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高度(米) 大于5000米 3500~5000 切割深度(相对高差〃米) 大于1000 500~1000 大于1000 1000~3500 500~1000 小于500 500—1000 小于500
500~1000 小于500 名 称 极高山 高山 中高山 高中山 中山 低中山 中低山 低山 丘陵 地貌单元分类
根据一定原则对地表起伏形态划分的类型。一般认为,普通地貌类型应按形态与成因相结合的原则划分,但由于地貌形态,地貌营力及其发育过程的复杂性,目前尚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分类方案,一般采用形态分类和成因分类相结合的分类方法。
地貌形态类型:指根据地表形态划分的地貌类型。目前世界各地的形态分类并不统一。我国的陆地地貌习惯上划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
1
地五大形态类型。由中国1:1 000000地貌图编辑委员会审定的《中国1:1000000地貌图制图规范》(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确定了平原、台地、丘陵和山地四个基本形态类型。在这一形态分类中,把盆地和高原视为有关形态类型的组合。较小的形态类型,大多与其成因结合起来进行划分,如新月形沙丘、冰斗、溶斗等,只有这种形态—成因结合的分类,才能更好的反映这些形态类型的特点。
地貌成因类型:指根据地貌成因划分的地貌类型。由于地貌形成因素的复杂性,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成因分类方案。根据外营力,通常划分为流水地貌、湖成地貌、干燥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冰缘地貌、海岸地貌、风化与坡地重力地貌等。外力地貌一般又可以划分为侵蚀的和堆积的两种类型。根据内营力,通常划分为大地构造地貌、褶曲构造地貌、断层构造地貌、火山与熔岩流地貌等。无论是外营力地貌还是内营力地貌,在动力性质划分的基础上,都可以按营力的从属关系和形态规模的大小,做进一步的划分。 按照边坡与岩层走向关系分类
1)顺向边坡:岩层倾向与坡面倾向一致或岩层走向与边坡走向夹角小于15°。
2)斜切边坡:岩层走向与边坡走向夹角15°~30°。 3)切向边坡:岩层走向与边坡走向夹角30°~90° 4)逆向边坡(反向边坡):岩层倾向与坡面倾向相反。
2
—— 地貌名词解释 ——
滩脊(beachridge)—又称“沿岸堤”。指激浪流将沙或砾石以及贝壳碎片堆积在高潮线附近成为与海岸线平行的堤状堆积体。高数米,宽数十米,长数百米至数千米。是堤式海滩的组成部分,其前缘存在着砂质海滩。根据新老滩脊的关系、规模、物质组成等,可以分析海岸变化的动态。[10]
天然堤(naturallevee)—又称“自然堤”。沿河流两岸,由河流沉积而成微见高起的长堤。洪水漫溢河槽时,在其两旁流速骤减,泥沙沉积,逐渐形成天然堤。
土体蠕动(soilcreep)—主要指土层、岩层和它们的风化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下发生的十分缓慢的移动现象。移动的速度每年小的只有若干毫米,大的可达几十厘米
U形谷(U-shapevalley)—是冰川作用区最明显的冰蚀地貌类型之一。它大部分仍袭冰覆以前河流切割的V形谷地,但与河谷却显然不同,冰川谷平直、宽阔,谷坡陡峻,谷底平缓,横剖面呈U形。
物理风化(作用)(physicalwathering)—物理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发生物理疏松崩解等机械破坏过程。一般不引起化学成分的改变
下切侵蚀(downcutting)—流水加深河床与河谷的作用称为下切侵蚀。下蚀的强度取决于水流的动能含沙量以及河床组成物质的抗冲程度
泻湖(lagoon)—浅水海域被沙嘴、沙坝或珊瑚礁封闭或接近封闭而成的湖泊。有的高潮时可与海水相通,如河北昌黎县七里海;有的则与海水不通;
3
还有古代泻湖长期与海隔离和较长岁月的沉积作用,使原有咸水因地表淡水的注入,逐渐淡化而成淡水湖,称“残积湖”,
