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观经济报道的语言策略
作者:徐一林
来源:《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05期
微观经济报道是对消费者和生产者及其相遇的场所——市场所作的报道。微观经济报道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应。微观经济学包括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厂商理论、市场结构和收入分配。同样,微观经济报道也关注市场,关注市场背后的参与者:消费者与生产者。实践证明,真正的市场经济不仅是合理的,也是有效率的。在中国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微观经济报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报纸微观经济报道常常采取“抓小放大、贴近生活”的报道思路。在其他媒体讲深度、讲背景、谈宏观、谈趋势的报道模式下,其经济报道则以短小精悍、小中见大的特点赢得了受众的关注和社会的认可。许多报纸的经济栏目专门介绍一些明白易懂的普通老百姓急需了解而又易于掌握的经济信息、理财道理等,这些栏目由于内容实用性强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而深受读者欢迎。如广西的《当代生活报》的《财经新闻》、《南宁晚报》的《金融周刊》等栏目都是以生活中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经济信息为主,都是一些看上去很小、很微观的经济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恰恰是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这类以平民视角开办的经济类栏目就能很好地吸引读者。
广西报纸的经济新闻报道已初成规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广西报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经济报道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广西日报社作为广西区党委机关报在原有工商部基础上分化出东盟部,专门从事中国—东盟经济自由贸易区的报道,同时加大对北部湾经济发展的报道,从宏观上把握经济报道,其旗下子报《南国早报》、《当代生活报》则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一期经济专刊,从关乎普通读者生活的方面进行报道,其他报纸如《南宁晚报》、《八桂都市报》等都从微观经济生活着手打造自身的经济新闻报道。尽管这些报纸对本报的经济报道都有不断的改造和提高,但受众对经济新闻的大量需求和当前报纸经济新闻脱离受众形成了矛盾,这种矛盾压制了广西报业的发展。针对当前广西报纸微观经济新闻报道形式还存在的呆板化、数字罗列的枯燥化、报道语言的术语化的现象,根据读者的需求,探讨如何从微观经济报道的语言方面去创新经济新闻报道,如何借鉴国内外经济类报纸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探讨创办广西本土的特色经济报道,担当起为广西经济发展服务的重任,为此,笔者认为经济新闻语言的策略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始终坚持运用平实简洁的语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闻语言的平实就是叙述新闻事实要客观真实,不夸张,不渲染,不加想象。简洁是指新闻叙事简要、行文简朴,灵活选用短句和短语,文字凝练,在解释问题时进行客观、冷静的精到概括。写作经济新闻的语言比起其他的新闻报道来说,要求更加简练准确,每个词表达一定的意义都是不可代替的。要解释一个问题,阐述一个经济原理,要找出最简练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经济报道中难免有一些专业术语、政策要解释,就必须用平实简练的语言进行解读。广西的都市报基本遵循严谨简练的财经报道文风,增强“解释性”报道的比重,如《南宁晚报》2007年12月10日的报道“经适房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从保障对象为城市低收入家庭、单套建筑面积60平方米左右、上市交易政府优先收购和住房政府定价、房贷优惠四个方面进行解读国务院的新政策。其中最后一个方面是这样陈述的:
新变化:《细则》规定,经济适用住房实行政府定价,其中利润率不能高于3%。确定后的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应当向社会公布。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应当明码标价,销售价格不得超过公示的基准价格和浮动幅度,不得在标价之外收取任何未标价的费用。
