渡的氏族社會階段),有四個鳥形圖案,與古漢字中的「鳥」(上行)和「隹」(下行)對照,十分相似。《說文》說,「隹」是短尾鳥的總名。
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和晚商青銅器上的魚形圖案,形態逼真,栩栩如生。拿它們與古漢字中的一些「魚」比較,其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確信漢字是從原始圖畫演變出來的。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盆上的鸟形
图案与鱼字
仓颉造的字
关于汉字起源的时代问题
漢字起源的時代問題一向為學術界所關注,而焦點一直集中在研究遠古陶器上的刻劃符號(簡稱陶符)。
值得關注的是:陶符年代屬大汶口文化晚期,約當4,800年前,而大汶口文化晚期象形陶符的狀態及性質,與商代青銅器銘文初興階段單個族徽類似。大汶口文化陶符和古漢字亦顯現出息息相關、一脈相傳的特質。
汉字的发展史
距今約3,400年前到2,700年前的殷周時代,可以稱之為「甲金時代」。甲骨文和金文是迄今所知最為古老的漢字體系,其單字的數量已達到4,000-5,000個,足以滿足記錄語言的需要。 甲金文字的構形,以既生動寫實又簡易明快的象形字、會意字為基礎,大致上具備了後世歸納的「六書」體式。
1、甲骨文
甲骨文是古漢字的一種字體,特指商末用龜甲、獸骨進行占卜所記的文字。
殷人十分迷信,凡遇大事小事,如祭祀、征伐、漁獵、出入、年成、風雨陰晴、疾病禍福等,都要用龜甲獸骨占卜吉凶。占卜的方法是首先打磨烏龜殼(主要是龜的腹甲版)或者其他獸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然後鑿鑽其反面,再加火烤,使正面顯示裂紋。他們在卜兆旁邊刻上文辭來記錄向神鬼詢問的內容、神鬼的啟示以及後來事情發展的結果,於是就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甲骨文辭,或者叫做殷墟卜辭。其實,另有一些特殊刻辭並非用於占卜,而是主要用於登記龜甲獸骨的來源、數量、整治的過程,以及有關人員的名字等,內容往往十分重要。
牛骨摹本及释文 龟甲摹本
1.1甲骨文研究专书:
(一) 中國第一部著錄甲骨文的專書《鐵雲藏龜》劉鶚編著
(二) 中國第一部考釋甲骨文的專書《契文舉例》孫詒讓編著 (三) 甲骨文著錄、考釋專書《卜辭通纂》郭沫若編著 (四) 甲骨文單字彙編《甲骨文編》孫海波編著
(五) 甲骨卜辭綜合研究專書《殷虛卜辭綜述》陳夢家著 (六) 甲骨卜辭綜合研究專書《甲骨學》嚴一萍著 (七) 甲骨文考釋專書《甲骨文字釋林》于省吾著
(八) 中國現代甲骨學方面的集成性資料彙編《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編,胡厚宣總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甲骨文合集》編輯工作組集體編輯
(九) 甲骨文單字考釋彙編《甲骨文字詁林》于省吾主編,姚孝遂按語編撰 (十) 西周甲骨卜辭綜合研究專書《西周甲骨探論》王宇信編著
(十一) 甲骨卜辭綜合研究專書《甲骨學一百年》王宇信、楊升南主編)
1.2甲骨文发现的过程
河南省安陽市西北郊洹水邊,有一個叫小屯村的地方。一百多年前當地人在刨地時發現了一些骨片,上面還有刀刻的痕跡。一位姓範的山東商人收購了一些骨片,跑到北京,請他的老鄉王懿榮鑒定。王氏認為上面刻劃的是一種已經失傳了的古代文字。王氏即是鑒定出商代龜甲獸骨文字的第一人。時在1899年。
王懿榮在「八國聯軍」侵入北京的時候殉職了,他所收藏的甲骨歸於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劉鶚。劉鶚,字鐵雲,他把所收藏的甲骨片編為《鐵雲藏龜》一書,該書即是第一部甲骨文著錄書。
1908年,著名考古、文史學家羅振玉首先弄清楚了甲骨的出土地點,隨後他和著名學者王國維考定小屯村一帶是商朝晚期都城。由於羅、王的這些重大貢獻,所以初期的甲骨學常被人稱為羅王之學。羅、王之後,郭沫若、董作賓、唐蘭、于省吾、胡厚宣、陳夢家等著名學者,也都在甲骨學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現在日、韓、英、美等國都有不少學者在從事甲骨學研究。
