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6考研专业课-讲义】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张凤瑞--22页--20150416.

2020-01-09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盛衰的治则治法 治则

阴阳偏盛 损其有余;实则泻

阴阳偏衰 虚则补之;补其不

病机

阳盛则热→实热 阴盛则寒→实寒 阳虚则寒→虚寒 阴虚则热→虚热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 心与肺

生理意义 病理意义

血液运行 心主血→血行赖心气推动 肺气虚或肺失宣肃→心血瘀阻

肺主气,朝百脉→助心行血→血行必要条件

呼吸吐纳 气贯心脉而司呼吸→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胸闷咳喘

2. 心与脾

生理意义 病理意义

血液生成 心主血,心血充养于脾→脾气健运 脾失健运或统血无权→血虚而心失所

养 脾主运化→转输升清水谷精微贯注心脉为血

血液运行 心主血→心气是推动血行的主要动力 劳神思虑过度→耗心血,损脾气

脾统血→使血行脉中而不逸出 心脾虚损→血瘀或出血

3.心与肝

生理意义 病理意义

血液运行 心主血→推动血液运行 心血瘀阻与肝血瘀阻互相影响

肝 肝主疏泄→促进血行 心神不安与肝气郁结互相影响

肝藏血→调节血量 心火亢盛与肝火亢逆互相影响

精神情志 心主神→主宰精神情志 心血不足与肝血虚互相影响

肝主疏泄→调节情志

4. 心与肾

生理意义 病理意义

水火既济 心火(阳)必须下降于肾→肾水不寒 水不济火→肾阴虚于下而心火亢于上→阴虚

火旺 肾水(阴)必须上济于心→心火不亢

精血互生 心主血→血可生精 肾阳虚与心阳虚互为因果→心肾阳虚、水湿

泛滥 肾藏精→精可化血

精神互用 心主血→血能养神 肾精与心神失调→精亏神逸

肾藏精→化气生神

君相安位 心为君火 各安其位

肾为相火

5.肺与脾

生理意义 病理意义

气的生成 肺吸入自然之清气 宗气 肺气虚累及脾→子病犯母

脾化生水谷之精气 脾气虚影响肺→母病及子

水液代谢 肺气宣降以行水 脾失健运,聚湿生痰→肺则失其宣降而痰嗽

喘咳 脾气运化,散精于肺

治法

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扶阳抑阴(“阴病治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滋阴制阳(“阳病治阴”)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6.肺与肝

生理意义 病理意义

气机升降 肝主疏泄→以升发为宜 全身气机升降之路 肝郁化火→耗伤肺阴→咳嗽,胸痛,

咯血等肝火犯肺症状 肺主肃降→以降为顺

气血运行 肝藏血、疏泄→调节血液 肺失清肃,燥热内盛→伤及肝阴而肝阳亢逆→头痛,易怒,

胁肋胀痛 肺主气→促进血行

7.肺与肾

生理意义 病理意义

水液代谢 肺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将水下达于肺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水肿

肾主水,肾阳气化→将津液回归于肺

呼吸运动 肺主出气→肺为气之主 肺气久虚与肾气不足,摄纳无权互为影响→气短喘

促 肾主纳气→肾为气之根

阴阳互资 肺属金→肺阴滋生肾阴 肺阴不足与肾阴不足既可同时并见,亦可互为因果

→肺肾阴虚内热 肾属水→肾阴充养肺阴

肾阳为诸阳之根→资肺阳 肾阳亏虚,不能资助肺阳推动津液输布→痰饮内生

→咳喘

8.脾与肝

生理意义 病理意义

促进消化 肝主疏泄 协调脾胃升降 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抑郁,胸闷太息,纳

呆腹胀,肠鸣泄泻(肝脾不调) 分泌排泄胆汁

脾气健旺,气血生化有源,滋养肝体 脾失健运→肝失疏泄(“土壅木郁”)

血液运行 肝 肝主藏血,调节血量 脾虚生湿化热→郁蒸肝胆→黄疸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血行 肝不藏血与脾不统血同时并见→出血(“藏

统失司”) 脾主统血→使血行脉中而不逸出

9.脾与肾

生理意义 病理意义

相互资生 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精微→不断生化、充养肾精 肾阳亏虚→脾阳不足→五更泄

泻,下利清谷,手足不温 肾为先天之本,肾阳温煦脾阳→“脾阳根于肾阳”

水液代谢 脾主运化水液→须赖肾气的蒸化及肾阳的温煦 脾虚生湿,肾虚气化不利→水

肿,腹胀,便溏 肾主水,须赖脾气及脾阳的协助→“土能制水”

10. 肝与肾

生理意义 病理意义

精血同源 肝藏血,血生精,肝血赖肾精滋养 肝血不足与肾精亏损多相互影响→头昏目

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 肾藏精,精生血,肾精赖肝血补充

藏泄互用 肝气疏泄可使肾气开合有度 肝肾藏泄失调→月经周期失常,排卵障

碍,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 肾气闭藏可防肝气疏泄太过

阴阳互滋互制 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肝阳不偏肾阴不足可累及肝阴→肝阳上亢

肾阳资助肝阳,共同温煦肝脉→防肝脉寒肾阳虚衰可累及肝阳→阴寒内盛 滞

11.脾与胃

生理意义 病理意义

一纳一运,相互配合 胃主受纳腐熟→为脾主运化提供前提 脾失健运→胃气失和→纳少脘

痞,腹胀泄泻 脾主运化精微→为胃提供条件及能量

一升一降,相反相成 脾主升清 保证了饮食纳运;维护脾虚气陷→胃失和降而上逆

内脏位置相对恒定 胃失和降→脾气不升运 胃主降浊

一燥一湿,阴阳相济 脾易湿→胃阳制之→脾不至于湿 湿困脾运→胃纳不振

胃阴不足→脾失健运 胃易燥→脾阴制之→胃不至于燥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脉 正经十二脉 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

十二经别 从十二经脉别出的重要分支 奇经八脉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络脉 十五别络 络脉中较大者→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各有1支,加脾之大络

孙络 最细小的络脉→“溢奇邪”、“通荣卫” 浮络 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浮而常见”

连属 十二经筋 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经脉 交接部位 具体经脉

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 上肢末端 手食指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无名指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小指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下肢末端 足大趾 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足大趾丛毛 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足小趾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同名手足阳经 头面部 鼻翼旁 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目内眦 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 目外眦 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足手阴经(“异名经”) 胸部 心中 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

胸中 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 肺中 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肢体 手经主要行于上肢

足经主要行于下肢

头面部 面部、额部 手足六阳经 手足阳明经

侧头部 手足少阳经 面颊部 手太阳小肠经 头顶和头后部 足太阳膀胱经 目系 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 头顶部 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 舌根 足少阴肾经 连舌本、散舌下 足太阴脾经

躯干部 肩胛部 手三阳经

腋下 手三阴经 胸、腹面 足三阳经 足阳明胃经 背面 足太阳膀胱经 侧面 足少阳胆经 腹胸面 足三阴经

1.所有的阳经都与督脉会于大椎穴,这是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的主要理论根据; 2.除足太阳膀胱经外,所有阳经都经缺盆,进入胸腹腔,而络属脏腑;

