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淮南市经济和社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重要时期。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是根据《**淮南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要阐述ZF战略意图,明确ZF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宏观性、战略性、全局性、政策性的规划,是淮南各级ZF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和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也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时期,淮南市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克服国际金融危机负面影响,以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为主题,加快实施工业强市、东向发展、创新推动、城市化带动、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一)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就
1、经济总体实力快速、显著增强。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05亿元,比2005年的263.6亿元增加341.4亿元,年均增长13.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4690元(按2010年底汇率基准价计算约合3705美元)。全市财政总收入106亿元,比2005年增加67.5亿元,年均增长2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51.7亿元,年均增长26.6%。全市5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1300亿元,年均增长2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5亿元,比2005年81.7亿元增加104.8亿元,年均增长18%。淮南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为加快淮南市城市建设、实现迅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十一五”时期是淮南市工业化率提升较快的时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16.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88亿元,工业化率59%。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93.9亿元增加到2010年162亿元,增长明显。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1.19:53.18:35.63调整为2010年的7.3:65.7:27,二次产业比重提高12.52个百分点。工业强市战略取得积极成效,一大批高端技术应用于煤电化等产业中,提高了效率,增强了效益。以煤矿机械为代表的其他产业在政策培育下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国有企业稳步发展,园区工业迅速崛起,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3、城市建设成绩显著,带动城乡发展作用明显。“十一五”期间,淮南市大胆探索城市建设投融资新机制,进一步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山南新城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初步完成城市功能分区建设,城市规模迅速扩大;街区改造建设力度加大,城市特色日益显现;一批社会事业项目相继建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住宅建设发展迅速,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城市绿化、美化显著,城市环境质量和文化品位得到提升;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城市扩张建设的带动下,小城镇、乡村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大发展。2010年,淮南市总面积达258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56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100多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5%,居全省前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
4、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平稳发展。立足于整体搞活国有经济,盘活国有资产,不断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各项综合配套改革,企业活力明显增强。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林业产权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开放型经济平稳发展,荣获“2010浙商重点推荐投资城市”、“2010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等称号。五年全市累计引进内资722.7亿元,利用外资7.4亿美元,实现进出口5.6亿美元,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675%、89.7%、195%。
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教育事业有序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62.34亿元,教育固定资产总值五年来净增加6.05亿元,校舍面积增长65.4万平方米。全市有国家级重点学校4所,省级示范学校1所。2010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9.87%,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9.4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4.1%,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育、高等教育加快发展,教育改革取得新成效等。科技事业稳步推进,取得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相继获批,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2007-2008年度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等称号。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卫生投入大幅增加,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卫生工作呈现新的面貌,2010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37%;妇幼卫生保健和卫生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文化事业不断繁荣。2010年末全市共有文艺表演团体4个(不含民间组织),文化馆8个,博物馆(纪念馆)2个,公共图书馆4个。体育事业实现新发展。成功举办了安徽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并在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日益广泛、深入。 6、民生得到有效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2010年末全市总人口24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00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93.8%、77.9%。城乡人均居住面积分别由2005年的20.9平方米和25.1平方米提高到24.5平方米和35平方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五年累计社会保障支出54.5亿元。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体系更加完善。资源环境保护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设成效初步显现。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全市万元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2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排放量完成预期目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7%;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3%。社会秩序方面,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了全市社会政治稳定。全市初步形成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预计完成情况 “十一五”计划目标 [/td][td=1,1,112]2010指 标 2005年 年 预计 [/td]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其中:一产(亿元) 二产(亿元) 其中:工业(亿元) 三产(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美元/人年) 财政收入(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263.6 29.49 140.18 125 93.93 1386 38.5 15.45 128.3 525 40 330 290 155 2590 75 32 1000 605 44 394 354 162 3705 106 51.7 1318.2 81.21 140 13000 4000 1.2 35 45 186.5 15300 5400 - 41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859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 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2786 2.41 44.43 49.03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均期望寿命(岁) 7.5 - 7 74 7.5 74.97 “十二五”时期淮南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全面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方针,实施积极的消费促进政策,充分挖掘消费需求潜力;突出发展这个主基调,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落实七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努力实现经济总量的新跨越;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
