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乌克兰危机与大国博弈(二)——乌克兰危机的启示思考

2023-05-20 来源:意榕旅游网
乌克兰危机与大国博弈(二)——乌克兰危机的启示思考

作者:曹永胜

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4年第9期

危机这个词,包含危险和机遇两个方面。对中国来说,也有挑战,但更多是机遇,还要学会化危为机。乌克兰政局变化会对中国造成多大影响?我们究竟应该帮谁?未来乌克兰还有中国的位置吗?这些都是现实问题。

曹永胜

一、发展民生是根本

乌克兰东西分裂,根源在经济。

无论选择向东还是向西,民众都是要过好日子。所以,向东还是向西,并不是一个不可解的命题。

俄罗斯又何尝不想融入欧洲呢?

俄罗斯独立之初就是一心想融入欧洲,叶利钦时期做了各种尝试。但欧洲国家担心俄罗斯这个大块头加入进来会彻底改变欧洲的现有结构,也就是说,自己这个洗脚盆实在容不下俄罗斯这头大象。所以俄罗斯只能另起炉灶。虽然俄罗斯能顶住制裁压力,但制裁对经济的影响也足以让普京思考向西方妥协的时机和程度。去年俄罗斯的GDP 增长率只有1.3%,今年可能会陷入停顿甚至倒退。

独立后的乌克兰,经济发展让人感叹。作为除俄罗斯外面积最大的欧洲国家,乌克兰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第四,拥有大片肥沃土地,素有“欧洲粮仓”的美称,也是苏联的重工业基地。似乎没有理由过不好。苏联解体时,乌克兰的经济和生活水平高于苏联平均值,甚至比俄罗斯还高一些。所以,乌克兰绝大多数投票者赞成脱离苏联独立。虽然东部地区赞成率稍低,但也有压倒性的优势。在俄罗斯族占绝对优势的克里米亚,多数人也赞成独立。他们普遍认为自己很快能过上欧洲式的富裕生活,但却忽略了几个世纪以来对俄罗斯原材料、能源以及市场方面的高度依赖。在失去俄罗斯的强力支持后,乌克兰经济很快开始下滑。独立十年,乌克兰国内生产总值反而下降了62%,下滑速度超过了俄罗斯和中东欧国家。如今的人均GDP 不足4000 美元,仅为白俄罗斯的一半、俄罗斯的1/3,已经沦为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这样一来,东部俄语地区的居民开始后悔当初独立的决定,亲俄情绪明显;而西部地区看到波兰在加入西方阵营后过上了好日子,更加急切地希望融入欧洲。历史遗留下的东西部分歧凸显出来。

而乌克兰历届政府无论选择向东还是向西,都没把经济搞上去。乌克兰缺乏改革型的政治领导人,政治生活被寡头利益集团所绑架,也使任何改革都举步维艰。生活水平下降是民众对政府厌倦的根本原因。自2004 年“橙色革命”以来,乌克兰政坛上政治人物之间敌友角色的切换让人眼花缭乱,其中充满了政治利益的交换。领导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们只在乎实现自己的个人目的,而不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在透明国际最新的全球清廉指数排名中,乌克兰在177 个国家中位列第144 位。连普京都对乌克兰的腐败状况难以置信。可以说,乌克兰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西方民主体制,但没有完成成熟政治体制的搭建,权钱交易、腐败横行成为民主的毒瘤,致使民生凋敝。不解决腐败问题,讨论向东或向西都没有意义。

最近选出的波罗申科,是乌克兰的“巧克力大王”,身家十几亿美元的富翁。但他不像前面几个总统,涉嫌侵吞国有资产为自己和家庭聚敛财富。此人还算清白,主要是靠白手起家的。这是他高票当选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实力和意志是关键

在这场危机中,最没有实力的是乌克兰,因而其意志也会被忽略。

实力最强的是美国和欧盟。但在意志上明显处于下风。

而俄罗斯是在实力和意志上都能与西方抗争的国家。

我们看一段对话:

——你觉得一个年过半百、五短身材、秃顶、离了婚的男人有魅力吗?

——当然没有。

——但是他叫普京。

——噢,他不一样!他是全俄罗斯最有魅力、最性感的男人!

