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英语讲座1

2023-10-02 来源:意榕旅游网
1.口语的特质

人们普遍接受这样的观点,懂得一门语言和能说这门语言不是同义词。因此,说 She knows English 不等于说 She can speak English。然而,在许多方面,教第二语言或其它的语言都把懂得一门语言和能说一门语言看成是一回事,即你学了语法,学了一些词汇,你能造句了,并能把这些句子以准确的发音说出来,你就能讲这门语言了!这种想法在一代又一代的口语书里得到反映,而实际上这些书只是在教怎样说语法。

那么说话究竟都涉及到哪些东西?要强调的第一点是口语产出是实时发生的,因此主要是呈线性形态的,即单词连着单词,短语连着短语。同样,在语句层次上(也就是等同于句子的口语),口语是语句接着语句,以回应我们与之谈话的人(我们的对话者)产出的一个个单词和语句。口语的这种偶然性质,即每个语句都取决于在其前面的语句,造成了口语的自发性。这并不是说口语是不经计划的,只是计划的时间太有限了,并且一个语句的计划可能与前一个语句的产生重叠。口语产出对“实时加工”的要求解释了口语的许多特点。

研究——以及常识——告诉我们,讲一门语言远远不像能写出语法正确的句子,然后把它们说出来那么简单。首先,口语是一种互动,要求具有在话轮管理中进行合作的能力;其次,它通常是实时发生的,没什么时间进行详细的准备;再者,流利的讲话要求有处理大量记忆中的语块的能力;最后,讲话过程的本质意味着口语的语法与书面语法在很多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而这种语法的瞬间调整能力本身就是一种技能。此外,口语的技能性还反映在概念化、公式化、自我监测和修复、自动化、流利性和话语控制等方面。

口语涉及的知识包括语言外知识(即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即语体知识、语篇知识、语用知识、语法和词汇等。

2.口语的特质

下面这段对话摘自一个晚餐聚会的现场录音,没有进行过修改,内容是关于传统的英国食物Kedgeree(一种用由鱼片、鸡蛋和米粒组成的菜肴)。我们可以得到一种正在进行中的口语产出的感觉。有5个人讲话,在谈话过程中话题 junket(一种英国乳制甜品)被提出来了。其中一个说话人Kath说:

(1) Kath: I made junket when I was in the first year of secondary school.

数字(1) 在转写中通常表示轮到说话者说话了。一轮是指一个讲话人在结束讲话,或是被其他讲话人打断之前的讲话。其它的转写惯用符号有:

= 连续的语句,也就是,没有停顿的语句,不考虑其他人的打岔 ∣重叠语句 ‖同时发生的语句 ( ) 口误

2.口语的特质(续1)

这个有关乳制甜品的谈话蜿蜒继续着,直到第51轮后Kath说:

(52) Kath: it‟s one of those ridiculously old-fashioned dishes that they make you cook in domestic science =

(53) Hilda: This is really nice this Rioja

(54) Nick: Well why don‟t you try making ∣some? Might be great (55) Kath: ∣= like kedgeree? (56) Scott: = Toad-in-the-hole(烤面拖牛肉/面拖烤香肠)

(57) Kath: = I remember saying to my mum I‟ve got to take a pound of fish next week, for we‟re making kedgeree, and she said (mock accent) „you don‟t want to be making kedgeree‟ (laughter)and she said „we don‟t like it‟. And I had to take a note to my domestic science (taitch-) teacher saying „Kathleen can‟t make kedgeree because we don‟t like

it‟.(laughter)Awful. So I couldn‟t make it. I had to sit there while everybody else did.(laughter)

(58) Hilda: I would just make egg and bacon.

(59) Kath: But kedgeree. This was a sort of comprehensive school the first year of. Nobody knew what kedgeree was. It was sort of kedgeree and junket (laughter)

(60) Simon: ‖I love kedgeree (61) Kath: ‖I mean for God‟s sake.

(62) Simon: Have you ever eaten kedgeree since? (63) Kath: ‖Oh yes I love kedgeree. (64) Scott: But it‟s a sort of old colonial dish.