——必须坚持“两型”引领发展。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引导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体制机制、基础设施、社会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深刻变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必须坚持“一主两翼”互动发展。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双轮驱动为主战略,以城乡一体化、合淮同城化为侧翼,实现“四化”良性互动,协调并进,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城乡、区域共同繁荣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发展。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形成保障科学发展更为有力的体制机制,全方位汲取国内外优质资源要素,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必须坚持创新创业推动发展。营造宽松有序、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进全民创业,充分释放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潜能。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造福人民群众为根本目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劳动得更加体面,生活得更有尊严,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淮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三个翻番、四个提高。三个翻番,即:经济总量翻番,
“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0亿元以上,进入千亿元城市行列;财政总收入翻番,达到24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分别达到3万元和1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完成6000亿元,力争7000亿。四个提高,即: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新型工业化速度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各类城镇建设步伐加速,到“十二五”末城市化率达到70%,三产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1.5%;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生态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完成省ZF下达的调控目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
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取得重要进展,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提升,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
专栏2 淮南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2010年 指标名称 (预计) 经济发展 [td=1,1,252]生产总值(亿元) 605 2015年 目标 指年均标 增长(%) 类型 预1400 12 期性 预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44 60 6 期性 预 第二产业增加值 394 810 16 期性 预 其中:工业增加值 354 750 18 期性 预 第三产业增加值 162 400 18 期性 预人均生产总值(元) 24690 50000 15 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累计完406 成6000 30 预期性 预财政总收入(亿元) 106 242 14.9 期性 预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51.7 135 15.2 期性 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结构调整 [td=1,1,252]三186.5 400 16.5 期性 7.3:4.7:导向性 导65.7:63.8:- 31.5 27 次产业比例(%) 工业化比重(%) 59 59 - 向性 导城镇化率(%) 65.4 70 - 向性 导居民消费率(%) 31 38 - 向性 科技创新 导[td=1,1,252]R&D0.9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 2 10 - 导向1.5 - 向性 性 每百名R&D人员导0.03 - 向性 0.01 PCT申请量(件) 环境保护 ≥全省[td=1,1,252]万元GDP能耗下降百分比 化学需氧量(COD)下降百分比 ≥全省2.1 平均水- 平 完成省≥全省下达目平均水- 标 平 5 平均水- 平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预- 期性 预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百分比 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百分比 完成省≥全省下达目平均水- 标 平 氨氮排放量下降百分比 完成省≥全省下达目平均水- 标 平 55分贝 55分城市噪声(分贝) 贝 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天) 346 350 - 期性 预城镇污水综合处理率(%) 工业污水处理率70 80 - 期性 98 100 - 预(%) 期性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率(%) 预93 95 - 期性 预19 22 - 期性 预41 45 - 期性 全市林木覆盖率(%)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改善民生 导[td=1,1,2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导5400 10800 15 向性 导4.5 4.3 - 向性 导3.6 20 - 向性 导- 75 - 向性 导- >40 - 向性 15300 30600 15 向性 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 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学前三年入园率(%)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累计培训农民(万人) 导12 15 - 向性 预89 96 - 期性 预≥95 ≥98 - 期性 预25 90 - 期性 导4.44 4.95 - 向性 导4.2 4.6 - 向性 预74.97 75.87 - 期性 约7.5 8.5 - 束性 导1.32 4.5 25 向性 导0.4 2.6 38 向性 城镇职工基本保险覆盖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 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个) 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技术人员数 人均期望寿命(岁) 人口自然增长率(‰) 对外开放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其中:出口额(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导1.35 4 15 向性 导引进内资(亿元) 260 960 30 向性 第三章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建设两型城市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为基本出发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争取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为抓手,继续推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开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加强与各类规划的协调、衔接和配合,尤其是“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区发展规划相衔接,实现“四规合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由经济增长型向全面发展型调整、由一业为主向多业并举调整、由矿区经济向城区经济调整。全面实施科教兴淮、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进一步推进园区建设,实现产业集约化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快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构建淮南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体系;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争取列入国家低碳经济试点城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
