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学理论整理

2022-02-27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三章 文学的性质

文学的性质是指文学本身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人文学科的内在特性。文学是一种历史现象,人类对文学性质的认识也一直在发展和变化当中。

定义: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特性。它通过创造艺术形象,以不同于科学和逻辑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

定义:文学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它是作家一

定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不自觉的显现,包括政治和思想的、道德的、

族的、宗教的等倾向。

政治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体现

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定义:文学反映社会实践而又能动作用于社会实践的特性。文学的实践性经常体现为对政治实践的直接影响。文学对经济、社会的变革也会产生深刻影响。

文学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是通过改变人的精神和观念间接实现的

认识性倾向性实践性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

定义: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情感构成了审美活动的心理基础。文学的主要目的是表达情感、以情动人,情感因素在文学中具有主导性质,因此,情感性是文学作为审美艺术的重要特征。

文学是个人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进行社会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

情理交融是文学审美活动的现实表现

定义:文学创造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

文学的情感性侧重于就审美主体而言,文学的形象性偏重于从审美对象来说。

形象性是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

文学形象是有创造性、有生气、有意蕴的形象。文学形象主要是作家的艺术心灵创造的产物,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精神活动的结晶。文学形

象比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更集中、更典型,更能体现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多样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定义: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的特性。

对人与自然现实关系的超越。文学可以通过想象等文学手段,使人在审美的瞬间超越自然的束缚,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第一、人在文学中能动地刻画自然并表达自身感受。第二、人在文学中实现对自然的征服。第三、人在文学中同自然结为知己。

对人与社会现实关系的的超越。文学审美使人在想象中摆脱现实社会关系的束缚,实现一定程度的精神超越。人们总是在文学中寻找理想,追求理想。

对人自我的超越。文学审美是心灵的自由活动。美的文学可以陶冶性灵,启发幽思,拓展心胸,塑造人性,完善人性。情感性形象性超越性

文学是审美的艺术

文学的间接性(非直观性)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为读者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留下了更加自由的创造空间

文学的精神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语言符号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征。

文学的精神性充分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心理描写之中。

文学的韵律性,是指作家艺术地运用语言使之具有节奏和声韵美的特性。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第四章 文学的价值与功能

文学的价值与功能是文学的社会意义和作用的集中表现文学价值: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

客观:文学的价值植根于社会生活之中,是社会生活的集中表现与升华主观:文学是人艺术地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

文学价值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文学价值的创造【作者】

文学价值的最终实现【读者】

文学价值的最终实现,是通过读者阅读和接受完成的。作品的潜在价值通过阅读接受而成为一种显性的存在。

读者的阅读是主动参与的过程,读者的价值观往往会影响对文学作品价

值的认识和判断。

文学价值是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

文学价值既具有客观的相对不变的特性,又具有随阅读环境变迁、接受者变更而发生变化的特性

文学评价对作品的价值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文学价值是主体对生活对象和作

品进行审视、对话和评价的结果

文学观念:不同主体对待文学价值的选择和接受的基本观点 统领

涉及审美理想、道德追求、情感愿望、兴趣爱好等

人们在特定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关于美的基本观念和规范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是指文学具有多种不同的价值,既包括文学作品本身价值的多样性,也包括文学作品在读者接受中所显示的多种价值

文学价值的分类:从具体内涵分:人文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

值、交往价值、科学价值、商业价值等

从价值的意义和效果论: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积极价值和消极价

值、短暂价值和长久价值、现实价值和未来价值、显在价值和潜在价值等。

文学价值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那里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主导价值:在文学作品多样性价值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

对文学价值的认识,共同点都强调真、善、美,这是精神价值中的三种基

本形式,

也可以称作知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

文学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文学价值的追求,从根本上说源自人对自由自觉活

动价值的追求。文学活动和人的其他历史性活动一样,其自由追求必定体现出真、善、美的一致

对文学真、善、美价值的评定:文学上的审美评价和审美选择,从根本意义上讲

是一种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

文学价值与文学评价

文学价值及其生成

多样性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与主导价值

文学的真、善、美价值文学的价值

内在依据

整体性: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功能都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具有整体性,体现在文学对人的情感、理想、信念、道德、人格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学功能: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文学功能存在的依据是文学的价值