2.口语的特质(续2) 2.1 概念化

从以上的文本中可以看到,提到junket 看来触动了Kath心里有关家政学课程的神经(第1轮),这让她想起了一个有关kedgeree而不是junket的故事。在某一个点上(可能是初次提及junket的时候)她概念化了这个故事——确定了它的语篇类型(一个故事),它的话题(kedgeree),以及它的目的(开玩笑)。然后她等待合适的时机重新讲这个故事(第52和55轮),在这里她敏捷地把话题从junket 转到了kedgeree。最后,在第57轮,她终于抓到了机会,可以讲她的故事了。

2.2 公式化

故事的主意首先要筹划好,或是对其公式化。这牵涉到要在语篇、词法、以及词汇层次上做出策略选择。

2.2.1 语篇层面

故事都有一个典型的结构,或脚本。至少它们要有开头、中间和结尾。语篇脚本是我们共同分享的背景知识的一部分,可以“拿来就用”,因而,节省了公式化的时间,也减轻了听者的负担,听话者能迅速地识别选用的是哪种脚本。

然后脚本的每一步都需要在语句层次上得到充实。这就要选择每个语句特定的词法,以把故事进行包装来表达说话者的意图。最初,这意味着要决定用什么样的语句元素以及用什么顺序。在英语里,语句一般有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话题,即我们要谈什么,第二部分是评论,也就是我们要对这个话题说什么。因此,在Scott的第64轮:Bit it’s a sort of old colonial dish中, 话题是it(指前面提到的kedgeree),而评论是后面所说的东西:

Topic It (kedgeree)

Comment

is a sort of old colonial dish.

话题一般是已经提到过的信息(已知信息),而评论一般是新的内容。 2.2.2 口语的语法

怎样让每个语句“符合语法”也受到一次性记忆所能拥有的信息量的限制。说话者应对缺少计划时间的一个方法是使用所谓的添加策略,就是把语块之类的短语和从句串到一起,以延长说话的时间。我们可以在有关Kedgeree 的谈话中的第59轮看到Kath运用了添加策略,每一个语块阶段都用竖线标出:

But kedgeree. ∣This was a sort of comprehensive school ∣the first year of . ∣Nobody knew what kedgeree was. ∣It was sort of kedgeree and junket.

如果(57)和(59)是书面句子,它们的结构可能会完全不同,会有更多的嵌入成分(或从句),

而不是简单地把它们串在一起:

Once, when I was at school, our domestic science teacher told us we would be making kedgeree only. Kedgeree is an old-fashioned colonial dish and hardly appropriate for a first year comprehensive schoolgirl. Nevertheless, we were asked to bring a pound of fish to school the following week. When I told my mother, she refused, on the grounds that we didn‟t like kedgeree. As a result, I had to take a note to the teacher, which said that my mother wouldn‟t allow me to make kedgeree since the family didn‟t like it. It was humiliating to have to sit and watch as the other girls made it.

这就是为什么把口语转写成文字时文本看上去支离破碎的原因。在听口语的时候,我们会尽量“熨平”它的褶皱,这样我们听起来就很流畅了。

2.2.3 口语的用词

在用词方面,说话者已经“安排”好了语句,现在她需要把单个的词或短语放进不同的位置上去。例如,Kath决定(第57轮)用单词my mum来补白I remember saying to …后面的位置,Kath选用单词 mum 而没用 mother,可能是由于她在谈论自己的母亲时经常使用这个词。另一方面,这个选择可能是经过一种评估,认为在这种特定的语境里,用这个词是合适的,因为Kath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开一个小玩笑,不太正规的mum会感觉更适合。

口误常发生在讲话人有压力或疲倦的时候。如果出现了一个错误的词汇,即使是母语使用者也会在这个层次上出现口误,例如,把 I bought it 说成 I buyed it, 但他们都能很快地改正这些口误。

2.口语的特质(续3) 2.3 自我监测和修复

Kath的迅速自我纠正就是自我监测的一个例子,这个过程是与概念化,公式化和发音这几个过程同时发生的。在计划阶段重新考虑一下有可能导致完全放弃一个主意,就像某人刚要开始说闲话,然后意识到闲话的主角就在能听得见的地方!在公式化阶段的自我监测可以导致放慢语速,或是停顿,以及随后的回溯和重新措辞一个语句。发音的自我监测会导致一种纠错,即使是流利的说话人也都要在蹦出错词,或发错音时进行纠正。

与自我监测携手并存的是修复的能力,既是对自我监测的反应,或是对谈话对象所表达的信息的反应。修复可以是以一种即刻改正的形式(就像Kath 把taitch- 改成teacher)或是以“追溯和修复”的程序,即说话人回溯或“调整”一个语句,重新开始,但是用一组不同的单词或短语,例如:

Dad, I don‟t think you sh-, I think you should leave Chris home Saturday.