新月形沙丘(crescentdune)—新月形沙丘平面形状如新月,故称为新月形沙丘。它的高度不等,一般为几米到几十米,最高达50米,宽度一般在100~500之间,也有更小一些的。新月形沙丘的纵剖面的两坡不对称,朝风向的一坡称为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坡度一般在10度~20度之间;相反的一坡称为背风坡,或叫落沙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一般为28度~55度左右,有时达56度。背风坡的坡度大小和不同粒径沙粒的饿休止角有关。 悬移质(suspendedload)—粒径较小,沉降速度比水流的垂向脉动流速水,在紊动扩散作用下,可以悬浮在水流中的泥沙。又称为\"悬沙\"。 雪线(snowline)—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叫做雪线。
悬冰川(hangingglacier)—一般呈斑点状悬挂依附在山坡上,冰川规模小,冰体厚度薄,对气候的变化反映比较灵敏,容易形成,也容易消亡
羊背石(rochemoutonnee)—是由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特别是在大陆冰川作用区,石质小丘往往与石质洼地、湖盆相伴分布,成群地匍匐于地表,犹如羊群伏在地面一样,故称羊背石 沙垅(sandridge)—即“沙垄”。纵向沙丘
溯源侵蚀(headwarderosion)—又称“向源侵蚀”。指河流或沟谷底坡坡度变陡之处,因水流冲刷作用加剧,受冲刷的部位随着物质的蚀离,而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的现象。
4
潜蚀作用(undergrounderosion)—多指黄土地区流水沿着黄土裂隙或动物洞穴下渗,发生机械侵蚀和对可溶盐进行的溶蚀作用。潜蚀作用形成黄土陷穴、黄土桥和黄土柱等地貌,促进坡面物质块体运动,对黄土地貌发育起很大作用。[10]
侵蚀基准面(baseleveloferosion)—河流的下切侵蚀深度不是无止境的,通常是下切到接近某一水平面后,逐渐失去侵蚀能力,不再向下侵蚀,这一水平面称为河流的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又可分为终极侵蚀基准面和局部(地方)侵蚀基准面两种[7]
侵蚀面(erosionsurface)—山区河流河床侧蚀,谷坡后退,逐渐切平谷底地质构造,形成宽平的谷底河漫滩。这种由水流削平基岩构造而成的缓平地面,称为“侵蚀面”。[10]
侵蚀循环(erosionsurface)—又称“侵蚀旋回”。指地表在水流作用下,地貌形成与发育经历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三阶段,这三阶段合一旋回,称为“侵蚀旋回”。此说由美国戴维斯于1899年提出。假定一个平缓的地面,因地壳运动而被迅速的抬升,当升到一定高度后,地壳转向长期稳定,在水流长期侵蚀作用下,地貌经历着一个地表起伏迅速增加短促的幼年期;一个地势起伏很大和地貌类型复杂的壮年期;一个地势逐渐变缓的过渡期,和一个地面夷平为准平原,变化十分缓慢的老年期。此后,地貌发育回春,进入新的发育旋回
溶洞(karren)—地表流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时所溶蚀出来的石质小沟,称为溶沟(石沟)。深度一般在半米以上至数米。[7]
5
溶斗(doline)—亦称为“喀斯特漏斗”。是一种碟形、漏斗形、圆筒形的小型封闭式圆洼地,直径数米至百于米不等,深度一般小于直径。溶斗是现代喀斯特作用下的产物,起者汇集地表水的作用。在溶斗底部通常有消水道(如落水洞、溶隙等)把溶斗的汇水引向地下排走,当溶斗底部被碎屑物覆盖后就成为平底的圆洼地,可供垦殖。[7]
溶蚀(corrosion)—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化学侵蚀作用。当水中含有侵蚀性的CO2时,则有较强的溶蚀作用,对石灰岩进行溶蚀。[10]
溶蚀谷(polje)—岩溶地貌中宽阔而平坦的谷地。谷地两侧多被峰林夹峙,谷坡急陡,但谷底平坦,横剖面如槽形,又称为槽谷。谷地内通常有过境河穿过,它由谷地一端流出,至另一端潜入地下。在河流的作用下,谷地不仅迅速扩大,而且堆积了较厚层的冲积物。此外,还保留着石灰岩残积红土,以及低矮的石灰岩孤峰或残丘。[7]
溶蚀盆(uvala)—溶蚀盆是一些宽广平坦的盆状凹地或谷地。在南斯拉夫称为坡立谷,意为可耕种的平地。溶盆规模很大,仅底部就达至数十平方公里。一般宽度在1千米以上,长达10千米以上,四壁陡峭,盆地底部常有较厚的松散堆积层,山地坡麓常有水量较大的泉水流出,呈溪流流经盆地底部,并在另一端坡麓潜入地下,是喀斯特地区工农经济发达之所在。 三角洲(delta)—河口区由沙洲、沙嘴等发展而成的冲击平原。最初由希腊人近似三角形的尼罗河三角洲,故名。是河流在注入海洋或湖泊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堆积而成。一般呈弓形或三角形,顶部指向河流的上游,底边为其外缘。地势低平河流多汊道,河网密集,大部是良好的农耕地区。如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依其形态可分为扇形三角洲、鸟足形三角
