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富甲天下”的扬州城,至今已有2480年的历史了。素来是人文荟萃之地,风物繁华之城,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雅致园林。
扬州的“瘦西湖”历史悠久,在十里长的湖区两岸,营造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区胜境。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扬州自古是赏月的绝佳处;扬州还有历史悠久的古刹大明寺,有“城市山林”美誉的何园,四季假山著称的个园,有隋炀帝、康熙、乾隆等皇帝留下的行宫遗址等等,美景数不胜数。
厨刀、修脚刀、理发刀是闻名遐迩的扬州“三把刀”,以此可以看出扬州的特色,就是吃和娱乐。扬州小吃众多,注重喝“早茶”。所谓“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到了晚上扬州人就喜欢到澡堂里去泡着,再让老师傅修修脚,这种悠闲滋味已深深渗入到“扬州”这二字中去。 历史
扬州东汉-扬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西汉-扬州6年,古代有时作杨州(按:汉碑中杨字皆从“木”,从“手”系后人所改,王念孙有详细考证),相当于现在的“省”。扬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这是古人心目中的一个广泛的地理概念,包括了今淮水以北、黄海、长江广大地域内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据唐代杜佑《通典》所载,在古扬州地域内,唐代设有三十九个郡府,一百九十六个县。这个扬州虽然包容了今天的扬州地方,但和今天的扬州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今天的扬州地区,春秋时称“邗”(邗国为周代的方国之一,后被吴所灭)、秦、汉时称“广陵”、“江都”等、东晋、南朝置“南兖州”、北周时称“吴州”。汉武帝时,在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其中有扬州刺史部。这个刺史部管辖的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三国-魏-兖州、豫州、扬州(公元262)及江西三国-吴-扬州(公元262)、浙江、福建三省;湖北英山黄梅、广济;河南固始、离城等地。东汉时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末年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国时魏、吴各置扬州,魏的治所在寿春,吴的治所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市)。西晋灭吴后,治所仍在建邺(曾改名建业,后又改名建康,今南京)。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但总管府仍设在丹阳(今南京)。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将扬州治所从丹阳移到江北,从此广陵才享有扬州的专名。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分全国为10道,扬州属淮南道。玄宗天宝元年(742),改扬州为广陵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广陵郡复改扬州。