2.4 自动化

所有这些概念化、公式化、发音以及监测的过程意味着一个说话人的注意力资源已经紧张到极点了。因此,要达到流利的程度就需要某种程度的自动化。自动化能让说话人把注意力放在即刻要求的说话任务上,无论是在计划或是发音方面。

在公式化层次上,部分的自动化是通过使用预制语块来获得的。Kath通过使用像I remember + -ing 的表达方式,说 I remember saying to my mum…, 节省了宝贵的计划时间。这是一个把语块用作一种跳板,然后接着讲故事,它常用来开始一个故事。不断重复的连接词 and she said 是在讲故事中另一个常用的现成例子。

在语篇层次上,也需要一定程度的自动化。Kath的故事几乎没有什么结巴和失误,这是由于她可能以前已经把这个故事讲过很多遍了。她不仅是熟悉故事的整体设计,也熟悉故事的各个细节(像'Kathleen can’t make kedgeree because we don’t like it‟),这一细节可能已经从以前的讲述中记住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口语也像其它的技能一样,比如驾驶或演奏一个乐器:你练习得越多,你越有可能把小的语块单位变成大的单位。在发音的时候没有什么单位需要组装,在流利性上的成果会很大。相反,要讲一个完全没尝试过的演讲语体,而且是一个不熟悉的话题,面对的又是不认识的对话者,最好的情况是“张口结舌”,最遭的情况是“哑口无言”。

2.口语的特质(续4) 2.5 流利性

究竟什么是流利性?当我们说某人“英语讲得很流利”或我们说“她讲这个语言讲得很流利”时,我们是什么意思?流利性就只是讲得快吗?速度是一个因素,但它不是唯一的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研究听话人对说话者流利性的看法表明停顿也同样重要。所有的讲话人都要停顿——他们必须要这么做,为了呼吸。即使是善长演讲的人也要时不时地停下来,他要让一个语句的公式化能跟上它的概念化。但是停顿太多那肯定是说话吃力的标志。如果一个人是│像│这│样│一│次│一│个│单│词│地│说│话,无论他说得有多准确,一般都不会判断他能流利地讲话。事实上,就听话人是怎样评估说话人的流利性而言,停顿的频率比停顿的长度更重要。

停顿的恰当位置也很重要。自然发生的停顿∣是那些发生在从句的交集点上,∣或是在形成一个意思单位的词组后面。这里的竖线∣表示说这个句子时自然停顿可能发生的地方。另一方面,非自然∣停顿发生∣在相关词∣组的中间。

在对流利性的看法中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语流的长度,也就是指停顿之间的音节数量。语流持续得越长,说话人说得话就越流利。对“超常流利”的说话人(像拍卖师和赛马评论员)的研究表明,这些人的说话几乎没有犹豫或回溯,只为呼吸做最小的停顿。此外,停顿之间的语流却非常长。

现在可以归纳流利性的特点是: 停顿可以较长,但不能经常出现;

停顿一般都被补白;

停顿发生在有意思的转折点上;

停顿之间的长语流里有很多音节和单词。

2.6 话语控制

2.6.1 互动

绝大多数的谈话都是面对面的对话,因而都涉及到互动。即使是在独白式的演讲,像讲座、政治演讲和单口喜剧里,大多数的说话人也都要根据听众的反应来调整他们的语言。例如,在 Kedgeree谈话中,我们看见Kath是怎样努力地争取机会,转换话题,这样她才能讲她的故事。同时,我们注意到其他人也在争取话轮(介绍或引入新的话题),而这引起了一些重叠(即一次不止一个人在说话),而且每个人讲话之间也缺乏连贯性。但一旦Kath扭转了话题,得到了话轮,其他人就停下来,开始听了,他们意识到她已经开始讲故事了。

2.6.2 话轮转换

这个微妙的时间掌控问题能得到成功的解决是因为参与者都熟悉话轮转换的规则和技能。话轮转换的基本规则是讲话者应该轮流发言,即两个人至少不能在一段持续的时间段里同时讲话。除此之外,还有两条规则:

要避免长时间的沉默; 在其他人讲话时要注意听。

用来遵守这些规则的技能有:

识别得到话轮的合适时机; 发出你想说话的信号;

得到话轮后要能保持住说话的机会; 识别其他人发出的希望说话的信号; 交出话轮;

发出你在听的信号。

3.语言外知识

影响口语的各种语言外知识包括社会文化知识、话题背景知识、语境知识以及与其他说话者的熟悉程度。

3.1 社会文化知识

‘In X country long silences are tolerated in conversations.’