1928年以後,在小屯村及其附近做過多次科學發掘,先後出土龜甲獸骨達十多萬片。根據地下發掘文物得知,小屯村原來就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後期的都城,有273年左右即為晚商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區域。周武王滅商後,這裡淪為廢墟,因而叫做「殷墟」、「殷虛」,「虛」是「墟」的本字。 1.3甲骨文的特点
甲骨文單字約有4,000,已識1,500左右,未識的多屬專名、僻字。甲骨文象形性很強,但已「六書」齊備。前後期字形有比較明顯的歷時變化,各期之間,各期之中,部分字有多種寫法,缺乏統一、固定的樣式。因以銳器刻就,所以筆畫多呈線形,相當均勻。
圖中為牛骨摹本及其釋文,內容是干支表。從文字學的角度來看,干支字因為常用,筆畫相對簡單一些,大都用假借字。如「甲」是鎧甲之甲的本字,象形;「辛」是古代的一種刀具,象形;「巳」借用「子」字;「酉」本象酒罐之形。 1.3.1举例
2、金文
金文是古漢字的一種字體,又稱吉金文字、鐘鼎文字、鐘鼎彝器款識等,主要是指商周時代刻鑄在青銅器上的銘文。
中國大約從夏代開始進入青銅時代,晚商達到鼎盛階段。當時的青銅器上常鑄有作器者的族名、私名和所要祭祀的祖先名,字形比較原始,字數由少到多,能很清楚地反映出漢字發展演變的脈絡。商末周初一段時間,青銅器冶煉、鑄造技術又有了長足的進步,殷周王朝用大量的青銅賞賜貴族、大臣。這些人鑄造青銅器時,往往要刻鑄銘文來記述時王的恩賜,頌揚祖先的功烈,企望長久地留傳給子孫後代。
裘錫圭先生在《文字學概要》中說:著有族名金文的銅器,時代往往比早期甲骨文晚,甚至在西周早期的銅器上都還時常能看到這種金文。但是它們的字形卻比早期甲骨文更象形。這種現象應該是古人對待族名的保守態度造成的。
汉出土青铜器铜钟铭文
族名金文与甲骨文的比较
2.1金文的研究专书
兩周金文的發現最早可以前推到西漢。《說文解字》注意收錄郡國山川所出鼎彝等「前代之古文」。對兩周器物進行專門收集和研究是從北宋開始的,如呂大臨的《考古圖》、薛尚功的《歷代鐘鼎款識法帖》都非常有名。民國以來,有羅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劉體智的《善齋吉金
錄》等收錄金文頗富,而郭沫若的《兩周金文辭大系》、容庚的《商周彝器通考》等研究極為精深。金文文字方面的重要工具書有容庚的《金文編》、周法高的《金文詁林》等。
金文研究真正走上科學軌道,以郭沫若《大系》的面世為典型標誌,因為在《大系》之前,學者們還無法對青銅器進行準確斷代,更無法認識許許多多族徽文字的性質,對於一些疑難字詞的解釋也帶有較大的隨意性,而《大系》正是在這幾方面都做出了突破性的貢獻。《大系》運用「標準器比較法」,集錄考釋了西周諸王之器137件,東周列國之器114件。
出土商周最长的一篇铭文
2.2金文的字形特点
1985年容庚《金文編》修訂第4版採用銘文3,902件,收正文(可識的字)2,420字,附錄(還不能確定的字)1,352字,共計3,772字。這是今日可見金文的總數,雖不一定準確,也相差不遠。
同甲骨文相似,金文也是以象形字為基礎,象形性很強,「六書」齊備。因係範鑄成字,所以筆畫大多肥胖,但不如甲骨文那樣均勻。這些是金文字形方面較為突出的特點。
周武王時的《利簋》銘文中,記有武王伐紂滅商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與史書所載相符。讀法如古籍順序:武(武王)征商,隹(唯)甲子朝。歲鼎,克聞(昏)夙又(有)商。辛未,王才闌(管)師,易(賜)又(有)事(司)利金。用乍(作)旃公寶尊彝。
周武王时的《利簋》铭文 周懿王时的《大师利簋》铭文
3、战国文字
戰國文字處於從商周時代的甲骨文、金文向秦漢時代的篆文、隸書過渡的重要階段,內容比較豐富。依據記錄文字的材料,分石鼓文、盟書文字、簡帛文字、璽印文字和貨幣文字,下面逐一介紹。
战国时期发行的刀币
嘉祐石经
█简帛文字
出土的文物資料證明,從戰國到魏晉時期,人們主要是用狹長的竹片或木片來寫字的。竹片叫簡,木片叫札或牘,統稱為簡牘。若干簡編綴起來叫策(通「冊」),連稱「簡策」。
漢武帝末年,魯共王為擴建宮室,拆毀了孔子的舊居,在牆壁中發現了大量的戰國竹簡,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發現的一批竹簡。晉武帝時汲郡有人盜掘戰國時代魏襄王墓,從墓中掘出帶字的竹簡好幾十車,是中國歷史上竹簡的又一次大批發現。由於竹簡上的戰國文字是用古隸寫成的,起筆較尖,末筆較重,形似蝌蚪,因而人們叫它「科斗字」。 人們常常「簡帛」並提,簡指簡策,帛指帛書,是按材料稱呼的。
睡虎地秦墓竹简
名刺木牍
█盟书文字