唐末,江淮大乱。昭宗天复二年(902),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在扬州受封吴王。天祜十六年(919),杨渭(隆演,杨行密次子)正式建南北朝-南朝齐-扬州(公元497)吴国,以江都为国都,改扬州为江都府,改元武义。吴天祚三年(937),南唐灭西晋-扬州吴,以金陵(今南京市)为国都,以扬州为东都。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后周改江都府仍为扬州。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分全国为士。道,扬州属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997),又分全国为15路,扬州属淮南路。神宗熙宁五年(1072),分淮南路为东、西两路,扬州属淮南东路。高宗建炎三年(1129)高宗南渡后,江都县析出广陵县,扬州增领广陵、泰兴2县。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设置扬州大都督府。次年,改大都督府为扬州路总管府,领高邮府和真、滁、通、泰、崇明(今上海市)5州,并直领江都、泰兴2县。 元惠宗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军占领扬州,改扬州路为淮南翼元帅府,寻改淮海府,属江南行中书省。二十一年,淮海府改维扬府。二十六年,改称扬州府。扬州府领高邮州、通州、泰州3州及江都、泰兴、仪真、如皋、海门、宝应、兴化、六合、崇明9县。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罢除江南行中书省,设置京师(后改南京),扬州府属之。二十
三年,分六合属应天府,崇明属苏州府,扬州府领3州7县,并直辖江都、仪真、泰兴县,高邮州领宝应、兴化县,泰州领如皋县,通州领海门县。
清顺治二年(1645),设立江南省,扬州府属之。乾隆二十五年(1760.),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二省,扬州府属江苏省。咸丰三年(1853)四月,太平军攻占扬州,曾改扬州府为扬州郡,改甘泉县为甘泉天县,历时8个多月。清末,扬州府领高邮州、泰州和江都、甘泉、仪征、兴化、宝应、东台县,俗称“扬八属”。 宣统三年九月十七日(1911年11月7日),扬州光复。二十日,扬州军政分府宣布成立,隶属镇江都督管辖。
民国元年(1912)1月,废扬州府,并甘泉入江都县,原扬州府所属各县直隶江苏省。民国3年6月,江苏省分为5道,江都县属淮扬道。
民国38年1月25日,江都县城(扬州)解放。27日,设立扬州市,隶属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同年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改称苏北行政区扬州行政专区,专员公署驻扬州市。 1950年1月,扬州专区与划出如皋、海安给南通专区,划出东台、台北(今大丰)给盐城专区以后的泰州专区合并,共辖扬州市、泰州市、兴化县、高邮县、宝应县、靖江县、泰兴县、江都县、泰县、仪征县、六合县2市9县。
1956年3月,江都县析为江都、邗江2县。1960年4月,宝应县、高邮县析湖西地区为金湖县。1966年3月,仪征、六合、金湖3县划给新设立的六合地区。1971年,六合地区撤销,仪征、六合2县划回扬州地区。1975年,六合县划归南京市,扬州地区辖2市9县。
1983年3月,江苏省改革地市体制,调整行政区划,扬州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原属扬州地区的泰州市和江都、邗江、泰县、高邮、靖江、宝应、泰兴、兴化、仪征9个县划归扬州市管辖。扬州市改由省管辖,设广陵区和郊区。1986年4月,仪征县撤县设市。1987年12月,兴化县撤县设市。1991年4月,高邮县撤县设市。1992年9月,泰兴县撤县设市。1993年8月,靖江县撤县设市。1994年4月,江都县撤县设市。1994年7月,泰县撤县设立姜堰市。撤县设市中,行政区划均未改变。