3.会于巅顶的经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故巅顶痛多与上述经脉有关,特别是与足厥阴肝经关系最为密切;

4.行经额部的经脉,除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外,主要是足阳明胃经,故前额痛多属阳明经头痛; 5.目外眦为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会处,目内眦为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阴跷脉、阳跷脉交会处,而手太阳小肠经是通达目内、外眦的唯一经脉;

6.行于耳中的经脉→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故耳暴鸣暴聋多与肝胆火旺有关; 7.环绕口唇的经脉→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冲脉、任脉,故冲任气血充盛是男子生胡须的根本原因,女子诸经气血下注为月经,故不生胡须;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8.联系目系的经脉→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过气街的经脉→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 9.肝经绕阴器、抵小腹、斜行少腹、上布两胁,故肝病多见两胁痛引少腹,甚至控睾;

10.联系舌的经脉→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肾经(挟舌本→舌根两旁),故唾液的分泌与病变,多与脾、肾两脏有关。

经别→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 含义 分布 分布特点 生理功能

从十二经别行分肘膝、脏腑、躯“离、合、出、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出,深入躯体深干、颈项及头部 入” 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部,循行于胸腹及系 头部的重要支脉 加强十二经脉和头面部的联系

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

1.《素问·五脏生成篇》曰:“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 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2.《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病理状态 过食五味 病理状态

肉胝 而唇揭 ←多食酸 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皮槁而毛拔 ←多食苦 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骨痛而发落 ←多食甘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筋急而爪枯 ←多食辛 味过于辛→ 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脉凝泣而变色 ←多食咸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1.多食味:体现了五行的相克规律。记忆时先知多食之味所入脏腑,再找其相克之脏的五体; 2.过食味:除“味过于苦”体现了五行的相生规律外,余者都与五行的相克规律有关,主要看句子末的脏腑。

中医诊断学

五色主病 (1)赤色 主病 病色显现 热证 实热证 满面通红

虚热证 午后两颧潮红

戴阳证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颧赤泛红如妆,游移不

(2)白色

主病 病色显现

虚证(气虚、血虚、阳淡白无华(伴舌、唇色淡多) 虚)、寒证、夺气、失血→㿠白 㿠白 气血不荣于面 㿠白而虚浮 苍白(白中透青) (3)黄色 主病

脾虚、湿证

临床意义

脏腑火热炽盛;外感邪热亢盛 阴虚火旺→虚火上炎 病危

临床意义

血虚;失血 阳虚 阳虚水泛 大失血;阳气暴脱(亡阳证);阴寒内盛→血行凝滞

临床意义

脾胃气虚→气血不足而失养 脾虚湿蕴 湿热熏蒸 寒湿郁阻

病色显现

萎黄(淡黄而枯槁无泽) 黄胖(黄而虚浮) 黄疸 阳黄 黄色鲜明如橘皮色

阴黄 黄色晦暗如烟熏色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4)青色 主病

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气血寒痛风)

病色显现

淡青 青黑

青灰,口唇青紫(突发→胸中憋闷疼痛)青色,口唇青紫 久病 胸闷

呼吸不利

青黄(苍黄→青黄相间)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 临床意义 寒盛

痛剧(多见于寒滞肠胃)

心阳不振,心脉痹阻(胸痹、真心痛) 心气、心阳虚衰,心血瘀阻 肺气壅闭

肝郁脾虚;血瘀水停(鼓胀、胁下癥积)

惊风、欲作惊风

临床意义 瘀血久停

肾阳虚衰,浊阴上犯 肾阴亏虚,虚火灼精 肾虚水饮内停;寒湿带下

临床意义

(5)黑色

主病

肾虚、寒证、水饮、瘀血、剧痛(肾虚水寒瘀血痛)

胖大舌与肿胀舌 胖大舌

病色显现

面色黧黑(黑而晦暗) 伴唇紫暗,肌肤甲错

面黑干焦

眼眶周围色黑(目窠下微肿)

舌象特征

舌体大而厚,伸舌满口

舌色淡白,舌体胖大 舌淡白胖嫩,舌苔水滑 淡红或红而胖大 肿大而色红 肿胀而色红紫 肿胀而青紫

肿胀舌

舌体肿大满嘴,甚至不能闭口,伸出难以回缩

气虚;阳虚 脾肾阳虚

脾胃湿热;痰热内蕴→湿热痰浊上壅

里实热证

心脾热盛,热毒上壅

素嗜饮酒,复病温热,邪热挟酒毒上壅;中毒而血瘀

临床意义 热盛伤阴 血虚不润 脾虚湿浸

裂纹舌

舌象特征

舌面上出现各种形状的裂纹、裂沟,深浅不一,多少不等

临床意义 阴血亏虚;脾虚湿浸

舌象特征

舌红绛而有裂纹 舌淡白而有裂纹

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而有裂纹

短缩舌

舌象特征

舌体卷短、紧缩,不能伸长

临床意义 寒凝;痰阻;血虚;津伤

舌象特征 淡白或青紫而湿润 短缩而胖,苔滑腻 短缩而红绛干燥 病中见短缩舌

临床意义

寒凝筋脉;气血双虚

脾虚不运,痰浊内生→经气阻滞

热盛伤津 病情危重

临床意义 阴寒内盛;里热炽盛

灰黑苔

舌苔特征

灰苔 苔色浅黑 黑苔 较灰苔色深(由灰苔、焦黄苔转化)

一、问寒热

颜色浅深之别→并称“灰黑苔”

1. 恶寒发热 为外感初期阶段→表证。外邪袭表,无论是否发热,恶寒为必有之症。 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 主症 兼症 临床意义

恶寒重,发热轻 无汗,身痛 外感风寒表证 外感风寒 发热重,恶寒轻 口渴,面红 外感风热表证 外感风热 发热轻,恶风 自汗,脉浮缓 伤风表证 外感风邪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2. 但寒不热

症状 病因 临床意义

只感怕冷而不发热 新病恶寒 外感病初起尚未发热或寒邪直接侵袭脏腑 阴盛 寒证 实寒证

久病畏寒 阳气虚衰,形体失于温煦 阳虚 虚寒证

3. 但热不寒 只感发热不觉寒冷,或反恶热→见于里热证。 (1)壮热

主症 兼症 临床意义

高热(体温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面红,大汗,烦渴,脉洪实热证 阳明经证 热 大 温病气分阶段

(2)潮热

主症 兼症 临床意义

阳明潮热 日晡→申时(下午3~5时)发热明显,热势口渴饮冷,腹满硬痛,大便秘阳明腑实证

较高 结

阴虚潮热 午后或夜间低热 颧红,盗汗,五心烦热,骨蒸 阴虚火旺 湿温潮热 午后热甚 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苔黄腻 湿温病

(3)微热

主症 兼症 临床意义

热势不高(38℃以下),或仅自觉长期微热,劳累则甚 疲乏,少气,自汗 气虚发热 发热,时间较长 长期低热 颧红、五心烦热 阴虚发热

时有低热 面白,头晕,舌淡,血虚发热

脉细

每因情志不舒→时有微胸闷,急躁易怒 气郁发热 热

4. 寒热往来

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为邪正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表现。 规律 主症 兼症 时间 临床意义 寒热往发无定时 时寒时热 口苦,咽干,目眩,胸胁一日发作多次,无时伤寒少阳证来 苦满,不欲饮食,脉弦 间规律

