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过街交通特性研究综述
2024-01-16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42卷第23期 交通标准化 Vo1.42 No.23 2014年12月 Transportation Standardization Dec.2014 行人过街交通特性研究综述 杜先汉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23) 摘要:总结了在行人过街的心理及交通行为、行人交通流基本特性、行人过街设施使用选择等方面目前国内外 的研究方法与成果,这些研究成果给城市行人过街设施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这些研究成果还存在适应 性差等问题。 关键词:交通行为;行人过街;交通特性;行人心理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786(2014)23—0014—04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of Pedestrian Crossing ̄A Literature Review DU Xian-han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Research Institute Co.,Ltd.,Wuhan 430023,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about the psycho— logical of the pedestrian crossing,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edestian trraffic flow and pedestrian S se- lection on crossing facilities.Thes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design of urban pedestrian crossing facilities,but there still exist problems such as adaptability. Key words:travel behavior;pedestrian crossing;traffic characteristics;pedestian rpsychological 0引言 行人交通流基本特性、行人过街设施使用选择 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评述,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关 行人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发展越来越受到城市建设管理者的重视,国家和 研究提供参考。 1行人过街的心理及交通行为 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支持“以人为本”的交通设计 理念。行人作为城市交通中的“弱势群体”,容易 受到各种机动化交通工具的威胁,特别是在城市 交叉口、路段过街处,若没有采用信号控制设施 对机动车和行人进行时空分离,行人极易暴露于 行人过街心理及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群 体的行人过街特性、过街等待的持续时间、过街 可接受的间隙等问题上。 1.1行人过街的影响因素 人的一切行动都受控于人的“需要”和“动 危险中。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人口基 数大,即使经济快速发展,仍然改变不了城市居 民以步行、自行车等慢速交通出行为主的交通格 局,这种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改变 。 机”,“需要”和“动机”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而发生快速的变化,因此人的行为变化有高度非 线性的特点,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和极短的距离内 变更自己的意志和行动。外部环境千差万别,每 个行人也不一样,所以导致行人的特点也千变万 化,即便是相同的外部环境,由于人的认知水 平、心里活动不同,人对环境的反应也不一样。 因此,在当前及未来的城市交通研究中,关 注行人过街的交通行为,研究行人过街的基本 特征,设计更加符合行人过街需求的交通设 施,依然会是城市交通研究的重难点问题。本 文将对国内外在行人过街的心理及交通行为、 收稿日期:2014—09—05 第42卷第23期 杜先汉:行人过街交通特性研究综述 任炜 等通过对几个典型地域人行横道处行人 的过街行为进行分析,应用数理统计学的相关方 法,得出人行横道处的过街行为主要受行人的年 龄、地域等影响。此项研究是对调查数据的分析 统计,是从直观数据来分析影响因素,而并没有 挖掘影响的根本机理。 1.2行人过街等待时间和违章行为研究 英国N.Rouphailnt 等人分别对信号控制和无信 号控制交叉口开展了研究,包括对164例交叉口处 行人延误和强行穿越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男 性比女性更容易违章,当地人过街可忍受的极限 等待时间为45~60s。 印度的Geetam Tiwari[41等成功运用生存分析 法,选取新德里部分典型交叉口行人过街的等待 时间与冒险行为进行了研究。