199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扬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县级泰州市,设立地级泰州市,原由扬州市代管的泰兴、姜堰、靖江、兴化4个县级市划归泰州市管辖。扬州市设广陵区、郊区(2002年更名维扬区),辖宝应县、邗江县,代管仪征、高邮、江都3个县级市。2000年12月,邗江县撤销县建制,改设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市管辖广陵、邗江、维扬3个区、宝应县和仪征、高邮、江都3个县级市。
2008年,扬州市共辖70个镇、7个乡和12个街道办事处(另有2个扬州市人民政府设立并直管的街道办事处)。 特色
扬州三把刀,即天下闻名的扬州厨刀、修脚刀、理发刀。
扬州厨刀是声播全国、享誉世界的淮扬菜的代名词。淮扬菜烹饪技艺以精工细作著称,案上功夫主要体现在严谨规范的刀功上。扬州厨刀工艺讲究,用起来得心应手。
扬州厨刀下的切配:1.5厘米厚的豆制干批成24片,进而切成干丝,薄如纸,细如线,匀如发。扬州厨刀下的食雕更是“纤锋剖出玲珑雪,薄质雕成宛转丝”。 扬州修脚刀有五种:口窄轻便的平刀(修刀、轻刀),厚而坚的锛刀(枪刀),嵌趾刀(条刀),刀薄柄扁的铲刀(片刀)和刮刀。全套刀又分为大、小两套,大套12把,小套6把。 刀型不同,用途各异,修脚师操刀上阵,或撕胼胝,或挖鸡眼,或修嵌甲残甲。 由技而医,由技而艺,代代相传,极具功力。
扬州理发刀曾被乾隆皇帝“御赐一品刀”。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游扬州时,剃头理辫用的就是扬州理发刀。每次剃头修面刮胡子,扬州理发师独到细腻的刀功,使他受用得此身不知何处去,已随剃刀游九霄。
扬州剃头刀,刀身约长三寸,脊厚刃薄,刀柄木质,中间有枢纽相连,便于理发师的手指在运刀的方向、角度、劲力、速度上的准确把握。
皮包水,水包皮
老扬州会告诉你扬州人有两大享受:“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清晨去喝一杯扬州早茶再品尝一下扬州特色点心,下午去扬州的澡塘泡个澡,这就是扬州人最好的享受。
扬州人每天早晨6点钟举家出动,出门到富春茶社、迎春茶社等大大小小的茶社,边喝茶边吃早点,让那清新的茗茶荡涤掉一肚子浊气,吃饱以后各自上班,此就称为“皮包水”。 民国笔记小说家颂予《扬州风俗记》作了忠实记录:“扬州教场,茶馆林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倍可乐也。而抱陆羽之癖者,虽遇到烈风雷雨,不能愆期,盖亦习尚使然。” “水包皮”就是在浴室洗澡。这是老扬州对洗澡的生动描述。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中载有“浴处挂壶”一条,可见扬州在一千多年前便有了公共浴室。”。
《仇池笔记》上记道,苏东坡不但去浴室洗澡,还找人擦背,并和擦背的打招呼说,请阁下手脚轻一些,鄙人身上不脏,没有多少污垢。昔日的浴室场景竟如此鲜明地跃然于目。 在浴室里“水包皮”是扬州人的一种生活享受。进浴室不仅是洗澡,还可以修脚、捏脚、刮脚、捶背、品茗、小吃、聊天、理发、刮胡子、闭目养神,总之忙得很。忙完了,然后就呼呼大睡,跑堂的会在你身上轻轻地盖上一条大毛巾,等你睡醒了,又立即递上一个热手巾把子,全方位服务,其乐无穷。
浴池一般分为头池、大池、娃娃池。头池上面盖着粗木条制成的栏架,浴客往上一躺,池里的热气涌涌而上,有点桑拿的意思。大池里的水热而不烫,可以将整个身子泡在水里,这时,“水包皮”算是“点题”了。娃娃池面积不大,是温水,小孩泡在里面击水嬉戏,活象一群“水猴子”。
扬州盆景
扬州盆景亦称扬派盆景,是全国五大流派之一,相传扬州盆景艺术始于隋唐,盛于明清,盆景匠师代不乏人,流传到今天,成为我国树桩盆景的一个主要流派。