发有定时 寒战与高热交剧烈头痛,身痛,口渴,每日或二、三日发作疟疾

替 多汗 一次

二、问汗 1. 有汗无汗 (1)无汗

主症 兼症 临床意义 表证无汗 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痛 外感风寒表实证(寒邪侵表→太阳伤寒证)→寒性收引,玄

府闭塞

里证无汗 口不甚渴,舌绛而干 阴津亏虚→化汗乏源

面唇色淡,舌色淡白 血虚→化源不足 畏寒乏力,舌淡苔白 阳气亏虚→无力化汗

(2)有汗

主症 兼症 临床意义 表证有汗 恶风,脉浮缓 外感风寒表虚证(风邪袭表→太阳中风证)→风性开泄,

肌腠疏松

发热重,恶寒轻,咽痛鼻塞外感风热表证→热性升散,迫津外泄

里证有汗 发热面赤,口渴饮冷 里热证 里热炽盛→迫津外泄

易感冒 阳气亏虚→肌表不固 五心烦热,骨蒸 阴虚内热→蒸津外泄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2. 特殊汗出

主症

自汗 日间汗出,活动尤

盗汗 睡则汗出,醒则自

兼症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 畏寒肢冷,舌淡脉弱

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绝汗 冷汗淋漓如水 汗热而黏如油 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烦躁口渴,脉细数或疾

临床意义

气虚证阳气亏虚,表卫不固,玄府不阳虚证密;动则耗伤阳气→汗出尤甚 入睡卫阳入里→肌表不固→内热加重,蒸津外泄

醒后卫阳出表→内热减轻→肌表固密,汗止 亡阳 阳气暴脱于外→津随气泄危象 阴液严重亏损,虚热迫津

外泄

外感热病;伤寒→邪正剧列斗争阶段 风湿热邪交蒸

临床意义

上焦热盛→迫津外泄

中焦湿热蕴结,湿郁热蒸→迫津上越 元气将脱,阴阳离决→虚阳上越,津随阳泄

风痰;痰瘀;风湿→阻滞经络(中风、痿病、截瘫)

阴虚内热,迫津外泄 阳明燥热内结 中焦湿热郁蒸 亡阴

战汗 先恶寒战栗,继之汗出 黄汗 汗出沾衣,色如黄柏汁(多见于腋窝处)

3. 局部汗出

主症 兼症

头汗 仅头部汗出或头颈部汗心胸烦闷,口渴面赤

出较多 身重倦怠,胃脘痞满

四肢厥冷,气喘脉微 半身汗 身体一侧出汗(左侧、右侧、上半身、下半身) 手足心汗

手足心出汗过多

五心烦热,咽干口燥 腹胀便秘,日晡潮热 口干欲饮,肢体困重,便溏呕恶

心胸汗 心胸部易汗出或汗出过心悸失眠,腹胀便溏 心脾两虚 虚证

多 心烦失眠,腰膝酸软 心肾不交

阴汗 男女外阴部及其周围汗出过多 下焦湿热郁蒸

常见病脉

(1)浮脉类(脉位表浅)→浮洪濡散芤革

脉象 临床意义

浮脉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表证;虚阳外越 洪脉 浮大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阳明气分热盛;邪盛正衰 濡脉 浮而形细势软,不任重按,重按不足 虚证;湿证 散脉 浮散无根,稍按则无,至数不齐 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 芤脉 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失血;伤阴 革脉 浮而弦急,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亡血;失精;半产;漏下

(2)沉脉类(脉位深伏)→沉伏牢弱

脉象 临床意义

沉脉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伏脉 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显 邪闭;厥证;痛极 牢脉 沉按实大弦长,坚牢不移 阴寒内实;疝气癥瘕 弱脉 极软弱而沉细→沉而细软 气血不足,阳气虚衰

(3)迟脉类(一息不足四至)→迟缓涩结

脉象 临床意义

迟脉 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 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邪热结聚之里实热证 缓脉 一息四至,脉来怠缓,弛纵不鼓 湿证;脾胃虚弱 涩脉 细而迟,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 气滞;血瘀;精伤;血少;痰浊;宿食内停 结脉 脉来缓慢,时见一歇,止无定数 阴盛气结;寒痰血瘀;气血虚衰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4)数脉类(一息五至以上)→数促疾动

脉象 临床意义

数脉 一息脉来五至以上 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里虚证 促脉 脉来急数,时见一止,止无定数 阳盛实热;气血痰食停滞;脏气衰败 疾脉 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 阳极阴竭,元气将脱 动脉 脉短如豆,滑数有力,厥厥动摇,关部尤显 痛证;惊恐

(5)虚脉类(应指无力)→虚微细代短

脉象 临床意义

虚脉 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虚证→气血两虚;脏腑诸虚 微脉 极细极软,似有似无,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气血大虚;阳气衰微 细脉 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虚证;湿证 代脉 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脏气衰微;跌打损伤;惊恐;疼痛 短脉 首尾俱短,不能达于三部,常只显于关部 有力→气郁;无力→气虚

(6)实脉类(应指有力)→实滑紧长弦

脉象 临床意义

实脉 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实证 滑脉 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痰饮;食滞;实热 紧脉 紧张有力(绷急有力),如转绳索,坚搏抗指 寒证;痛证;宿食证 长脉 脉形长,首尾端直,超过本位 阳证;热证;实证 弦脉 端直以长,如按琴弦,脉势较强而硬 肝胆病;痛证;痰饮;疟疾;胃气衰败

中药学

配伍的“七情”

形式 运用

相须、相使 提高疗效的配伍 尽量使用的配伍 相畏、相杀 减低毒性的配伍 炮制毒药或中毒解救时使用的配伍 相恶 降低疗效的配伍 避免使用的配伍 相反 产生毒性的配伍 禁止使用的配伍

具体掌握配伍的药物

相须 相同章节的药物协同运用,如黄连配黄芩等 相使 不同章的药物协同运用,如黄连配木香等

相畏 半夏、天南星配生姜(半夏等药的毒烈性能被生姜减弱或解除)→半夏畏生姜 相杀 生姜配半夏、天南星(生姜能减弱或解除半夏等药的毒烈性)→生姜杀半夏 相恶 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功能)→人参恶莱菔子 相反 “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

止血药

一、凉血止血药 药物 相同功用 止血区别 兼有功用

散瘀解毒消痈→热毒痈肿 大蓟 凉血止血多治吐血、咯血、崩漏

→血热妄擅治尿血、血淋 小蓟

行之各种白茅根 清热利尿→水肿,热淋,黄疸 出血证 清肺胃热→胃热呕吐,肺热咳嗽

地榆 擅治大肠火盛之便血、痔解毒敛疮→水火烫伤,湿疹,痈疮肿毒

血 槐花 清肝泻火→目赤头痛 苎麻根 清热解毒→热毒痈肿;安胎→胎热不安 侧柏叶 祛痰止咳→肺热咳嗽;生发乌发→脱发,须发早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地榆、侧柏叶:为清凉收敛之品。既能凉血止血(治疗血热出血);又能收敛止血(治疗虚寒性出血),故止血作用较强;