生存分析法是研究 事物的生存概率的方法,找出影响事物生存的关 键因素,建立事物生命周期的数学模型。通常, 建立的生存分析模型中包括生存率函数、概率密 度函数和危险概率函数,且这3个函数在数学上 实际是等价的,得出任何一个即可推出另外 两个。 在生存分析法中,生存函数记作s(f),表 示为: s(t)=卜 垆:P( f) (1) 概率密度函数记 ̄-Jf(t),表示为: ift)--imP(T ̄<t+At) (2) △£ 。相应的累积分布函数记为: t)=;f(s)ds=尸(7 t) (3) 危险概率函数用h(t)表示,计算公式为: = =…lim = (4) 回归方程中的影响因素和危险率可采用比例 风险模型确定。危险率h(x, ,h。)依赖于“危险因 素” 、待定回归系数 和基准危险率 ( ),其表 达式如下: ,卢,h。(£))=( , 。(£)=expl∑ 卢 Iho(£)(5) 式中: 为 和口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符合指数 函数形式;h。(t)为随时间变化的基准危险率 函数。 生存分析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行人在交叉 口等待时间的增加,对交叉口信号控制产生的反 感情绪也在增加,当等待时间超过行人的忍受极 限时,其可能会违章过街。减少交叉口过街等待 的时间能极大地降低行人和机动车的冲突概率。 这项研究是基于印度的交通数据而展开的,而印 度的交通状况与我国或者其他国家还是有一定差 别的,所以研究的成果具有比较强的地方特点, 不具备广泛适用性。 郭宏伟、高自友 1等人分别采用参数形式与非 参数形式的基准危险函数模型框架,对行人过街 的影响因素,特别是违章行为的影响因素开展了 分析,发现非参数形式的模型能更为精准地描述 行人过街行为,违章过街发生的概率随等待时间 的增加而上升。卢守峰、王红茹同等人调查了长沙 市某路段行人过街的特征,建立了行人过街等待 的数学模型,计算了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 少年人等4组人群的过街等待时间生存曲线,同 时建立了不考虑年龄影响因素的整个人群的过街 等待时间生存曲线模型,得出该路段行人过街最 大等待时间为40~50s。这些研究结果能为交叉口 的信号控制参数的设置提供一定的参考,但是研 究所考虑的变量比较少,没有充分考虑行人的等 待时间、出行目的、道路环境等因素所产生的 影响。 1.3行人可接受间隙 行人过街时,在允许通行的时间内沿着人行 横道行走,直到受到机动车的威胁而停止前进, 继续等待可穿越间隙。一般情况下,行人会通过 主观的经验判断,寻找一个可穿越的安全间隙。 冯树民 提出行人过街的安全间隙计算公 式为: v=-D/V ̄+R+I (6) 式中:f为行人可安全穿越机动车的安全间隙;D 为一条机动车道宽度,一般为3.15m; 为行人过 街的步行速度;R为行人观察和判断的时间,一般 取2s;Z为车身长度通过的时间,一般取标准车 0.172s。 孙智勇 等通过对北京市某交叉口的实际调查 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3类不同冲突类型行人的 16 交通标准化 2014年12月 可接受间隙为:行人与相邻进口道右转车辆冲突 所需的可接受安全间隙较大,均值为5.31s;而行 人与相交进口左转车辆冲突所需的可接受安全间 隙最小,均值为2.65s;行人与相交进口右转车辆 冲突所需的可接受安全间隙为3.88s。 2行人交通流基本特性 2.1行人过街穿行的速度特征 行人过街穿行速度与出行者的出行目的、年 龄、性别,交叉口的类型以及是否有机动车的干 扰等因素密切相关。裴玉龙 等对冬夏两季哈尔滨 市的无信号交叉口、信号交叉口、环形交叉口、 路段人行横道和自由过街等5种行人的过街速度开 展调查研究,发现季节、年龄、性别、行人数 量、人行横道长度等对过街速度影响较大:行人 过街平均速度夏季小于冬季;不同年龄段的人, 平均过街行走速度也不同,女性过街速度平均值 低于男性;在一定的范围内人行横道越长,行人 的行走速度越快。研究得出了各种条件下的速度 值,这为哈尔滨市行人过街设施设计提供了一定 的参考,但研究仍然只是停留在基于每个因素的 层面,而没有研究单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综合作用 情况。 2.2行人过街延误 Botma Ht 等提出行人安全穿越所需的临界穿 越间隙模型: r=d/v+tR 1 (7) 式中:f为行人穿过一条车道的安全穿越间隙 (s);d为一条机动车道平均宽度(m); 为行人过 街步行速度(m/s),一般取1.2m/s;tn为行人观测 车流状况、判断安全间隙所需的时间,取tR=2s; 为车身长度通过的时间,取标准小客车t。=0.72s。 当车头时距服从负指数分布时,Virkler Mt” 等 提出车流干扰延误模型为: n 抛e (8) 式中: 为车流干扰延误(S);qi为各条车道车辆 到达率(veh/s);n为机动车道数。 戴彤宇 等人在这两个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交 叉口信号控制方案中将人行信号与车行信号完全 分开,分别计算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和车流干扰 对行人产生的延误,同时建立了无干扰条件下的 行人过街延误模型,且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所建 立的模型能很好描述行人过街的延误行为,具有 一定的实用性。 3行人过街设施使用选择 行人在过街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选择行 为,如过街的起点、终点、过街的方式、过街的 时间选择等。 Sisiopiku V P 等人通过对美国不同城市人行 过街横道的使用开展调查,应用所调查的数据来 进行直观的分析,发现影响行人过街选择的因素 较多。