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九章 交互[1]..

2022-09-17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一、

艾里克*伯恩所创建的交互分析理论与实践,以其清新简约的风格带领我们深入个人的主观经验。他是 TA( transactional analysis)理论的创始人,TA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精神分析背景出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父母、成人和儿童三种自我状态的个性模式。《运转中的心灵》《心理治疗中的关系分析》《人类之间的游戏》 都阐述了TA的理论。

历史渊源与现状

国际交互分析协会为TA下定义是:一种人格理论,以及一种针对个人成长和改变的有系统的治疗方法。其重点是关注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其理论的发展大约经历了4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自我状态”的发展与确立(1955—1962年) 自我状态是TA的起点,也是理论最主要的基石。 自定义状态:一种思想与感觉一致的系统,借由一套相对应的行为模式呈现于外。

伯恩将“自我状态”区分为3个自我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P:个体从周围重要人物身上获得的感觉、思想与行为 “成人自我状态”—A:对眼前现实的自主性感觉、思想和行为 “儿童自我状态”—C:个人童年遗留下来的感觉、思想和行为 三种自我状态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人格结构,被称为PAC理论

第二阶段:“沟通分析”、和“心理游戏”两个概念的引入(1962—1966年), 帮助了解人们之间是如何进行交流与互动的。

沟通分析(交互分析):这个阶段称为心理顿悟阶段。发生于两个个体的自我状态之间的刺激与反应所形成的交流系统。(复杂沟通可能牵涉到3-4个人)

心理游戏:指两个人相处时一连串的交流与沟通,其中包含着许多双重的、暧昧的信息,并且导向一些可预期的结局。特点是人们把内在的动机隐藏在做一件事的过程。

第三个阶段:“脚本分析”(为通过对来访者脚本的分析,可以较清楚地感知其过去、现状和未来)

脚本分析:此阶段为技术处理阶段。伯恩认为“脚本”是以童年所做决定为基础的生活计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脚本,大约在2-3岁的时候形成,主要来自父母的影响并不断被父母强化。脚本充满着个性特征和专门的目标。

第四阶段:伯恩逝世之后(1970---) 此阶段也称为精神自我阶段。《强者的诞生》;将格式塔理论和心理表演的治疗方

第九章 交互分析治疗

交互分析治疗的缘起

法引入TA理论。70年代结束,TA三大主力学派:古典学派、贯注学派、再决定学派发展成型。

交互分析理论

一、结构分析理论:是TA的人格结构模型,自我状态是TA的起点,也是TA

理论最主要的基石。

结构分析认为自我状态可以区分为3种结构性自我和5种功能性自我: (一)结构性自我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P(parent state):是个人心态和行为中保护、控制、呵护、批评或指导的倾向,源自小时候对父母行为的模仿。

成人自我状态A(adult state):是个人心态和行为中理性的一面,与专注、平衡、镇定的状态相联系。

儿童自我状态C (child state) :是植根于人内心的接近本能的情感和行为倾向。

(二)功能性自我状态

1 父母自我状态P可以区分为: [1]养育父母自我状态NP——

来自童年、外化得来温暖、接纳、柔和的语气、安慰的话语或手势等 [2 ]控制父母自我状态CP——

生活中我们必须遵守的那些行为规则,经常地表现为对人行为的控制。来自童年、外化得来对行为的控制、紧张、严厉、反对,不赞成的表情

2 成人自我状态A:专注、平衡、镇定

3 儿童自我状态C可以区分为: [1]适应儿童自我状态AC——

接受来自父母或者文化而拥有的一些功能特点,主要标线位对环境的适应。来自童年、源于内在对环境的适应,赞同或反对(亲切、微笑,犀利的眼光、敌意、反叛)

[2]自由儿童自我状态FC——

直接表达需求,具有直接的自发性特点。来自童年、源于内在直接表达需求、接近本能的需要和愿望。(自发性、直接的感觉)

父母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大部分来自童年,父母自我从外化而来,儿童自我则源于内在。当个体处在儿童自我时,他应用小时候的感知和行为方式;处于父母自我的时候,则使用小时候父母的表达方式;成人自我则是针对目前的情况下使用的客观理性的态度和行为模式。

体现在个体身上的5种功能性自我状态的能量是一定的,在CP、NP、A、FC、

AC, 5种功能状态中,如果一个人的这种能量多,别的能量就相对较少,从能量比例,可以看出个人不同的自我风格。

(三)治疗理论 1 自我状态失衡

是指人格结构的3个部分在个体身上能量的不均衡而使人格产生偏颇现象。 由伯恩看来,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三者组成的人格结构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这个人在生活中就会出现问题。

父母自我状态过多:既可能表现得非常专横、控制感强(控制父母过多),也可能表现为非常谨小慎微、瞻前顾后(养育父母过多)。前者喋喋不休、喜欢指责和不满意现状和挑剔的人;后者则是以个鸡妈妈一样的人物,整天没完没了、事无巨细,缺少安全感。

