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2【2020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2022-07-16 来源:意榕旅游网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古诗是汉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丰,言少意深,具有与生俱来的模糊性、灵动性、形象性和情感性,为学生进行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的解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古诗这一特点和优势,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整体感悟和欣赏水平。教学时,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平等、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展开一段真实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力求通过对话使学生学会品词析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理解;通过对话,使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在自主吟诵中加深对古诗意境的体验;通过对话,使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闪现出创新的火花;通过对话,使学生陶冶性情,感受到古诗的艺术魅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发展和提高。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意境。

2.诵读古诗,在品词析句中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提高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品词析句,提高对古诗的欣赏水平 教学方法:以读促悟,悟中品读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延伸导入

课前同学们背了那么多古诗,背得那么投入,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七言诗,也是杜甫一篇别具风神的佳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二、初读古诗,了解背景

1.请同学们看书或看大屏幕自己出声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

(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好,谁来读一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请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地倾听。

(学生朗读)请同学们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师强调“即”不要读成“既”,“裳”是轻声字。)

2.交流初读后的感受,提出疑问。

(1) 通过反复地读诗,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

[预设: 生:我感觉到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的时候“喜欲狂”, 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

师:看着“喜欲狂”这几个字,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板书:喜欲狂

生:杜甫为什么会喜欲狂呢?

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喜欲狂呢? 师:大家都很想了解杜甫为什么狂?怎样狂?请大家读读这首诗,想一想这首诗大概讲的是什么意思,并试着去解决大家所提出的问题。

副板书:为什么狂?怎样狂? (学生自学,分组讨论。)

师:杜甫为什么会“喜欲狂”呢?

生:因为他在剑外忽然听到了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 师:为什么他听到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会喜欲狂呢?课前老师曾布置大家去收集安史之乱的资料,请大家谈谈你读了资料之后的感受。

生:安史之乱让人民流离失所。 生:安史之乱使国家分崩离析。]

3.结合题目了解背景。(并用课件显示 ) (诗题写到了当时的一个历史事件,关于这一事件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所处的境地,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课前谁搜集资料有所了解,请给大家讲一讲。)

三、自由读诗,引发思考 (出示课件)

1.学生自由读诗,读通读顺,试着读出诗人高兴、喜悦的心情来。

2.指名朗读,评价促思。

(听了刚才同学的朗读,大家都感到这首诗的内涵没有读出来,有什么好办法把这首诗读好呢?)

学生交流独特的学习方法,教师加以肯定和点拨。

让我们试着把这种“喜欲狂”的感受通过我们的朗读表达出来,读出诗歌的韵味。(学生反复读诗)

师:杜甫只是因为自己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重返故乡而喜吗?

生:他为战争结束了,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而喜。 生:他为老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而喜。

师:他为战乱平息,祖国重归统一而喜;他为老百姓不再流离失所,终于可以安居乐业而喜。在这“喜欲狂”里,包含着他浓浓的爱国之情。

3.同学们,杜甫在乱军横行,生灵涂炭的战乱中过了七年呀!七年, 2600多个日日夜夜呀,杜甫日日夜夜都在盼望着早日结束漂泊的生活,重返故乡。盼呀盼呀,他盼得头发都白了。那一天,他突然听到了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的胜利喜讯——学生齐读古诗。现在,你对这首诗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你又明白了什么?

[预设:生:杜甫回想这7年来的种种艰辛,不禁悲从中来,所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板书:涕泪满裳

生:这也是喜悦的泪,一切的苦难终于像恶梦一样过去了,他终于可以重返故乡了,他喜极而泣。

师:当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的时候,是悲喜交集,百感交加。

板书:悲喜交集

师:他是“怎样狂”的呢?

生:他“漫卷诗书”,胡乱地将书籍和诗稿一卷,再也无心伏案读书了。

生:我想补充一点。杜甫曾经写过:“读书破万卷”,一个这么爱读书的人现在竟无心读书了,这是多么反常的举动呀,从他这种反常的表现,我感受到了诗人的“喜欲狂”。

生:从杜甫“放歌、纵酒”,也可以看出他“喜欲狂”。我查了资料,当时杜甫已经52岁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既要尽情歌唱,还要开怀畅饮,真是“喜欲狂”呀!

生:杜甫还想象了具体的还乡路线: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仿佛觉得,他已经很快地乘船从巴峡出发,穿越巫峡,马上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师:老师在想啊,既要行水路,又要走陆路,这么漫长的旅途,该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家乡呀?而杜甫的感觉与我们的感觉截然不同,齐读最后两句诗,说说你的感觉。

生: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我眼前闪过,杜甫归心似箭哪。

师:你从哪些词感受到杜甫很快很顺畅地返回了故乡呢? 生:即从、穿、便下、向。

师:这时候,作者身在剑外,而心早已飞回到洛阳,这叫他怎能不“喜欲狂”呢?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读。

生:我还从“青春作伴好还乡”感受到了诗人的“喜欲狂”。旅途有宜人的景色伴随,那么快那么顺畅地就返回了故乡,想到这里,杜甫又怎能不“喜欲狂”呢?师: 同学们找到了这些诗句,充分地体会了诗人的喜欲狂,不仅仅是杜甫特别的开心,还有谁也一扫愁容,喜气洋洋呢?

生:他的夫人和孩子也处在极度的兴奋之中。

师:公元763年的春天,这应该是杜甫一生中最难忘、最温暖的一个春天。在这个春天,杜甫听到了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在这个春天,杜甫即将结束漂泊的生活,返回日夜思念的故乡。(师范读全诗)]

四、研读古诗,品评赏析

1.请同学们深入诗歌中细细读一读,品一品,对哪一两句感兴趣,就重点研读一下这两句。

2、自由研读,汇报交流。选择一首合适的进行配乐朗读。 (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读后评,评促悟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诗文的感悟和体验。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自己的理解,不断提高古诗的欣赏水平。)

五、课外研读,提高积累 同学们学诗的兴致这样高,老师为大家再推荐杜甫写的另外一首诗歌《春望》,希望同学们运用刚才的学诗方法,好好研读一下,作为课外积累。

六 、 板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涕泪满裳

悲喜交集 喜欲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