1965年出土於山西侯馬晉城遺址的戰國初葉的盟書文字,不僅是中國早期盟書類文獻的典型代表,更是早期毛筆字文獻的典型代表。 「盟書」,也叫「載書」,是記載盟誓約信的專門文書;一般一式多份,一份收藏在盟府,一份埋藏在地下,另一些則分由與盟者保管。侯馬盟書大多是用毛筆書寫於圭狀的玉石片上,其字體雖跟當時的銅器銘文近似,但較少雕琢之氣,要顯得自然得多。
宗盟类盟书的摹本(正反面)
█石鼓文
古人為使自己的事蹟或思想流傳後世,除了在青銅器上鑄制文字,或在竹簡帛書上書寫文字外,也在石頭上刻寫文字。中國現存最早的長篇石刻文字,就是大約於公元前四世紀左右的《石鼓文》。
《石鼓文》是唐代初年在天興縣(今陝西省寶雞市)境內發現的,共約700餘字,分刻於十面石頭之上。石頭直徑三尺有餘,形似大鼓,於是人們就叫它石鼓。石鼓上的文字均為四言詩,一共十首,主要記述了秦國國君整治道路、遊觀漁獵的盛況;因其講到打獵的內容特別多,所以後人也稱它為「獵碣」。「碣」的意思是圓頂的碑石。
石鼓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館,鼓上的文字多已磨滅,僅存272字,因此現在研究《石鼓文》主要是根據古代的一些拓本。郭沫若生前寫有《石鼓文研究》一書,是《石鼓文》研究中的力作。
《石鼓文》在漢字史、書法史等方面同樣佔有很高的地位。作為秦始皇「同書文字」之前的秦系文字,《石鼓文》是大篆書體的典型代表,可稱之為「篆書之祖」。
秦公一号墓出土的石磬
《石鼓文•车工篇》摹写和释文
█货币文字
這是戰國時魏國的布幣,可簡稱「梁布」。梁指大梁,是魏國的都城;布指布幣,是主要流行於三晉的鏟形銅制貨幣。
這是戰國時齊國的刀幣。除齊國外,刀幣在燕、趙等國也有流行,說明當時這一區域曾經把銅刀作為商品交易時的媒介來使用。
這是戰國時周、燕的圜錢。圜錢又叫圓錢,是一種外圓中空、仿自環璧或紡輪的銅幣,主要流行於北方地區。
█璽印文字
根據文獻記載及出土實物,璽印大約出現於春秋中葉,到戰國時代已很通行,這與當時戰事頻仍、貿易發達的局面相應。研究璽印文字,有助深入探討漢字的特性及應用狀況。而要在有限的方框中合理地布置若干方塊漢字,沒有專門的技術和高深的美學修養,顯然是不行的。
楚国官玺 战国烙马玺
楚國官璽,陰文二字「大」。「大」系總攬一國財政的機構。 戰國烙馬璽,陽文六字「日庚都萃車馬」。傳出土於河北易縣,當屬燕國古璽。這方古璽文字生動,布局雅致,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 4、篆书
大篆和小篆統稱篆書,主要流行於漢代之前。大篆是比較寬泛的稱呼,一般指《說文》籀文和石鼓文等先秦的文字。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採納丞相李斯的意見,積極推行統一全國文字的政策,將秦國固有的籀文形體簡省刪改,形成了一種新的正式字體,稱為小篆。李斯是歷史上篆書的第一大家,秦王朝統一文字政策的主要策劃人和推行者。
李斯书 秦始皇
4.1篆书的字形特点
篆書的特點在於字體結構整齊,無論筆畫多少,都是一筆一筆地拉長來寫,筆畫的疏、密、長、短都要求配合得很好。漢字發展到了小篆階段,從筆畫到結構,前所未有地表現為定型化,對漢字規範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小篆在實際應用中並不多見,存世的有許慎《說文解字》及一些刻石,其後實際成了一種匾額文字。
六和塔内匾书法小篆
秦代的刻石,主要有《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芝罘刻石》《碣石門刻石》、《會稽刻石》等,它們都是根據秦朝丞相李斯篆書刻寫的。
大篆的代表刻石《秦公?》
作为小篆代表的《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
5、隶书
晉朝衛恒在《四體書勢》中說: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曰隸書。隸書者,篆之捷也。
這些是說,和小篆相比,隸書是一種比較便捷易寫的書體,由於政務繁雜、需要書寫大量文件,因而就採用隸書書體,由普通小官吏協助書寫。
秦代的隸書和小篆相當接近,因為它通行於秦代,所以被稱為「秦隸」。秦隸經過演變,逐漸脫離篆意,同時進一步喪失漢字的象形意味,於是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特點:字形扁平,字的構架多有方折棱角,筆畫有粗有細,形成波勢和挑法,所謂一波三折,蠶頭燕尾,使漢字形體出現了質的變化。隸書以下的近代文字,象形性減弱了,符號性加強了,成為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嶺。