围绕两型城市建设,遵循“立足煤、延伸煤、不惟煤、超越煤”的发展路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发展提升优势产业,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与大力发展服务业相结合,淘汰落后产能与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相结合,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不断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煤炭、电力、煤化工等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着力培育发展洁净煤、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二、推进园区建设,实现产业发展集约化
推进开发区大建设、大发展,把开发区打造成加速淮南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抓住省ZF启动省级开发区扩区的机遇,继续争取提高省级开发区的数量,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以科技含量、投资强度、产业效益、生态影响作为选资标准,提高入园项目档次和质量,完善项目进入与退出机制,推动各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实现淮南国家级开发区零的突破。优化开发区产业结构和布局,
以园区建设推动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布局的优化,实现产业的集约集聚发展。 三、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提升要素支撑能力
立足于淮南“一主两翼”战略,围绕淮南大开放、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的要求,大力实施人才智力引进工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优化要素支撑结构,支持科技企业做强做大,积极与大专院校、研究院所联合,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煤炭高效率开采及瓦斯综合利用、煤化工精深加工及循环利用等核心技术向核心产品和经济优势转化,实现城市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四、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
坚持走城(矿)乡发展一体化的路子,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形成功能全、有特色、集约化的城镇体系以及市矿统筹发展体系。重点处理好生态环境、矿业生产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矿乡关系,为淮南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和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户籍管理等一体化发展。推进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毛集实验区的安徽生态建设试点市、县、区建设,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快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环保模范城,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五、积极推进“合肥经济圈”建设,加快合淮同城化步伐
依托合肥的政治、金融、信息、文化、教育及技术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淮南的工业和能源基础、生态环境承载力优势,共同建设“合淮工业走廊”,共同发展金融贸易、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推进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升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水平,形成分工合作、功能互补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区域发展支撑能力。以产业对接合作转移为重点,实现错位发展和配套发展,形成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
六、实施资源集约利用战略,推进资源可持续发展
一是推进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促进企业产品链的延伸和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培育新兴产业的目的。二是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开发。鼓励开发利用废弃矿山土地,探索工矿废弃地与建设用地补偿平衡机制。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探索城镇建设用地的合理流转机制。建立健全土地复垦制度,加大矿山废弃土地的复垦力度。加强土地整理和置换力度,推进各地土地整治、整理等项目。三是更加注重水资源保护。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节约工作,制定推进“五水”建设的实施意见,解决水多、关注水少、改善水脏、发展水运、兴建水景。合理配置水资源,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建立健全水价形成机制。四是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制定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规划,科学、合理地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一是支持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延伸发展煤—电—硅、煤—电—硅—光伏等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工程建设,严格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积极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现代服务业。开展低碳经济试点,构建以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二是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矿山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及劳动生产率,实现污染控制从单纯治理向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生产力转变,从末端治理向源头与全过程控制转变。三是设立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加强节能减排,提高排放标准,实施“三废”综合治理工程。四是构建产业、地域物质循环发展机制,促进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资源综合利用、延伸相关产业链条。五是全面实施建筑节能工作。全市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50%的标准,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减少城市和农村的生活能耗,减少生活废气排放。五彩淮南”内涵 “五彩”指黑、红、蓝、白、绿五种颜色。“五彩淮南”内涵是: 黑色煤炭的富集地--代表了淮南得天独厚的资源特异; 红色火电的输出地--代表了淮南冠誉全国的产业特质; 蓝色生命的起源地--代表了淮南博大精深的文化特点; 白色豆腐的发源地--代表了淮南源远流长的历史特色; 绿色生态的宜居地--代表了淮南充满希望的未来特征。
第四章实施“四煤”战略,推动经济跨越发展
实施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四煤”战略,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一、主推工业化,大力实施“四煤”战略
围绕工业强市,以调整工业结构、提升工业质量、增强工业实力为主线,以新一轮产业转移和技术革命为机遇,以皖江示范区和合淮同城化为契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坚持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相结合,依靠内力与承接转移、开放发展相结合,投资拉动与技术进步、绿色发展相结合,工业发展与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相结合的“四个结合”,全力推进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四煤”战略。到“十二五”末,形成并稳定1.2亿吨煤炭生产规模、1700万千瓦装机容量、多个百万吨级现代化工产品基地,打造千亿煤电基地、千亿企业、百亿煤化工基地、百亿煤机基地、百亿纺织基地。
通过大力实施“四煤”战略,在进一步提升煤电产业的同时,重点向深煤非煤方向发展,着重做到由煤电向煤化方向发展、由能源重化工向现代制造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多元并举发展,