6
洲、尖头形三角洲
离堆山(meandercore)—又称“曲流环绕岛”。被废弃河曲所环绕的孤立山嘴,称“离堆山”。它是深切河曲未裁弯前的凸岸山嘴,在易溶性岩石地区,也可由地下水对地颈溶蚀而成天然桥,而后天然桥崩塌形成离堆山。 流水地貌(fluviallandform)—流水在运动过程中,使沿程的物质发生侵蚀、搬运和堆积,形成了各种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这类由流水作用所塑造的各种地貌,称为流水地貌
落水洞(sinkhole)—开口于地面而通往地下深处裂隙、地下河或溶洞的洞穴。落水洞的深度比宽度大得多,一般宽度很少超过10米,但深度可大100米以上。例如法国的“牧羊人深渊”,深112米,而比利牛斯山上的“马丁石”更深,达1158米。[7]
泥石流(debrisblow)—山区常见的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现象,是由大量土、砂、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组成的一种特殊洪流。
牛轭湖(ox-bowlake)—又称“弓形湖”、“月亮湖”。河曲裁弯后废弃的弯道。因似牛轭,故名。河曲裁弯后,废弃弯道的上口门和下口门先后被淤死,使废弃河道和新河失去联系而成湖泊。由于废弃弯道凹岸槽深较深,形成湖泊后能长期保留牛轭形、新月形或弓形。牛轭湖是河曲弯道衰亡的标志,对研究河曲的形成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片蚀(sheeterosion)—雨滴冲击地表,使土壤层层分离,被水流带走的现象。
7
黄壤(yellowearth)—是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土壤,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中等高度的山地。[8]
黄土(loess)—黄土是一种黄色的、质地均一的第四纪土状堆积物。黄土是疏松的土状堆积物,矿物养分丰富,土层深厚,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但由于多数地处半干旱地区,生态平和脆弱,自然植被被破坏后,恢复较困难,因此植被稀疏。雨季暴雨冲刷,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另外黄土的结构和岩性的特点故很容易发生坍塌,对工程建设也有一定影响。
黄土地貌(loesslandform)—由于黄土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疏松多孔隙、富含碳酸钙、垂直节理发育、透水性强、易沉陷等),在外力作用下(主要是水流作用),切割成许多沟谷和沟间地,形成许多正向、负向地形,叫黄土地貌。[20]
黄土梁(loessridge)—黄土呈条状延伸的平顶岭岗称为黄土梁。面积较小,为0.5~1平方千米。[21]
黄土峁(loesshill)—黄土区形成的孤立穹状丘陵地形,顶部浑圆,斜坡较陡,峁顶坡度5度~10度,峁坡坡度10度~55度。黄土峁一般是由于继承了古丘陵地形,或黄土被近代河谷流水切割而成。黄土峁一般分布在切割强烈的河流下游或河流交汇处。[21]
黄土塬(loesstableland)—黄土覆盖的面积较大的平坦高地称为黄土塬。黄土塬具有巨厚的黄土堆积、完整的地层序列、和连续的自然剖面,地形上表现为平坦高地,高地边缘陡峻,为沟谷所环蚀,由于溯源侵蚀而参差不齐,
8
腹部平坦,平均坡度小于1度。[21]
火山(volcano)—堆积山的一种类型。地壳内部岩浆喷出堆积成的山体。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三种典型的火山外形是一个锥形山丘,称为“火山锥”,锥顶有圆洼形的火山口,口下有一个与地壳深处岩浆相连、作为内部物质喷出的火山通道(火山管道)。我国已发现火山有600多座,大部分属死火山
极地冰川(polarglacier)—温度都在压融点以下,运动缓慢,大都由内部变形引起的冰川
岬角(cape)—又称“地角”。向海(或河、湖)突出的陆地尖角。常见于半岛前端。岬角通常是陡岩岸或由松散岩石组成。如我国山东半岛的成山角、南美洲的合恩角。[10]
间冰期(interglacialperiod)—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此时高纬度地区的大冰盖面积缩小,中、低纬度山岳冰川大规模后退,高山雪线大幅度升高,冰缘作用衰退,全球自然地理带向两极方向推移,世界海平面上升。