成人自我过多:善于在人群中周旋、人情练达,现实但不会有太多的自我。

儿童自我过多:生活缺少规矩、我行我素;严重者容易出现反社会倾向、自暴自弃或者患得失、自我放纵;更为严重者可成为自我中心的躁狂者(自由儿童过度)或者是过分地拘泥于现实的要求,唯唯诺诺,成为没有自我的压抑者(适应儿童过度)。极端的情形是这个人既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又在现实的生活中感到极度无奈、容易走向精神分裂。

2 污染

父母自我或儿童自我中的一种或两种同时对成人自我的侵入,造成混淆或者模糊的情形。

儿童自我污染了成人自我,通常的情形是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青春期的“钟情妄想症”

父母自我和儿童自我时时污染成人自我,这个人可能既顽固又不切实际。 有两个结果:偏见(父母自我入侵)、幻想(儿童自我入侵)。

去污染:当个人的自我状态遭受污染之后,帮助个人从污染的自我状态中区分清楚,重新变得清晰。这是重要的治疗内容和手段。

3 排除:在个人的生活中很少或几乎不使用某种自我状态的情形。

这种被排除在外的自我状态并非消失,只是不被使用,导致生活中以压抑的、僵化的方式处理现实问题。

沟通分析

(一)互补沟通(平行沟通):

发生在两个自我状态之间平行而无交叉或者冲突的沟通。是一种通畅无阻并且舒适的沟通,可以永远持续下去,也可适可而止。 例如:

孩子: 妈妈,你爱我吗? 妈妈:当然!乖!

丈夫: 我的袜子在哪里? 妻子:在阳台上晾着。

孩子:妈妈我好想吃麦当劳。 妈妈:可以呀,妈妈下午带你去。 孩子:我好想去沙堆上滚一圈。 孩子:好的呀,我也好想去的。 成人:公司几点开会? 成人:说是10点。 父母:现在的孩子真是难管! 父母:可不是吗?

(二)交错沟通:

两个人不在相同的或平行的自我状态间进行沟通,而是出现交叉,是沟通的暂时中断,通常会引起冲突的沟通形式。典型的交错沟通是完全交叉的。 例如:

孩子:妈妈,几点钟了? 妈妈:你一做作业就想到玩电脑吗? 丈夫:我的袜子在哪里呢? 妻子:你一辈子救没有找到过! 甲:现在几点钟了? 乙:马上可以滚雪球去了。

(三)隐藏沟通:

常常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自我状态中,一方面传达出一个公开的、社会生活层面的信息,另一方面表达一个隐藏的、心理层面的信息。

涉及4个自我状态的双重沟通和3种自我状态的角型沟通是较为典型的隐藏沟通类型。购铜的结果通常是由心理成面的信息决定。 社会层面的信息——通过语言、简单明了

心理层面的信息——语音语调、手势、姿势、脸部表情、生理指标(呼吸、肌肉紧张、脉搏跳动频率) 例如:

甲:你看见晒谷场的那些草垛了吗? 乙:看见了(社会层面)

甲:我们去打打滚吧? 乙:好呀,我也想的(心理层面) 甲:快来买呀,衣服跳楼价卖呀! 乙:是这样的呀,赶紧去看看(社会层面) 甲:买走仓库就没有积压了,谁买谁上当呢!

乙:我先看看再说,没准儿价低以充好呀,才不会轻易上当呢!(心理层面)

游戏分析

一系列连续进行的互补隐藏式沟通,进展到一个明确可以预期的结果。 更多地借助与他人的交换安抚得到负面感受的结果。 游戏公式:

饵 + 钩 = 反应 — 转换 — 混乱 — 结局

公式中划底线的三件事情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例子:见132

游戏的两种方式

1 共生游戏图形:

共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一起行动以至于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人。

不健康的共生关系——

通过漠视歪曲事实以符合其对现实的看法,来自小时候与父母建立的共生关系,借此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

不健康的共生关系透过漠视呈现在被动行为中,表现: 1 什么都不做—— 不使用自己的思考和反应

2 过度适应—— 努力猜想对方的心理,调整自己以符合 3 躁动—— 重复某种无目标的行为,变得激动

4 无能或者暴力倾向—— 表现出类似神经质的行为,没有理性,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2 戏剧三角形:(见134页例子)

假定每个游戏都是一场小的戏剧,有三个角色:拯救者R、迫害者P、受害者V。

脚本分析:

是交互分析理论中又一个重要概念,其基本主张是个人的性格、命运、思想、地位或者堕落的情形都是在6岁以前通常是3岁左右的时期决定的。(与弗罗伊德 的主张一致)

伯恩看来,脚本也就是以童年所做的决定为基础的生活计划,受父母的深刻影响,是种生存策略。

孩子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脚本结构。

如:

一个母亲对她的孩子们说:你们最后都会到精神病院去,结果,女儿们成了病人,儿子们都成了精神科医生。

生活定位:

早年生活中形成的人生观往往与人共伴一生,除非有重大的变故,否则不会轻易改变。

生活定位是一个人占支配地位的交互作用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在实际的交互作用中,其他立场也会不时表现出来。

