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3038 资产评估 陈怡匀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
严格地说,宏观经济政策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即IS—LM模型。该模型说明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利息率和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并且指出了模型中的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变动会对均衡的利息率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产生什么影响。该模型是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工具。在LM曲线的不同区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着很大的不同。LM曲线可以呈现水平、递增和垂直三种形式。据此,可以把LM曲线划分为凯恩斯区域(萧条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主义区域。在凯恩斯区域,IS变动对国民收入影响最大,而LM变动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因而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在古典主义区域,IS变动只影响利息率,不影响均衡国民收入,而LM变动则对国民收入产生最大影响,因而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在中间区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影响均衡国民收入和利息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有效。
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宏观经济政策就是短期的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需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作调整,不宜长期化,因为经济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今天,一国的经济形势,不仅取决于国内的
经济走势,还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全球经济的走势。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项。
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这里所谓的充分就业有两种含义,一是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就是充分就业,二是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我们知道,失业的成本是巨大的,所以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就常常成为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物价稳定是指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价格的固定不变,也不是指价格总水平的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在宏观经济学中,物价稳定并不是通货膨胀率为零,而是允许保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也就是相当时期内能使通货膨胀率维持在大致相等的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这种通货膨胀率能为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它有两层含义,一是维持一个高的经济增长率,二是培育一个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宏观经济学一般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目标是一致的。经济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会增加社会福利,但并不是增长率越高越好。这是因为经济增长一方面要受到各种资源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无限地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要付出代价,如造成环境污染,引起各种社会问题等。因此,经济增长就是实现与本国具体情况相符的适度增长率。
国际收支平衡具体分为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自主平衡与被动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要求做到汇率稳定,外汇储备有所增加,进出口平衡。
四大目标相互之间既存在互补关系,也有交替关系,即既有一致性又存在矛盾性。一致性比如说,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水平,就要维护必要的经济增长。矛盾性比如说,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必须刺激总需求,扩大就业量,这一般要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此就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升。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就必须紧缩财政和货币,由此又会引起失业率的上升,这点从菲利普斯曲线中也可以分析得出,即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此消彼长关系。因此,要维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就要牺牲一定的物价稳定;而要维持物价稳定,又必须以提高若干程度的失业率为代价。
所以我觉得,在实际经济运行中,要同时实现四个目标非常困难,因此,在制定经济政策目标的时候要根据国情,在一定时间内选择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主要目标。
2、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常用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有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以及国际经济政策,在这里只谈谈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国家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总需求以达到实现充分就业或者物价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具体运用该政策时要考虑经济现状。当经济萧条时,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导致失业,这是就要通过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增加总需求。反之,当经济过热时,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此时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即应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减少总需求。通常,政府使用的财政政策工具有:变动政府购买支出,变动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以及发行公债等。
我们说,虽然有经济稳定器的作用,但其毕竟是有限的,在这基础上,为了保持经济稳定,政府应当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其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第二个工具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所以,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调节货币量是其手段,通过调节货币量来达到利率变动的结果。而调节利率的最终目标是总需求和总供给,两者达到平衡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货币政策有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政策以及调整法定准备率这三种方式。
在实际运动货币政策的时候,同财政政策一样,也要以当前经济状况为依据,一般而言,在经济萧条时,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应该放松银根,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比如说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或降低准备率等,以此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刺激经济发展。而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则应收紧银根,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抑制总需求,降低物价,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一系列紧缩性货币政策,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防止经济过度增长。
经济政策即是指这些政策相互配合使用,不产生冲突。我觉得在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应该要考虑到不同的政策调节经济的力度是不同的,比如说政府支出的增加和法定准备率的变动对经济影响迅速、猛烈,而税收政策起作用就比较缓慢。其次应该综合考虑到不同的政策作用范围是不同的,见效时间长短是不同的,并且任何政策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3、现阶段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我国2010年经济状况有如下特点。关于经济增长。按照10月份发布的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通常第四季度经济将会有更快增长,因此整体而言,2010年的经济增长超过10%已经没有悬念。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的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处于高位发展时期。总的来说,2010年中国经济经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现阶段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致力于社会经济发展回归常态。一体现在抑制房价的上涨,因为房价的上涨为通货膨胀施加了压力。二体现在对农副产品价格的调控。我们不难发现,从今年7月份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较快上涨,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为此国家采取多项措施稳定市场价格。
在09年国家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帮助我国宏观经济走出低谷,经济快速反弹。
在2010年,国家仍然是保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同时仍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信贷增速有所控制。其次,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但从2010年来看,国内面临投资冲动,加上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我觉得泡沫经济和通胀正成为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因此,我认为在接下来的调整中,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会发生转向。
0953038
资产评估
陈怡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