扬州盆景艺术在元、明时代,就采用“扎片”的造型艺术。清李斗著的《扬州画舫录》中,有好几处描述扬州盆景。扬州盆景风格影响到苏北如南通、如皋、泰州、靖江等地,但在艺术处理上,略有不同,因而扬派有东、西两路之分。所谓“东路”是指东面的南通、如皋一带,又称\"通派\"。所谓“西路”是指西面的扬州、泰州一带,又称\"扬派\"。
扬州盆景分树桩盆景、山水盆景和水旱盆景等。特别是观叶类的松柏榆枫、瓜子黄杨等树桩盆景,可谓独树一帜。扬派盆景受扬州明清时期画风的熏陶,并受古城造园、养花传统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它仿效名山大川,借鉴山水名画,方寸之间,意境阔大。造型严谨而富有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一寸三弯,功在剪扎”。品种多达五、六十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近些年,扬州园艺工人又制作和培育了大量盆景,先后运往西德、英国、比利时、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意大利、丹麦、荷兰等国家及港地区展销,受到国际友人的高度称赞。
扬州舞蹈
扬州民间传统舞蹈,历史久远,流传甚广。新中国建立后,扬州地方政府为弘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重视对民间舞蹈的普查、发掘、整理工作。目前尚在扬州地区范围内流传的民间舞蹈,约有100余种。1982年下半年,扬州地区再次组织力量,对全区民间舞蹈艺术进行普查、搜集和整理。1983年4月初,江苏省文化厅、中国舞蹈家协会江苏分会在扬州召开江苏省民族舞蹈编写工作现场会议,扬州有100多名群众舞蹈骨干和民间舞蹈艺人,表演了20多个具有扬州地方特色的原始民间舞蹈节目。在1988年出版发行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中,扬州入选的民间舞蹈计13个,文字记载约有25万多字。 国内外流行舞蹈在扬州地方亦流传甚多,近几年更为活跃。至1993年年底,全市有营业性舞场(厅)、卡拉OK歌舞厅446座,其中扬州市区104座。 一、民俗舞蹈
【狮舞】在扬州地方流传范围较广。表演时,以一人手持既能转动又有响声的“绣球”,和两人1狮,或4人双狮登场(台)演出。在高昂热烈的锣鼓和唢呐吹奏声中,持“绣球”者响球走动,双狮则紧紧叮球,跌爬跳跃,滚翻舞动,形成“双狮盘球”的精彩场面。激烈时,狮吼震山岗;静态时,盘球、剔毛、温驯可爱。此舞也有大小狮合舞,母狮抚爱小狮的多种姿态,更令人可爱。狮舞的高难度动作为单狮或双狮双爪踏“绣球”(一种特制的大木球)过“跷板”,口含绣球,爬登高处,滚翻落地,以不露出表演者为高水平。在扬州地区流行的狮舞形式较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有狮盘和小狮子舞。
【狮盘犼】高邮县临泽镇一带群众将狮、犼(小狮)视为驱魔压邪的神兽。历史上,每逢2月2庙会,必举行狮犼舞。此舞由1只大狮子(母狮,2人)、1只小狮(犼,1人)在一起进行演出。主要表现母狮训仔,仔狮孝母,不畏强暴,扶正压邪等思想内容。整个舞蹈文武兼备,有扑、跳、滚、翻、舔、盘、骑等套路。它的表演按祭庙、游街、闹店3大程序进行。舞蹈演出的内容与形式按场地的不同而变化;祭庙有“狮犼盘桌”、“狮犼跳台”等难度较大的武舞动作;游街有“狮盘犼”、“犼孝母”、“摄食”、“防范”等文雅细腻的舞姿;闹店有“狮犼盘斗”等寓意吉祥的舞蹈。
【龙舞】亦称“舞龙灯”、“龙灯”,流传广泛。每到春节、元宵节日,各地便自发地集资扎龙,组织排练和演出。龙舞除在广场表演外,有时也登上剧院舞台。登台演出的龙舞,制作更加精美,艺术要求更高。扬州市木偶剧团近年来制作的两条荧光蛟龙,在舞台上演出时,紫外线灯配合照射,龙身鳞光莹莹,光耀夺目,昂首腾飞,势如升天;掉尾低旋,形如戏海。火红的滚珠,游离于二龙之间,鼓声隆隆,气势磅礴。扬州地区龙舞形式有片龙、板凳龙、仓龙、小白龙、小龙舞、高跷龙等10余种。
