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以我为镜,正君衣冠

2021-07-30 来源:意榕旅游网
以我为镜,正君衣冠

作为资深的读书者,每天阅读量曾一直维持在20万字以上,现在终于解脱出来。心惊胆战,十分后怕,可称为劫后余生。为了大家不要重蹈覆辙,请认真反思下面几句话。有缘者切不可草草看过,此乃我十年光阴流下的血泪,请以我为镜,正君衣冠。1. 读书的第一目的: 学会思考。一旦学会了思考,便不必再读书。2. 读书的第二目的:收获快乐。大家被书记所迷,不知读书之乐一二三,思考之乐八九十,而行动之乐百千万也。3. 所有的快乐,都是大脑分泌多巴胺。大家留着自己的大脑不用,沉浸在别人所描绘的世界里,不去自己思考、自己行动获得快乐,而是去他人的大脑中追求快乐,有一个谚语,我借用一下,来描述这种情况,叫做 “守着金饭碗要饭”。

4. 人生就是入宝山而空回。大家想想现实生活中的乐趣多少?就是最普通的人,也比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更加复杂、多变!为何自囚于他人的文字而不自知? 古谚有云:画地为牢,此之谓也。

5. 读书的边际效应。你读书愈多,新读的书对你的增益愈少。我读过300本,思维观,世界观完善之后,新读的书,作用十分有限,一句话,边际效应归零,或者趋近于零。6.读书的机会成本。当今之世,绝对是盛世,可为之事太多太多。

大家把几天、几月、几年的时间用在读书上,不知图书无限而寿命太短。试问和玩电子游戏、追玄幻修真之人有什么不同?机会成本太大了。请大家跟我默念三遍 我无价的岁月啊,可否容许他沉迷于别人的世界?

再次奉劝诸君切莫草草看过。谢谢各位知友的支持和反馈,做以下补充。

--------------------------------------------------------------------------------------------------------------------------------------------p.s.读书的溢价1.读书的第一溢价:找到自我2. 读书的第二溢价:摆脱洗脑3. 读书的第三溢价:预知能力4.读书的第四溢价:关键词学习能力5.读书的第五溢价:能够提出本领域市级、省级、国家级、世界级甚至历史级观点。若得到这五大能力,便不再需要系统地学习了,去这个世界追逐你的梦想吧。--------------------------------------------------------------------------------------------------------------------------------------------虎犊初生匆匆三十年,定位何其难,自我真价值,埋没在人间。谁能想见,经历乱七八糟,各种书籍的惨痛洗礼,我竟然摆脱思维牢笼,走了出来,一霎间,书中原来束缚我思维的百万观点、千万细节、上亿文字,皆自成我思维之兵卒,交织碰撞,自昼及夜,文思泉涌,未尝有停!谁知道,以后的岁月,又会蹦出多少奇诡的观点,又会生成何种繁复的系统。从此,

再不用时间和汗水给自己定价,再不拼任何可重复可代替之工作,全心体会生活的一切美好,积极接触经典而伟大的人、事、物,以深启我思,深动我心,深明我行。人生一世原不易,个个皆曾是虎犊。与诸知友共勉。

--------------------------------------------------------------------------------------------------------------------------------------------问题学派宣言别人在知乎看“答案”,我在知乎看“问题”本身。1.通过提问水平,更能了解一个人。提出一个好问题,比写出一个好答案,难十倍。2.老子、苏格拉底、乔布斯之所以伟大,并非由于看了牛逼的答案,而是因为尽力尝试着去解决牛逼的问题。3.知乎上海量的“问题”,角度不同,深度各异,可以助我更好的开发大脑、研究世界。4.看看他们的提问,你可以迅速了解当代年轻人关注所在、焦虑所在、矛盾所在。5.一个问题背后,往往是一堆问题,一件事情背后,所掩藏的可能是整个时代千万人的痛苦。6.一个问题,你考虑一天和考虑一年,所见到的是绝对不一样的。你要逼迫自己面对这些问题,自昼及夜,日久年深。7.人生的本质,成功的本质,不就是解决问题吗!8. 看答案的人,脑子越来越懒,看问题的人反之。与各位知友共勉。