‘In Y country you don’t normally ask people why they are not married.’ ‘In Z country you always refuse an offer at least three times before accepting. ’

像这样的言论属于社会文化知识的范畴。它是有关一个特定社会的社会价值和行为规则的知识,它包括通过语言来实现这些价值和规则的方式。社会文化知识既可以是语言外知识,也可以是语言知识。知道一个特定文化里的人在见面时是握手,或是拥抱,还是鞠躬,是语言外知识;知道他们互相问候时说什么显然是语言知识。

文化差异在多大程度上引起交流中的误解,甚至是失败。因此说话者的部分知识就是要知道这些社会文化的规则是什么以及它们是如何来规范日常言行的。

3.2 其他语言外知识

在这一讲开头部分的晚餐聚会的现场录音文本中,谈话者在所有这些层次上都分享大量的背景知识,而这是通过他们能够使谈话顺利进行反映出来的。例如,Kath不需要解释 domestic science 是什么,而其他说话者插话提及Rioja以及toad-in-the-bole, 就好象这些概念是他们共同的经历。所有这些构成了话题和文化知识。

语境知识允许说话者参考即时语境,就像 Hilda 提到this Rioja (指他们正在喝的葡萄酒)。使用温和的咒语,像 I mean for God’s sake (第61轮),表明在谈话中,说话者之间都很熟悉,允许一定层度的非正式语言,而这在与陌生人交谈时是不允许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谈话都能依靠这种程度的共享知识。给陌生人指路或做量子理论的讲座都要使用相当明确的语言。但是,由于大多数的会话都是面对面的,并且是在一个共享的语境里,通常不像书面语那样需要明确。毕竟,如果听你讲话的人没明白你的话,他只需要问你就行了。口语的这种“情景化”性质意味着它具有省略的特点:即因为语言冗余度而省掉单词、短语甚至整个从句。所以,当 Hilda在第58轮说:I would just make egg and bacon 时,大家都明白其背后的意思是:… when I did domestic science at school。

4.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常按照从“宏观”(比如讲一个趣闻所需的典型知识)到“微观”(比如语法和词汇知识)的顺序排列。事实上,这种分类之间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它们是互相依赖的,就像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把一个特定的言语活动特点归到任何一个单独的知识系统中去。但是,为了方便起见,我们还是要逐个讨论这些不同的层次。

4.1 语体知识

大体上说,讲话有两个主要目的。说话既有交易的功能,其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和帮助交换物品或服务,也有人际交往的功能,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和维系社会关系。一个典型的交易性言语活动可以是打电话到餐馆定位。一个典型的人际交往性言语活动可以是发生于餐馆的朋友间谈话。Kath讲的有关家政课的故事的目的不是要传递这件事的事实(也就是交易的目的),而是希望逗乐她的听众,因而维持一种朋友间的共有的关系(也就是人际交往的目的)。

决定一个语体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是互动的,还是非互动的。多方会话,像商店里的对话或朋友间的闲聊,是交织架构和互动的。独白,像电视记者的现场报道,大学里的讲座,或当你留一个电话留言,这些都是非互动的。

最后,还需要区别有计划的和非计划的口语。有些口语语体,像公众演讲和商务演讲,一般都是有计划的,以至于它们可能完全是在事先起草好的。这意味着它们的语言特点会很像或复制书面语言的特点。另一方面,一个通过电话问询火车时刻信息的会话,遵循一个可预见的顺序,通常不是事先计划好的:每个参与者都要根据语句展开的方式来做出策略上的和即时的决定。这相应地影响着所使用语言的类型。

在这些标准的基础上,我们能够根据口语语体的一般目的、参与者的类型以及计划的程度把口语语体进行分类(要记住这些差异不是截然不同的,而是以连续体的形式表现的)。例如:

机场广播 体育评论 找工作面试

目 的 交易性 交易性 交易性

参与者 非互动 非互动 互动的

计划性 有计划的 非计划的 (部分)计划

服务接触 讲笑话

交易性 人际关系

互动的 (部分)互动

电话留言 交易性或人际

关系

闲聊

非计划的 (部分)计划

的 非计划的

非互动的

人际关系 互动的 非计划的

4.语言知识(续1) 4.2 语篇知识

在一个特定语体的架构内,它的各个要素需要互相连接以构成连贯的一段语篇。知道怎样组织和连接单个的语句,被称作语篇知识;知道怎样把这个知识用到互动谈话的话轮结构上,被称作语篇能力。例如,当Kath说:

It‟s one of those ridiculously old-fashioned dishes that they make you cook in domestic science

Nick回答:

Well, why don‟t you try making some? Might be great

他使用语篇标记 Well 来把他的话与Kath先前的话轮连接起来,语篇标记的应用对互动会话的流畅管理特别重要,它被用来表明一个人的意图,抓住话轮,并标记会话的界限。同时Nick用代词 some 来代替先前提到的kedgeree,而Kath则用it 指代kedgeree。同样,Nick的语句might be great 里省略的it也是回指kedgeree。两个话轮间更进一步的结合是通过使用同义词而达到的:Kath使用的cook 与Nick使用的making 相呼应。因此,在话轮规则的严格制约下,说话者运用他们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来连接语句和话轮。

4.3 语用知识

语用知识描述了语言与其使用的语境之间的关系,包括语言被使用的目的、说话者是怎样根据语境来调整他们的信息以及听话者是怎样利用境信息来理解他们所听到的东西。

4.3.1言语行为

语言的交际观是将下列观点当作是不证自明的真理,当某人说某事的时候,他们也是在做某事。例如,在鱼蛋烩饭的谈话中

Hilda(第53轮)说: This is really nice this Rioja

而几乎是同时,Nick(第54轮)说:

Well why don‟t you try making some [kedgeree]? Might be great

Hilda和Nick说的话都有交流目的:Hilida的话的功能是赞扬;Nick的话是提议。两者都有词汇和语法的线索来帮助我们把一个功能附加到这些话里去。实现特定的言语行为(也称作功能)的方式,像补充、建议、要求、提供等等,构成了说话者部分的语用知识。语用知识知道怎样用语言做事,并考虑到语境的使用。这也意味着知道怎样行使和理解特定的言语活动。

4.语言知识(续2) 4.3 语用知识

4.3.2合作原则

理解言语行为中的交流含义,并知道怎样得体地回应,是假设言语活动中的参与者都是“按照同样的规则在玩游戏”的。例如,如果你提出一个问题,你就会假设你的对话者回应所说的话是在回答你的问题。如果不是,那就是他所说的与你所问的问题毫不相干。例如,在这段交谈中,Bea对Andy的问题的回应也是一个问题:

Andy: What does pragmatics mean? Bea: Do you have an hour or two?

因为Andy理所当然地认为Bea在交谈中会配合,他就假设她不会不理他的问题而挑起另一个话题,认为她的回答是与他的问题相关的。所以他说:

Andy: Complicated, huh? Just give me the short answer.

Andy正确地理解了Bea的回答是在暗示语用知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适合给出一个快捷的定义。在没有任何的相反证据存在的情况下,这里的假设是说话者互相之间是合作的,这形成了所谓的合作原则。

4.3.3 礼貌

会话合作的规则不应与礼貌相混淆。事实上,假设要在说实话和不伤害某人的感情之间做出选择的话,说话者通常会选择后者,就像下面这个例子:

Bea: What did you think of my presentation? Andy: I thought it was very well researched.

由于研究只是演讲的一个方面,Andy确实没有像要求的那样提供足够多的信息,他这样说是避免伤及Bea的面子。把Andy的轻微赞扬与更直接的驳面子的说法做比较,诸如 I didn’t like it very much,我们会发现,礼貌指的是我们顾及其他说话者面子的方法。

4.语言知识(续3) 4.4 语法

为了促成较复杂的意思表达,就需要利用语言的语法资源。口语的语法要求与书面语的语法要求是不相同的。我们已经注意到要求在最少的计划时间内实时产生一段口语对说话者能达到的复杂程度有很大的限制。这句句子如果用典型的书面语类型来表达就会是:

We have already noted how the demands of producing speech in real-time with minimal planning opportunities places considerable constraints on the kind of complexity speakers can achieve.

如果是即时的口语表达,听起来可能会是这样的:

Speaking, you‟re doing it in real-time, you don‟t have much planning time, so it tends to be less complex than … or rather it‟s a different kind of complexity, than, say, writing.