《细则》还规定,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且建立了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购房者可以优先提取本人的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优先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
解读:房价如“雾里看花”,老百姓心里不踏实。新规定立足保本微利,要求明码标价,不准变相收费。这意味着,以后南宁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将更注重“阳光管理”。公积金的房贷优惠政策,保障了购房人的买房资金。
——报道的四个内容都从“原政策、新变化、细则规定和解读”的角度进行平实简练的表述,用陈述直白的语言,使读者对国家经济适用住房的政策、办法的要点一目了然,起到了言简而意明的作用。这样的报道,应该是微观经济报道的正确选择。
灵活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
形象化就是要使经济报道让人愿意看、看得懂,要在语言和表现形式上力求通俗易懂,在文字表达上适当采用叙述性、描述性的语言,对专业术语的解释要采用各种灵活的修辞方法,从而强化经济报道的表现力,使文章浅易、流畅和生动。要善于把概念的表述通过形象的报道来体现,使报道的内容亲切可感。
微观经济报道的读者定位多半是都市中的民众,读者阅读经济报道的目的是为了浅层次地了解经济现象、经济形势和理财知识,广西报纸的微观经济报道大多出现在都市报的相关栏目里,如《南国早报》的《财志周刊》、《当代生活报》的财经新闻栏目和它的《财智周刊》、《南宁晚报》的《金融周刊》和《八桂都市报》的经济报道等。和许多国内都市报的发展相似,广西的经济报道也经历了自己的发展过程:初期侧重报道生产领域中的工业、农业和财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闻,随着社会和市场的发展,开始关注和侧重消费领域,倡导其服务性的功能。经济报道的模式模仿国内的各大经济类大报如《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和《经济观察报》等用数字、用深度报道等表现形式,力求气势恢弘。但是,效果并不好,读者不爱看,读者群小。经过不断的探索,媒体更加坚定了报道的定位——贴近广大市民,寻求从微小的事物中去“以小见大”地报道经济生活。2007年5月始,广西《当代生活报》以宣传北部湾经济为主题的大型组合式报道《天降大任北部湾》是热点经济新闻通俗化表现的比较成功的例子,有《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潮落潮起两千年》、《大开大合看南宁》、《大进大出港成群》、《胜景胜迹醉游人》和《高端高见话一湾》等专题,其中《潮落潮起两千年》专题回溯历史——广西通过北部湾发展海洋经济对外合作的历史,有这样的叙述和描写:
据史料记载,古时的合浦,是先有珠,后有城,再有港。早在先秦时期,合浦的骆越人与东南亚族群就有着渊源关系和通航往来。两汉时其地位比广东徐闻重要,发展比徐闻繁荣。 自古以来,合浦港与内地(尤其是中原地区)的联系主要靠水路,自南流江出海口的合浦港溯南流江过北流江、浔江、漓江、湘江而达长江水系,再辗转到达中原地区。正是通过南海至中原的这条水道,中原、荆楚、湘桂的物资、人员大量进入合浦地区,同时合浦的农渔产品也循此水路直销中原。
海路开通之后,古合浦郡与中原和海外的商贸文化交流是非常频繁的。一些民间商人从物产丰富的中原把货物运到合浦、交趾一带交换玳瑁、琥珀、珍珠、琉璃等。外国商人有的仰慕中国的物质和文化,有的为博取汉皇帝的厚赐纷纷组团前来,或直接在合浦和中国商人交换,或从合浦直达长安和中原地区。
如果说,历史是一条剪不断的血脉,那么,历史也是一条剪不断的人脉和财脉。海上丝绸之路带给广西北部湾的,实在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
——把介绍合浦的地方建设当作一个古老、美丽的故事来陈述,使经济活动具体化了,这样的表述既准确、简练又增加了形象性和生动性,把可能刻板、生硬的介绍变得生动起来了,把重大题材微观化了。整组报道将思想性、政策性内容寓于可读性之中,正如《当代生活报》的总编辑张社人评价此组报道所说,平民读者普遍希望新闻要做得可读、活泼、平易近人。这虽然是老生常谈,却非常重要。
凝练专业化的评论语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俗化语言的广泛运用。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开放和金融国际化的日益加深,人们的理财观念日益增强,理财成为广大百姓重要的人生规划。提高国民的理财能力,有利于保障个人和家庭健康的生活体系,有益于市场经济的效率,促进一般经济福利。但是,国民的理财知识普遍缺乏。因而媒体本着为大众服务的原则,广泛地宣传理财知识,在广西诸多的报纸媒体中重视理财知识的教育和传播,也开始重视对经济评论栏目的重视和建设。在广西的报纸经济新闻中,一些理财的、服务性的新闻评论也坚持使用大众化的语言。如《南宁晚报》的经济短评论《津津乐道》、《当代生活报》的《财智周刊》等。如《被放大的风险》(2007年10月23日《南国早报》33版的本期主持的小评论),用比较通俗化的语言对购买基金要有风险意识进行了述说,其中的核心段落说:“有投资者说,借钱投资、借钱生财属于‘杠杆经济’,弄得好可以空手套白狼。