二、化瘀止血药 药物 相同功用 止血区别 兼有功用

活血定痛→跌打损伤;补虚强壮 三七 化瘀止血→出血兼瘀滞肿痛者

瘀血阻滞,降香 理气止痛→胸胁心腹痛 血不归经之生用→出血无论寒热、有无瘀滞 蒲黄 利尿→血淋,尿血 出血证及瘀炒用→出血无瘀或瘀滞不明显者 血证 茜草 瘀滞出血兼热者 凉血;通经→瘀血,风湿痹证 花蕊石

三七: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特点突出; 茜草:既能凉血止血,又能化瘀止血;

茜草:止血炒炭用,活血通经生用或酒炒用; 蒲黄: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三、收敛止血药 药物 相同功用 止血区别 兼有功用

消肿生肌→疮痈,手足皲裂,水火烫伤,肺痈 白及 收敛止血擅治肺胃出血

→各种内紫珠 凉血;清热解毒→热毒疮痈,水火烫伤 外伤出血出血无论寒热虚实 仙鹤草 止痢;截疟;补虚→脱力劳伤;解毒杀虫 而无瘀滞出血无瘀滞者,擅治崩漏 棕榈炭 止泻止带→久泻久痢,带下 者 血余炭 出血兼瘀滞者 化瘀;利尿→小便不利

四、温经止血 药物 相同功用 兼有功用 艾叶 温经止血→虚寒性出血 散寒调经→月经不调,痛经;安胎→胎动不安,胎漏 炮姜 温中止痛→腹痛腹泻 灶心土 温胃止呕→胃寒呕吐;温脾止泻→脾虚久泻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化痰药

(一)温化寒痰药

(1)长于治疗寒痰、湿痰的药物──半夏、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皂荚 药物 相同功效 治痰区别 兼有功用 半夏 燥湿化痰,祛风脾胃湿痰 降逆止呕→呕吐;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痈疽肿

止痉 →梅核气,瘿瘤痰核 毒

天南星 风痰留滞经络 风痰眩晕,癫痫及破伤风 禹白附 祛风痰 头面部风痰 止痉止痛→中风,癫痫,破伤风,偏头痛;解毒散结

→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白芥子 温肺化痰,利气 皮里膜外之痰 消肿散结→阴疽流注,肢麻,关节肿痛 皂荚 祛顽痰 顽痰胶结 开窍→中风,痰厥,癫痫;祛风杀虫→皮癣 (2)长于降气化痰的药物──旋覆花、白前 药物 相同功用 兼有功用 旋覆花 降气化痰→咳嗽气急痰多 行水(消痰水)→痰饮;降逆止呕→噫气,呕吐 白前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二)清化热痰药

(1)长于治疗痰热咳嗽的药物──浙贝母、川贝母、瓜蒌、竹茹、竹沥、天竺黄、胆南星 药物 相同功用 兼有功用 浙贝母 清热化痰→散结消痈(肿)→瘰疬,瘿风热咳嗽

痰热咳喘 瘤,乳痈,肺痈 川贝母 润肺止咳→虚劳咳嗽,肺热燥咳

瓜蒌 宽胸散结→胸痹结胸,肺痈,肠痈,乳痈;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竹茹 除烦止呕→痰热之心烦不眠,胃热呕吐;凉血止血→吐衄血,崩漏 竹沥 利窍 定惊→中风,癫痫,惊风,

癫狂 天竺黄 清心

胆南星 息风 头风眩晕

(2)长于治疗多种咳嗽痰多(内外寒热)的药物──桔梗、前胡 药物 化痰功效 相同主治 兼有功用 桔梗 宣肺,祛痰 寒痰,湿痰,热痰,风利咽→咽痛,失音;排脓→肺痈

寒、风热咳嗽痰多 前胡 降气化痰,疏散风热

(3)长于治疗瘿瘤瘰疬的药物──海藻、昆布、黄药子、海蛤壳、浮海石 药物 功效 主治 相同功用 兼有功用 海藻 消痰软坚 瘿瘤瘰疬 利水消肿→痰饮水睾丸肿痛

肿 昆布

海蛤壳 软坚散结 清肺化痰→肺热,利尿→水气浮肿;制酸→胃痛泛酸

痰火之咳喘 浮海石 利尿通淋→血淋,石淋

黄药子 化痰散结消瘿→瘿瘤 清热解毒→疮疡肿毒,咽喉肿痛及毒蛇咬伤

(4)长于利咽、坠痰的药物──胖大海、礞石 胖大海 清肺化痰,利咽开音→肺热声哑,咽痛,咳嗽 润肠通便→燥热便秘,头痛目赤 礞石 下气消痰→顽痰、老痰之实证 平肝镇惊→癫狂,惊痫

二、止咳平喘药

(1)长于降肺止咳平喘的药物──苦杏仁、紫苏子 药物 相同功用 兼有功用 苦杏仁 止咳平喘→痰壅咳喘气逆 略兼宣肺,为治咳喘要药,各种喘咳皆宜

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紫苏子 降气化痰

(2)长于润肺止咳平喘的药物──百部、紫菀、款冬花 药物 相同功用 治咳区别 兼有功用

擅治肺痨咳嗽,百日咳 杀虫灭虱→蛲虫,阴道滴虫,头百部 润肺止咳→咳嗽无论

虱及疥癣 外感内伤、寒热虚

实、暴咳久咳 紫菀 化痰→擅治咳嗽痰多气逆

款冬花 下气,化痰→咳嗽痰多兼寒

(3)长于清肺止咳平喘的药物──枇杷叶、马兜铃 药物 相同功用 兼有功用 枇杷叶 清肺化痰止咳→肺热咳喘痰稠 降逆止呕→胃热呕吐,哕逆 马兜铃 平喘;清肠消痔→痔疮肿痛或出血

(4)长于泻肺止咳平喘的药物──桑白皮、葶苈子 药物 相同功用 泻肺区别 桑白皮 泻肺平喘→咳嗽喘满 泻肺火→肺热咳喘

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 葶苈子 泻肺水→痰涎壅盛之喘息不得平卧,胸腹积水,悬饮

(5)长于敛肺、麻醉止咳平喘的药物──白果、洋金花 白果 敛肺化痰定喘→哮喘痰嗽;止带缩尿→带下,白浊,小便频数,遗尿 洋金花 平喘止咳→哮喘咳嗽;麻醉镇痛→心腹疼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及麻醉用;止痉→癫痫及

小儿慢惊风

特性汇总

10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方剂学

清热剂

一、清气分热剂 1. 白虎汤 组成 石膏一斤,知母六两,炙甘草二两,粳米六合 用法 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 清热生津 主治 气分热盛证→壮热不恶寒,汗多恶热,渴喜饮冷,舌红苔黄燥,脉浮滑或洪数有力 方义 君药 生石膏 寒→清泄阳明(气分)实热

