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马克思经济学中几组重要的划分关系——基于研究方法角度的分析

2024-01-23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10年3月 理论学刊 Mar.2Ol0 第3期总第193期 Theory Journal No.3 Ser.No.193 论马克思经济学中几组重要的划分关系 ——基于研究方法角度的分析 刘鸿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从研究方法看,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存在着几组重要的划分关系,其中,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划分是总 纲,是马克思经济学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区别,也是马克思经济学区别于迄今为止所有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的理 论特色。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从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划分出发,经过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 分、劳动与劳动力的划分等逻辑环节最后达到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划分的。这几组划分关系构成了马克思经济 学研究方法的逻辑主线,建构起了马克思经济学的主体框架,是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的逻辑路标,也是马克思对经济 思想史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剩余价值;利润;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10)03—0048—05 一、问题的提出 以来比较偏重于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和把握,而相 对于马克思经济学特别是《资本论》的体系结 对忽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和概括。本文拟以马 构来说,比较常见的认识思路是从价值范畴出发,首 克思经济学中几组重要的划分关系作为考察对象, 先通过区分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等概念,特别 分析马克思经济学特别是《资本论》中的研究方法, 是通过劳动二重性的区分,确立劳动价值论的基本 即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 观念,然后经由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分、不变资本和可 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时,是以什么为中心、从哪里 变资本的划分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在此基础 出发、经过了哪些逻辑环节从而一步一步地从具体 上,进一步实现从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进而完成 上升到抽象的? 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最终目的。这种 二、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划分 认识思路并没有错,它坚持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1.为什么要区分剩余价值和利润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还有另一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涉及到马克思进行经济学研 条思路,即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马克思说: 究的目的和任务。这一目的和任务可以从几个不同 “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 的方面加以认识和概括。 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 首先,从世界观来看,马克思把社会经济形态的 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 发展看做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对于这一过程,哲学 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 家的使命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 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界。而要实现改造世界的历史使命,从经济学说领 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1](P23-24)据此,在马 域来看,当时现有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并不能担 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中,应该是先有一个从具体到抽 此大任,所以,必须创立一种新的不同于古典政治经 象的研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分析了材料的发展形 济学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式,确立了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 其次,从马克思经济学的立场来看,马克思经济 以后,才有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过程。笔者认为,对 学有着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这一阶级立场中包含 于马克思经济学特别是《资本论》的体系结构,长期 着对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所隐含的人性观的否定,以 48 及在这一否定基础上的更新。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人 性观认为:人是同质的,每个人都是以个人利益最大 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这一使命的实现如果没有 剩余价值理论、没有对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划分、没有 一化为目标的“经济人”,而这种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按照“看不见的手”原理,是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相 一种新的关于利润的性质和来源的解释,将是不可 2.为什么能够区分剩余价值和利润 想象的。 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区分,从其可能性来看,主要 取决于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方法。这一方法主要表 现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 致的。而且,从理论上看,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 个经济主体都是具有完全理性、充分信息的人,他们 的选择和经济决策是自主的、自愿的,自主决策,自 愿交易,既不存在个体上的差异,也不存在群体上的 不同,没有人会在某种特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力量 的作用下被迫作出选择和决策。