【板凳龙】流传于江都、邗江、兴化等农村。以4张长条板凳,各制扎一条长短与条凳相称的精致小龙,扎上彩绸,妆扮十分考究。表演者多为儿童或男女青年,身着彩衣彩裤,腰间结扎红绸,头上梳成多种发型或扎辫戴花,双手各执板凳前后一条腿,4人1组;也有2女分持板凳前面两条腿,1男双手持后两条腿,三人一组,多组表演,随着乐器的演奏节拍,走舞成穿插交叉的各种图形;歌唱庆丰收,颂吉祥的民间小调。此舞多在村头广场或住户门前巡回演出,有时也作为一个舞蹈节目,安排在舞台上演出。
【花鼓舞】据传始元末,盛于清代中叶。“其初乞丐为之”,尔后则“沿城乡搭棚唱演”。花鼓舞的道具主要有手帕、莲湘、花鼓、竹夹板、钱串把、纸扇、小镗锣等。演唱苏北地区民间流传的曲调,如[倒花盘]、[跨金索]、[侉侉调]、[剪剪花]等百余种。扬州花鼓舞形式多样,俗称“十里花鼓音不同”。至今在扬州地方比较流传的有泰兴花鼓、江都花鼓、邗江花鼓、牵驴花鼓等。 【江都花鼓】又称“四人花鼓”、“莲湘花鼓”,流传于江都县境。由1男青年耍小锣领唱,另1男子扮演手舞扇子的“三花脸”,两女扮演村姑,打莲湘并伴唱。
舞蹈表演讲究速度的变化和高矮的对比,开始节奏缓慢,逐渐由慢变快,收场时,男角色吸腿跳落成“弓步”亮相,与女角舞姿形成一高一矮的对比。此舞具有粗犷、质朴的风格,动作简洁、风趣。对每个行当各有不同的动作要求:村姑“棒头击地头前点,棒尾击地脸向前,棒击左侧向左,棒击右侧向右看”;三花脸“腰扭、胯摆、脚走平步轻飘飘,一步一拍双膝颤,右手抖扇划半圆,即兴发挥是特点”;男青年“手捏锣、拨着转,强拍打,弱拍滑,眼随抛锣空中看”。
【邗江花鼓】流传于邗江县农村,尤其盛行于邗江县杭集乡和江都县张纲乡一带。由2人表演,1旦1丑,1人打锣,1人打竹板,故又称“二人花鼓”。艺人常叫的名称有“打对子”、“踩双”或“推跚子”。表演时“男推女让,女推男让,脚步套脚步,犹如推磨样”。舞蹈的主要动作有“跨马”、“跌怀”、“撞肩”、“磨盘转”,动作转换时都用套子(即进4步、退4步)衔接。动作反复时,用交叉换位连接。男女上身及脸部常常凑在一起,眼睛始终对着看。“划、绕、推、凑、对”是其特点。邗江花鼓的唱词大多是反映劳动群众的生活,所以深受观众喜爱。每逢劳动之余,红白喜事,堂会以及举行民俗活动时,均被邀演出。 【河蚌舞】在苏北里下河水乡广为流传,宝应县尤盛。每逢传统节日,到处都可见到《蚌舞》的演出。早期的《蚌舞》比较简单,由两人表演,1人扮蚌精,1人扮老渔翁,渔翁捉蚌,蚌精躲闪、逃避。表演以老渔翁为主,演出无固定程式,全凭表演者即兴发挥。后来增加1个小渔童,由3人合演。表演则以蚌精为主,吸收了戏曲身段和跌打滚翻等技艺,加强了舞蹈的表现力。由于宝应人捕鱼捉蚌者多,他(她)创作和表演的渔夫和河蚌的动作都有生活依据,神态逼真,情节较完整,人物有性格,表演有特技。蚌精形象优美、活泼可爱,渔翁和渔童表演风趣、幽默,深受群众喜爱。“蚌壳不平张,时时要拧腰”是蚌精动作最明显的特点。出场时缓缓张开蚌壳,疲倦时躺在地上,激越时翻腾飞舞,直到背着蚌壳翻、滚、跌、打……,使蚌精形象更加突出,为舞蹈增添光彩。此舞用打击乐伴奏,早先用的是民间打击乐“慢走马”;后来吸收了京剧锣鼓点子“快七字锣”、“七字锣”等。
【荡湖船】流传历史悠久,范围广阔,是群众家喻户晓喜闻乐见的舞蹈节目之一。此舞多在广场演出,每逢传统佳节,庙会香期,荡湖船必将荡漾在群众之中。荡湖船舞蹈由1男1女表演,女持船,称“娘子”;男持篙,称“白跳”,两人为夫妻关系。也有男的丑扮,俗名曰“骚鞑子”,与船娘逗趣。另有一支乐队,在船后随舞蹈边走边演奏打击乐、弦乐和吹奏乐。曲调多采用民间小调。唱词有新有旧,既保留传统,又多创新。荡湖船舞蹈没有固定台本。动作分武玩和文荡两大类,武玩包括“荡船”、“撑船”、“划船”、“摇船”等。道白穿插于武玩中,演唱则在文荡中进行。此舞以“荡”为主,要求发角脚步稳、轻提轻放;腕力匀,支配得当;身腰活,随船荡漾。男角表演幅度大,热情奔放;使篙杆有柔有刚,动作灵活多样。 