辛→透热出表 甘寒→生津止渴

臣药 知母 助石膏清泄实热,并润燥生津救已伤之阴 佐药 粳米、炙甘草 益胃护津,且防大寒伤中之偏

配伍特点 辛寒清透配苦寒质润,清散里热而不伤阴

少佐滋养护中之品,防苦寒之性伤中

2. 竹叶石膏汤 组成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洗)半升,麦冬(去心)一升,人参二两,甘草(炙)二两,粳

米半升

用法 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 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 热病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证→身热多汗,渴喜冷饮,神疲少气,咽干唇燥,不思饮食,

气逆欲呕或咳呛,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方义 君药 竹叶、石膏 清透余热

臣药 人参、麦冬 补气养阴 佐药 粳米、甘草 养胃和中;助臣药养阴益气

半夏 降逆和胃

配伍特点 清补并行,兼以和胃

清而不寒,补而不滞

二、清营凉血剂 1. 清营汤 组成 犀角三钱,生地黄五钱,元参三钱,竹叶心一钱,麦冬三钱,丹参二钱,黄连一钱五分,金

银花三钱,连翘(连心用)二钱

功效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 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或时有谵语,口渴或不渴,或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

方义 君药 水牛角 清解营分之热毒

臣药 生地黄、麦冬、玄参 清热凉血养阴 佐药 金银花、连翘 清热解毒,透热转气

竹叶、黄连 清心火(营气与心相通) 丹参 凉血活血,以防热与血结

配伍特点 寒凉清解配伍辛凉宣散,力求 “透热转气”

养阴凉血配活血散瘀,务使血凉无瘀

11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2. 犀角地黄汤 组成 功效 主治

犀角一两,生地黄半斤,芍药三分,牡丹皮一两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热扰心神→身热谵语,舌绛起刺,脉细数

热入血分证→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 蓄血瘀热→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方义 君药 水牛角 凉血清心而解热毒

臣药 生地黄 清热凉血止血;滋阴生津 佐药 赤芍、牡丹皮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配伍特点 清热之中兼以养阴,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

凉血与散瘀并用,则凉血止血而无冰伏留瘀之弊

三、气血两清剂 清瘟败毒饮 组成 用法 功效 主治 方义

生石膏、生地、犀角、真川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牡丹皮、鲜竹叶

先煎石膏数十沸,后下诸药;犀角磨汁和服 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温疫热毒,气血两燔→大热渴饮,头痛如劈,干呕狂躁,谵语神昏,或发斑,或吐血、衄血,四肢或抽搐或厥逆,脉沉细而数或沉数或浮大而数,舌绛唇焦 白虎汤(去粳米)+竹叶 大清气分邪热 犀角地黄汤+玄参 凉血救阴 黄连解毒汤(去黄柏) +连翘 泻火解毒 桔梗 载药上行

四、清热解毒剂 1. 黄连解毒汤

黄连三两,黄芩、黄柏各二两,栀子(擘)十四枚 泻火解毒

三焦火毒证→大热烦躁、错语不眠、口燥咽干,小便黄赤,热病吐血、衄血、热甚发斑,身热下痢,疫毒黄疸,外科痈疡疔毒,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义 君药 黄连 清泻心火;兼泻中焦之火

臣药 黄芩 清上焦之火 佐药 黄柏 泻下焦之火

栀子 通泄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引邪热从小便而出

配伍特点 大苦大寒,直折热势,泻火解毒,上下俱清,三焦兼顾

2. 普济消毒饮

黄芩(酒炒)、黄连(酒炒)各五钱,陈皮(去白)、甘草(生)、玄参、柴胡、桔梗各二钱,连翘、板蓝根、马勃(包煎)、牛蒡子、薄荷各一钱,白僵蚕、升麻各七分

用法 上为细末,半用汤调,时时服之,半蜜为丸,噙化之 功效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 大头瘟→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疼痛,恶寒发热,舌燥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义 君药 黄连、黄芩 清解上焦头面之热毒

臣药 连翘、牛蒡子、薄荷、白僵蚕 疏散上焦头面之风热 佐药 玄参、马勃、板蓝根、桔梗、甘草 既助君药清热解毒;又清利咽喉

陈皮 理气而疏通壅滞,以利于散邪消肿

佐使药 升麻、柴胡 疏散风热

升阳散火→“火郁发之” 引药上达

配伍特点 辛凉升散与苦寒清泻并用,清头面之热毒,并发散郁火

12 

组成 功效 主治

组成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3. 凉膈散

川大黄、朴硝、炙甘草各二十两,山栀子仁、薄荷(去梗)、黄芩各十两,连翘二斤半 上药为粗末,每服二钱 ,水一盏,入竹叶七片,蜜少许,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泻热通便,清上泄下

热灼胸膈证→胸膈烦热,面赤唇焦,烦躁口渴;或口舌生疮,睡卧不宁,谵语狂妄,咽痛吐衄,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义 君药 连翘 疏解清泄胸膈邪热于上

臣药 黄芩、山栀 佐药 竹叶、薄荷

调胃承气汤+白蜜 缓泻燥热于下,则胸膈烦热自清→“以泻为清”

配伍特点 清上与泻下并行,泻下为手段,清上为目的,体现“以泻为清”法

4. 仙方活命饮

穿山甲、甘草、防风、没药、赤芍药各一钱,白芷六分,生归尾、乳香、贝母、天花粉、皂角刺各一钱,金银花、陈皮各三钱

用法 用好酒三碗,煎至一碗半。若上身,食后服;若下身,食前服,再加饮酒三四杯,以助药

势,不可更改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 阳证痈疡肿毒初起→局部红肿焮痛;或身热凛寒,舌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方义 君药 金银花 清热解毒

臣药 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 活血行气,消肿止痛 佐药 白芷、防风 疏通肌腠,透邪外达

贝母、天花粉 清热化痰散结,内消肿毒 穿山甲、皂角刺 走窜行散,通行经络,透脓溃坚

佐使药 甘草 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以清热解毒、活血行气为主,兼以疏腠透邪、散结溃坚,体现外科阳证疮疡内治消法,被称

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

5. 五味消毒饮 组成 功效 功效 配伍特点 组成 用法 功效 主治 配伍特点

金银花三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一钱二分 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热毒结聚之疔疮→局部红肿热痛,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铁钉,舌红苔黄,脉数 纯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方,尤善清解疔毒

金银花、玄参各三两,当归二两,甘草一两 应连续服用,如原书强调“一连十剂”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热毒炽盛之脱疽→患肢暗红微肿灼热,溃烂腐臭,疼痛剧烈,或见发热口渴,舌红脉数 集泻火解毒、活血止痛、养血滋阴于一方,药少量重力专

组成 组成 用法 功效 主治

6. 四妙勇安汤

五、清脏腑热剂 1. 导赤散 组成 用法 功效 主治 配伍特点

13 

生地黄、木通、生甘草梢各等分

上药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 清心利水养阴

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舌生疮,口渴面赤,意欲饮冷,或小便赤涩或刺痛,舌红,脉数

清心与养阴两顾,利水并导热下行 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恋邪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2. 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酒炒)、黄芩(炒)、栀子(酒炒)、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酒洗)、生地黄(酒炒)、柴胡、甘草(生)