但马克思经济学不 这么认为,在马克思看来,人不是同质的,不存在抽 象的一般的人性,人是社会的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 和,每个个人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人与 辩证法为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般性的 方法论基础。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 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 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 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 理解,辩证法从本质上来说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 一人之间存在着不同,但这种不同,重要的不在于个体 与个体之间的差异,而在于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 马克思并没有过多关注不同个体之间因为理性有 限、信息不充分而造成的选择上的差异,相反,他将 分析的重点放在人们的社会性、群体性的不同上。 他认为,人总是存在于某种具体的、特定的生产方式 之中,因此,人们的经济选择和经济决策必然要受到 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和制约。对于他所重点分析的 观念为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了一般 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研究 正是按照这一方法来进行的,这一点在剩余价值与 利润的划分中得到了集中的表现,即利润范畴是对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肯定的理解,但在这一范畴中 同时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否定的理解,即 对剩余价值的产生及其来源的分析,以及由于剩余 价值的存在所产生的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发展 趋势的影响。如果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只有利润范 畴,而没有剩余价值范畴,没有对剩余价值和利润的 划分,则无法实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肯定的理 解中同时包含否定的理解。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说:“我们称为资本主义 生产的是这样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 下,生产过程从属于资本,或者说,这种生产方式以 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为基础,而且这种关系是起 决定作用的、占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2 J(n ’正是 因为这种生产方式以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为基础, 所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整个社会的人被分成资本 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两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关系 并不是平等的,而是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 关系,因为存在这种关系,所以并不是每一个人的经 济选择和经济决策都是自主、自愿的,工人阶级的选 唯物史观为马克思的经济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 的社会历史观基础。马克思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 看做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 盾运动的过程。这一观念是“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 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3]( 。从剩余价值与利 润划分的角度看,一方面,唯物史观为这一划分提供 了社会历史基础,是这一重大划分的目的性之所在, 择和决策就往往是被迫的,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影响和制约。由于处于不同阶级的人的经济选择 和经济决策是不同的,因而就产生了一个立场问题, 即阶级性问题。马克思经济学提供的是无产阶级立 场的经济学,这一立场决定了马克思经济学必须在 资产阶级经济学之外提供一种关于利润的性质和来 源的新解释。 再次,从马克思经济学的历史使命看,马克思经 济学的代表作《资本论》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 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质,进一步揭 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阐明了资本主 否则这一划分就没有了与其相适应的历史必要性和 社会现实性,划分的目的和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另一 方面,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划分,从而在这一划分基础 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分析也进一步为唯物 史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证明。 3.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划分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 地位和意义 对于马克思经济学来说,在这一体系中所存在 的一系列划分关系中,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划分是总 纲,是马克思经济学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区别, 也是马克思经济学区别于迄今为止所有经济学理论 49 的重要理论特色。 润混淆起来了,这是他们所犯的一个共同的错误,也 是马克思对在他之前的经济思想史的总体认识和评 价。 从马克思经济学的内容看,剩余价值和利润的 划分是总纲,是其他一系列划分的基础。这一划分 构成了其他划分的目的,其他划分都是剩余价值和 利润划分的逻辑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都是为这 一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 划分在逻辑上的最终完成而服务的。同时,剩余 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来看,剩余价值范畴或利 润范畴是生产的结果在理论上的反映,要想从理论 上区分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与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 形式,离不开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和考察。 价值和利润的划分也是其他一系列划分的原因,如 果没有这一划分在逻辑上的存在,则其他的划分就 失去了在理论上存在的必要性。正如马克思1858 年1月在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谈到自己经济学的研 究进展时所说的:“我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例如,我 已经推翻了迄今存在的全部利润学说。”_4 J( ∞ 关于这一划分与其他划分之间的关系,恩格斯 在《资本论》第二卷序言中驳斥对马克思的一种指 责时给予了充分的阐述。