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综合实训》课程改革的探索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关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模具综合实训》课程改革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模具;课程改革;综合实训
《模具综合实训》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是在学完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的一次较全面的模具设计和制造的训练。针对本专业培养高素质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通过模具综合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模具设计的一般过程以及模具制造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并深化巩固已学过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查阅各种资料和标准手册的方法,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高素质、适应模具生产一线需要的复合型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统模具综合实训课程在内容设置上采用分别独立的实训项目,包括模具设计模块、数控加工模块、电加工模块等,这种分开教学模式与学生毕业真实的工作环境相差较大,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工作”的整体概念,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掌握。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探索《模具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力求培养出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毕业生。
《模具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从构建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重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建设评价体系、完善教学条件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
1构建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改革,首先应明确模具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专门岗位上做什么,怎么做,应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市场调研,走访模具企业,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同时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根据模具专业所涉岗位,共同深入细致研讨该岗位的目标任务,进而形成《模具综合实训》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点,最终构建“岗位课程”目标、任务、知识和能力体系,从而制定新的课程标准, 用于规范和指导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岗位(群)、工作任务和能力需求。
2重组教学内容
(1)分析模具企业的工作情境与工作流程,确定典型项目。对本地区具有
模具产品设计与制造能力的企业进行调研,确定与生产实际接近的典型教学项目,强调实训项目的应用性,让学生真实感受未来工作的环境与流程。
(2)教学项目应针对模具设计与制造岗位工作实际需要来设计。完成项目过程中“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在模具设计、制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3)教学项目中所选载体的难度要适中,要使设计出图、制造具有可操作性。载体难度要适中,既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还要考虑教学的成本。
(4)在教学内容设计中,根据企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作过程,设计学习型实训项目,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设计不同的模块,供学生选择。由于学生能力的个体差异,设计若干不同的等级模块,实训时供学生选择,可以避免实训项目的难度过大,个别学生完成不了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可以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3改革教学模式
为强调知识的完整性、逻辑性,采用知识体系理论教学为主导;为强调能力的培养,进行学中做、做中学,以体现能力体系的实践教学为主导。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法、六步教学法等。
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而实现课程“教、学、做”一体化,首先需要科学的教学设计。在《模具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设计中,我们根据高职高专模具专业毕业生课程岗位目标、任务、知识和能力,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和产品为载体,分层次、分级别选择合适的实训项目,科学地将实训项目分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在综合实训区设有CAD设计室和多媒体教室,在实训设计加工过程可方便地修改,同时可将学生集中在多媒体教室集中讲解;融“教、学、做”为一体,将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作为课程的设计思路,在“教”中体现任务驱动,在“学”中体现项目导向,在“做”中体现工学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4建设课业评价体系
采用多元评价体系,由过去单一的老师结果性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实现“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三位一体的评价,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岗位技能的掌握、职业素质的提高。
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表现。且在实施项目教学的过程中,结合项目中各个任务的特点,设计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并重的评价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并重视项目学习的每一个过程,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改进,全面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职
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让课程所编排的内容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5完善教学条件
(1)建设高素质教学团队。
高素质教学团队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因此,建设一支能规划课程改革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实施课程教学的高素质、高技能、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是专业课程改革的保障。高职高专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校企合一、专兼结合”,核心是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
为了促进《模具综合实训》课程的改革,一方面,安排模具教研室的老师深入模具企业一线,参与模具的设计与制造的生产过程,了解模具行业的发展现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同相关模具制作企业合作,由企业选派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以弥补校内专任教师实际经验不足的缺陷。
(2)营造“校企合一”的教学环境。
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课程改革方案,必须营造“校企合一”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模具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真实的工程环境和专业课程岗位的操作流程,营造“校企合一”的教学环境,力求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强调实训项目的应用性和操作的规范性,提高实训过程的岗位针对性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金志刚,陈传端.《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践.机械职业教育,2010(12):23-25.
[2]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徐凤英,李志伟,陈震.高校模具课程创新教学的改革研究,农机化研究,2004(5):275-276.
常州科教城院校科研基金项目(K20103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