曹全碑
5.1隶书的字形特点
根據最新考古發掘出土的資料來看,秦隸之前已有古隸存在。看秦代墓葬遺址出土的竹簡上的文字及釋文,字體已有較多的隸意,有波磔(zhe),有挑法,書寫比其後出現的小篆還要草率快捷得多。隸書之所以比篆書簡捷易寫,關鍵就在於「隸變」。所謂「隸變」,是指篆文經隸書的轉寫而使它的形體發生變化。
一般說的「一波三折、蠶頭燕尾」式的隸書,主要指通行於西漢中葉到晉初一段時間裡的「漢隸」。由於漢隸講究波磔,特別是撇筆和捺筆,像「八」字一樣呈左右分開的形狀,所以又稱「八分」。
汉代隶书《礼器碑》
云梦睡虎地秦代墓葬遗址出土的
6、草书
什麼叫草書呢?廣義地說,草書就是比較草率的字體。古文字有古文字的草率寫法,今文字有今文字的草率寫法。狹義地說,草書是一種書體,特徵是筆畫連帶、結體簡約。 梁武帝蕭衍《草書狀》認為,今草的產生是由於:「諸侯爭長,簡檄相傳,望烽走驛,以篆隸之難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書,蓋今草書是也。」說明了草書是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 草書是何時產生的呢?歷史上第一次提到草書之名的是《說文解字‧敘》,敘中明確指出「漢興有草書」。
毛泽东书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6.1草书的字形特点
草書自身也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大致說來,從漢到唐,先後出現了章草、今草和狂草等主要形式。「章草」具有較嚴格的條理法則,所以人們把漢代帶隸書筆法的草書稱為「章草」,把後來帶楷書筆法的草書稱為「今草」。通常所說的草書就是指的「今草」。 東漢末年,出現了一位著名的草書書法家張芝(字伯英),他的書法精妙絕倫,人稱「草聖」。
唐人張懷瓘《書斷》則把張芝的章草、今草列為神品。
到了唐朝,又出現了一位著名的草書書法家張旭(字伯高),首創「狂草」,人稱「草仙」。狂草是今草進一步藝術化了的表現方式,常常一筆數字,連綿不絕,恣肆放縱,形狀十分奇麗。
《淳化阁帖》卷一 《淳化阁帖》卷二
7、楷书
楷書可作為習字的法式楷模,所以叫楷書。楷書是在漢隸基礎上省改波磔、增加钩挑而成的一種書體,也叫「正書」、「真書」。楷書由漢隸蛻變而來,所以歷史上還稱它為「今隸」。至三國魏鍾繇和晉王羲之,進一步規範體勢,使楷書成為一種完全獨立的書法。
和隸書比較起來,楷書的線條更平直,而字形定型化則得到進一步加強。具體說來,漢隸的筆勢大多是扁方形狀,向外攤開,而楷書筆勢則大多是長方形狀,向內集中。漢隸的用筆大多帶有波磔,粗細變化很大,而楷書用筆要麼比較平穩,要麼出現硬折,粗細變化相對少些。
7.1楷书的字形特点
按說楷書是具有嚴格法則、十分規範的文字形式,如講究「永字八法」等,但就在這麼個「條條框框」之中,中國古代優秀的書法家還是照樣尋找到了個人獨特的風格,因而在楷書史上就有各種各樣楷書書體的出現,如魏體、歐體、褚體、顏體、柳體、瘦金體、趙體等等。 所謂「魏體」,是指北朝元魏時石刻、摩崖、造像石上的書體,又稱「北碑體」或「魏碑體」。魏體體態多變,而以方正凝重為主,是隸楷變法時期的一種重要書體;歐體是唐代歐陽詢所創的楷書書體;褚體是唐代褚遂良所創的楷書書體,顏體是唐代顏真卿所創的楷書書體;柳體是唐代柳公權所創的楷書書體;瘦金體是宋徽宗趙佶,在唐人薛稷楷書書體基礎上所創的楷書書
體;趙體是元代趙孟頫所創的楷書書體。在眾多楷書書體中,顏體的雄健莊重、瘦金體的遒勁華麗尤其值得關注。
柳体 欧体
诸体 瘦金体
8、行书
行書是介於草書和楷書之間的一種書體,也是日常最習用的一種書體,因此又可以說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唐人張懷瓘說:「不真不草,是曰行書。」
事實上,行書正是為了補救草書難於辨認和楷書書寫太慢而產生的。東漢末年,草書和楷書盛行,行書一方面接受草書的影響,但又糾正草書的漫無標準;一方面接受楷書的影響,同時又避免楷書的書寫費力。行書介於草書與楷書之間,發揮兩方面的優點。
爱国志士吴迈手书
8.1行书的字形特点
行書是草書和楷書之間的一種書體,若草書成分多的,也可叫作「草行」或「行草」;楷書成分多的,也可以叫作「行楷」或「真行」。清人劉熙載《藝概》說:「行書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縱於真,草行近草而斂於草。」
