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要上好学,先上个好教师。”幼儿的学习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着幼儿的学习成绩。但是,对幼儿教师而言,又是一个永远都无法回避的现实。而作为幼儿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我知识,才能更好地胜任幼儿教师的岗位,为幼儿教师的工作增添新的活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国家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水平的提高。而良好的素质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良好的幼儿教师素质,是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只有拥有良好的幼儿教师素质才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成长发育条件,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与全面发展。
一、活动目的
教学目的: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活动目标:在游戏中启发幼
儿思考并感受物体之间的联系方式以及空间关系。活动方式:探索、感知、实践、合作。活动过程:语言、操作、倾听、模仿、游戏等活动对幼儿的理解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指导:采用示范和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指导。在活动中要注重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每个幼儿不同的特点和潜力,发挥每个幼儿各方面都有提高的潜力。指导方法:培养幼儿大胆想象、乐于表达、有创新意识及勇于探索、合作的精神以及对周围环境具有一定的感知力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流程
第一步:幼儿自主观察,选择自我感兴趣的事物,并制作出相应的物体。第二步:教师组
织幼儿进行拼图活动。第三步: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联想和想象,把画面中出现的物体想象成一个有趣的人和事、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一个有趣的动物形象,并对故事情节中的人物进行归类描述。第四步:幼儿小组进行讨论。第六步:将拼图活动进行总结。第七步: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幼儿进行思考。
三、教学方法
《纲要》指出,“让学生的活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此,《纲要》强调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就是在《纲要》中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多种活动。例如:让学生观察、操作并记录物体模型与实物之间的区别。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拥有一定体验,而且也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良好素质和良好能力的形成。在本课中,通过让师生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探究经验的平台,同时也让学生在不断探究中学习新知、体会经验、学会合作。从而使学生不仅在思维上获得了收获,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
幼儿在小组合作中,有一次我让班上的小慧把“快递箱”交给我,小慧觉得这个任务很好
玩,就不愿意交给我。但是有一天我在给她布置任务时发现她还是不愿意交给我,于是我想让她也参与进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活动后,我在一个小本子上写了一些活动总结并把幼儿参与活动情况用表格形式做了记录。我对小慧说:“你把任务交出去了,我就知道你还没有完成这一件事情。”小慧把她的回答写在了自己的本子上:“我已经完成了!”并把这个本子放在一边了。我还没有把我这个小组中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做完呢:“我写完了”、“我写完了……”、“我也写了……”...这一组幼儿是这样参与此次活动的吗?没有!这是不是说明我们小组只有一个幼儿呀?
五、评价建议
教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孩子是快乐的创造者,因此,评价中,我们以幼儿的评价为主,
采用幼儿一词多义评价的方法。评价孩子的标准可以是他们对活动的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等、
也可以是他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等。在评价过程中,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用儿童感兴趣问题、简单词语对评价进行综合等等。从这些小办法可以看出每位教师是有方法有策略的。但我们仍要注意评价时机和方法的选择,应尽量避免直接用评价形式进行教学活动。评价需要结合孩子的发展水平采取不一样的方式进行观察或体验来进行评定。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孩子更好地学习。作为幼儿教师应以自己的工作热情、责任心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