83%的人愿意优先选择无信号控制的过街方 式,72%的人愿意遵守过街的信号控制,90%的被 调查者认为自己的起讫点影响过街地点的选择, 65%的被调查者认为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中央分隔带 会影响人们的选择行为。研究发现了很多影响行 人过街选择的因素,能为城市过街设施的设计提 供一定的参考,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研究仅仅 是定性的研究,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撑。 熊辉-- 等在中关村大街人行天桥处开展行人 过街问卷调查,且建立了行人过街的二元选择 非集计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行人选择人 行天桥还是地面过街的主要因素是行人的主观 意愿,即行人能否克服过街设施带来的影响, 以达到自己认为的最大效用,而过街设施的绕 行距离、过街安全等因素对选择结果影响不 大。作者建立的非集计模型能够较好地分析行 人过街的选择行为,但没有全面分析行人自身 和设施特征的影响,因为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 到选择的结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外在行人过街行为研究方面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1)对影响行人过街的单个因素研究较多, 但大部分研究都只是从行人自身角度出发,并未 充分考虑相关设施和管理方案等外部交通要素对 行人心理和行为的作用和影响; 第42卷第23期 杜先汉:行人过街交通特性研究综述 17 (2)对过街行人交通流特性的研究结果有强 烈的地方适用性,目前普遍适用的结果还相对 过少; (3)目前的研究都是以交通设施本身或者是 行人为单独的出发点进行研究,来考虑交通设施 的设计,更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从而指导设计 过街设施,引导行人的过街行为,最终最大化地 促进人和交通的和谐。 参考文献: 、 【1】景超.行人过街交通特性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交通 学院,2007 [2】任炜,邵长桥.行人通过人行横道交通行为初步分析 【J1.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6(3):33—36. 【3 裴玉龙.道路交通安全[3]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4】Tiwari G,Bangdiwala S,Saraswat A,et 1a.Survival Analy・ sis:Pedestrian Risk Exposure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2007,l0(2):77—89. [5】郭宏伟,高自友,赵小梅.基于持续模型的行人过街行 为[J].吉林大学学报,2009,39(2):35—40. [6 卢守峰,王红茹,刘喜敏.基于生存分析法的行人过街 6]最大等待时间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27 (5):69—76. [7】冯树民,裴玉龙.行人过街延误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 学学报,2007(4):613—616. [8】孙智勇,荣建,何明,等.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处行人 可接受间隙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11):102- 113. 【9]裴玉龙,冯树民.城市行人过街速度研究[J].公路交通 科技,2006,23(9):104—107. [10】Virkler M.Pedestrian Complinace Effects on Signal Delay [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1998(1636):88—91. 【1 1】 Guell D L.Pedestirna Crossing Time Requirements at Intersections[R].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1984 (959):47—51. 【l2】戴彤宇,杜仁兵,裴玉龙.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行人 过街延误仿真[J].交通与计算机,2008,26(4):75— 78. [13】Sisiopiku V P,Akin D.Pedestrian Behaviors at and Per— ceptions Towards Various Pedestrina Facilities[J].Trnas- 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2003(6):249—274. [14】熊辉,郭宏伟,吕剑.行人过街设施选择偏好的非集 计模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28(1):37—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