歷代的行書名家很多,而首推晉代的王羲之。王羲之,字逸少。因做過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所以又稱王右軍、王會稽。他年少時精心學習衛夫人的書體,後來學張芝的草書,學鍾繇的楷書,博采眾長,精研體勢,一變漢魏質樸書風,創出妍美流暢的書體,並且達到了神妙的境界,古今無雙。王羲之的書跡傳世很多,最著名的自然要屬被書家列為行書極品的《蘭亭序》。
唐代的一些大書法家不僅楷書寫得好,而且行書也負有盛名,如歐陽詢、虞世南、顏真卿、褚遂良、薛稷等。到了宋代,則更有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等名家輩出。
唐冯承素摹《兰亭序》
9、简化字
古文字字形有一定圖形性,書寫起來比較麻煩,因此最初的簡化主要是由圖形為主轉變為以線條為主,但同種字體亦存在著由繁到簡的發展趨勢。錢玄同先生早在20世紀20年代的《簡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中指出: 從甲骨、彝器、《說文》以來,時時發見筆畫多的字,時時有人將它的筆畫減省。殷周之古
體減為秦篆,秦篆減為漢隸,漢隸減為漢草(章草),漢草減為晉唐之草(今草);漢隸的體勢變為楷書,楷書減為行書;宋元以來,又減省楷書,參取行草,變成一種簡體(即所謂「破體」、「俗體」、「小寫」)。這都是最顯著的減省筆畫。而篆與篆,隸與隸,草與草,簡體與簡體,其中尚有繁簡之不同,總而言之,漢字的字體,在數千年中是時時被減省的。從殷周之古體變到宋元之簡體,時時向著簡易的方面進行,可說是沒有間斷。
當然,簡體字的大量流行是在唐宋以後。這時期,由於民間文學盛行,刻印技術進步,書籍出版大量增多,簡體字也就在民間廣為流行。在劉復、李家瑞編的《宋元以來俗字譜》一書中就收集到1,600多個簡體俗字,但當時的簡體字是難登大雅之堂的。
甘肃武威东晋十六国壁画摹简体字
9.1简体字的构造法
錢玄同先生《簡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分析了簡體字的八種構成方法: 1. 粗具匡廓,如「壽」作「寿」。 2. 採用草書,如「東」作「东」。 3. 僅存部分,如「聲」作「声」。 4. 簡筆替代,如「觀」作「观」。 5. 採用古體,如「禮」作「礼」。 6. 音符從簡,如「燈」作「灯」。 7. 別造簡體,如「嚮」作「乡」。 8. 假借他字,如「義」作「义」。
他的分析基本上是準確的,也是全面的。根據王均先生主編的《當代中國的文字改革》一書的分析,《漢字簡化方案》收入的簡化字可分為以下八類: 1. 減省原字形體,如医(醫)、疟(瘧)。 2. 保持原字輪廓,如肃(肅)、伞(傘)。 3. 草書楷化,如专(專)、长(長)。 4. 採用古字體,如丰(豐)、从(從)。 5. 用符號代替原字的一部分,如汉(漢)、仅(僅)。 6. 另造新形聲字,如惊(驚)、护(護)。 7. 同音代替;如里(裏)、几(幾)。 8. 其他,如旧(舊)、灵(靈)。
兩相比較,可見漢字簡化的原則、方法、類型、對象基本上是一脈相承的。 9.2简化字的形成过程
1909年,清末學者陸費逵在《教育雜志》創刊號上發表《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的文章,認為:「最便而最易行者,莫如採用俗體字。」「五四」運動以後錢玄同先生著文提倡簡化字,認為漢字繁難是「學術上、教育上之大障礙」,漢字改革「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地步」。他的《簡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得到廣泛響應,學界成立了漢字省體委員會,從此簡化字運動蓬勃發展起來。到1936年容庚先生出版《簡體字典》,已收簡體字4,445個。
1952年,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陸續確定的簡化方法是:採用普遍通行的簡體字,用草書楷化加以增補,根據行草書和簡體字的偏旁適當類推。經過數年反覆醞釀,1956年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編印了《簡化字總表》。《簡化字總表》收入2,236個簡化字,筆畫數平均減少5畫多。
汉字的演化规律
文字有記錄語言,傳達信息的作用。雖然漢字經過數千多年的「約定俗成」,有一定的穩定性,但它又是在不斷變易的。產生變易的原因多種多樣,或因書寫條件的制約而變形,或因記錄語言的需要而分化、歸併,或因運用的便利而趨簡,或因區別的需要而加繁等。