【花担舞】由女角挑担,男角舞扇,载歌载舞。大都在春节至灯节期间演出,也在民间庙会、集期等民俗活动中出现。所挑花担是在竹篮里上冬青叶、柏树枝或青竹枝,挂上纸花,贴上“福”、“寿”或“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等字样的红(金)纸,唱古人、唱花名、唱丰收、祝太平。此舞演出形式活泼,女角挑花担的动作以屈膝颤步,摆胯为主,使花担在肩上上下颤动,身体左右晃摆,给人以沉甸甸、颤悠悠的美感。由于受道具的限制,女角手、腿动作变化较少,主要靠歌词与男角交流感情。男角手执一扇,舞姿多变,动作跳跃,颤步、屈膝、摆胯、摇颈,给人以上身长、下身短的感觉,通过扭腰,击肩、叉腰、点头等动作,“轻而不浮,活而不滑”。曲调在都以民歌、小调的旋律,填上新词进行表演。常用曲调有[四季游春]、[八段景]、[虞美人]、[杨柳青]等。乐器以唢呐、笛子、二胡为主,过门时加打击乐器,使气氛更加热烈。
【马灯】又称“跑马灯”,扬州地方流传的民间舞蹈,盛行于仪征、宝应、高邮、泰县一带,是一种在广场表演的大型舞蹈。参加表演的人数不限,越多越为壮观。此舞先由领灯人的激昂的锣鼓声中率领“马灯”队伍开进广场,绕场一周,打开表演场地,走“圆场”站定。演
出则在锣鼓齐鸣,节奏强烈和观众喝采声中开始,舞出多种图形阵势。时而激烈,时而舒缓,时而穿梭不停,时而静态亮相。马灯道具系用竹篾结扎成马的前、后半身骨架,糊上白布或纸张,再着色画成各种马的形状,配带铃铛等物,装扮十分考究。表演者身着鲜艳民族服式,将马灯结扎在身的前后,手执各式马鞭进人表演。乐队伴奏,以打击乐,吹奏乐为主,演奏随着舞姿的变化而分轻、重、快、慢,较为自由,灵活多变。 【串轿】流传于高邮县车逻乡一带,距今约有在百多年历史,是民间婚嫁迎娶习俗中表演的一种舞蹈。表演者人数可多可少,但不得少于8人。由4人扮轿夫,共抬1顶花轿;其余人员手拿各种乐器,既是舞蹈的表演者,又为吹鼓手。花轿出门,途中以及把新娘迎娶到家,全过程不停地吹奏表演。主要舞步为跳踮卡、园场步等;队形为串8字形、分8字形、绞麻花等。气氛欢快热烈。
二、祭祀舞蹈
【花香鼓】盛行于扬州北乡邵伯湖一带,流传于苏北农村。其原始的表演形式是由香童扮作娘娘或二郎神,在厅堂上独舞(即跳神),称“跳娘娘”或“跳二郎神”。舞前唱“廖术歌”(类似咒语),舞时边诵唱保兆祝福的鼓儿词,并做些祭祀法事后退下。 花香鼓舞分“洪山派”(苏北南部),“五岳派”(高邮以北),“洪山串王岳派”(邗江县北乡)。这三派除五岳派以说唱鼓书为主,其它两派则偏重于舞蹈。“洪山派”以男舞(天神)为主,动作古朴矫健,步法跳动性强,击鼓时臂部、肘部抖动张合频繁,主要动作有:“童子拜观音”、“仙人指路”、“大鹏展翅”、“仙鹤伸腿”、“霸王踢球”、“贵妃醉酒”、“老汉扯帆”、“美人照镜”、“金鸡独立”等。“洪山串五岳派”以女舞(天仙)为主,因以“娘娘”身份作舞,故又叫“跳娘娘”。舞时动作优雅娇柔,步子小而悠颤,击鼓技法细巧,垂肘齐眉。主要动作以凤鸟动态取名:有“凤凰朝拜”、“凤凰点头”、“丹凤朝阳”、“凤凰展翅”、“凤凰理衣”、“凤凰抖毛”、“飞凤盘龙”等。因此又有“凤舞”之称。 舞具花香鼓本是“法器”,有着祭祀的作用。鼓原三斤重,敲击之声清脆高昂,可闻数里。今多以外形装饰为主,鼓以羊皮薄木框制成,以求轻巧,不大注重声响。在服饰上,原始的为青布盖头,青布女衫裙、青布鞋。男神需有“纸马”插于额前。女神则特制“凤冠”。随着香火会的兴起,男神服饰在原料上有所变化,而女神则变化更大,青布女衫裙发展成“凤尾裙”。韦江县黄珏乡此舞的第七代老艺人丁宝珊,50年代在江苏省歌舞团表演时,还空过“凤尾裙”。此舞以锣、鼓、铙、钹四件打击乐器伴奏。演奏根据表演者的动作节奏和表演者手中的鼓点的变化而紧密配合。欲称“舞步应着鼓点走,锣经随着舞步奏”。 花香鼓舞经专业文艺工作者发掘整理、艺术加工后,以崭新的面貌演出,深受群众喜爱。江苏省歌舞团曾以此舞参加全国会演;民族舞剧《小刀会》、《雷峰塔》以及1983年全国运动会开幕式的舞蹈演出中,都选用了此舞素材。
三、技艺舞蹈