---------------------------------------------------------------------------------------------------------------------------------------------------------------------------------------------------------------------------------------

-------------------------------------------------学他人者必浅薄学习投入者,无如高中、大学,毕业只几个月,七年所学,几乎忘净。学习广博者,读书万记,秉神反思,不过皮毛,或有记忆深刻者一二,皆个人头脑自创也。故我提出:学他人者,再精、再熟、再细、再烂,也必然浅薄,永不能深入。1.老毛所谓活学活用者,乃是用自己思想,非别人见识,故能活。2.朱子深明是理,乃提出朱子读书法,已达认知之极限!然古今读书既精且烂者多矣,水平及孔孟者罕之。3.世强(本人)勤于读书者二十年,所做感想、体验、读书笔记数百万字,而水平离王小波、朱熹、罗素诸贤者远甚。4.非是本人视角浅薄,亦非领悟他人能力不强,而是因为一个人学习别人的思想,是决计深不了,也决对活不了的。5.学会相对论的已有数万人,但这数万人思想水平与爱因斯坦比如何?6.今人学欧几里得几何,满分者千万计,而有欧几里德之才者,又有几人。哈哈,为之一笑7.所以,韩愈讲,行成于思,毁于随。好一个随字。8.故古今牛人大师,非我学习之目标,乃我交流之对象。思想不是学出来的,思想是碰撞出来的。9.自古有吉光片羽之词,冰山一角之义,牛人凡有所创见,或写或画,展示而出者,蕴含自己之思想,不及万分之一!10.《论语》中,只有十分之一的孔子,可信矣;《浮士德》中,只有百分之一的歌德,而且是最微不足道的百分之一。11.大脑之结构,玄妙非常,当今科技不能明其万一。凡人之

思想,其何所发生,何所发展,可谓鬼神莫测。更何论大师之思维哉。12.今人欲以几篇文章、几本书而得某人之思维水平、思考方式,真做梦者也。13.今人一直自责学得不透,领悟不到家,越学越死。以一种约束大脑、限制大脑的法门来谋求大脑之发展,真南辕北辙也。14.古人讲,学习要学到家。但我们学习,死学死悟,是能走到家,但是却走到了别人的“家”里。别人的家里,你能自由自在,活学活用吗?15.真正的学到家,是走到自己的家里。16.自己家里,我是主人,才是自由自在,悠游舒畅。可以受用终生而不忘。17.生命如此奇妙,焉能等闲看之?譬如一松,直射苍穹,我小树苗欲学之,能得之乎?用细微之眼观之,所有细节皆不相同,焉能硬学,焉能学活!18.两棵松树尚且不行,何况两颗头颅!!19.凡是别人的东西,你总也弄不明白的。你看《论语》研究了两千年,弄不透,《周易》更甚,简直天书!又有《红楼梦》,上万人靠他吃饭,也是弄不明白。20.研究一生《红楼梦》,你刘心武的水平,有曹雪芹十分之一吗?21.佛教有句话,叫做“拾人牙慧”,今之学者,不去自己沉淀,只是拾了十年、二十年别人的牙慧而已。有人拾得多,有人拾的少,虽巧拙有别,角度各异,间或有登堂入室者,也就止于此处,不及作者之十一。22.孟子曰:吾养吾浩然之气。强调“吾”养,不是他养,“吾”浩然之气,非他人之气。帅哉。23.可知《佛经》《圣经》《可兰经》亦他人之牙慧,若投身其中,潜心求

学,一生尽毁。23.世界万维万向,人力所不能穷尽。愈探愈深、欲探愈多,几于无限也!!何必自陷于他人之浅见而不自知。24.故教育者,除教授常识,万不可令学生全力学习别人,而应教给学生全力寻找自己。制造自己对世界独特之认识.,找到自己的家门。

为什么读那么多,技能沉淀却很少?