西泠印社价绍有小篆、楷书、行书和草书,繁体、简体
█简化
人們在使用漢字的過程中希望寫得快,節省時間,要求漢字的形體簡單易寫,這就促成了漢字在演變中的一個大趨勢簡化。 由象形到非象形是漢字演變中最容易察覺的一種變化。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指出漢字最早是「依類象形」,也就是說,人們起初模仿大自然萬物的形狀來造字,所以漢字最早在形體上比較繁冗複雜。但是在古文字階段(甲骨文到小篆),漢字的象形程度有個逐步降低的過程。
字體的變化顯出一種簡化的傾向:小篆是對甲骨文、金文的簡化;隸書是對小篆的簡化;楷書是對隸書的簡化。簡化改變了筆畫的造型和寫法,為的是要加快書寫速度。
從總體上說,簡化是漢字發展中體現出來的主要趨向。但是求簡不能亂簡,例如不能把「辦公樓」簡為「辦公楼」、把「雞蛋」簡為「雞旦」等。
汉字由圆向符号发展过程
█繁化
漢字的結構會出現繁化的現象,因為有時為了區別、強調字音或字義,會給字形增加一些成分。例如為了區別被假借的獨體字的各種字義,往往在獨體字上加上聲符或形符,產生了形聲字。如「箕」字在古文字階段就寫作「其」,但後來它常被假借作虛詞用(「他的」的意思)。為了區別字義,原先代表「簸箕」意義的「其」,反而要加上一個「竹字頭」,寫成筆畫較多的
「箕」。
又如「然」,下部有個「火」,本義是「引火點著」、「燃燒」,可是又常常被假借作代詞(「這樣,那樣」)或形容詞(「對,是的」)。這些假借意義甚至比本義更常用,後來用作本義時就再加「火」字旁作「燃」,形符「火」就變得重複了。 繁化使漢字的數量不斷增加。例如,「辟」有多種意義,為了區別它們,人們把它們分別寫成「僻」(偏僻)、「避」(躲避)、「闢」(開闢)、「譬」(譬喻)。這樣,一個字變成五個字,因為「辟」字自身也仍在使用,如用於「復辟」。 简化或繁化的规律:
簡化和繁化兩者互相結合、互相制約,要維持一個「度」。簡化不能過簡,否則會出現大量的形近字;繁化不能疊床架屋,過於繁冗。漢字演變史上,既有簡化,也有繁化,但在整體趨勢上,在保持字與字之間具有足夠區別度的前提下,還是以簡化為主的。 █异体
漢字是用來記錄漢語和傳達漢語的工具。但是,在記錄同樣的漢語單詞時,不同地方或不同的人會因為習慣問題使用一些不同的字。由於是記錄同一個詞,只是形體不同,因而這些詞字往往都會被社會承認,於是這些字之間就形成了異體的關係。
異體字就是指一組音義完全相同,用法相同,只是形體有別的字。例如:
「泪、淚;敕、;群、」等。漢字形體在發展演變過程中,是從異體繁多演變到字有定形的。甲骨文、金文中異體字就比較多。《甲骨文編》中收「魚」字20個,「馬」字50個。《金文編》中收「魚」字39個,「馬」字44個,而到小篆時就各採用一個。這也可以看作是漢字的簡化。 █古今字
上古時代,特別是先秦時代,漢字的數量比後代要少得多。許慎的《說文解字》只收了9,353個字,到清朝的《康熙字典》已收漢字47,035個。一個原因是,新字隨新事物的產生而產生,舊事物雖已滅亡,但其字卻保留下來。
另外,造字之初人們常用假借的方法使一字兼有數義,後來為了明確地傳達語義,使文字易於辨認和區別,人們就將原先的字加上種種的部件,這樣就產生了很多的新字。例如:「見、現;受、授;辟、避、僻」等。新字和原先的那個字在時間上有古今的差別,所以稱為古今字。由於新字是在古字的基礎上添加部首產生的,所以可以把這種變化看做漢字的一種繁化。 █正俗字
在中國古代社會,文字曾被統治階級利用來進行文化統治。一般說來,在正式的場合下使用的漢字,形體結構和書寫風格都必須是規範的,是官方所認可的,因此這些規範字可以被視為正體。現在我們能看到最早的漢字正體,應算是出現在商代中後期的青銅器上的銘文。
當時又有一些講求便捷但又被官方承認的字體,它們相對於正體文字,只保留了各自的「區別性特徵」。這種字體多是由地位較低的人員書寫,例如一般的史官、卜筮人員等。相對正體而言,這些字體比較大眾化,可視為俗體。
事實上,在漢字的每個發展階段都存在正體和俗體。小篆是秦朝文字的正體,而隸書就是當時的俗體。楷書作為其後直至今天廣泛使用的正體,它是從後期漢隸的俗體,經過魏晉南北朝的演變才逐步定形的。正體、俗體的對立統一,彼此的消長轉化,可以說是貫穿漢字發展史中的一條相當重要的線索。
字画
什麼是字書呢?字書就是以字為單位,解釋漢字字義、字形、字源或讀音的書籍,如《說文解字》、《字林》、《玉篇》等。自《康熙字典》行世後,字典之稱較字書更為通行。古代亦稱教人識字的課本為字書,如《急就篇》、《倉頡篇》等。