这不是个段子,这是去年年底在莫斯科街头录制的一段真实对话。

普京被认为是近百年最好的国家领导人。虽然其貌不扬,但他的“硬汉”形象深入人心。因为俄罗斯人需要“铁腕”政治,强硬的领导人总是被人看好。

普京喜爱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而且是多面手——深山打猎、水中遨游、驾机上天、潜水下海……似乎无所不能,精力永远是那么充沛,而且经常是赤膊上阵、显露肌肉,强悍之余也有男子汉的柔情,因此拥有大量的女性粉丝,与多病又酗酒的前总统叶利钦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这正是俄罗斯民众所崇拜的英雄类型。普京在国内的支持率和信任度都很高、很稳定(65%以上),数倍超过其他政治家,也足以令西方国家的每一位领导人羡慕不已。在乌克兰危机中的强硬姿态更使他在国内的支持率扶摇直上。普京通过“收回”克里米亚使他站上了人气的巅峰,达到81%。普京的坚定给大多数选民留下深刻印象,按照这种态势,他连任到2024 年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是一种自豪感,俄罗斯人又能感觉到自己是强大民族了。

俄罗斯崛起的历史,是一部典型的战争史。俄罗斯历史和社会生活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内容:战争和准备战争。尚武的传统已经渗透到俄罗斯民族的血液中。俄罗斯人崇尚硬实力,信条就是:“铁棍横扫,无招可挡;若要抵挡,铁棍加粗”。你要制服他,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你的铁棍比他还粗!在对格鲁吉亚军队的作战行动中,俄军指挥员就更青睐于重炮造成的强大震撼效果,而不是通过精确作战对敌形成心理震慑。在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也是一再对西方碰硬叫板。美国为什么始终回避正面军事对抗的选项?《华尔街日报》一语道破了天机:俄罗斯的所作所为证明,军事实力尤其是核武器仍将是抵御强国敌对行动的唯一可靠手段。俄罗斯不仅拥有对美国和西方构成致命威胁的核武库,常规军事力量也在进行大规模现代化。北约评估,俄罗斯具有“在没有太多预先警告的情况下采取重大军事行动的能力和意图”,有能力迅速地在任何地点制造局部或地区军事威胁。他们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对普京来说真的是禁忌。从中可以得到启示:与美国打交道,决不能只靠经济和外交,必须有过硬的军事手段作为后盾。

三、危机当中蕴机遇

危机这个词, 包含危险和机遇两个方面。对中国来说,也有挑战,但更多是机遇,还要学会化危为机。乌克兰政局变化会对中国造成多大影响?我们究竟应该帮谁?未来乌克兰还有中国的位置吗?这些都是现实问题。

第一,与乌克兰合作关系面临不确定因素。

我们在同情乌克兰人民不幸遭遇的同时,也为乌克兰的稳定感到担忧。这关乎中国的重大战略利益。中国眼下正积极筹划“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乌克兰是其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不仅是我们在东欧战略的关键部分,还是通往西欧的一道大门。中乌农业合作前景也很好。乌克兰的国旗分蓝黄二色,寓意就是蓝天和麦田,象征着乌克兰的农业国地位。乌克兰宝贵的黑土地上生产的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质量高,它生产的天然玉米比美国的转基因玉米还要便宜。与其花更多的钱去购买转基因产品,不如买更便宜的天然产品。

乌克兰与中国的军工合作一直进行得有声有色。同样都曾是苏联军事技术,乌克兰在对华军贸中与俄罗斯截然不同:俄罗斯注重保护本国军工产业的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不愿意向中国提供重要军事技术;乌克兰则完全不同,很爽快,开价也往往会比俄罗斯低,甚至可能相差几十倍之多。

乌克兰作为经济落后的地区性国家,没有能力维持这些武器的开发甚至维护,庞大的军火库和科研体系在大多数时间里反而是政府的负资产。清理不良资产,最简单的就是将它们低价卖给有需求的客户。所以,中乌军事合作就像是在古董市场“捡瓜落儿”的淘宝活动。乌克兰将一些本国不需要的东西当作“废铁”出售给中国,实际上它们正是苏联昔日的“国之重器”,对中国军工发展帮助很大。上世纪90 年代,中国从乌克兰购买了三艘有代表性的大型舰船,至今仍然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人们称它们是“乌克兰三舰客”:一是“雪龙”号破冰船(中国目前唯一功能齐全的极地科考破冰船),二是“青海湖”号综合补给舰(中国第一艘、也是迄今最大的综合补给舰),三是“辽宁”号航空母舰(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当然,这种“倾销祖产”的行为带有很大的不可持续性,卖一件少一件,无法形成稳定的供应关系和长期合作。目前中国军工最需要突破的就是航空发动机、大型运输机设计和高原用直升机发动机等几个方面,这些技术有可能从乌克兰得到。但乌克兰的局势变化,让中国引进军事技术有了很大变数。

第二,与俄罗斯战略协作迎来发展的春天。

普京在电视讲话中公开感谢中国给予俄罗斯的实际支持。5 月21 日普京访华期间,中俄签署了一项经济合作大单——俄罗斯每年向中国提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期限是30 年,价值高达4000 亿美元。我们得到了比欧洲便宜得多的价格。俄罗斯也是赢家:4000 亿美元大单不仅可以缓解当前西方制裁的压力,也避免了今后在供气方面被欧洲反向要挟。中俄在远东地区建立统一经济区的计划也将启动,统一经济区将把俄罗斯远东发展和中国东北振兴战略结合起来,是双赢的好事。目前中俄年贸易额已经达到900 亿美元,很快就会突破1000 亿。到2020 年还可能突破2000 亿。中俄经济合作正在进入快车道。中俄最近的海上联合军演,首次选择在东海钓鱼岛附近海域,对日美形成了威慑,从对方的紧张应对可以看出这种效果。这些都是与当前乌克兰危机的大背景分不开的。

中、美、俄是世界上起决定性作用的三大力量中心。在这三角关系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定律一直存在。

现在中国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该选择谁呢?