文学的认识功能是指文学具有帮助人获得社会和人生知识、加深对人和社会

理解文学的认识功能不同于哲学、科学的认识功能。文学的认识功能主要不

在于探求客观真理,而在于用艺术的形式实现对人和世界关系的把握。它不是概念化的和抽象的。

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指文学作品具有影响思想情感、净化心灵世界、增强

生活勇气和信心的功能。广义地讲,文学的教育功能还包括文学具有的政治的、社会的、伦理道德的启蒙和教化功能在内。

文学的教育功能,实质上就是一种提升和净化人的心灵的功能。文学是

疗治社会和心灵的良药,它使人向“完整的人”和“丰富的人”的方向迈进。

文学的教育功能,表现在道德、伦理、教化、政治、美育、人生等多个方面。

文学的认识和教育功能

文学的审美功能:是指文学具有沟通文学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美感和情感需

求,使人获得精神对现实的超越、实现审美理想,推动促进个性和才能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功能。

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文学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存在和发展

的,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讲,审美是文学的最基本的功能。

审美功能和其他功能的关系:在与读者的关系上,文学的审美功能往往发挥更直

接的作用。一方面,文学的审美功能实际上是文学实现其他功能的中介。审美是读者把握文学形象及思想内涵的主要通道,是将作家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转化为读者精神财富的必经之途。另一方面,文学的审美功能又是以情感为中心的整体性概念,它是文学各种功能协调统一的重要条件。文学的审美功能不仅表现在其他各种功能在内容上都渗透和蕴含着情感体验的审美因素,具有审美的意义与特征,而且表现在其他各项功能都统一于审美,都要以审美为旨归。

文学审美功能的类型:从美学的角度看文学的审美功能可以分为:悲剧型、喜

剧型、优美型和阳刚型

文学的娱乐功能:文学可以给人带来身体快适、心情愉悦、精神自由的功能。

文学娱乐功能的主要特点是让接受者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快乐感。文学的娱乐功能有助于其他功能的实现。好的文学作品常常是寓教于

乐,就是把文学的教育功能渗透在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当中,如通过富于吸引力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使人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那些市场化的写作往往把文学的娱乐性表现的淋漓

尽致。一方面,文学的娱乐功能发挥得越充分,人们对娱乐功能的也就会越强烈;另一方面,读者对娱乐性文学作品的追捧,势必使文学的娱乐性越发突出。

文学的审美功能文学的娱乐功能

文学的审美和娱乐功能

文学的功能

第五章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是文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经验进行审美加工从而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

创作动机的个体性因素。创作动机的个体性因素是指驱使作家创作的那些个人生活经历或心理体验需求。

对于作家的创作而言,个人的童年经历、精神创伤、阅历与见闻等都可以成为重要的动机因素。

创作动机的社会性因素。这是指驱使作家创作的那些非个人需求。作家无不生活在社会关系的网络中,文学创作实际上是一种由个体性面貌呈现的社会性行为。

创作动机的构成

创作动机是指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

文学创作:是指作家从产生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到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过程

文学创作过程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从内在心理体验到外在形式的形成过程

影响文学作品的内容

影响作家对创作技巧的选择影响文学作品的风格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都发挥重要的影响,甚至还左右着作品的风格与基本价值的取向。

对创作过程重要作用

创作冲动主要是指一种迫使作家进入具体创作过程的愿望和心理躁动,推动着作家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没有创作冲动就不会产生艺术创作活动创作冲动是一种具有主导性的朦胧的情绪体验创作冲动是一种复杂的和升华了的情绪创作冲动总是指向作家的内心世界主要特征

创作冲动

创作动因是指作家生活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创作内驱力

创作动因【开端】

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创作动机的指引和创作冲动的驱使下,运用艺术概括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形成完整的艺术世界的思维过程。

形成作品整体构架设计具体艺术形象安排情节的演变 过程

三步骤紧密相连而难以分解,不一定又先后顺序

艺术综合:作家对材料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完整艺术形象的过程艺术简化:作家对材料进行简略化处理的过程

艺术变形:作家有意将描写对象用不同于生活常态的变异形式表现出来,

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过程

主要方式:艺术简化

艺术构思【核心环节】

语言呈现是作家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

语言呈现阶段的问题是:如何能够用语言将人们的所思所想所感准确地传达出

来,特别是如何将那些本身就不清晰的概念、感觉、情愫、感悟等心理因素完整、准确地传达出来。

语言运用需要考虑:恰如其分、富有表现力、追求独创性

语言呈现【最后阶段】

文学创作过程

艺术直觉是指创作主体在瞬间直接把握客体审美意蕴的思维方式或能力艺术直觉和科学直觉:相同点:直接、无逻辑推理过程、创造

区别:第一、科学直觉主要把握事物内在的特质或规律,

艺术直觉则把握事物蕴含的审美价值。第二、科学直觉排斥个人偏见,艺术直觉则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性。第三、科学直觉较少带有情感色彩,艺术直觉则有着强烈的情感性。