促进工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构建科技驱动、效益优先、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体系,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现代工业发展格局,并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产业服务化和城市(镇)化、城乡一体化等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立足煤,做强做大煤电产业
立足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优越的城市区位优势和领先的人才技术优势,依托大企业、大集团,通过“建大矿、办大电”,继续推进煤、电产业的做强做大,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淮南市作为国家能源基地和华东“工业粮仓”的重要地位。
煤炭产业:在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前提下,依托大型煤炭企业,重点推进统筹规划、上大压小的规模化经营,积极发展高产高效矿井、提高资源回采率的集约化开采,加快装备机械化、生产自动化和管理数字化的技术装备现代化,进一步加大瓦斯治理等安全管理,促进持续长久的生产安全化。同时,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市的建设为契机,重点抓好塌陷区综合治理、资源枯竭矿区生态修复、利用和统筹搬迁建镇等工作。到2015年,原煤产量达到并基本稳定在亿吨产能,销售收入达到800亿元,力争突破千亿元,(二)延伸煤,着力拓展深煤产业 立足煤电优势,着力拓展煤化工、新材料等煤电延伸产业,通过打造煤-电-化、煤-电-铝和煤-电-硅-光伏等纵向一体化产业链,加快推进“深煤”产业由煤电向煤化工及新材料等领域发展。化工产业:将煤化工作为延伸煤的重要突破口和重点支柱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与“外联引进”,以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为核心,依托淮化集团和中石化江苏仪征合作为基础,大力发展煤制乙二醇、煤制甲醇等项目;以国投新集公司和皖能集团为基础,发展煤制天然气;支持安徽德邦化工有限公司联碱技改扩建、新建真空制盐项目;谋划及适时发展间接法合成油项目。着力打造煤基甲醇制烯烃、乙二醇、硝酸、化肥、替代燃料、精细化工、联碱等产业链,形成与华东地区其它大型石油化工、煤化工基地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格局,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和长三角化工中间体与精细化工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到2015年,化工产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200亿元。新材料产业:以粉煤灰、煤矸石和脱硫石膏为原料,大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利用丰富的电力能源优势,积极推进煤-电-铝一体化,发展新型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抓住光伏新能源发展机遇,推动煤-电-硅-光伏一体化,积极发展硅等新能源材料及其下游产品;以合淮同城化及合淮工业走廊的建设为契机,通过与合肥电子电器工业联动与配套,积极谋划和发展电子电器配套材料,如导电玻璃等平板显示光电子材料。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50亿元。(三)不唯煤,加快发展非煤产业将煤机等装备制造业作为淮南市“十二五”期间非煤产业的重要突破口,围绕安徽省煤机装备基地建设,依托现有优势企业与产业基础,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紧紧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历史机遇,加快发展壮大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玻璃制品、塑料制品、造纸等轻工业,缓解轻重工业比例失衡,优化工业结构、健全工业体系。装备制造业:发挥凯盛重工、舜立机械、长壁煤机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引进和专业配套,培育一批中小企业,形成合作密切、产业链长、关联性强的煤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陕西重卡集团年产5万辆新能源专用车项目,将淮南打造成辐射华东地区特种工程运输车辆制造基地。“十二五”期间,将煤机装备、工程运输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发展成为淮南市第四大
支柱产业。形成以煤机装备、印后装备、石化机械装备为优势特色、工程运输机械加工制造为新增长点的四大产品体系,推动装备制造业跨上一个新台阶。到2015年,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300亿元。食品轻工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做大豆制品产业,扩大“八公山豆腐”的品牌影响力;支持乳制品、方便健康食品、地方白酒、农产品加工等食品加工企业发展,打造特色产品;承接合肥辐射、加快合淮产业对接,大力引进和拓展家用电器及其配套产品;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引进、提升和拓展玻璃制品、塑料制品、造纸及纸制品,加快构建、完善和壮大轻工产业体系,开创淮南市轻工产业发展新格局。到2015年,食品等轻工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50亿元。纺织产业:抓住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向外转移的机遇,重点发展多功能蓬盖材料、汽车用纺织品、宽幅高强工艺技术材料以及高性能纤维医用纺织品等。支持淮南有优势、有特色纺织项目,通过主动承接、扩大产能、提高技术、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出口与特色服装加工业,做大产业用纺织品;引进和提升面料生产与加工技术,构建从纺纱、面料到服装成品的产业链;实现淮南市纺织工业的全面振兴与大发展。到2015年,纺织产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50亿元。 (四)超越煤,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以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相关专业园区为载体,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紧紧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机遇,积极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新兴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和开发力度,支持重大煤矿应用科技项目,推动矿用电子产业升级,打造成为淮南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柱和优势产业;发挥区位优势和把握长三角、珠三角及合肥的产业转移趋势,引进一批以电子材料与元配件及汽车电子等为重点的电子信息项目,发展淮南市汽车电子配套产业;发挥好项目的带动作用,拓展LED高效照明、蓄电池、特种电缆、光纤光缆、光伏电子等特色产品。到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50亿元。
新能源产业:抓住国家大力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和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依托淮南市丰富的电力能源优势,以煤-电-硅产业链为龙头,积极向下延伸硅产业链条,通过加大招商力度,培育发展集多晶硅、单晶硅、硅锭、硅片、电池组件、系统集成、发电应用等一体化的光伏新能源产业。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力争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实现新突破。
生物医药产业:抓住国家实施新医改的市场机遇和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机遇,以园区建设推动产业**,建成年产值5亿的医药工业园;以安徽永安制药为龙头,建成全省最大的化学合成和抗菌素原料药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辅料生产,力争规模达到全国第一;以中药制剂生产为龙头,带动中药产业化全面发展;以现有康保安医药包装工业园为基础,建成全省最大、门类最全的医药包装工业园。到2015年,培育1家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年销售收入超2亿元的龙头企业,打造3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拳头产品;国家发明专利产品10个左右,省级技术研究中心3-5个,打造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1个;生物医药销售收
入力争突破15亿元。
(五)打造“T”型产业布局,拓展发展空间
围绕淮南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着力打造以沿淮工业带、合淮工业走廊为主线,以七区(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煤化工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淮南工业园、凤台开发区、毛集经济开发区和平圩经济开发区)为重点,以多园(10个县区工业集聚区)为补充的“T”型工业布局。其中,舜耕山以南重点建设高新区和低碳区,舜耕山以北至淮河以南重点建设加工区和服务区,淮河以北重点建设重化工区。“十二五”期间,重点做好沿淮工业带与合淮工业走廊建设,做好园区扩容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园中园、“飞地”园区等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承载能力;积极推进中心城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促进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加快形成产业集群。通过产业**和完善投资环境,提升区域产业吸引力和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工业重点工程、项目 煤炭产业