【假驮真】此为风趣、幽默的单人舞蹈。表演者身套特制的服装道具,外型变成一个人背上又驮了一个人的模样。随着锣鼓乐器的伴奏,跳起了各种姿态的舞蹈。其动作可以自由发挥,以充分表现人驮人的摇幌、使劲、倾斜、欲跌的种种动作,逗观者喜悦。也有的妆扮成两个人(一真一假)紧紧拥抱,表演互相撕扭、大打出手的种种姿态,名曰“双人相打”,俗称“二鬼打架”。扬州市歌舞团曾以此押改编成《猪八戒背媳妇》演出,表现猪八戒的憨厚、傻气,幽默风趣。
扬州剪纸
扬州是我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隋炀帝三下扬州,广筑离宫别馆,恣意游乐。每到冬天,园苑中花树凋零,池水结冰,炀帝游兴不减,令宫女们仿照民间剪纸,用彩锦剪为花叶,点缀枝条,挂于树上,同时剪成荷花、菱芰、藕芡等物,去掉池中冰块,逐一布置水上,如同春夏之交艳丽景色,以赏心悦目。这反映了扬州剪纸的源远流长。
唐代,扬州已有剪纸迎春的风俗。立春之日,民间剪纸为花,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相观以为乐。剪纸还有一些特别用途,民间剪纸人、纸马及纸钱等,用来祭奠鬼神。大诗人杜甫写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吾魂”诗句,即谓此。1980年春,扬州各界迎接“鉴真大师像”回故乡“探亲”,剪纸艺人作了《鉴真大和尚》剪纸,赵朴初先生为之写《忆江南》词一首,有“明目满城歌过海,神工剪纸与招魂”之句。
明清时,扬州剪纸增强了装饰性,欣赏结合实用,既用于妇女儿童的装饰,作为刺绣的底样,剪制鞋花、枕花、台布花、床单花等;也用于民间风俗“仪饰”,如年节图案、喜庆图案、门前花饰、灯采花、龙船花、斗香花之类。民间剪纸艺人凭着一把剪刀,几张宣纸,百般变化,寓意多端,剪出象征吉祥、如意、福寿、财喜等等花样来。直至清末民初,扬州仍有不少艺人赖剪纸手艺谋生。
解放后,剪纸同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1955年,成立了民间工艺社(现为扬州工艺厂),把民间流散的艺人组织起来,并安排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现在他们品种已有1000多种,销售至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作出了贡献。著名老艺人张永寿,是扬州剪纸艺术的优秀代表。他从12岁起随父学艺,经历了70多个艺术春秋,创作了数千幅剪纸。其主要作品有50年代的《百花齐放》、70年代的《百菊图》和80年代的《百蝶恋花图》三部剪纸集。《百花齐放》剪纸集出版时,郭沫若同志为之写诗云:“扬州艺人张永寿,剪出百花齐主来。请看剪下出春秋,顿使东风遍九垓”。1979年,张永寿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日本朋友称誉他为“人间国宝”。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扬州的版刻业是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运用雕版工艺印刷传统线装书籍的生产企业。扬州还收集了全国几乎所有的雕版版片,其中明清古籍版片20余万片。
扬州的书籍刻印事业,早在我国印刷术发明不久的中唐时期就已经开始。一千一百多年前,扬州以刻印元、白诗闻名于世。宋代扬州刻书业,在全国占有相当地位。沈括的不朽名著《梦溪笔谈》的最早刻本,就是扬州雕刻的。到了清代,扬州刻业空前繁盛。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扬州奉旨刻《全唐诗》,十分精美。《儒林外史》最早的刻本也是扬州刻出来的。清光绪时,江宁、苏州、扬州、杭州、武昌官书局合刻二十四史,扬州艺人在完成这部篇幅浩大的历史著作中做出了出色的贡献。太平军占领扬州后,曾在这儿刻印了大量的书籍、文件和三字经等通俗宣传读物。当时,调到天京的刻书艺人也以扬州人为最多。