功效 清泄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 肝胆实火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肝经湿热证→阴肿阴痒、潮湿有汗,小便淋浊,男子阳萎,女子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方义 君药 龙胆草 既泻肝胆实火,又除肝经湿热

臣药 黄芩、栀子 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助君药泻火除湿 佐药 泽泻、木通、车前子 渗湿泄热,导湿热从水道而去

当归、生地 滋阴养血以顾肝体,使邪去而阴血不伤

佐使药 柴胡 疏畅肝胆气机,并能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

甘草 调和诸药,护胃安中

配伍特点 清利并行→既清肝胆实火,又利肝经湿热

泻中有补→清泻渗利之中寓滋阴养血

降中寓升→大剂苦寒降泄之中又寓疏畅肝胆气机

3. 左金丸

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

上药为末,水丸或蒸饼为丸,白汤下五十丸 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肝火犯胃证→胁肋灼痛,呕吐口苦,嘈杂吞酸,舌红苔黄,脉弦数 君药 黄连 善清肝火

善清胃热→肝胃并治,标本兼顾 善泻心火→“实则泻其子”

佐药 吴茱萸 辛开肝郁,苦降胃逆 助黄连和胃降逆 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

制黄连之寒

配伍特点 辛开苦降;寒热并投(以苦寒为主,泻火而不至凉遏,降逆而不碍火郁);肝胃同治

4. 泻白散

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甘草(炙)一钱

上药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清泻肺火,止咳平喘

肺有伏火之咳喘证→咳嗽气急,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君药 桑白皮 善清肺火,泻肺气,平喘咳 臣药 地骨皮 清肺降火,善退虚热 佐使药 炙甘草、粳米 养胃和中,培土生金,以扶肺气

配伍特点 清中有润、泻中有补、培土生金、肺脾并调

5. 苇茎汤

苇茎(切)二升,薏苡仁半升,瓜瓣半升,桃仁三十枚 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痰热瘀结之肺痈→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配伍特点 集清热、化痰、逐瘀、排脓于一方,体现肺痈内消治法

14 

组成

组成 用法 功效 主治 方义

组成 用法 功效 主治 方义

组成 功效 主治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6. 清胃散

生地黄、当归身各三分,牡丹皮半钱,黄连(夏月倍之)六分,升麻一钱 上药为细末,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 清胃凉血

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疼,牙齿喜冷恶热,口气热臭;或有面颊发热,口干舌燥,甚或牙龈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义 君药 黄连 直折胃火

臣药 升麻 清胃火,热解毒

轻清升散透发,宣散郁遏之伏火→“火郁发之” 兼使药以引经

生地 凉血滋阴 牡丹皮 凉血清热

佐药 当归 养血活血 合生地滋阴养血

合牡丹皮消肿止痛

配伍特点 清气与凉血并举,苦降与升散并施,清泻与滋养兼顾

7.玉女煎

石膏三至五钱,熟地三至五钱或一两,麦冬二钱,知母、牛膝各一钱半 上药用水一盅半,煎七分,温服或冷服 清胃热,滋肾阴

胃热阴虚证→牙痛头痛,齿松甚或牙衄,烦热干渴,消谷善饥,舌红苔黄而干 君药 石膏 清阳明有余之火 臣药 熟地 滋少阴不足之水 佐药 知母 助石膏清胃热而止烦渴

助熟地滋养肾阴

麦冬 养肺滋肾,养胃生津→助熟地养阴生津 牛膝 导热、引血下行;补肝肾

配伍特点 清热壮水并用,以清胃热为主

兼以引热下行

8. 芍药汤

芍药一两,当归半两,黄连半两,槟榔、木香、甘草(炒)各二钱,大黄三钱,黄芩半两,官桂二钱半

功效 调气和血,清热燥湿 主治 湿热痢疾→痢下赤白相兼,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方义 君药 芍药 调和气血,缓急止痛

臣药 当归 合芍药和血行血→“行血则便脓自愈”

木香、槟榔 行气导滞→“调气则后重自除” 黄连、黄芩 清热燥湿解毒,以除致病之因

佐药 大黄 泻热导滞,活血化瘀→“通因通用”

肉桂 温而行之 防苦寒药冰伏湿热之邪

助芍药、当归行血和血 防呕呃拒药→佐助兼反佐

佐使药 炙甘草 和中调药

合芍药缓急止痛

配伍特点 气血并调,兼以通因通用

温清并用,侧重于清肠燥湿

15 

组成 用法 功效 主治

组成 用法 功效 主治 方义

组成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9. 白头翁汤

白头翁二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热毒痢疾→下痢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义 君药 白头翁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臣药 黄连、黄柏 燥湿厚肠 佐药 秦皮 兼收涩止痢

配伍特点 苦寒清解为主,兼以凉血收涩

六、清虚热剂 1. 青蒿鳖甲汤 组成 青蒿二钱,鳖甲五钱,细生地四钱,知母二钱,牡丹皮三钱 功效 养阴透热 主治 阴伤邪伏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方义 君药 鳖甲 先入阴分滋阴退热 养阴

青蒿 后出阳分清透伏热 透热

臣药 生地、知母 助鳖甲以养阴退热 佐药 牡丹皮 泄血中伏火,助青蒿清透阴分伏热

配伍特点 滋清兼备,清中有透

养阴不恋邪,祛邪不伤正

2. 清骨散

银柴胡一钱五分,胡黄连、秦艽、鳖甲(醋炙)、地骨皮、青蒿、知母各一钱,甘草五分 清虚热,退骨蒸

肝肾阴虚,虚火内扰证→骨蒸潮热,或低热日久不退,形体消瘦,唇红颧赤,困倦盗汗,或口渴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

配伍特点 大队清虚热之品组方,重在清透伏热以治标,兼顾滋阴养液以治本

3. 秦艽鳖甲散

柴胡、鳖甲、地骨皮各一两,秦艽、知母、当归各半两 滋阴养血,清热除蒸

风劳病→骨蒸盗汗,肌肉消瘦,唇红颊赤,口干咽燥,午后潮热,困倦,咳嗽,舌红少苔,脉细数

配伍特点 重用柴胡、鳖甲、地骨皮,养阴清热与和血祛风并进

组成 功效 主治 组成 功效 主治 组成 功效 主治

固涩剂

一、固表止汗剂 牡蛎散 组成 黄芪(去苗土)、麻黄根(洗)、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 用法 上三味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渣热服,日二服,不拘

时候

功效 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主治 自汗、盗汗证→常自汗出,夜卧更甚,久而不止,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方义 君药 煅牡蛎 固涩止汗,敛阴潜阳

臣药 生黄芪 益气实卫,固表止汗 佐药 麻黄根 收敛止汗 佐使药 小麦 养心阴,益心气,退虚热

配伍特点 补涩结合,以涩为主,标本兼顾,固表为主

16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二、敛肺止咳剂 九仙散 组成 人参、款冬花、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胶、乌梅各一两,贝母半两,罂粟壳(去顶,蜜