依托淮南矿业集团、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皖北煤电集团新建矿井3对、安全改扩建矿井6对,新增煤炭产量3000万吨。 电力产业
重点开展平电三期、田集电厂二期、凤台电厂二期、洛电四期、田家庵电厂热电联供工程、山南新城区热电联供工程建设,新增装机容量72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积极开展平电四期等工程前期工作,与两个百万特高压线路建设相匹配。新开工一批输变电工程,完成投资60亿,新增输变电容量1000万千伏安以上。 化工产业
大力发展6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170万吨/年煤制甲醇及52万吨/年丙烯以及40万吨/年甲醇制芳烃、6万吨/年聚甲醛、5万吨/年碳酸二甲酯、4万吨/年聚四氢呋喃、15万吨/年苯胺、20万吨/年硝酸铵技术改造等项目;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100万吨联碱技改扩建、新建100万吨/年真空制盐项目;300万吨/年间接法合成油项目。 新材料产业
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年产100MW单晶硅片项目;年产50万吨高速线材;钢塑复合管项目;矿用防火材料项目。 装备制造业
凯盛重工有限公司装备制造基地(退城进园);年产5万辆新能源专用车生产基地;公路运输特种车辆生产项目;淮南矿业集团煤机项目;郑煤机集团淮南机械有限公司;淮南新集石油化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移动式公路运输储罐生产项目;矿用刮板输送机项目二期工程等。 食品轻工业
豆腐文化产业园项目;年产蔬菜深加工项目;大型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液态奶生产线续建;绿膳斋清真食品加工;潘玉粮油贸易仓储基地。白卡纸(高档生活用纸)生产线;年产5
万吨茶籽油预榨生产线项目;汽车智能安全气囊项目;金德汽车汽配及装饰件生产项目;高档卷烟纸项目;年产600万平方米环保汽车内饰材料生产线项目等。 纺织产业
支持新南港汽车装饰公司“200万米汽车用面料技改项目”、南澳地毯“多组分超吸音隔热材料技改”、安徽汇通纺织“漂白高温医用纱布”、“高档粘胶及纯棉、混纺针织纱生产线更新改造”、“医用绷带生产线”、德高制衣“高端ERP信息化建设”、安徽振淮蓬帆公司“新厂房整体搬迁扩建”等项目建设。 电子信息产业
支持万泰电子煤矿安全控制数字化防爆电气产品产业化等重大煤矿应用科技项目;淮南斯迈特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汽车用废气循环控制阀,汽车用角度位置传感器及火线圈等项目;新光源特种照明器材公司LED太阳能照明灯具、启迪电子数字化矿山等项目。 新能源产业
三安光电公司、美国安科公司投资80亿元的“年产1000MW高效、高倍聚光太阳能组件自动化生产线;淮南博胜新能源投资27亿元的200兆瓦光伏电站建设;淮南市凯迪绿色能源有限公司2.5万千瓦生物质电站项目。 生物医药产业
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新上项目;深圳市国际科技有限公司的医用检测设备生产项目;安徽江中高邦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射用瑞替普酶、吉爱姆等产业化生产、达到年产20万支冻干粉针的生产线及GMP改造项目等。(一)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发展现代物流业
“十二五”期间,淮南应依托煤电化等优势产业,大力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加快构建信息通达、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将淮南建设成皖豫鲁苏的区域性重要节点城市、辐射合肥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区域性能源物流中心城市。重点打造2个物流园区,8个物流中心,并建设以淮矿物流为龙头的一批现代化物流企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完善物流服务功能,形成集产品开发、加工、展销、交易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物流供应链。加快物流节点周边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快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建设,鼓励支持物流研究与人才培养。
(二)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
积极吸引股份制银行进驻淮南,力争十二五末我市股份制银行数量达到7家;吸进1-2家外资银行来淮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引导和支持异地银行在淮南开展贷款业务。理顺地方金融机构产权关系,推动农村信用联社向农村银行转制,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优化资源配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金融机构跨区域经营,不断增强地方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建立政策性银行、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型股份制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等构成的结构合理、竞争充分、运行高效的银行体系。健全保险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企业养老保
险,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发展中小企业保险,努力发展责任保险,加快保险业务向多元化发展。大力引进和发展证券、保险、期货、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快培育优质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力争到2015年底上市公司达5家。初步建成以银行业和保险业为主,金融机构齐全、保险市场发达的金融体系,以及华东地区最大的煤产品交易市场和煤行业金融衍生物交易中心。
(五)完善网络体系建设,发展商贸流通业
推动传统商业经营模式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重点发展连锁经营,中高级批发市场,完善郊区与农村流通体系。大力打造龙湖路商贸文化广场核心现代商业中心区和一批有鲜明特色的次级地区级商业中心、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和小型零售、便民商业网点,完善多层次商业服务网络,推进电子商务网的发展,支持商贸企业建设物流配送网络。“十二五”末,新建2个立足淮南,辐射周边,年交易额在10亿元以上的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 打造大型商业航母。建设大型现代商业综合体。引进一批高端商贸项目,将龙湖路培育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高档商业区。到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5%以上,达到400亿元。
培育孵化大型商业企业集群。重点选择一批发展势头好、管理机制健全的商贸流通企业,在完善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基础上,以资产为纽带,品牌为载体,促进资产重组和同业整合,形成一批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十二五”末,力争全市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达到200家,其中:年营业额超亿元的企业达到30家以上,年营业额超5亿元的达到8-10家,年营业额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以上。大力提升城市品质,积极发展旅游业
“十二五”期间,以彰显城市特色,延续城市记忆,提升城市品质为导向,积极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围绕“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战略目标,以项目为抓手,推荐重点建设项目10个左右,总投资200亿元以上;以创新为动力,打造淮南市旅游发展“新格局、新体系、新品质、新形象”;以景点为基础,构建以田家庵、山南新区城市旅游发展为“双核”驱动,淮河民俗风情游,舜耕山生态休闲游为“双轴”联动,八公山、春申君纪念园历史文化旅游板块,上窑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板块,焦岗湖水乡休闲度假旅游板块,潘集等采煤沉陷区农业生态游、休闲观光旅游板块和煤、电、化等产业的工业游板块,形成国家**以上景区20家;其中5**风景区2家,4**风景区6-8家。以产品为中心,形成观光、休闲度假、文化旅游三大主导产品,工业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十二类专项旅游产品谱系,统筹推行五条重点旅游线路。以企业为主体,完善旅游要素配置,增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做强“六大”核心产业,做大信息业、文化业、旅游地产业等“三大”相关产业,涉足影视业、物流业“二大”外围产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现出新力新势、新貌新局的“黑、
白、红、蓝、绿”五彩缤纷新淮南。到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达到1271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63.5亿元。入境游客近3.5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237万美元左右。
服务业重点工程、项目
现代物流业。重点建设淮矿物流园区、曹庵工业物流园区、安徽省淮南市山南新区商贸物流城、国润物流园区、淮河国际建材物流城、连岗港口物流中心、淮南鑫海物流园、淮南医药物流园、淮南景运粮食产业园等。
商贸流通业。重点建设淮南义乌商贸城、信谊·国际购物广场(乐购)、沃尔玛中环国际城店、南京中央商场、东方国际购物广场(百盛)、潘集区建材交易大市场、中国凤台商贸城、潘集区农产品交易大市场、淮河大市场、山南新区现代化汽车城项目、山南新区金鹰百货、大润发洞山店、新永安商贸城等项目。
洞山上东锦城到龙泉段建成大润发二店,沃尔玛一店的洞山商业副中心和山南新区以金鹰,银泰百货为代表的CBD商务中心等,与市级商业中心相呼应,构建辐射皖西北的大型商贸中心.