《說文解字》的誕生,在中國語言文字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於中國近二千年來的語言文字學研究有深遠的影響,值得關注。《說文》面世後,歷代傳習不止。 █《说文解字》
作為中國文化最基本特徵之一的漢字,是怎樣演化的呢?《說文解字》之前的先秦兩漢典籍中,只有很少的零星記載;到了許慎,他有感於去古不遠的漢代人,以為文字不會變化,隸書自古已有,把「長」說成是「馬頭人」;把「斗」字說成是「人持十」;把「虫」字說成是「屈中」,「是非無正,巧說邪辭使天下學者疑」,於是便著手寫千古名作《說文解字》,第一次系統地論述了漢字自萌生到東漢前的歷史過程。
《說文解字》共收篆文字頭9,353個,另收重文(即附在篆文字頭下的古籀異體字)1,163字,許慎的解說共計133,441字。全書9,000多個字頭是根據540個部首分部編排的,凡是與部首意義相類的字便歸為一部。最後一篇是「序目」,內容包括許慎的序、部首目錄、他兒子許沖上《說文解字》的表、漢安帝的詔等。 1、许学功臣
《說文》一書既出。歷代傳習不息。早在梁代前後,就有《演說文》、《說文音隱》等研究著作問世,可惜都失傳了。唐代初年,顏師古、陸德明、孔穎達、賈公彥等注釋典籍,以及玄應、慧琳等撰著《一切經音義》,都常援引《說文》作為依據,但善寫篆書的人才卻不多見。到代宗大歷年間(公元八世紀下半葉),才出現了一個著名的篆書家李陽冰,頗能規摹李斯篆法,並對《說文》進行過一次全面整理;只是經他一寫,原書的面目難免有些走樣。到南唐時徐鉉(大徐)、徐鍇(小徐)兄弟二人皆能精研《說文》。徐鍇有《說文解字系傳》之作,詳注許書,並對李陽冰多所駁難。南唐亡,徐鉉入宋,於宋太守雍熙初(公元984年)奉詔校定《說文》,書成奏上,由國子監雕板傳布,最為通行。
有清一代漢學昌盛,學者們對《說文》最為重視,可謂著作如林,紛然並陳。其中尤以「四大家」最為著名,他們是: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桂馥《說文解字義證》;王筠《說文句讀》、《說文釋例》和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四家著作各有特色,但都能深稽遠考、廣征博引,把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融為一體,多所發明。他們都是許慎的大功臣。
清代乾嘉學派之得以出現,是與他們精研《說文》分不開的。《說文》是古學的寶典,許慎是古學的先師。 2、《说文》对保护古文献贡献很大
《說文》對於篆、古、籀幾種古代字體的保存功蓋古今。「籀」即大篆,是先秦西土(秦國)文字;「篆」即小篆,是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所法定的規範文字,主要由大篆簡化而來;所謂「古文」,即戰國時東土(六國)文字;另外,「郡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這便是金文。所有這些古代文字材料,許慎在《說文》中都留意收集了,共計小篆9,353個,異於小篆的古籀文1,163個,分為540部,解說133,441字;與他的前輩、同輩們比較起來,許慎做的要徹底得多、完備得多、系統得多。 3、《说文》首创部首编排法
《說文》建立540部,在字典編纂史、研究史上更有著首創之功。《說文》之前的字書,如《爾雅》等,把意義相關的字排在一起,幾乎沒有條理、無法檢索;再如李斯《倉頡篇》等,把文字編成像《三字經》一樣的順口溜,嚴格說來只算識字課本。
《說文》既出之後,如晉人呂忱《字林》,梁人顧野王《玉篇》,宋人司馬光等的《類篇》,下至明代梅膺祚的《字彙》,清代張玉書等的《康熙字典》,現代的《辭源》、《辭海》等,雖然部首數目代有調整,但都遵從著《說文》首創的部首編排法。 4、《說文》确立了《六书》理论
「六書」,是漢字的六種構成方式或使用法則。在許慎以前,只有「六書」的名目而無「六書」的說明和例證。許慎是首先在他的《說文解字》中創造性地表述和運用了「六書」理論:
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參考專題「漢字的結構」指事) 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佶屈,日月是也。(參考專題「漢字的結構」象形) 三日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參考專題「漢字的結構」形聲) 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義,以見指撝,武信是也。(參考專題「漢字的結構」會意) 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參考專題「漢字的結構」轉注)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參考專題「漢字的結構」假借) 5、许慎小传