【一】你潜意识里是否也有“读书无用论”?“读书无用论”古代就很流行:十有九八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现代的“读书无用论”仍很流行,即使嘴上不承认,心里却是这么想。精读曾经做过一个相关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26%(红色和绿色区域)的人认为读书的用处不大。虽说有74%(蓝色区域)的人认为读书有用,但若追问一句,用处大不大?投入产出比有多高?可能又有很多人难以给出肯定的回答。这是为什么呢?【二】为什么你很难做到学以致用?有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却不知如何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这是为什么?先来看一个问题:假如有人问你,医生想通过高强度的X射线杀死一个恶性肿瘤,但这样的强度会伤及周围良好的组织,医生应该怎么办? 如果你无法解答,那么,请看一段材料:

为了攻破一座防守严实的军事堡垒,军事指挥官将一支军队拆分成几个小分队,同时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对堡垒进行小规模攻击,最后成功击溃堡垒。看完你是否有所启发?这段材料体现的原理就是,对一个点同时从几个不同方向的弱攻击,能够积聚成强大的力量,攻破目标物。这也是“肿瘤治疗”问题的核心。如果看了这段材料后还是无法解答,说明你没有将“军队攻击”的案例进行抽象,触及其本质,再将其有效迁移到“肿瘤治疗”的问题中。无法将知识有效地迁移,是人们难以做到学以致用的原因。回到本微课的命题:为什么读那么多,技能沉淀却很少?具体原因至少有以下三点:1、没有弄清楚要学习哪些知识2、虽然学过,用时却无法调取3、没有学会在实践中掌握技能为了解决该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着手。【第一步】弄清要学哪些知识①策略一:掌握高价值知识首先,向前看三年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对某领域知识的需求强度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掌握并利用其中的规律。这就需要我们拥有向前看的眼光,而不是盲目跟风、赶潮流。你最好能找到两三年后社会需求会变大的知识领域,并能在这个领域学习和积累,这样几年后,该领域发展起来时,你就可以获取高额收益了。其次,持续提高你的知识独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学历的知识工作者会越来越多,因此知识的独特性不能单靠学历和证书。你必须要充分掌握某行业领域内的隐性知识,多实践、多总结。因为

实践、总结而来的知识是很难被别人复制的,因而更具独特性。提高知识的独特性有两条路:第一条是在某方向上的专; 第二条是将相关的资源整合起来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②策略二:找到缺漏的隐性知识《三国演义》守街亭说了这么一个故事:王平看了街亭地势后,说此地险绝,应该当道屯兵。马谡却认为,凭高视下,势如劈竹。王平又说,山顶是死地。马谡却说,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最后,由于马谡执意扎兵在山上,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也没有遵守约定将安营的阵图送回本部,重要据点街亭还是失守了。诸葛亮为维持军纪,不得不挥泪斩马谡。马谡有知识吗?有,但他的知识都是显性知识和间接经验。显性知识大多是书上的理论,而这些理论具体适用于什么样的环境,我们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得到,单纯的显性知识无法发挥作用。这也是为什么高学历的大学生虽然满腹经纶,却无法在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原因之一。咨询顾问田志刚对此总结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要注重显性知识的积累,更应该注意通过人际交往、通过事后的回顾与总结、通过实践去学习和掌握的隐性知识。 只有将知识不断付诸实践,才能知道其利用的环境、技巧和范围。”究竟何为显性知识?何为隐性知识?所谓显性知识,就是指能够用语言、文字、肢体等方式表达清楚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则是,虽然知道如何做,但却很难告诉别人或写明

白、说明白的知识。比如老太医通过把脉,就能知道是否有喜,这个过程就是隐性知识的运用。我们在应用显性知识的同时,配套掌握实践而来的隐性知识,才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让知识的价值最大化。③策略三:掌握Know-Who的知识概括来说,知识可以分为四种:Know-What,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

Know-Why,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Know-How,指完成某种过程或实现某种目标的技能和能力 Know-Who,知道是谁的知识这里说的Know-Who,指的就是要找到能互补协作的人,这也是一种知识。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如果你想找一个最优秀的神经内科医生看你的膝盖伤,你可能要失望了,因为他虽然能做复杂的神经科手术,但他却不会治疗你膝盖的外伤”。这说明,人无完人,要成事必须相互协作,从而让你的知识在这个环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房谋杜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记载,唐太宗善于用人,他有两个知名的大臣房玄龄和杜如晦,房玄龄擅长筹划,而杜如晦则善于决断,所以房玄龄将事情筹划好后都会请杜如晦判断哪个更合适,即为房谋