旅游业。继续建好八公山旅游综合服务区项目、上窑森林公园、焦岗湖滨湖度假村、国家级焦岗湖湿地公园开发和海顿影视天地项目等旅游项目。新建大通蔡塘湖项目、蔡城塘湿地保护及生态休闲旅游项目、淮南大剧院、孙家花园原貌恢复项目、毛集实验区旅游基础设施与自然生态修复项目、八公山风景区“淝水之战”古战场遗址文化园项目等。
文化产业。重点培育书刊批发、书画、古玩、文化用品、花卉“五大专业市场”。打造花鼓灯演艺产业基地、少儿艺术产业研发基地、焦岗湖影视基地、九龙岗影视基地、山南新区科技动漫研发基地“五大文化基地”。建设志高科技动漫园、淮河风情文化园、淮南子文化产业园、奥林匹克公园、歌华文化创意产业园“五大产业园区”。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的淮南文化产业带。
房地产业。继续做好浙江万向生态园、大通区上窑镇旧城改造项目、香榭华都项目、西都绿洲、锦绣康城二期、熙城春天等项目建设。新建山水龙城(沃尔玛)、朝阳东路综合项目开发、金地新加坡花园城、彩云小区、城东小区、生活家居广场、四季花园二期等项目。树立全域淮南的理念,统筹城乡发展新格局,推进“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中心城区功能,重点做好山南新区的开发建设。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0%。 一、“东进、南扩、西调、北联”,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东进即扩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形成新型工业和物流产业基地。南扩即配合“合淮同城”战略,在舜耕山以南建设山南新区。西调即优化西部城区城市用地布局,疏解旧城人口;对停产、破产企业用地实施“退二进三”;改善交通条件,提升城市品质;新增城市用地主要用于疏解旧城人口,为新型产业提供发展空间。北联即加强中心城区与北部地区的交通联系,新建多座淮河大桥,提高道路等级,带动潘集区和凤台县的城镇发展。着力构建“一主、两副、四区”的城镇发展格局。
二、“三组团、多中心”,优化中心城区功能
“三组团、多中心”结构,即东部城区组团、西部城区组团和山南新区组团。三组团分工上各有侧重,在发展时序上要优先发展东部、积极跨越南部、平稳推进西部。
东部城区组团主要功能为全市的传统商业中心和装备制造业基地。结合淮河退堤工程,重点打造滨淮河、滨高塘湖新城,“十二五”期间,建成4-5平方公里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滨河、沿山两条边界地区的环境提升,以及中心商业区更新与扩大。加强沿河、沿山地区绿化美化。继续实施老城区道路网提升工程建设,推进路网改造加密,逐步完善道路与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搬迁工业企业,优化功能配置,营造宜商环境。
西部城区组团主要功能为矿区生活服务和旅游服务中心、传统工业基地。重点改造西部矿区和打造滨瓦埠湖城区,加强生态保护,整治沿山景观,优化生态环境,对采煤沉陷区实施生态恢复工程,积极发展农家、渔家的观光、休闲、体验旅游项目;搬迁污染厂矿,加快用地功能调整步伐;着力推进大集中安置点建设和棚户区改造。
山南新区组团主要功能为行政办公、文化、科研教育中心、体育及现代服务业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三、建设四区,提升城市形象
结合淮南当地特点,将建设四区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处理好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绿色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推进“五城联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
(一)开发新区,着力打造现代化山南新区
山南新区定位为淮南行政办公、文化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新区建设要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原则,处理好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营造宜居环境,突出城乡统筹,推进“造城靓乡”,构筑淮南市乃至安徽省城乡统筹发展的典范。重点建设政务新区、生活宜居区、商贸服务区、教育园区和轻型工业区,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生活居住、现代服务业、休闲产业和轻型工业。积极构建多元产业平台,吸引人口向新区集中。新区路网建设根据地形特点、水系的分布系统采用方格网布局,构建“八纵六横”路网骨架,使其水系、绿化纵贯整个南部新城区,实现城区与舜耕山及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继续加快水、电、气、信、网的配套建设,注重生态系统、工业
区域系统、文化体育系统建设,优化配置资源。逐步把山南新区建设成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和现代化城市建设样板区。
(二)提升老区,重点提升东部城区档次
东部城区应做好现有部分建筑及一些塌陷点的拆迁整治工作,同时东部城区规划新建若干条对外的交通动脉线,结合现有资源及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大背景,东部城区的发展战略应着重于旧城的改造与美化,旨在提升东部城区的档次和形象。西部、北部城区重点老城区也要有规划、有步骤地实施改造。应首先解决搬迁和城乡矛盾的主干问题,借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快车,战略性、全局性、有机性的解决老区发展的难题,力求加速城区综合整治展示淮南城市新形象。以改善城中村综合环境,完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构建和谐社区为目的,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 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以中心城市、重点镇为节点,以高速公路和市域主干公路为依托,构建“一主两副四区”的城镇空间发展结构。
“一主”:指淮南中心城区,包括东部城区,西部城区以及山南新区三部分。是市域未来重点培育的增长极核,是吸引人口集聚的主要地区。主要承担区域**功能,辐射市域周边区域。 “两副”:指市域内2个副中心城市,即潘集区驻地,凤台县城。是区、县域的综合**中心,主要辐射本区、县及部分相邻县市。
“四区”:在全市形成四大城镇发展片区,即南部城市发展区、潘芦城镇发展区、凤桂城镇发展区、毛新城镇发展区。
南部城市发展区:包括中心城区三大组团,以及周边的曹庵镇、杨公镇、上窑镇、高皇镇、平圩镇。中心城区是淮南的公共服务中心、现代制造业发展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区;中心城区周边的建制镇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都市型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特色旅游业;建立中心城区到各建制镇的城郊公共交通体系,形成半小时通勤圈。
潘芦城镇发展区:以潘集区袁庄为中心,依托淮潘公路,东联古沟乡,西接芦集镇,形成煤电化与城镇协调发展区域,袁庄为煤电化产业基地的服务区。积极促进潘集区中部沿泥河两侧沉陷区居民向袁庄、芦集镇转移,加强与泥河以北地区建制镇的交通联系。
凤桂城镇发展区:以凤台县城为中心,依托308省道加强与桂集的联系,形成城镇发展区域。完善凤台县和桂集的矿区配套服务功能和支农功能,引导西淝河两侧采煤沉陷区居民向区内转移。
毛新城镇发展区:以毛集镇为中心,依托102省道和夏(夏集)张(岳张集)公路,联系新集镇、岳张集镇的城镇发展区。 合肥经济圈(淮南)重点工程项目
交通设施工程。“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一批道路与快速连接线工程, 加快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城际轻轨、新桥机场淮南航站楼规划建设,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对接。完成合淮蚌高铁暨淮南东站建设,争取商杭高铁经过淮南并设站;推进淮蚌高速公路建设;