此外,扬州刊刻的经书,在国内外也享有一定声誉。解放后在扬州设立“广陵古籍刻印社”,整理和保存了大量古籍版片,同时又雕刻了大量的新版片。《楚辞集注》、《西厢记》、《杜诗言志》等的刊印,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简称广陵刻印社),位于扬州凤凰桥畔,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木版古籍专业出版单位,堪称“江苏一宝”。
扬州玉器
文化历史名城扬州是我国玉器重要产地之一。琢玉工艺,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玉器先辈艺师呕心沥血,勤奋实践,继承发展中国玉器优良传统,创制了数量众多,形式各异,工精艺巧的玉器珍宝。古籍《书经·禹贡》中便有“扬州贡瑶琨”的记述。1977年在扬州蜀冈尾闾,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氏族公共墓葬60多处,有石斧、石锛、玉璧、玉琮等器物,说明早在4000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生产生活,有了玉石琢磨的活动。解放后在扬州境内发现和清理的百余座汉墓中,出土玉器数以百计,达数十个品种。
唐代扬州琢玉,在手工业兴盛中有新的发展,贵族豪门用玉件装饰楼阁,所谓“雕栏玉户”。唐僖宗时,盐铁史高骈在扬州建有“御楼”,用金玉制作蟠龙蹙凤数十万件,装饰其中。高骈还将多年搜刮的扬州玉器珠宝数万件献给朝廷。唐代民间以玉器为佩、饰品亦渐开风气。 宋代扬州玉器已向陈设品发展,花鸟、炉瓶等品种日益丰富,造型、琢磨艺术水平大为提高。清乾隆时,扬州琢玉进入全盛时期,清宫中重达千斤、万斤的近10件大玉山,多半为扬州琢制,其中重逾万斤被称为“玉器之王”的《大禹治水图》玉山,成为稀世之宝而名闻遐迩。 今天的扬州玉器,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优良技艺。艺师们设计制作了大批造型优美、琢工精致的玉器,艺术水平仍居前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会,博览会受到高度评价和赞许。外国朋友们用“人间奇迹”的创造、“东方艺术之最”、“巧夺天工”等美好的语言来形容他们的感受,见证了扬州玉器为增进我国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在近几年来的全国、全省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扬州玉器在同行业中一直处于前列地位。如今这簇古老而绚丽的工艺美术之花,正在继承传统,发展创新的道路上继续成长。
扬州玉器分炉瓶、人物、花鸟、走兽、仿古、山子雕6个类别,品种齐全,花色繁多。70年代初琢制的《白玉宝塔炉》,在全国玉器评比中一鸣惊人,1981年在东京、名古屋专柜展出,受到日本各界人士高度赞赏。1986年琢成的《白玉五行塔》,主塔七级八面,高105厘米、宽32厘米,以8根玉链、440圈链条从四方连接四塔,构成群体,是古往今来玉塔中的一件罕见之佳作;同年琢制完成的《聚珍图》碧玉山,通高120厘米、宽90厘米,重达1000多公斤,以著名石刻为题材,集乐山大佛、大足石佛、龙门大佛和云冈石佛于一体,构成深邃幽秘的福地仙境。展出时,引起轰动,首都新闻界纷纷发布消息,并给予高度评价,香港报纸称这件碧玉山“是继中国清代乾隆年间制成的大型玉器《大禹治水图》之后二百年来仅见的玉器珍品,它充分反映了中国玉石雕刻技艺的新水平”。1989年运用薄胎工艺琢成的青玉《百寿如意》,1990年运用“山子雕”工艺琢成的白玉山《大千佛国图》,均荣获国家金杯。上述5件玉器,经国家评定为珍品,现收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