角峰(horn)—当不同方向的数个冰斗后壁后退,发展成为棱角状的陡峻山峰,叫做角峰。[7]
阶地(terrace)—河流阶地是河谷中沿河分布的接替阶梯式地形,由河流的堆积与下蚀作用塑造而成。每级阶地都由一个平台和与之相连的斜坡组成。 局部侵蚀基准面(localbaselevel)—局部侵蚀基准面是指河流流经的坚硬岩
9
坎,湖泊洼地以及主支流汇口处等,它们往往控制着其上游河段或支流的下切作用。
喀斯特(karst)—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次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
喀斯特地貌(karstlandform)—即“岩溶地貌”。由岩溶作用所形成的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区(包括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地层中分布最广,地面上往往崎岖不平,岩石嶙峋,奇峰林立,地表常见有石芽、溶沟、石林、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峰林等岩溶形态,而地下则发育着地下河、溶洞等各种洞穴系统。[10]
河漫滩(floodplain)—当河流洪水泛滥时,除河床以外,谷底部分也被淹没,被淹的河底滩地称为河漫滩。
横向沙丘(transversedune)—因沙丘与主导风向垂直,故称为横向沙丘。横向沙丘按堆积形态分为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复合新月形沙丘和复合形沙丘链。
红树林(mangrove)—是分布在热带海滩上的一类(盐生)常绿木本植物群落。这类群落的主要种类是由红树科植物所组成,故称为红树林
洪积扇(proluvialfan)—干旱半干旱等地区暂时性洪流在山谷出口形成的扇状堆积地貌。一般规模较大。自扇顶向扇缘,地面逐渐降低,坡度逐渐变小,堆积物逐渐变细,分选性逐渐变好。其组成物质为洪积物。[7]
10
滑坡(landslide)—坡面上大量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主要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7]
滑塌(collapse)—又称为“崩塌”。在陡峻的山坡上,巨大的岩体、土体或碎屑层,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常常突然发生沿坡向下急剧倾倒、崩落现象,在坡脚处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这种现象称为崩塌。
化学风化(作用)(chemicalweathering)—位于地表的岩石矿物在水、大气、生物的相互作用下发生氧化、溶解、水解、水化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因而改变了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甚至形成新的矿藏物破坏了原来岩石的结构,使岩石疏松甚至逐渐变成松散的土层,这种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环礁(atoll)—我国古代称为“石塘”。海洋上呈环状或马蹄状的珊瑚礁。我国南海诸岛就属于环礁类型。巨大的环礁上往往堆积有沙帽,即形成珊瑚岛(如我国永乐群岛的环礁),被包围的水面称为泻湖,有水道和外海相通,泻湖可成为优良避风港口。
荒漠(desert)—在长期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植被稀疏的地理景观。 海岭(oceanicridge)—即“海底山脉”。海底的巨地貌。由一系列平行的山系构成。一般在海面以下,有的峰顶露出海面,成为岛屿。其轴部为地壳板块的交界,是地壳的破碎带,地球内部岩浆沿破碎带裂隙溢出,形成高出洋底2000~5000米的岩墙—山脊,以后再喷溢的岩浆,又上涌到早期已硬化的岩墙中间把岩墙一分为二向两侧推开,岩墙在在向两侧移动中随着冷却而降低其高度。因此海底山脉约深1000~3000米、宽几十千米的中央裂谷,沿裂谷为地震及岩浆喷发,有较高的地热量。裂谷两侧为高度逐渐向外降低的山脊
11
海蚀洞(seacave)—海蚀地貌中分布在陡崖的脚部,深度大于宽度的,由于岸边激浪的强烈冲刷作用形成的凹槽。