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经济 学中,从价值开始一直到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结束,全部内容都是以这一划分为中心的,都可以按 照这一划分所确立的逻辑链条去理解,马克思也正 是按照这一逻辑链条研究了全部既有的经济范畴。 从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看,叙述方法与研 究方法是不同的。在由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中, 劳动二重性的划分在前,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划分在 后,但是,在由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中,剩余价值 与利润的划分则是逻辑上在先的,是先有对剩余价 值与利润的划分,然后才以此为基础研究全部既有 经济范畴的。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 言》中所指出的:“具体总体作为思想总体、作为思 想具体,事实上是思维的、理解的产物;但是,绝不是 处于直观和表象之外或驾于其上而思维着的、自我 产生着的概念的产物,而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 念这一过程的产物。” ] 聊 ’也即,一方面,“思想 总体”起始于“具体总体”,另一方面,“思想总体”又 再现出“具体总体”。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一开篇对经济思想 史有一个“总的评论”,马克思指出,所有经济学家 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不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 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 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这一观点意味着:其一,剩余 价值的纯粹形式与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是不同 的,不能仅仅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 余价值,应该把它们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是带有总 纲性质、具有统帅作用的,所以对于经济思想史来说 是总的评论。其二,马克思之前其他的经济学家,包 括斯密和李嘉图都把剩余价值同其发展的形式即利 50 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来说,当这一过程结束时, 产品的价值是由预付资本的价值(生产产品的各种 生产要素的价值总和)和产品价值中超过它的各种 生产要素的价值总和而形成的余额两部分构成的。 问题的核心在于后者(余额)的来源究竟是什么? 对于这一问题,生产实践中的资本家、站在资本家立 场上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与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的 马克思的看法是不同的。马克思指出了“对资本家 来说”的看法:“现在对资本家来说很清楚,这个价 值增加额来自用资本进行的生产过程,也就是来自 资本本身;……剩余价值既由预付资本中那个加入 商品成本价格的部分产生,也由预付资本中那个不 加入商品成本价格的部分产生...…・总资本虽然只 有一部分进入价值增殖过程,但在物质上总是全部 进入现实的劳动过程。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 虽然只是部分地参加成本价格的形成,但会全部参 加剩余价值的形成。不管怎样,结论总是:剩余价值 是同时由所使用的资本的一切部分产生 的。”l6 J( 州’如果是以这种看法来看待价值增加额 的来源,那么,这个价值增加额就是利润。 马克思的看法与资本家不同。在马克思看来, 商品使资本家耗费的东西和商品的生产本身所耗费 的东西,无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他认为,商品的 资本主义费用是用资本的耗费来计量的,而商品的 实际费用则是用劳动的耗费来计量的。在这一基本 认识的基础上,他进一步认为,成本价格的形成具有 一种假象,使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看不 出来了。 由此可见,对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成 本,马克思的看法与资本家及其他经济学家的看法 是存在重大差别的,这一差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成本结构不同。资本家只是看到了商品的资 本主义费用,而马克思还看到了商品的实际费用;其 二,衡量的标准不同。商品的资本主义费用是用资 本的耗费来计量的,而商品的实际费用则是用劳动 的耗费来计量的。正是基于对于成本问题的这一不 同认识,马克思认为成本价格的形成具有一种假象, 这种假象使得资本家将商品的资本主义费用与商品 的实际费用混为一谈,用商品的资本主义费用掩盖 和替代了商品的实际费用,从而使资本主义商品生 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商品的实际费用没有真正表现出 来,对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来说,重要的不仅在于在 商品生产过程中耗费了多少资本,而且在于在商品 生产过程中耗费了多少劳动,对于商品生产过程中 对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来说,不仅要解释 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增值额的来源,而且,这种 解释还要建立在一定的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符合 与其相适应的基本原则的要求。在从具体到抽象的 研究过程中,当马克思确立了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 价值增值额的来源是劳动这一基本观念后,就遇到 一个问题,这一问题在现实中的表现是:如何认识和 界定资本主义工资?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 所耗费的劳动,马克思指出:“在预付资本中,劳动 力是作为价值计算的,而在生产过程中,它是作为价 值形成的要素执行职能的。在预付资本中出现的劳 动力价值,在实际执行职能的生产资本中,为形成价 值的活的劳动力自身所代替。”[ ]‘ 正是由于这一点,所以,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 程中,以资本的耗费来计量的商品的资本主义费用 包括在劳动上支出的资本部分和在生产资料上支出 的资本部分,这两部分作为预付资本本身是一个确 定的量,资本本身并不会发生变化。但是,以劳动的 耗费来计量的商品的实际费用却不同,这一实际费 用既包括生产资料本身所代表的物化劳动、也包括 作为价值形成要素执行职能的活的劳动力自身所创 造的价值,在这里,可能发生变化的正是后者。活的 劳动力的价值,当它在劳动力市场上被用资本的耗 费计量时,它表现为一个量,而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中,当劳动力作为价值形成的要素执行职能时,用劳 动的耗费计量他的价值表现为一个量,这两个量并 不相等,后者大于前者。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 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超 额价值,这个超额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因此,马克思 把变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称为不变资本,而把 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称为可变资本。 可见,资本家所说的利润是建立在商品的资本 主义费用这一成本观的基础之上的,而马克思所说 的剩余价值则是建立在商品的实际费用这一成本观 的基础之上的。把两种成本观进行比较可以发现, 在以资本耗费作为衡量标准的商品的资本主义费用 这一成本观中,成本是不完全的,而资本家所说的利 润正是这种成本不完全的产物。 总之,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中,马克思 确定了资本自身内部的区别,第一个详尽地阐述了 剩余价值形成的实际过程,这是他的任何一个前人 都没有做到的,也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完全不可能 作出的。 