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 业 学 科 授 课 班 次 授 课 题 目 掌 握 内 容 目 的 要 求 熟 悉 内 容 了 解 内 容 组 织 教 学 课 计 时 划 复 习 旧 课 讲 授 新 课 重点 难点 课 堂 类 型 护理心理学 备 课 日 期 授 课 日 期 2013、10 护理10-14班、药学1—2班、影像1-2 第八周 思维 1.掌握名词:思维、表象、 2.理解并掌握思维的特征、分类。 3.了解思维的过程,掌握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4.初步认识思维对医学实践的重要性,自觉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5’ 5’ 55’ 巩 固 新 课 归 纳 总 结 布 置 作 业 5’ 5’ 5’ 思维的特征、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思维的过程 授 课 学 时 新授课 2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清点人数,进入上课状态。 二、讲授新课:1、导入 2、思维的定义 3、思维的分类 4、思维的过程 三、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课后作业。 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组互动式探究法。 课后记:本节系统学习了认识过程包括的心理现象,随着对事物的不断认识,将会产生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 任课教师:张贵川 教研室主任:张晓毅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一、思维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 分析:(1)明确定义
(2)思维与感知的不同:内容;形式;时间。
小结:思维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使人类成为世界的主宰。
2.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2)间接性:用其他事物或经验做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 例:生活事件——《春晓》、警察破案等;
医生诊断——叩诊、血压、心电图、化验等。
小结:间接认识以概括认识为基础,思维的概括性只有人才有,且随年龄逐渐提
高。
(二)思维的分类(5分钟)
1.根据思维的形式分 (1)直观动作思维
讲解:3岁前婴儿的思维形式。
思考:成年人什么时候采取此种思维形式解决问题? (2)形象思维
讲解:学龄初期儿童的主要思维形式;某些专业依赖此种思维完成。 (3)逻辑思维
讲解:学龄中期儿童的主要思维形式(小学高年级开始形成)
强调: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
2、根据思维的方向,分
(1)聚合式思维(求同思维):寻求一个答案。
例:猜谜语、确定疾病性质等。 (2)分散式思维(求异思维):寻找多种结果、答案。 3. 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程度不同分: (1)习惯性思维:思维的定势。
(2)创造性思维:重大发明、发现,与想象关系密切,智力水平高。 (三)思维的过程
结合病情的搜集、确诊、治疗介绍:
分析、综合、分类、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 例:临床的问诊、检查;鉴别诊断疾病、确定治疗措施等。 (四)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结合教材与实例讲解: 1.基本阶段
(1)提出问题 (2)明确问题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
2
例:A日常现象:苹果落地。
高科技研究:肿瘤的立体治疗。
B已经解决的问题:肺结核、乙肝、人工种植牙、神州火箭的研制。
尚未解决的问题:非典疫苗;艾滋病;埃博拉病毒的控制等。
小结:胡适语:“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和积聚,
都是因为要解决问题。”
过渡:问题能否顺利解决与问题的性质有关,也与的人的心理状态有关。
2.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
(1)问题表征的方式 (2)无关信息的干扰 (3)功能固着迁移的作用 (4)定势的作用 (5)迁移 (6)情绪 (7)动机
(五)思维的品质
结合教材和生活、临床实践具体分析:1.广阔性 2.深刻性 3.敏捷性 4.逻辑性 5.独立性 6.灵活性 7.批判性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