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影里的“中国梦”

2020-02-17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电影里的“中国梦”

作者:张莹

来源:《对外传播》2013年第02期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梦的国家。反映在电影中有表现老子的“无为梦”、孔子的“大同梦”,还有表现百余年来的“强国梦”,这些影像显示着人们面对个人、集体、国家时寻求和谐发展的渴望与追求。

但当前中国电影在表现“中国梦”中,尤其是在具体阐释“中国梦”的文化内涵方面,如在对待民族文化经典、社会现实问题和国家形象等理解与表达上,中国电影整体上有着令人期待的上升空间,与国际电影接轨尚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中国的当代电影,无论是古装武侠题材所力图呈现的盛世帝国,革命历史题材表达对现代民族国家之独立的渴望,还是都市剧情题材中对于现代化梦想的追求,都较难呈现出“中国梦”的本质内涵。而这种内涵理应成为一个支撑与建构国人对传统文化理解的“释梦空间”,为国外观众提供一个了解与学习中国文化的交流平台。立足东方,放眼全球,任何文化体系如若不能参与到世界知识体系的建构中去,无法产生出新的、具有世界普遍性的知识体系,那么,即使它拥有巨大经济增长的实力,仍无法成为文化强国。而那种一味地凸显和强化王朝帝国的历史记忆,盲目地抱有“当年我们曾经阔过”的大国心态,而对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进步置若罔闻,并拒绝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参与和规划的创作态度,是无法构建起与“美国梦”、“欧洲梦”齐肩的“中国梦”影像的。

因此,构建“中国梦”的核心就是“意味着我们必须以中国的方式为中国想象一个社会理念、一种生活理念、一套价值观,而且还需要想象一种中国关于世界的理念,因为中国必须成为一个为世界负起责任的大国。”这必然使“中国梦”在影像的呈现与理解上需要全新的视野和高度。

涉及和思考当代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日渐重要,联合国维和活动、全球环境保护、地震海啸等国际性大事件,都需要中国体现出作为国际性大国的责任和义务,这应该成为电影制作的新素材和新领域,并成为电影在展现国家形象上的一个新纬度。事实上,这在美国好莱坞电影中随处可见,例如《华尔街2》中在以展现华尔街金融危机的基础上,展示出主人公杰克为世界绿色再生能源的奋斗过程,应和了当前全球变暖的危机信号。又如,荣获美国第8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拆弹部队》表现的是一部以反恐事件为主的题材;获得较高票房的《阿凡达》,虽然斥资数亿打造了科幻王国,内容指涉的却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地球生存问题;而《2012》则直接将海啸来袭,地球毁灭的情境展示给全人类看,提高人们对地球生态维护的意识。再如,以二战题材为例,各国导演在该题材的表现角度上尽管各不相同,但在呈现人类遭受法西斯惨无人道的统治与折磨时,挖掘了人性的深度,展示人们彼此关爱、互相鼓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美好品质等方面,显现他们共同的人类意识和现代精神。但从近年来国内电影创作者表现这一题材的情形看,例如《南京!南京!》、《拉贝日记》,仍停留在以民族主义的立场对民族创伤、民族耻辱的展现与描摹上,无法“将民族的命运和人类的命运融为一体,通过国际性想象和人类命运的思考而实现的观众共鸣”。因而,“中国梦”影像需要将民族个体的体验传递给世界,引发世界各国对这一创伤体验的关注、理解与思考,唯此“中国梦”影像才能在跨文化传播的语境下被其他国家认同,影片所呈现出的价值观念才能成为人类所共享的精神财富。 建构起社会公众的公共意识和道德责任感

至今仍让我们想起,一部名叫《蜗居》的电视剧引起的关于“80后”一代对于“中国梦”想象的大讨论,因为它折射出当代社会中大多数百姓所面临的生存困境。此剧所引起的巨大反响是颇耐人寻味的,因为它敢于直面人生,揭露社会的矛盾,它揭示的不仅仅是一套世俗的人生经济学,而是在给深陷名车、豪宅、红酒、化妆品、高档厨具消费浪潮与物质欲望追求的观众以深刻预警。

在形式多样的贺岁档、暑期档等“号声”的集结下,云集着资本雄厚、明星云集、视觉奇观的“大片”,但这些“大片”能够表现类似社会问题的影片并不多,敢于直面,现实问题的能力还不足,大都停留在一种隔靴搔痒的状态。2011年由顾长卫执导的新片《最爱》或许能够唤起观众不一样的思考,该片依然延续着他一贯的底层叙事的风格,关注的是一群因卖血而身染热病(艾滋病)的村民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尽管该片在对赵得意和商琴琴之间的爱情叙事上还存在可待商榷的地方,但影片在展示村民为了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卖血患病的现象背后,所指涉的是城乡一体化变迁中人伦道德、父子亲情以及伦理常规均遭到无情的侵蚀和解构。 积极探索能与国际电影接轨、对话、交流的有效方式

就当前而言,较能代表国家核心价值观念与主流文化精神的是主旋律电影,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在表现中华民族从屈辱、抗争到独立的百年发展史上塑造国家形象、书写民族历史以及凝聚国人集体认同等方面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而英模片则集中表现以中国共产党员为代表的英雄模范,在工作与生活上爱岗敬业、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揭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然而,除了“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以及专门媒体渠道的宣传所形成和培养起来的生产放映系统之外,主旋律电影在全球跨文化语境的传播中却处于缺席或失语的状态。由于主旋律电影长期以来对“文化交流”资助的依赖,受计划经济式的制作与销售观念的影响,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单一化、故事叙述方式的模式化等原因,使得“它的文化定位和目标观众,是以国内观众和国内市场为主,除了其中一部分作品以外,是并不能,也并不想以国外观众为宣传对象和销售目标的。”

相比较而言,好莱坞电影要么塑造一些超能力的美国个人英雄及其生活方式和时尚趣味来增加自身的吸引力,要么借用别国资源展示美国文化的魅力与优势,要么直接对其他国家的电影进行投资来输入美国式的价值观念等,显现出了它放眼全球的市场定位和文化策略,其目的就是通过高科技的展示与各种类型化的故事叙述,吸引全球观众在政治与情感上对美国主流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识形态的认同。当然,美国电影在将电影国际化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合一些流行元素,例如加入中国的演员和场景以提高它进入中国市场时的适应能力,折射出了好莱坞电影对地域文化的改造和向本土化妥协的营销策略。这说明在全球多元文化语境下,一方面,采取柔性方式要比依靠硬性强迫的行为更可取,另一方面,国家意志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需要有一定程度上的妥协和折中。近几年,《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影片已经显现出对其他商业类型与市场宣传展开借鉴的态势。两部影片以史诗性的风格再现了新中国成立与中国共产党发展的风雨历程,生动细腻地刻画了每一个出场的人物,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这种打破了刻板形象与叙事惯例的创作思路与主张,不仅透露出影片为贴近当代生活而具有的较强现代意识,传达出今天人们对待历史的看法与观念,而且还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现出愿意与全世界观众分享中国独立与崛起的喜悦与期待心情,这相较于以往,都是巨大的进步。

中国电影作为国家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跨文化语境传播中,需要愈加强烈的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责任感来凸显民族文化特色。使用自身的优质文化去表现文化经典、民族传统、未来规划,运用自身的文化优势认知、阐释当前存在的现实社会问题,引导人们的理想价值观念,有意识地回应与应对全球多元文化的竞争,这对“中国梦”的影像呈现而言,将是一条中国电影在跨文化语境中落实上述任务可能性的重要路径与选择。 责编:谭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