許慎是東漢時期著名的經學家、文字學家。南朝史學家范曄(公元398-445年)在其《後漢書‧儒林傳》中寫道:「許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性純篤,少博學經籍;馬融常推敬之,時人為之語曰:『五經無雙許叔重』。為郡功曹,舉孝廉。再遷除洨長,車於家。初,慎以五經傳說臧否不同。於是撰為《五經異義》;又作《說文解字》十四篇,皆傳於世。」
許慎生活在東漢中葉,晚於賈逵(公元30-101年)而早於馬融(公元79-166年),主要學術活動在和帝、安帝兩朝(公元89-125年)。據《說文》後敘,該書成於「永元困頓之年」,即公元100年。此後屢加修訂,直到公元121年許慎大病不起,才派自己的兒子許沖帶著書到京都洛陽敬獻給安帝,安帝賞賜許沖40匹布就了事了。 █《急就篇》
一本教學童識字的古代字書。西漢元帝時(公元前48-33年)黃門令史游作。漢代教學童識字的書,如《倉頡篇》、《訓纂篇》、《凡將篇》、《滂喜篇》等都已亡佚,只有《急就篇》流傳下來。全書為三言、四言、七言韻語,以便誦習。篇中分章述各種名物,如姓氏、人名、錦繡、飲食、衣服、臣民、器物、蟲魚、服飾、音樂、宮室、植物、動物、疾病、藥品、官職、法律、地理等,不僅為識字而設,還有傳布知識以應實際需要的意思。
《急就篇》現在所見有元代書家趙孟頫、鄧文原寫本,又有明代楊政松江府學古刻本,各有優劣。注本有唐代顏師古注和宋代王應麟補注。 █《字林》
一部按漢字形體分部編排的古代字書。晉人呂忱所撰,共七卷。唐代封演《聞見記》說:「晉呂忱撰《字林》七卷,亦五百四十部,凡一萬二千八百二十四字。」
由此可知《字林》即仿《說文解字》而作,收字比《說文》多3,000多字,兼有異體。唐代《字林》與《說文》並重,而且以此考取書學博士。宋代書中多稱此書為5卷,可能是傳本不同。《字林》是《說文》、《玉篇》之間的一部字書,在字書發展史上很重要,可惜宋末以後就亡佚不存了。清乾隆間任大椿著有《字林考逸》八卷,對研究文字訓詁很有用。光緒年間陶方琦又有《字林考逸補本》可補任書沒有提及的。 █《玉篇》
一部按漢字形體分部編排的古代字書。梁武帝大同九年太學博士顧野王撰。書分30卷,加序文及表啟為31卷。《玉篇》對《說文解字》部首略有增減,共得542部。部首排次主要按照義類,也與《說文解字》不同。唐代封演《聞見記》稱《玉篇》「凡一萬六千九百一十七字」。今日我們看到的《玉篇》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陳彭年等重修的。唐代上元間孫強的增字本,收字22,561,比封演所記的數目多5,600多字,而注解則大有刪削,已經不是原本之舊。原本在宋代就已亡佚,只有日本還保存一部分傳寫本,是唐代日本到中國的留學生和僧人傳抄帶回的。日本現存八、九、十八、十九、二十二、二十四、二十七等卷,多屬殘篇。 《玉篇》的原本每字下不僅注明字義,而且舉出古籍例證和前人注解,「總會眾篇,校讎群籍,以成一家之制,文字之訓以備」(見該書自序)。《玉篇》比《字林》多4,000多字,是《字林》之後承前啟後的重要著作。 █《字样》
漢字楷書字體書寫的一種古代樣本。漢代以後隸書向真書、行書發展,漢字筆畫之間時有訛變,而晉宋以後俗體增多更是常與篆隸不合。唐太宗貞觀年間祕書監顏師古在祕書省刊正經籍,校定字體,辨別訛誤,錄成樣本,以便校對時做為準繩。當時稱為《顏氏字樣》,後經博士杜延業續修,成《群書新定字樣》,字樣的名稱就是這樣來的。武后時,顏師古的四世從孫顏元孫又作《干祿字書》一卷,辨正字體的正俗,以為書寫的楷式。唐代宗大曆十一年,張參作《五經文字》,唐文宗開成二年唐玄度又作《新加九經字樣》,由此楷書寫法有了一定的規範。 █《康熙字典》
清代康熙皇帝令張玉書、陳廷敬等參照明代梅膺祚《字彙》和張自烈《正字通》編纂而成的一部官修的大型字典。書成於康熙五十五年,因定名為《康熙字典》。書分12集214部。書
中每字下詳列《廣韻》、《集韻》、《古今韻會》等書的反切,並加注直音。字義之下廣引經、史、子、集文句為證,並舉出篇名,音義有疑則加按辨析,頗便應用。收字47,035個,堪稱詳備。清代學者王引之著有《字典考證》一書,凡12卷,改正《康熙字典》錯誤2,588條,可為參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