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体育: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进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3.健康:是指不仅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4.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5.心理健康:包含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6.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7.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8.运动技能:是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9.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10.学习领域:是指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 二、简答题:
1.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却少的重要途径。 2.课程价值:(1)增进身体健康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3.课程基本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三)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4.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一)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三)根据可操作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五)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5.体育与健康课课程目标:(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6.体育与健康课学习领域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2)运动技能目标、(3)身体健康目标、(4)心理健康目标、(5)社会适应目标。
7.运动参与目标:(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8.运动技能目标:(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9.身体健康目标:(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2)发展体能(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10.心理健康目标:(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识。
11.社会适应目标:(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2)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12.学习领域一:运动参与
(一)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水平目标)
水平一: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能够: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
水平二: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能够:向同伴展示学会的简单动作;向家人展示学会的运动动作。
水平三: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能够:主动观察和评价同伴的运动动作;示范所学的运动动作。
(二)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13.学习领域二运动技能 (一)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水平目标:
水平二: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说出所做身体各部位简单动作的术语,如转头、侧平举、体侧屈、踢腿等;说出所做简单的全身动作的术语,如蹲起、踏步、滚动、跳跃等。 水平三: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球类运动技术术语,如投篮等; 知道体操动作术语,如前滚翻等。 (二)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水平目标) 水平一:达到该水平时,学生能够:
在球类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投篮和运球等; 做出基本体操的动作;
做出单一的体操动作,如翻滚、劈叉等; 模仿简单的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
做出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简单动作,如水中行走、水中漂浮、冰上行走等。 水平二:达到该水平时,学生能够: 做出多项球类运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体操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武术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舞蹈或韵律活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水平三: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能够: 初步掌握多项球类运动中的多种动作技能; 初步掌握一两 套徒手体操或轻器体操; 初步掌握一套简单的武术套路; 初步掌握一套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 初步掌握两三项田径运动技能;
初步掌握一两种地域性运动项目的技术。 (三)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水平二: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能够: 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能够:
知道不按规则运动和游戏会导致身体受到伤害; 知道在安全的环境中运动和游戏;
知道在水、冰等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避免危险的方法。 水平三: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能够:
说出不同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避免方法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能够:
了解安全的运动方法,如穿着合适的服装运动、跳跃时用正确的姿势着地、摔倒时的自我自我保护方法等;
正确应对运动中遇到的粗暴行为和危险。 14.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应该注意哪几点?
(1)根据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制定订学年教学目标。
(2)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及学校场地、器材的条件来确定每一个学年的教学内容及各项教学内容的时数比例。
(3)根据年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制订年度教学计划。 (4)根据年度教学计划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 (5)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制订课时计划。 15.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根据各个学习领域的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以下要求:
(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 (2)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 (3)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 (4)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实效性; (5)简单易行。
16.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2)灵活性原则 (3)综合性原则
17.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1)班级教学和分组教学 (2)组织教学的灵活性 三、填空:
1.新的三维健康观是(身体)、(心理)、(社会)。
2.课程目标体系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3.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
4.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5.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6.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7.将课程学习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8.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9.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三方面的评价。
10.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