首先,我们对美国不要抱多少幻想。中国上升到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成了美国遏制的主要对象。今年5 月14日,美国参联会主席登普西在大西洋理事会发表演讲,将美国军事战略概括为应对“2 + 2 + 2 + 1”的威胁,即两个重量级的竞争者(中国和俄罗斯)、两个中量级的竞争者(伊朗和朝鲜)、两种必须对付的团伙(“基地”及其附属组织和有组织跨国犯罪)和网络安全。这是美国首次明确将中俄与“基地”组织、朝鲜、伊朗等同提及,并称为美国的安全威胁,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的重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中俄加强合作是制衡美国霸权的共同需要。布热津斯基在1997 年就指出,对美国霸权来说,最危险的情况就是中俄结盟。

中俄不会考虑结盟,更适合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是双方的最佳结合点。核心就是相互借重,共同抵制美国的威胁,降低各自崛起的成本。当前我国已处于美国战略遏制的前沿地带,与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周边国家关系持续紧张。周边国家的背后也是美国。对美国不要抱有幻想,应该坚定地站在俄罗斯一边,在俄罗斯最困难的时候帮他一把,必会给中俄战略关系带来实质性强化,改善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同样,有中国作为俄可靠的战略后方,美国拉网制裁俄罗斯的效果也很有限。对中俄关系的大局要好好维护,防止美国离间中俄关系。

第三,美国对我周边安全形势的影响突显。

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根本目的是遏制中国崛起。美国拉中国疏远俄罗斯的图谋显然已经落空,所以对中国加大了遏制的力度。奥巴马在4月份忙不迭地到日、韩、菲、马这些中国周边国家访问,大谈对日本、菲律宾这些盟国的防务承诺,为他们在东海和南海挑衅中国撑腰打气。在美国的庇护下,日、菲、越正在东海和南海形成联动之势,向中国发难。

越菲马等国坚持依据《海洋法公约》确定沿岸各国的领海与专属经济区。中国在南海主张的是历史性权利——南海断续国界线(“九段线”)。

《公约》不具有回溯力,不能以《公约》否定此前的事实。南海问题是多年形成的,只能逐步推进解决。2012 年在黄岩岛的行动,是我们多年来在海洋维权方面的首次积极行动,抓住对方犯错在先,成功扭转了历史形成的被动局面,转为常态巡航和长期固守。去年7 月,我们还对长期条块分割的海上执法力量(海监、渔政、边防海警、海上缉私警察)进行了有效整合,成立了隶属国土资源部的中国海警局,执法力量更加强大。中国海警在仁爱礁海域的执法巡航给菲律宾造成了极大压力。

我们在南海的政策是“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然而,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文莱等周边国家根本不与我们共同开发,它们在我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开采的油井达到1800 多口,在我九段线以内海域开采的石油每年超过1500 万吨。而我国在该海域多年来“寸井未打,滴油未得”。如今这一被动局面终于开始改变,我们开始在西沙附近钻井了!然而越南又来挑衅,干扰我钻井作业,声称西沙附近海域是它的。至今已超过1500 艘次冲撞我护卫船只,还派蛙人靠近破坏。我们丝毫没有退让。我们的广大民众热情高涨。广西一名船长说,他非常想报名去保护钻井平台,但人太多,已经报满了,非常遗憾。

南海过去之所以平静,是基于中国对周边国家侵蚀我领土主权的行为一直隐忍未发。现在,中国正在迈向海权国家,声索被周边国家侵蚀的海洋领土主权是必然趋势。正如乌克兰涉及俄罗斯的核心利益、而在美欧只是一般利益一样,南海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对美国只是一般利益。一旦我们与侵权国家发生冲突,美国必会干预。但只要我们捍卫核心利益的决心足够坚定,美国尚不至于去冒与中国开战的风险。

今后,周边国家和美国也会适应中国在根本利益问题上的强硬,学会尊重中国的权利。东海识别区从去年11 月23 日划设以来,美国日本没少折腾,中国没有退缩,美日现在消停多了。

南海识别区也会划设,周边也要有个适应过程。中国在南海海域的第一个钻井平台让越南不适应,一再试图阻挡。但它挡不住,而且中国的钻井平台会越来越多,它们总会适应的。

对于我们来说,如何利用乌克兰危机,在世界大国之间的博弈中实现中国利益的最大化,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思考。

(作者简介:曹永胜,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教授,大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