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2017·四川四地模拟]据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记载:“(中国古代)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导致中国古代天文记载呈现这一特点的思想是( )
A.人定胜天 B.天人感应 C.道法自然 D.相生相克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将天象和统治者统治相关联,体现出汉代儒学中的天人感应思想,故B项正确。
2.[2018·太原模拟]自汉武帝开始使用“建元”年号后,汉代年号大量出现了“元”“始”“初”等字,即所谓“与民更始”,就是说从头重来一次。然而一次一次的“更始”,使上帝的意志也慌忙得不亦乐乎。此年号现象说明汉代( )
A.确立了“民本”治国原则 B.新儒学影响了政治理念 C.武帝后政治局势长期动荡 D.崇尚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的年号现象没有体现出对民意的重视,故A项错误;董仲舒新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因此“上帝的意志也慌忙得不亦乐乎”,影响到政治理念,故B项正确;材料中年号的变化并不能反映出政治局势的动荡,故C项错误;材料与重农抑商经济政策无关,故D项错误。
3.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C.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荀子提出“人之性恶”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中“地方”“诸侯”等关键词可知,儒家思想的精神实质侧重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防止地方权力过大。“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强调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排除A项;“民贵君轻”强调君臣关系,排除B项;“人之性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排除D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大一统”,与“防止地方势力膨胀”的精神实质一致,故选C项。
4.[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与李斯比较,董仲舒要高明得多,他以“六经为指针,寻找
到了与地主制经济、宗法专制君主政体比较相吻合的文化形态”。董仲舒“高明”在( )
A.鼓吹“以吏为师” B.倡导“儒法结合” C.高举“崇儒更化” D.抨击“无为而治” 答案 C
解析 “以吏为师”体现法家思想,儒生董仲舒不会鼓吹“以吏为师”,故A项错误;董仲舒主张独尊儒术,不会倡导“儒法结合”,故B项错误;董仲舒高举“崇儒更化”,用新儒学神化封建君主政体,改造儒家思想,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故C项正确;董仲舒没有抨击“无为而治”,故D项错误。
5.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建议兴太学,正式弟子五十名,又增设无定额的旁听生,由郡国选择“好文学,敬长上,萧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的少年充当。正式弟子和旁听生均每年考试一次,合格的按等第任用。这表明当时( )
A.儒家思想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B.官员选拔标准更侧重考试成绩 C.学校教育与用人选官相结合 D.打破了贵族子弟世代为官局面 答案 C
解析 太学是教育的发展表现之一,由“正式弟子和旁听生均每年考试一次,合格的按等第任用”可知,太学教育与选官相结合,故C项为正确答案。
6.[2018·重庆诊断]孟子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董仲舒认为:“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二人都认为治国者应当( )
A.以古鉴今 C.施行“仁政” 答案 C
解析 孟子和董仲舒都提到施行仁政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
7.[2017·陕西咸阳一模]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的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儒学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故A项错误;汉代儒学主动迎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为加强“大一统”服务,故B项正确;“为政以德”是先秦儒学的内容,故C项错误;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精华的是宋代理学,故D项错误。
8.[2017·广东三校模拟]下面为汉代教育结构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最有效信息是( )
B.尊崇天道 D.因时改革
A.封建教育系统已大体形成 B.儒学已经垄断了学校教育 C.汉代的儒学教育逐渐下移 D.太学可统领地方各级学校 答案 A
解析 根据图中汉代的教育系统可知,中央、地方教育系统完善,官学、私学相得益彰,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官学、私学,特别是私学教授的是儒家经典,故B项表述不正确;C项不能从材料得出;根据题意,中央是官学、地方是书馆,太学是官学中的一方面,并不能统领地方各级学校,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孔子的后代经过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材料二 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材料三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
(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材料三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儒学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 (1)主张:孔子主张等级、名分、秩序;孟子认为君臣应该互相尊重。 (2)作者:董仲舒。材料三:神化君权;臣子只有服从的义务。
(3)变化:先秦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家;西汉武帝时儒学开始确立独尊地位。 原因:儒学因时而变,适应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主要内容归纳概括,两则材料体现了君臣、父子之间的等级名分关系。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内容和《春秋繁露》分析,应是董仲舒。第二小问,根据材料的意思从君权神授的角度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儒学变化发展的
主要史实回答;第二小问要根据第一小问中的地位变化进行总体的归纳和概括;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要言之有理、答之有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