炒黄)八两

用法 为末,每服三钱,白汤点服,嗽住止后服 功效 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主治 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咳嗽日久不已,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黏,脉虚数 方义 君药 罂粟壳 收敛肺气而止咳 敛肺气

臣药 五味子、乌梅 收敛肺气;养阴润肺

人参 益气生津 益气阴 阿胶 滋阴养血

佐药 款冬花 化痰止咳,利气平喘 化痰热

桑白皮 清肺止咳平喘 贝母 清热化痰止咳 桔梗 宣肺利气,化痰止咳;载药上行

配伍特点 敛降之中寓以宣升

敛降为主,兼以气阴两补

三、涩肠固脱剂 1. 真人养脏汤 组成 人参、当归(去芦)、白术(焙)各六钱,肉豆蔻(面裹,煨)半两,肉桂(去粗皮)、甘草

(炙)各八钱,白芍药一两六钱,木香(不见火)一两四钱,诃子(去核)一两二钱,罂粟壳(去蒂萼,蜜炙)三两六钱

用法 锉为粗末。每服二大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 功效 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主治 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泻利无度,滑脱不禁,甚至脱肛坠下,脐腹疼痛,喜温喜按,倦怠

食少,舌淡苔白,脉迟细

方义 君药 罂粟壳 涩肠止泻,固敛滑脱 固滑脱

臣药 肉豆蔻 温中涩肠

诃子 涩肠止泻

佐药 肉桂 温肾暖脾 温虚寒

人参、白术(甘草) 补气健脾 补气血 当归、白芍 养血和血 调气血 木香 理气醒脾

使药 甘草 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标本兼治,重在治标

脾肾兼顾,重在补脾;气血同调,涩中寓通

2. 四神丸

肉豆蔻、五味子各二两,补骨脂四两,吴茱萸(浸炒)一两

为末,用水一碗,煮生姜四两,红枣五十枚,水干,取枣肉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食前服

功效 温肾暖脾,涩肠止泻 主治 脾肾虚寒之五更泄→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久泻不愈,腹痛喜温,腰酸肢冷,

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方义 君药 补骨脂 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土,壮火益土

臣药 肉豆蔻 温中涩肠 佐药 吴茱萸 温中散寒

五味子 收涩止泻 生姜、大枣 温补脾胃,促进运化

配伍特点 温补脾肾,以肾为主

温中寓涩,以温为主

17 

组成 用法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四、涩精止遗剂 1. 金锁固精丸 组成 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二两,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锻粉)

各一两

功效 补肾涩精 主治 肾虚遗精→遗精滑泄,神疲乏力,腰痛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方义 君药 沙苑子 补肾固精

臣药 芡实 益肾固精 佐药 煅龙骨、煅牡蛎、莲须、莲子粉 涩精止遗

配伍特点 固外泄之精液,补亏损之肾气,标本兼顾,重在治标

2. 桑螵蛸散 组成 桑螵蛸、远志、石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甲(酥炙)各一两 用法 上为末,夜卧人参汤调下二钱 功效 调补心肾,涩精止遗 主治 心肾两虚证→小便频数,或尿如米泔色,或遗尿,或遗精,心神恍惚,健忘,舌淡苔白,脉

细弱

方义 君药 桑螵蛸 补肾固精止遗

臣药 龙骨 收敛固涩,镇心安神 助君药固涩止遗

龟甲 通心入肾,滋阴潜阳 助君药补肾益精

佐药 人参、茯神 益心气,宁心神

当归 补心血 合人参、茯苓→补益气血 石菖蒲、远志 开心窍,定神志→交通心肾

配伍特点 补涩并用,寓涩于补

心肾同调,补肾为主

3. 缩泉丸 组成 天台乌药(细锉)、益智子(大者,去皮,炒)各等分(山药、茴香) 功效 温肾祛寒,缩尿止遗 主治 膀胱虚寒证→小便频数,或遗尿,小腹怕冷,舌淡,脉沉弱 配伍特点 温肾祛寒以止遗 五、固崩止带剂 1. 固冲汤 组成 白术(炒)一两,龙骨(捣细)、牡蛎(煅,捣细)、山萸肉(去核)各八钱,生黄芪六钱,

生杭芍、海螵蛸(捣细)各四钱,茜草三钱,棕榈炭二钱,五倍子(轧细,药汁送服)五分

功效 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主治 脾气虚弱,冲脉不固证→血崩或月经过多,色淡质稀,面色无华,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腰

膝酸软,舌淡,脉微弱

方义 君药 白术、黄芪 补气健脾,以固冲统血

臣药 山茱萸、白芍 补益肝肾,敛阴摄血 佐药 煅龙骨、煅牡蛎、棕榈炭、五倍子、海螵蛸 收涩止血

茜草 化瘀止血,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

配伍特点 寓涩于补,以标本兼顾

寄行于收,防止血留瘀

2. 固经丸 组成 黄芩(炒)、白芍(炒)、龟板(炙)各一两,黄柏(炒)三钱,椿树根皮七钱半,香附二钱

功效 滋阴清热,固经止血 主治 阴虚血热之崩漏→经水过期不止 或下血过多,或崩中漏下,血色深红或紫黑稠黏,手足心

热,腰膝酸软,舌红,脉弦数

配伍特点 既养真阴,又清虚火

疏肝理气调血,和畅气血

18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中医内科

疟疾

辩证

主症

正疟 发作症状比较典型→寒战壮热,休作有时

→常先有呵欠乏力,继则寒战鼓颔,寒罢则内外皆热,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每日或间一二日发作一次

温疟 热多寒少,汗出不畅 寒疟 寒多热少,口不渴

瘴疟 热瘴 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头痛,肢

体烦疼

冷瘴 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

兼次症

头痛目赤,口渴饮引

舌脉 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

舌红苔黄;脉弦数

舌苔白腻;脉弦

舌质红绛,苔黄腻或垢黑;脉洪数或弦数 苔白厚腻;脉弦

舌质淡;脉细弱

头痛,骨节疼痛,口渴引饮,便秘尿赤

胸闷脘痞,神疲体倦

面红目赤,胸闷呕吐,烦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甚则神昏谵语

或呕吐,腹泻,甚则嗜睡不语,神志昏蒙

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短气懒言,纳少自汗

劳疟 疟疾迁延日久,每遇劳累易发,寒热时作

较轻 论治 证机概要 治法

正疟 疟邪伏于少阳与营卫相搏,正邪交争 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温疟 阳热素盛,疟邪与营卫相搏,热炽于清热解表,和解祛邪

寒疟 素体阳虚,疟邪入侵,寒湿内盛 和解表里,温阳达邪

瘴疟 热瘴 瘴毒内盛,热陷心包 解毒除瘴,清热保津

冷瘴 瘴毒内盛,湿浊蒙蔽心窍 解毒除瘴,芳化湿浊

劳疟 疟邪久留,气血耗伤 益气养血,扶正祛邪

1.辨证 主症 兼次症 初期 恶寒发热,咳嗽,胸痛且咳时尤甚 咯白色黏痰,痰量日渐增多,呼

吸不利,口干鼻燥 成痈期 身热转甚,时时振寒,继则壮热,胸满

作痛,咳吐黄稠痰或黄绿色痰,自觉喉间有腥味

溃脓期 咳吐大量脓血痰,或如米粥,或痰血相

间,腥臭异常, 恢复期 身热渐退,咳嗽减轻,咯吐脓痰渐少,

臭味亦减,痰液转为清稀

咳嗽气急,转侧不利,烦躁不安,口干咽燥,汗出身热不解

名方加减

柴胡截疟饮;截疟七宝饮 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人参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 清瘴汤

