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咏雪对比阅读

2020-08-27 来源:意榕旅游网
《咏雪》比较阅读

一、【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①俄而雪骤 俄而———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 ③九岁,甚聪惠 惠 ——— ④孔指以示儿 示———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②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 甲、乙两文中的少年有怎样的共同特点?你还知道类似的少年吗?请举出一例。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二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乙】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日:“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俄而雪骤——

(3)撒盐空中差可拟—— (4)马无故亡而入胡—— 2 下列语句中加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兄子.胡儿曰 子.在川上曰 B.与.儿女讲论文义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学而时习之. 近塞之.人 D.人不知而.不愠 其马将胡骏马而. 归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咏雪》向我们展现了谢太傅带着他的儿子和女儿一起赏雪、讲解诗文时其乐融融的家庭聚会场景。

B.《咏雪》中作者虽没有直接评论两人的比喻句,但更欣赏谁,态度还是明确的。

C.《塞翁失马》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靠近长城一带,“其父”是一位擅长占卜的人。

D.《塞翁失马》说明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两句话所蕴含的道理,阐明了祸与福之间的相互 转化。

4 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三、(甲文)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fǔ,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 父。 《智子疑邻》

1 两篇文章都交代了故事的背景,甲文是_____________,乙文则是_____________ (用课文原句填空)。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篇文章中三个儿女的回答都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3

B.甲文最后交代兄女(道韫)的身份,暗示谢太傅更赞赏道韫的才气。

C. 乙文的故事主旨在于说明人的先见之明。

D.两篇文章都涉及对一个问题的看法,甲文不同角度咏雪,乙文相同角度强调修补防盗。3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只填序号)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敬词有

谦词有

4 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诲女知之乎 B.学而不思则罔

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 解释下列词语

①内集 ②俄而 ③欣然 ④智子

6 翻译句子

4

⑧老朽 )。 ⑨麾下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③暮而果大亡其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7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8 《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

9 假如你是这“邻人”,在知道被怀疑后,你是否会去跟那“富人”说明真相,为什么?

不会,对于这样一个猜忌心重的人,越辩越会怀疑。

5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0 乙文的寓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四(甲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真的)然。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内集—— 讲论—— 差—— 可拟——

因—— 竞走—— 取之——

2 翻译下列句子

6

未若柳絮因风起。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3 甲文中的谢太傅给你何种印象?同样是少有才名,谢道韫与王戎有何区别?

谢太傅:

谢道韫:

王戎: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这首诗的体裁是 ,从内容上看是一首 。

2 这首诗采用的修辞手法有 、 。这样写的好处是: 3 请以“雪”为喻造一个句子: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小时了了》

7

【注释】孔文举:东汉的孔融。 清称:有名誉。 中表:指的是亲戚。 阳:老子的号。

奕世:世世代代。 了了:聪明 踧踖 :局促不安的样子。

1.给下列句子里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 .

A.造诣;B.接见;C.会见;D.拜访

②既通,前坐( ) .

A.前面;B.前进;C.上前;D.前排

③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 ) .

A.对……感到惊奇;B.认为……奇怪;C.奇怪;D. 神奇

④人以其语语之( ) .

A.代替语言的动作;B.动词,说;C.名词,话;D.谚语

2.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翻译。

8

①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

A.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

B.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感到惊奇的。

C.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都感到莫名其妙。

D.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都觉得这个孩子很奇怪。

②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A.小时候一般,长大后不一定会差。

B.小时候一般,长大后也一定不会出色。

C.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也一定很出色。

D.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不一定出色。

3.孔文举进入李元礼府里拜访的理由是( )

A.他的爸爸跟李元礼是朋友;

B.他的祖先孔子与李元礼的祖先老子是师徒关系。

9

C.他和李元礼的儿子是好朋友。

D.他跟李元礼是师徒关系。

4.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这里,孔融只是说了个前提,省略的结论是( )

A.难怪太中大夫陈韪现在这么聪明。

B.难怪太中大夫陈韪小时候这么聪明。

C.难怪太中大夫陈韪现在这么平庸。

D.难怪太中大夫陈韪小时候这么平庸。

4.从上文看,孔融是个怎样的人?从下面选项中不合适的词是( )。

A.博学多才;B.反应敏捷;C.应对机智;D.能言善辩

北人生而不识菱(1)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2)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1)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2坐:因为。

1.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0

A仕于南方 仕:做官 B席上食菱 食:食物

C欲以去热也 以:用来 D欲以去热也 去:去除

2.下面这个句子停顿标对的是( )

A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B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C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D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以下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

A“并壳入口”的意思是:并且把壳吃进嘴里。

B“其人自护所短”的意思是:那个人想掩盖自己的错误。

C“北土亦有此物否?”的意思是:北方的土里也有这个东西吗?

D“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的意思是:这是因为他把不知道的当成知道的了。

5.这个故事所讲道理与孔子说的( )是一样的。

11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