启动淮滁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工作,直线拉近淮南与长三角区域的距离;建设九龙大道,与合肥市蒙城北路实现对接,构建合淮城际快速通道;规划建设淮南大道、舜耕大道;配合合肥新桥机场建设,同步规划建设淮南到新桥机场的快速连接线;推进淮南至合肥煤炭外运通道建设;实施淮河航道升级改造;完善高速公路通往4A以上景区连接线。
“一区一廊”建设。“一区”指淮南的山南新区。作为淮南的新行政中 心区、文教体育中心区,准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等,将成为合淮同城化的重点对接区域。“一廊”指以206国道、合九路(合肥—水家湖—九龙岗)、合淮大道三条主要干道为发展的主轴线,重点发展机械电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二、积极承接转移,主动融入长三角
增强区域经济意识,发挥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积极承接长三角区域资本和产业转移。利用合淮工业走廊的平台,加快创建利益共享和合作开发机制,共建开发园区,推进优势互补和战略上的整体发展,进一步开放淮南门户,深化区域合作,推进经济发展。
进一步扩大区域合作范围,主动融入长三角,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与上海市长宁区、杨浦区,浙江平湖等地的合作。以战略合作协议和规划为指导,共同协商,签订正式协议,成立共建区管理机构,编制共建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启动区详细规划,确定开发建设主体,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按照资产和出资比例,分担权利和义务,分解GDP统计、税收等有关指标,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共建区收益.采用园中园、共管园、项目合作、和托管等多种方式,实践“飞地经济”,做大做强工业走廊承接产业示范区,重点支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发展。 完善承接转移、区域合作支撑工程建设。强力推进凤台电厂二期、田集电厂二期、平电三期、平电四期项目、山南新区热电联供工程、淮沪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项目规划建设。通过煤电联营、煤电一体化、皖电东送,把丰富的煤炭资源就地转化为清洁电能,打造长三角地区能源供应基地。深化与中石化江苏仪征化纤股份公司合资合作,加快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开发区建设,重点实施淮南煤制170万吨甲醇及转化烯烃、60万吨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项目,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化工原材料基地。 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淮南崛起步伐
高经济开放度、市场成熟度,实现资源城市发展由自我积累向开放发展调整、由资源要素驱动向市场资本带动转变。统筹外宣、外资、外经贸、外智、外事“五外”工作,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推进开放、促进发展。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借助中国豆腐文化节、国际少儿艺术节等平台,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建立健全与央企合作互动机制,积极引进央企项目投资,寻求与央企省企更大的合作。 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与竞争,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速推进淮南崛起。第一,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宣传淮南的优势、淮南的环境、淮南的形象。第二,外商投资做到集群化。既要抓“走出去”,又要抓“请进来”,“走出去”要在坚持ZF推动与专业推进相结合、坚持境外招商与境内招商相结合、坚持引进产业资本与引进金融资本相结合、坚持招商引资与招商引智相结合。继续利用淮南能源基地优势,加强与华东沿海地区能源合作,同时要积极利用他们的优势来发展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第三,外经贸做到多元化,要稳定既现有市场、开发新兴市场、扶持龙头企业、抓好服务外包。第四,外部人才做到本土化,要以企业为主体,进一步加强引智对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支持;要以人才培养为
根本,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研发队伍的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加大对产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行业的引智投入。第五,外事工作要常态化,形成一个有效沟通的机制,提高效率。“十二五”末期,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亿美元,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亿美元,其中出口2.6亿美元。
有效衔接公路、铁路、水路,完善城乡综合交通体系
建设公路、铁路、水路三位一体的城乡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公路方面,建设多条联系周边城市的高速公路,优化市域公路网,加快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整治,完成对境内国省干线公路的改造升级工作。积极发展覆盖城乡的市域公交网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到2015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4323km,新增公路里程达145km。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85km。新增城市公共客运专线23条,新增市郊、农村公共客运专线10条,新建四座淮河大桥及淮河隧道。铁路方面,加强规划建设铁路项目力度,推进淮蚌高速铁路及客运站、商杭高速铁路及客运站建设。水路方面,发挥岸线资源优势,做好淮河干线整治工程,提升泥河的通航能力至**,在航道网改造的基础上,充分扩大水运能力。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100万吨。到“十二五”末,淮南市基本形成综合交通网络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运输方式优势互补,结构协调,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的新格局,充分发挥综合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依托重大项目,强化水利工程体系建设
淮南市“十二五”水利建设要坚持“五水”思路:解决水多,关注水少,改善水脏,发展水运,兴建水景。以提升水利保障能力为核心,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抓好全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推动以淮河行蓄洪区调整改造、沿淮低洼地治理、淮河干流一般堤防加固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治淮工程,将淮河支流、淮河低洼地区纳入淮河防洪除涝治理体系中。通过对龙王沟水系、八公山涧沟、谢家集排洪沟、洞化截洪沟的整治,新建曹嘴泵站、改造夏陶泵站,全面提高市区防洪、除涝能力。统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城乡和区域水利发展,以淠史杭水量重新配置为契机,全面完成引大别山优质水源工程,推动引江济淮工程尽快实施,改善淮南市供水水源结构,保障供水安全。夯实“三农”发展基础,全面实施小水库除险加固,构建完整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 三、加快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