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何人饮

舌脉

舌苔薄黄或薄白少津;脉浮数而滑

舌苔黄腻;脉滑数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数实

舌质红或淡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

有时咳血,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卧

精神渐振,食纳好转,或有胸胁隐痛,难以久卧,气短乏力,自汗盗汗,低热,午后潮热,心烦,口燥咽干,形体消瘦,精神疲惫,面色不华

19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2.论治 证机概要 初期 风热袭肺,卫表不和,邪热壅肺,肺失清肃 成痈期 热毒蕴肺,蒸液成痰,热壅血瘀,酝酿成脓 溃脓期 热壅血瘀,血败肉腐,痈肿内溃,脓液外泄 恢复期 邪毒渐去,肺体损伤,阴伤气耗;或邪恋正

治法

疏风散热,清肺化痰清肺解毒,化瘀消痈排脓解毒 清养补肺

名方加减

银翘散

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味桔梗汤

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

心悸

1.辨证 主症

心虚胆怯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稍惊

即发,劳则加重

心血不足 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

健忘,思虑劳心则重

阴虚火旺 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

烦热,盗汗,眩晕耳鸣

心阳不振 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

尤甚

水饮凌心 心悸眩晕,肢面浮肿,甚则

咳喘而不能平卧

瘀阻心脉 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

如针刺而时作 痰火扰心 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

失眠多梦

邪毒犯心 心悸,胸闷,气短,发热,

恶寒

2.论治

兼次症

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少食纳呆

面色无华,口唇色淡,倦怠乏力,纳少腹胀,便溏

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胁肋胀痛,善太息,急躁易怒, 面色 白,形寒肢冷,自汗

胸闷痞满,渴不欲饮,恶心欲吐,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 面色晦暗,唇甲青紫

舌脉

舌苔薄白;脉细数或细弦

舌淡红;脉细弱 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

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舌淡胖,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或结或代

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或结代

胸闷烦躁,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左胸隐痛,咳嗽,神疲乏力,口干渴

证机概要

心虚胆怯 心虚胆怯,气血亏虚,心神失养 心血不足 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阴虚火旺 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

心神

心阳不振 心阳虚衰,温运无力

水饮凌心 脾肾阳虚,水饮内停,水气凌心,扰乱

心神

瘀阻心脉 血瘀气滞,心脉瘀阻,心阳被遏,心失

所养

痰火扰心 痰浊停聚,郁久化火,痰火扰心,心神

不安

邪毒犯心 邪毒犯心,损及阴血,耗伤气阴,心神

失养

治法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清热解毒,益气养阴

20 

名方加减

安神定志丸 归脾汤

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苓桂术甘汤 桃仁红花煎 黄连温胆汤 银翘散合生脉散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胁痛

1.辨证 主症

肝郁气滞 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

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 肝胆湿热 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常因饮食油腻而诱

发或加重,口苦口黏

兼次症

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善太息,纳少口苦

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口苦口黏,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 胁肋下或见有癥块 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

舌脉

舌苔薄白;脉弦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瘀血阻络 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尤

肝络失养 胁肋隐痛,绵绵不休,劳累后加重 2.论治 证机概要

肝郁气滞 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络脉失和 肝胆湿热 湿热蕴结,肝胆失疏,络脉失和 瘀血阻络 瘀血内阻,肝络痹阻

肝络失养 肝肾阴亏,精血耗伤,肝络失养

舌质紫暗;脉沉涩 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治法

疏肝理气,柔肝止痛 清热利湿,疏利肝胆 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养阴柔肝,理气止痛 名方加减

柴胡疏肝散 龙胆泻肝汤

复元活血汤;旋覆花汤 一贯煎

针灸学(特定穴)

(一)五输穴 1.阴经经脉五输穴 井(木) 手太阴肺经 少商 手厥阴心包经 中冲 手少阴心经 少冲 足太阴脾经 隐白 足少阴肾经 涌泉 足厥阴肝经 大敦

2.阳经经脉五输穴 井(金)

荥(火)

鱼际 劳宫 少府 大都 然谷 行间 荥(水)

输(土) 太渊 大陵 神门 太白 太溪 太冲 输(木)

经(金) 经渠 间使 灵道 商丘 复溜 中封 经(火)

合(水) 尺泽 曲泽 少海 阴陵泉 阴谷 曲泉 合(土)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足阳明胃经 厉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足少阳胆经 足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足太阳膀胱经 至阴 足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按照“阴井木,阳井金”的规律开始配属 (二)募穴

手三阴 手三阳 足三阳 足三阴 肺 心包 心 大肠 三焦 小肠 胃 胆 膀胱 脾 肝 肾 中府 膻中 巨阙 天枢 石门 关元 中脘 日月 中极 章门 期门 京门

(三)俞穴

肺俞 厥阴俞 心俞 肝俞 胆俞 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 小肠俞 膀胱俞胸3 胸4 胸5 胸9 胸10 胸11胸12腰1 腰2 腰4 骶1 骶2

21 

2016考研中医综合基础班内部讲义

(四)原穴 肺 心包 心 脾 肝 肾 大肠 三焦 小肠 胃 胆 膀胱 太渊 大陵 神门 太白 太冲 太溪 合谷 阳池 腕骨 冲阳 丘墟 京骨

(五)络穴 肺 心包 心 脾 肝 肾 大肠 三焦 小肠 胃 胆 膀胱 列缺 内关 通里 公孙 蠡沟 大钟 偏历 外关 支正 丰隆 光明 飞扬

(六)八脉交会穴 公孙 内关 后溪 申脉 足临泣 外关 列缺 照海 冲脉 阴维脉 督脉 阳跷脉 带脉 阳维脉 任脉 阴跷脉 (七)八会穴 八会 脏会 腑会 气会 血会 筋会 脉会 骨会 髓会 穴名 章门 中脘 膻中 膈俞 阳陵泉 太渊 大杼 绝骨 (八)郄穴 肺 心包 心 脾 肝 肾 大肠 三焦 小肠 胃 胆 膀胱 孔最 郄门 阴郄 地机 中都 水泉 温溜 会宗 养老 梁丘 外丘 金门

(九)下合穴 胃 大肠 小肠 胆 膀胱 三焦 足三里 上巨虚 下巨虚 阳陵泉 委中 委阳

(十)交会穴

1.关元、中极是任脉的经穴,又与足三阴经相交会→既可治疗任脉的疾病,又可治疗足三阴经的疾病;

2.大椎是督脉经穴,又与手足三阳经相交会→既可治疗督脉经的疾病,又可治疗诸阳经的全身性疾病;

3.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经穴,又与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的经脉相交会→既能治疗脾经病,也能治疗肝肾两经的疾病。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