人们在交往中所采取的生活定位源于人如何看待自己和如何看待他人。对自己肯定或否定的看法以及别人肯定或否定的看法,形成了4种可能的生活定位。 1 我好—你不好 2 我不好—你好 3 我不好— 你不好 4 我好— 你好

如:影片分析。交互分析治疗除了伯恩创立的古典学派以外,还有贯注和在决定两大学派。

交互分析的常见技术

• 询问:确认临床上的一些关键性重点 • 明确化

• 面质:治疗师用自己获取的信息指出来访者的表述、言行等不一致的技术 • 解释:治疗师永间断的话强化来访者承认自我状态所做的努力

• 例证:通过一些故事、比喻、奇闻轶事来达到解释的目的

• 确认:通常紧随面质,是面质的延续。目的依然是要增强成人自我状态的

能力来帮助来访者拥有一个坚强、明确并且胜任愉快的成人自我状态。 可以选择以下三种方法之一: 晶体化:

使用具体的陈述,使来访者拥有立即解除症状及社会控制的机会。

阐释:

治疗师所使用的心理动力学的阐释技巧时延续晶体化的过程,直到儿童自我来访者的儿童自我不再迷惑。

第三种选择:结合上面两种策略的组合。

• 空椅技术:让来访者内射外显的一种治疗方式。用意是要来访者将内在的

对话和冲突外显出来。本质是一种角色扮演,通过这种方法使内射表面化,使来访者充分体验冲突,并接纳和整合胜利者与失败者,从而使冲突得到解决。

心理治疗的过程

(一)心理治疗的目标

1 个人行为责任模式的建立 2 外在心理改变 3 现今心理改变 4 早期心理改变

(二)治疗阶段

1 合约阶段:是治疗的起步。TA十分强调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关系的建立,以及治疗合约的签订。伯恩认为合约是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为达到目标所做协议。

[1] 收集和接触来访者的相关资料;

[2] 倾听和询问来访者前来咨询或治疗的原因; [3] 对来访者的情况作初步的诊断并记录下来; [4] 与来访者协商建立咨询和治疗目标。

可用的工具:

DSM,脚步访谈技术

2 澄清阶段

与格式塔治疗一样强调此时此地的经验与观察。

扩大来访者对于此时的觉察,了解各个问题如何在此时呈现出来;重要任务之一

是加强成人自我的内容。目标是增强社会性控制,促使来访者在意识层面上掌握并改变自己的行为。

技巧有:

幽默、好玩、坦白、幻想、允许、简单、清楚及语言的效用等。

去污染(是澄清且是重要的澄清工作,重要环节)步骤: [1] 将成人自我与儿童自我和父母自我区分开来; [2] 加强各个自我状态之间的界限; [3] 教育与训练成人自我;

[4] 建立成人自我为人格的主导者。

允许沟通:

帮助来访者摆脱来自父母禁止信息的沟通,以负面形式出现,感觉起来是治疗师的成人自我在发出信息,而来访者却以自己的儿童自我来接收。

绞架沟通:

一种隐藏沟通,说话人自我取笑自我破坏的行为, 同时邀请别人来取笑自己。(别把我和我说的话当真)

症结的澄清:澄清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症结(格式塔概念)就是让来访者感觉迷惑不解,阻止其向前迈进的胶着点。

3 回溯阶段

个体没有完全运用实际已经达到的发展层次,而是运用旧有的原则,退化到较早时期的存在方式之中。

一般的退化通常是暂时性的,如果问题处理得当,当事人会较快地恢复正常状态。 重要目标是产生再决定,将早先经历中破坏性的意见丧失了建设性的早期决定加以改变。

4 结束阶段

经由双方的共同努力,来访者获得情绪上的安全感并将学会的一些技能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用于积极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应用

(一)个体治疗 (二)团体治疗 (三)教育领域

评价

贡献:

TA学派在帮助提升人类心理的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充分吸取精神分析学派关于人格的理论,简单明了,逻辑清晰,易于了解的方式

来解读人格,注重此时此地的感觉和经验,让来访者感觉到意义的存在。省时又省心。TA给人么一种由价值的哲学理念:人是自己行为的担当者。它试图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来解释人类的心理现象,提供对发生在个体自身和人与人之间的事情的了解,希望热门可以为发生在人类之间的复杂心理关联产生理解。从方法和技术层面来看,强调短期治疗与有效性保证值得推荐。 限制:

缺乏定义明确的核心概念,突出表现在TA没有基于自我状态的自成体系的发展心理学理论,而是借用弗洛伊德、皮亚杰和艾里克森等人的观点综合成自己的心理发展学说,缺少自己的独特的学术观点。

作为以自我为基础的治疗,对于自我的强调在帮助人们客观理性生活的同时,忽视了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层面以及它对于人类深层心理的把握。

治疗模式注重对成人自我的掌控,以成人自我概念为核心,使得在实践中对儿童自我和父母自我相对忽视,来访者与治疗师之间情感分离工作相对不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