加快新建城区公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造并提升老城区管网输配能力,完善城镇供水、燃气、供热、污水处理厂网设施,推进城乡公用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完善给水、排水设施,推进雨污分流管网系统建设,完成污水截流管网工程,实现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达80%以上,COD消减量达250mg/L以上,“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城市污水“全集中、全覆盖”,污水处理率达到85%。同时,加强供电、电信、供热等设施建设,着重推进山南新区公用工程的建设。燃气工程方面,按照以天然气为主,瓦斯气、液化气等为辅的原则,淮河以南地区主要采用天然气供气,部分地区由矿井瓦斯气供应,在气量不足时,可纳入天然气供气范围,淮河以北地区为瓦斯气供气范围,主要由矿区供应。做好燃气输送管网和天然气门站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交通设施
公路方面。加快建设淮滁高速公路、建成淮蚌高速公路和济祁高速公路。优化市域公路网,建设煤炭运输公路通道,中心城区建设东环快速路、南环快速路和西部二通道等3条快速路。 铁路方面。规划建设商杭高速铁路、建成合淮蚌高速铁路,加快阜淮线和淮南线电气化改造,开展新建淮蚌铁路连接线前期工作,新建淮南高速铁路客运站和9个矿区铁路货站。
水路方面。做好淮河干线整治工程,浚深拓宽西淝河航道,达到国家Ⅲ级航道标准。提升泥河的通航能力至**。重点建设凤台海螺码头、凤台新港、潘集架河码头、煤化工基地化学危险品码头及散货大件码头等。
另外,适时启动城市轨道交通、淮河隧道、山南新区城市候机楼、通用航空机场布点选址等前期规划准备工作。
水利设施
河道堤防加固、河道整治、行洪区改造、世行贷款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西淝河等沿淮洼地治理应急工程,董峰湖行洪区调整与改造、汤渔湖行洪区调整与改造等防洪除涝工程,脆弱河湖、湿地生态修复、县乡河道河塘疏浚等水土保持与水生态治理工程,前期工作投入、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投入等专项工程,加快农村人饮、泵站更新改造、灌区节水改造等民生工程建设。 公用设施
给水工程方面。规划中心城区水源为淮河和瓦埠湖原水,山南新区水源主要为大别山原水,新建山南新区水厂、高塘湖新区水厂、平圩镇水厂等城镇水厂,改造东西部老城区供水管网,提高供水能力。
排水工程方面。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心城区的污水全部经二级处理后排放。扩建淮南第一污水处理厂、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新建山南新区污水处理厂和高塘湖污水处理厂等6个城镇污水处理厂。
供电工程方面。新建500KV孔店变,预留用地10公顷,新建220千伏泉大变、范圩变、曹庵变,新建12座110千伏变电站。将现状舜耕山南侧220KV架空输电线路改线绕行至曹庵镇以北,将现状山南新区110KV电压等级架空线路采用电力电缆沟形式改造,新建山南新区电力线路,采用电缆沟或电力排管埋地敷设。
电信工程方面。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通过网络对外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其虚拟化的池化资源。实施“云•海”战略,构建“云•海”公共管理信息平台。山南新区建设程控交换局2座,交换机容量40万门,新增移动交换机2台,交换机容量达100万户,全市新增TD基站520个,加快其他地区部门交换机扩容工作。山南新区新建设邮政局1处,邮政支局2处,西部城区建设邮政支局1处。
供热工程方面。田家庵电厂作为东部城区主要热源,新庄孜矿热电厂作为西部城区的主要热源,山南新区新建2座集中供热锅炉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区域科技基础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支撑淮南产业发展的高层次研究机构、高水平研发中心,构建一批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信息化平台、省级质检中心等综合性和专业**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支持淮南矿业集团建设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组建中国煤矿工程技术研究院;建设生物医药工程研究中心、淮南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建立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布局相对集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省级毛集民营科技产业园建设。力争到2015年,实现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高新区的规划面积达到25-30平方公里,形成具有淮南特色的高新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坚持ZF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把文化发展和文化特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中,高起点、高标准改建新建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标志性城市文化设施,建成淮南大剧院、少儿艺术研发基地、奥林匹克公园、淮南科技馆、新广电中心、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美术馆等重点项目。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十二五”期间,实现每个县区都有文化馆、图书馆、部分地区建有博物馆建设目标。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全部达到
国家等级馆标准。全面完成4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场地、人员、经费、活动四落实。完成农村行政村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强档案馆设施和功能建设,市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建成集国家档案资源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信息利用服务中心、现行文件利用服务中心四为一体的新型档案馆。文体事业重点工程项目 推进重点文体设施建设。建成淮南大剧院、少儿艺术研发基地、奥林匹克公园、淮南科技馆、新广电中心,市图书馆、市文化馆、淮南煤炭博物馆、大通万人坑教育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完成市博物馆第三期工程。规划建设大通体育文化产业园。 实施文化“十个一工程”。奖励在对淮南文化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作品,评选作品类别分为十项:图书,戏剧(歌舞剧、话剧、戏曲、舞蹈、相声、小品),广播影视作品(电影、电视剧、电视片、广播剧),理论文章,音乐作品,少儿节目,新闻作品,专题节目,外宣品,书画摄影作品。此工程作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品工程、引导示范工程,对于推动和弘扬淮南主旋律精神产品的生产、发展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提升和展示淮南宣传文化战线整体素质的一个高层平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