海蚀台(abrasionplatform)—海蚀地貌中,海蚀崖后退的同时,在陡崖的前方留下一个向前微倾的基岩平台,称为海蚀台。
海蚀崖(seacliff)—海蚀地貌中,海蚀穴顶的岩石因下部掏空而不断崩坠形成悬崖,叫做海蚀崖。[20]
海蚀柱(seastack)—海蚀地貌中,坚硬的岩脉常在平台上残留成突立的岩柱,叫海蚀柱。[20]
海蚀作用(marineerosion—波浪侵蚀作用在基岩海岸最明显,它通过冲刷研磨和溶蚀作用使海岸线逐渐后退的作用。[20]
海滩(coastalbeach)—海岸带泥沙在激浪作用下形成的堆积体。分布于激浪作用带,地面和缓向海倾斜。
海峡(strait)—两个海区之间宽度较窄的水道。其中有的沟通两海(如渤海海峡),有的沟通两洋(如麦哲伦海峡),有的沟通海和洋(如直布罗陀海峡)。海峡中一般水深较深,水流较急多涡流。水文要素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变化,底质多岩石或沙砾,细小的沉积物较少。海峡在军事和航运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0
鼓丘(drumlin)—是主要由冰碛物组成的一种流线型丘陵 地貌(landform)—地表起伏形态。在地理学中也叫“地形
12
地壳均衡(isostasy)—关于地表重力场的一种假说。简称“均衡说”。1855年由英国普拉特(J.H.Pratt)和艾利(G.B.Airy)提出。认为较轻的地壳象冰山一样浮在较重的地幔上,并按阿基米得原理达到均衡状态。即从地下某深度开始向下,同深度的同等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或所承载的质量趋于相等。[10] 地下河(undergroundriver)—又称“暗河”“伏流”由于岩溶作用在大面积石灰岩地区形成溶洞和地下通道,地面河流往往经地面溶洞潜入地下形成暗河,称“地下河”。[12]
冻胀(frostheaving)—由于表土上形成达30mm厚的冰透镜体而造成地面或个别颗粒的向上移动。[23]
断层谷(faultvalley)—纵谷的一种。沿断层或断裂发育的河谷。因断裂带上地层破碎,抗冲性和抗蚀性显著降低,在水流作用下发育成河谷。如雅砻江下游麦地龙至渡口为断裂带发育的河谷。[10]
断层三角面(triangularfacet)—断层崖遭沟谷或河流切割,形成断层三角面。[10]
断层崖(faultscarp)—为断层上盘形成的崖壁或陡坡。阶梯状断层可形成阶梯状断层崖。老断层崖形成后,断裂运动复苏,在老断层崖下又出现新断层崖,称为“复苏断层崖”。[10]
断块山(blockmountin)—又称断层山。地壳断裂上升形成的块状山体。可分为地垒式断块山和掀斜式断块山。[10]
堆积作用(deposition)—指搬运的泥沙和砾石等物质,因外力(流水、冰
13
川、风、波浪、海流等)减弱或失去搬运能力而聚集的现象,以及岩屑在重力作用下的堆积、火山喷发物的堆积。有流水堆积、冰川堆积、风成堆积、重力堆积等。堆积作用比“沉积作用”含义更广,但两词往往通用。[10] 多年冻土(permafrost)—又称永久冻土,指数年或千百年以上经久不化的冻土层。分为两层:上部是夏融冬冻的活动层;下部是终年不融的多年冻结层。多年冻土是寒冷气候(年均气温<-2度)区的产物
峰林(peakfoest)—成群分布的石灰岩山峰,山峰基部分离或微微相连。峰林是在地壳长期稳定下,石灰岩体遭受强烈破坏并深切至水平流动带后所形成的山群。[7]
风化(作用)(weathering)—岩石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侧向侵蚀(lateralerosion)—流水拓宽河床和河谷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侧向侵蚀主要发生在河床弯曲处,由于主流线迫近凹岸和横向环流作用,使凹岸受蚀,凸岸堆积,这就使弯道曲率半径不断减小,离心力不断增大,横向环流随之增强,侧向侵蚀也就相应增强
冲沟(gully)—一种较大的、有间歇性水流活动的条形凹地。由切沟发展而来,沟谷平面图形呈梭形,横剖面大致呈“V”形,宽度和深度可达数十米。沟床纵剖面呈凹弧曲线,与沟身所在坡面明显不一致。冲沟只沟谷中主要类型,标志着地区性强烈侵蚀阶段
单面山(cuesta)—又称单斜山。在单斜构造地区,岩层倾角较缓,软硬相间,受侵蚀切割后,软岩层被蚀成谷地,硬岩层突露成山岭,即单面山山体
14
延伸方向与构造线一致,山脊往往成锯齿形,两坡明显不对称。[10] 刃脊(arte)—随着冰斗的进一步扩大,斗壁后退,两个冰斗或冰川谷地间的岭脊不断变窄,最后形成薄而陡峭,刀刃状的锯齿形山脊,称为刃脊。[7]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