除了借钱炒股,目前抵押房产融资炒股的投资者也有不少……据专家计算,在信用卡的透息还款期内,基金必须要有3%以上的收益,投资者才有可能不亏钱……如果大盘震荡剧烈,投资者无法很好把握,投资者就将面临‘鸡飞蛋打’的风险”,文章开头用了三个段落对基金购买的风险的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陈述,用故事和情感与读者进行信息和观念的沟通,这样的表述比较平易近人——经济评论只有增加可读性,才能使受众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收到好的传播效果。但如果评论过于空泛,没有依托新闻报道做有针对性的、画龙点睛的评论,就会存在对原创报道内容简介的重复,文字表述过于冗长,不够简洁,对关键的基金风险的核心问题稍微切入,而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像《南国早报》这样的评论在许多类似的报道中出现,其中的评论文章浅尝辄止,并且经济评论的比例过小,没有形成持续性有价值的观点,削弱了评论导读和统领报道的作用。
专业化语言的凝练。对于广西报纸的微观经济报道来说,走“平民化”道路是许多报纸坚持的原则,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但是,经过调查和分析,经济评论存在许多问题,用《南国早报》经济部主任刘日刚的话来说就是“目前经济评论是广西报纸的弱项,必须引起重视和努力加强”,一些都市报在专业人才引进上引进“评论高手”,同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南宁晚报》的《金融周刊》的《津津乐道》、记者手记等小评论栏目把握经济热点问题进行评论,有些报道是值得称道的,如《炒股要把握好火候》(2007年11月28日27版)全文共四小段,其中的两段是:
昨日大盘再次创了近期的新低,震荡空间直向4800点,很多投资者开始怨声载道,并带着一些恐惧。说起来那些散户是值得同情的,在大牛市里,将反弹作为普遍期待,盼星星盼月亮,盼望着反弹,就像久旱之后,人们盼望下雨一样。
可是在连续下跌之后,还是没能反弹,我想,可能所有的投资者都在思考,这会儿是应该坚守还是退出呢?但是我也知道,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
这样的经济评论语言文字的表达主要表现为通俗生动、句式的变化多样,论理的情景交融,例证的平民视角。但对一些经济现象的评论过于肤浅,而且显得空洞,没有形成有价值的观点,可开拓的空间还很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经济评论要适当地使用专业用语,凸显专业水准,才能彰显媒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经济评论要体现作者对市场经济全面而准确的把握,而且要有对财经资讯精到而独特的分析,才能对读者起到启发和教育的作用。如胡舒立的经济评论《股市炽热时想些什么?》(《财经》杂志2007年4月总183期)有这样的两段论述:
可能没有人否认股市的高风险,随之而来的是竞相拥入市场,既有投机性心理博弈,亦有无处投资的苦恼——后者正是对负利率的“用脚投票”。由此我们以为,央行适时稳步加息,可收一举多得之利。
当前中国的资产价格和通货膨胀率同步上涨,且有加速的迹象。今年来通货膨胀浅次上行走之走势,目前年定期存款税后利率2.25%的水平,几乎必然在年终成为实际负利率。特别是在当前通货膨胀构成中,食品价格升幅最高,正对低收入者形成直接影响。
相比之下,这篇新闻短评善于抓住热点问题,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关注经济现象,使用规范的科学术语,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性。可见,广西的报纸经济评论还存在诸多不足,首要的任务是使论理有一定的深度,针对经济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论理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理论来剖析新闻事实,将新闻性和理论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本文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科研课题“创新报纸经济报道服务广西建设的研究”项目,作者为课题主持人)
参考文献:
1.刘笑盈:《经济学与经济学原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张社人:《新闻战线》,2007(10)。
3.贺宛南等:《财经专业报道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王华庆:《经济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 5.胡润峰等:《财经新闻报道与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与传播系) 编校:郑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