四、劳动和劳动力的划分 在理论上的表现是: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如何与价值 规律相一致? 对于这一问题,古典政治经济学毫无批判地从 日常生活中借用了“劳动的价格”、“劳动的价值”、 “劳动的自然价格”等等范畴,把他们当作所考察的 价值关系的最后的、适当的用语,结果陷入了无法解 决的混乱和矛盾中。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特别是李嘉 图几乎接触到事物的真实状况,但是没有自觉地把 它表述出来,而马克思则明确地认识到像“劳动的 价值”这类用语是一个虚幻的用语,是直接地自发 地作为流行的思维形式再生产出来的,是本质关系 的表现形式的范畴。据此,马克思指出:“实际上, 在商品市场上同货币所有者直接对立的不是劳动, 而是工人。工人出卖的是他的劳动力。当工人的劳 动实际上开始了的时候,它就不再属于工人了,因而 也就不再能被工人出卖了。劳动是价值的实体和内 在尺度,但是它本身没有价值。” ] 进一步,马克 思指出,在雇佣劳动下,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转化为 工资形式,即转化为劳动本身的价值和价格,货币关 系掩盖了雇佣工人的无偿劳动,使得剩余劳动或无 酬劳动也表现为有酬劳动,表现形式掩盖了现实关 系,正好显示出它的反面。 可见,劳动和劳动力的划分是马克思经济学中 剩余价值与利润划分的逻辑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个 环节,马克思通过劳动与劳动力的划分,一方面解释 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另一方面,解决了经济思想 史上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如何与价值规律相一致的问 题,揭示了工资形式掩盖下的资本主义的现实关系。 如果没有劳动和劳动力的划分,则“货币即物化劳 动同活劳动的直接交换,也会或者消灭那个正是在 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才自由展开的价值规律,或 者消灭那种正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 本身。’’ ‘巧。 五、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划分 当这一研究过程从具体一步一步地上升到抽象 时,马克思面临的问题是寻找一个具有抽象一般性 5】 的东西作为价值实体,从而为他的经济分析确立一 个逻辑上的解释起点。 实在劳动种类的总体为前提,在这些劳动中,任何一 种劳动都不再是支配一切的劳动。”[’]‘ 总之,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的划分,是马克思原创性经济思想的逻辑出发点,这 一从经济思想史的发展过程看,最早的货币主义 把财富看成是完全客观的东西,认为财富存在于货 币中,重工主义或重商主义把财富的源泉从对象转 到主体的活动,认为是商业劳动和工业劳动创造了 财富,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重农主义把劳动的一 定形式即农业看做创造财富的劳动,这样就把对象 划分以及在该划分基础上对价值实体的确立,是 六、小结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以上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角度出发,分 本身看做产品一般,看做劳动的一般成果了,但这种 产品一般仍然被看做自然规定的产品,作为土地的 产品与农业活动的局限性相适应,亚当・斯密大大 地前进了一步,在他看来,创造财富的活动既不是工 业劳动,又不是商业劳动,也不是农业劳动,但与此 同时,他认为这种创造财富的活动既是这种劳动,又 是那种劳动,从而获得了创造财富的活动的抽象一 般性。有了这种一般性,也就有了被规定为财富的 对象的一般性,这就是产品一般,或者说又是劳动一 般,然而是作为过去的、对象化的劳动。 ‘m。 马克思正是从这里起步的。他一方面继承了古 典政治经济学对创造财富的活动的一般性抽象,另 一方面,又以自己的原创性贡献大大推进了这一抽 象。即通过对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划分,批判地 证明了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如果把商品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 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如果把劳动产品的实用价值抽 去,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 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的 消失,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 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 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 动,抽象人类劳动。这种抽象人类劳动是无差别的 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 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 “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 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 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 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 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1jl(咖’可见,马克 思通过区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大大推进了创造 财富的活动的抽象一般性,他找到了劳动一般这个 古老而适用于一切社会形式的关系的最简单的抽 象,并把它提到现代经济学的首位作为价值实体来 看待,这一抽象所体现的精神实质,用马克思的话说 就是“对任何种类劳动的同样看待,以十分发达的 52 析了马克思经济学中几组重要的划分。对这些重要 的划分的分析可小结如下: 1.这几个划分构成了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方法的 逻辑主线,建构起了马克思经济学的主体框架。在 这条逻辑主线上,每一个划分都成为马克思经济学 逻辑进路的不可缺少的关节点。 2.这几个划分是马克思经济学的思想精华之所 在,是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的逻辑路标,是马克思对经 济思想史的最主要的贡献。 3.循着这几个划分路标,沿着剩余价值与利润 的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一劳动和 劳动力的划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划分的逻 辑发展,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是马克思解决 现实经济问题、改造世界的哲学家使命的体现;反过 来,沿着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划分——劳动和劳 动力的划分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剩 余价值与利润的划分的逻辑发展,是从抽象到具体 的叙述过程,是马克思对其所处的资本主义时代经 济现实的理论解释。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79. [6]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2. 、 作者简介:刘鸿明(1969一),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博士生,西安文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赵丽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