口语语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语句分成三个部分,一个主体加上可有可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如:

开头 Kedgeree

主体

I remember saying to my mum…

This is really nice

this Rioja

结尾

下表中归纳了书面语语法与口语语法不同的特点:

书面语语法

句子是结构的基本单位

口语语法

小句是结构的基本单位

从句常常是嵌入的(从属的) 小句经常是叠加性的(并列

的)

主语+动词+宾语结构 偏好间接引语 偏好精确 少见省略 少有反义问句 没有表现效果

开头+主体+结尾结构 偏好直接引语 允许模糊 大量的省略 很多反义问句 表现效果,包括: 1.犹豫

2.重复 3.假开头 4.不完整句子 5.句法混合

4.语言知识(续4) 4.5 词汇

研究人员在研究了转写口语的巨大数据库(语料库)后,已经证实英语口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50个单词几乎占了所有会话的50%,而这50个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在书面语里所占的比例少于40%。比如,单词well在口语中的出现频率大约是书面语的9倍。

说话者会运用许多表示肯定或否定评价的词汇和措辞,这是由于许多口语都具有人际交往的功能,通过确认他们喜欢或是不喜欢,说话者可以表达他们与他人的相互支持或否定。口语中还大量使用了指示语,即“指出”即时或更久远语境里的地点、时间和参与者的词汇和措辞。指示措辞的确切指示对象仅指代它们在语境里所指的确切人和物。这里是一些常见的指示措辞:

空间指示 here, this (place, thing 等) there, that (place, thing 等)

在这一讲开头的晚餐聚会的现场录音里,我们看到说话者通过使用预制的语块来达到流利。这一连串的口语不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组装起来的,而是通过重复使用而事先组装好,现在可以被作为一个整体拿来使用的语言单位。一些最常用的语块包括:kind of, sort of, of course, in terms of, in fact, deal with, at all, as well, make sure, go through, first of all, in other words。语块的定义非常广,可以是单词的任何组合,它们也被称之为词法短语、表句词、套语或预制件。

一个母语使用者可能有成百上千这样的语块可供使用,而这正是流利性和习语性的基础所在。习语性的意思是,在所有语法可以接受的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说法里,一个言语社区里的说话者趋向于采用其他说话者都采用的说法。例如,下面这些说法意思上完全讲得通,语法也很正确:it’s six less twenty, 或it’s forty past five, 或者it’s two thirds past five, 但是“得体”地表达这个意思的说法是it’s twenty to six。一个熟练的说话者的词法知识不仅包括数千个单词,还要有更大量的语块可供使用。

then, that (time) you, your 时间指示 now, this (time)

人物指示 I, me

5.促成流利口语的三大因素

Kath之所以能流利地讲她的故事是因为她知道这个故事,她以前讲过这个故事,并且她是在给她的朋友讲这个故事。这表明说话的条件在决定所能达到的流利程度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些条件是什么呢?也就是,哪些因素能使说话变得容易或困难?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些因素,其中下面这些因素看上去是最重要的。它们被分成三类:认知因素,情感(也就是感情)因素,以及表现因素。

认知因素

熟悉话题:对讲话任务越熟悉,就越容易;这就是为什么谈论你的工作,或你的家庭,

比起谈论远离你的日常生活的东西更容易。

熟悉语体:如果你不熟悉讲座或讲演这些特别的语体的话,你会觉得很难。

熟悉交流参与者:一般来说,你越了解你说话的对象,你与其共享的知识越多,你讲起

来就越容易。

加工需求:如果言语事件涉及到复杂的心智处理,比如涉及到描述一个复杂的过程,又

不能依靠演示手段,这个言语事件就会很难。

情感因素

对话题和/或参与者的感觉:一般来说,如果你对你将要谈的话题和/或其他的参与者有好

感的话,你可能会觉得讲起来更容易。

自我意识:被置于“现场”的位置上会引起焦虑,这会对表现有负面影响;同样,知道(或

相信)自己正在被品头论足也会不利于表现。

表现因素

语态:面对面地说话,你可以密切监控你的对话者的反应,你可以使用手势和目光接触,

这一般比通过电话交谈要容易。

合作程度:独自一人做演讲比与同事一起做要难,因为前一种情况你不能指望同事的帮

助。

语篇控制:另一方面,如果你能控制事件的发展方向,而不是要服从其他人的控制的话,

你会觉得更容易一些。

计划和演练时间:一般情况下,准备的时间越多,讲话越容易;第二次讲笑话时 一般会

更容易。

时间压力:如果时间很紧,很有可能会增加说话者的困难。 环境条件:在嘈杂的背景下或糟糕的音响条件下讲话会很困难。

上面的这些因素不一定就能预见讲话的难易程度,因为它们也与个体因素互相影响,比如说内向和外向的性格。有些讲话者对压力能做出正面的反应,而像疲倦这样的生理因素也能影响表现。但是,上面这些因素提供了一个衡量标准,用于预测流利说话者可能达到的流利程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