杜断。因此,找到能互补协作的人,就像伍思凯唱的那样: 好友如同一扇窗 能让视野不同 与你分享的快乐

胜过独自拥有 至今我仍深深感动 好友如同一扇门

让世界开阔【第二步】有效存储,用时能调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可以先从知识的保存开始。保存不是收藏,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才是有价值的保存。知识保存的方法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通过大脑的记忆,我们暂且称之为运用内力的保存;第二个是通过其他工具的保存,也就是借助外力的保存。①发动内力,联想使用场景有这样一个实验:同样一组单词,研究人员让一组受试者学习单词的读音和拼法,让另一组学习单词的含义,并引导该组受试者设想单词可以被使用的场景,之后让两组受试者回忆这组单词,看哪一组记得更多。结果,第二组明显比第一组记住更多单词。第一组记忆的是孤立、任意的文字,而第二组则联系其含义和用法进行记忆,把与知识有关的线索一并编进记忆中,事后在回想时,任何一个线索被触发,都有可能顺藤摸瓜地拎出整条记忆来。②使用外力,运用存储工具人的记忆有限,但如果将不相关的词进行分类后再记忆,就能有效提升记忆效率。文件的保存也一样,如果你仅有10篇文档,将它们放在你的电脑桌面上就行,但如果你有300、3000篇文档的时候,就需要对文档分门别类地保存,这样才能在使用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建立分类文件有一个原则:分类的深度不宜超过三层,

即文件夹——子文件夹——孙文件夹。如果超过了三层,自己再次打开的概率就会低于10%。【第三步】在应用中把知识化为技能知识运用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而实践的经历又会进而内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因此,为了保障这个良性循环,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学习。怎样在应用中学习,且看以下两大策略。①策略一:别为知识所累,敢于在不确定中决策一个人懂得越多,越会觉得自己无知,从积极方面来说,能够激发求知的兴趣;从消极方面来说,会感觉到事物的不确定性越多。于是在处理眼前事时,总是奢望条件再成熟一点、掌握的信息再多一点才敢决策,最后错失了良机。但事实上,任何决策和判断都是在信息和知识不完全充分的条件下做出的,而机会则是在信息和知识支离破碎的时候才出现。如果等所有信息、知识和外部条件都成熟了再行动,就很容易与成功失之交臂,机会也就不成为机会了。因此,我们有时需要一种“无知者无畏”的精神,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但是,真正的胆识并非盲目决策,而是来自于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的总结。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20世纪60年代时,在某导弹基地的一次试验中,因加泻推进剂时操作失误,导致弹体瘪进去一块。在场的人十分紧张,认为这是一个大故障,导弹不能发射。钱学森却亲自爬到发射架上察看故障情况,最后根据自己的知识大胆作出判断,找出问题的原因。由于试加推

进剂后,在泻出时忘了开通气阀造成箱内真空,外面空气压力大而压瘪。当点火发射后,箱内要充气,弹体内压力会升高,壳体就会恢复原来的形状。所以他主张发射照常进行。许多人对此表示担心,经过一番周折,聂荣臻元帅批准了钱学森的意见,结果如他所料,导弹果然发射成功了。②策略二:将知识与任务相结合把知识与任务相结合就是寻找这样一个机会:组织上要求我完成什么任务,或者参与什么项目。在参与不同任务和项目的过程中,我们的知识也能得到积累和提高,从而有能力做更重要的工作。如何将你的个人知识与任务相结合呢?你要找一份能够运用你积累的知识和发挥能力的工作。这里所说的好工作并非总是大城市的好单位,而是最能提升自己的地方,如果有了更高的知识和能力,“好单位”也会主动找你,甚至你还能自创一个“好单位”。如果工作中找不到能发挥你的能力,有挑战性的项目,你就需要考虑换一个工作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