艺术直觉与创作灵感:艺术直觉是一种思维能力,是创作主体经过长期生活积

累、

文化知识学习、创作实践锻炼而形成的艺术洞察力,具有

较强的稳定性;创作灵感则是一种情绪与想象力的瞬间勃发状态。

艺术直觉

艺术情感是指作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产生的、作为艺术创作动力和表现对象的态度和体验。

艺术情感的表达需求构成了文学创作的重要动力情感的再度体验构成了文学创作的核心艺术情感是艺术形象的重要构成成分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用艺术情感

艺术想象是指文艺活动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通过艺术加工而创造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

特点: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主体性、形象性、情感性、非逻辑性类型:再造性想想、创造性想象

艺术想象

艺术理解是指创作主体融合了形象和情感的理性思维活动

艺术理解与创作动机:作家产生创作动机,一方面固然需要情感的激动和生活

经验的触发,另一方面这种触发总是与理解交融在一起并发挥重要作用。艺术理解一旦形成,就会贯穿作家整个创作过程,对作品的形象、情节、主题乃至形式诸因素都产生重要影响,并引导着创作过程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艺术理解与选材:选材是指作家在大量的生活经验储备中挑选准备表现的材

料的过程。艺术理解是判断生活材料有用性的主要手段。

艺术理解与构思:在构思过程中,从性格刻画到情节安排,都离不开艺术理

解的帮助。作家在描写人物形象和编织情节时常常要思考如何才能使其合情合理,这就离不开理解。没有理解的帮助,文学创作的构思过程是无法进行的。

艺术理解

文学创作心理机制

作家与生活体验:一般来说,作家的生活体验越丰富,他对生活的理解就越

深刻,

这对他的创作就越有利。

作家的人格修养

作家的文化修养:首先,要有较好的文化知识基础与基本创作技能。

其次,要有比较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最后,要热爱文学

作家的独特素质:第一、经常保持创作激情状态。第二、对生活中那些具有

特征的、隐含重要意义的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力。 第三、对语言有超常的敏感与驾驭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艺术素养

创作个性与独创性创作自由和社会责任

文学创作的主体条件和追求

第六章 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是作家创作出来供读者欣赏的语言艺术作品,有三个层次,即文学语言层、文学形象层和文学意蕴层。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文学作品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一种具有表现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

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区别主要表现:(一)表达目的不同(外指/内指)

(二)服从的真实标准不同

(三)语言意义生成的方式不同

(直接/间接)

文学语言的特征:(一)塑造生动的生命形式

文学语言的主要目的是创造具有生命形式的文学作品

(二)表意的含蓄性和丰富性

文学语言的含蓄性使文学语言含蕴丰富,有多种解读的可能

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学作品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文学形象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文学形象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文学形象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以少总多,万取一收

文学形象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大体的确定与具体的不确定

文学形象的特征

单个形象与整体形象:单个形象是指文学的艺术世界中相对独立的文学形象。

整体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由单个形象共同组成的文学形象整体。

实像与虚像:实像指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虚像指通过实像联想出来的形

象。“象外之象”

情境和氛围:情境一般是指叙事作品中或戏剧中的事件、场景、时代背

景、社会环境及其总和。氛围一般是指由情境形成的特殊气氛或情调。例:黛玉之死的强烈悲剧氛围。

文学形象在作品中的表现

文学形象可分为一般文学形象和理解艺术形象两个层面

文学作品的形象【文学作品结构的第二层次】

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是指文学史上产生的符合人类审美理想的文学形象的基本形态

定义: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

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特征:暗示性、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分类:预言式象征、符号式象征文学象征

基本因素:情与景

空间特征:审美想象空间——境:“象”与“象外之象”

定义:抒情性作品中呈现出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

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文学意境

定义: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叙事作品中塑造的

显示出性格特征的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

基本要求:1、典型应该是现实生活的反映2、注意细节真实3、环境的典型

性和人物的典型性有机统一

美学特征:1、文学典型具有显现出特征的性格2、文学典型具有显示生命

斑斓色彩的性格3、文学典型具有显示灵魂深度的性格4、文学典型具有蕴含深刻历史真实的性格

文学典型

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