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极体系的瓦解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关于两极格局的瓦解
两极格局的主要特点:
1、在结构上其实是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和两大联盟体系为基础的
2、在地理范围上是真正全球的格局:两个联盟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对抗
3、在规则方面,国际组织、国际法、国际制度,在两极格局中发挥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大的作用。
4、核武器的作用
5、在内部孕育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两极格局的终结
✓ 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89年;一种认为是91年
✓ 两极格局的瓦解是由其中一极自行解体,是和平的方式来完成的,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世界和平的方式实现变更。
(二)关于冷战后世界格局的争论
单极格局论:查尔斯·克劳特·哈默,美国一家独大
单-多极格局:认为格局分层比较复杂,亨廷顿
复合格局论:约瑟夫·奈
一超多强论:
多极格局论:认为冷战结束后,好几个力量中心影响力很大。
过渡格局论
(三)冷战后国际格局的特征:一超与多强并存、单极与多极较量
冷战后的世界既带有单极化的倾向,也具有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极应该具备的条件:经济有影响力;政治外交有影响力(最好是常任理事国);军事实力有核武器;国土面积较大;软实力;地区影响力
多极化:多极格局和多极化:多极格局说明状态形成,而化是没有形成,还在进行中。
✓ 冷战结束后各国争主导权:美国希望单极格局;欧洲希望恢复世界中心地位;日本明确提出日美欧三极主导;俄罗斯重建大国地位,提出建立多级世界
✓ 1996.97年,多级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主要表现为形成了几个相互制衡的三角,多极化比较顺利
✓ 1999年科索沃战争使得多极化有了弱化的趋势(欧洲与美国站在一起)
✓ 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后多极化进程有了明显的发展,各个国家的看法不同。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 观点一:1991年开始的“单极世界”在2008年结束了
✓ 观点二:金融危机使得冷战后形成的“一超多强”格局“量变”加速
✓ 观点三:金融危机使得多极化进程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G20峰会是多极化新阶段的标志
2、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多极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量
3、中国进入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
二、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
1、国际经济新秩序
——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积极推动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大力倡导
2、国际政治新秩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美国积极,罗斯福谋划,以大国主导的新秩序
——20世纪末,美国布什政府
✓ 美国:布什四十多篇文章,维护美国领导地位
✓ 西欧:以西方思想为主
✓ 日本:三级世界
✓ 中国:和平共处为基础的新秩序,平等
✓ 发展中国家:平等的新秩序
3、 国际新闻新秩序
三、冷战后国际关系中的新现象、新问题
1、 冷战时期的同盟关系和主要力量在冷战结束后都进行了调整和分化。
西方同盟延续下来,但共同敌人消失,受冲击。
✓ 假想敌变化:中国、朝鲜等
✓ 议题:全球性问题、非传统安全
✓ 性质:美国主导到平等
东方集团出现严重分化
✓ 经济上:东方极端内部出现了各种层次的经济水平国家,第一层次,天主教文化圈;第二层次,东正教文化圈;第三层次多文化
✓ 政治上:政党模式不固定;国家政策连续性不好
2、 冷战思维的影响
主要表现:非敌即友;意识形态划线;假想敌。
Eg/中国威胁论;德国的二等公民
3、 经济因素作用上升
经济控制政治。比如中日政冷经热,中国就搞经济外交。
4、 文化因素作用的上升
文化敏感性增强。国家间的关系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94年的希腊和马其顿的纠
纷,希腊要求马其顿改国名,因为马其顿在希腊文化中有特殊含义
5、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影响增强
除政治军事安全之外的就是非传统安全eg/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粮食安全。
6、 很多老问题在冷战后有了新的表现
恐怖主义,冷战后表现有变化:9·11,高科技手段,生化武器
海盗问题,索马里海盗,有一些被西方定义为失败国家的,价值观都出现了错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