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积累
作者:陈稳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年第20期
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教师经常觉得可以无为而治。就是说,只要是积累到了一定的量,学生的作文一定会发生质的变化。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并非如此,所以说,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但要求学生注重积累,老师还要采取一定的方法。 一、连词造句,激活学生的词汇积累
平时自己看文学作品时,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一些看起来很美的一段话,仔细分析起来也很平常,但自己就是写不出来。比如说贾平凹的《落叶》中有这样两段话:
写绿叶的句子:娇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面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的笑。
写落叶后的梧桐:法桐就削瘦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再次细读文本,发现里边有很多的词语,自己是很熟悉,甚至理解得很透彻,看起来是司空见惯,但是就是平时不会应用。
因此,我就把“老套”的造句应用到了日常教学之中。怕学生没有兴趣,为了让造句不单调,就采用了连词造句的形式。就是说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时候,看看本文中有哪些自己喜欢的词语,不管哪一个,也不拘个数,随便采用。并且在内容方面也放宽了要求,可以自己发挥想象,如果想象不出有新意的内容,也可以用这几个词语概括文章的内容。降低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从这种形式中得到收获,并有发展的余地。这样不但激活了学生脑海中的词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从玉皇大帝写到耶稣玛利亚,从曹操写到林黛玉,从仓颉造字写到火箭升空。学生写的句子经常是天马行空,很有灵性。我经常告诉学生说: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心中有种朦胧的感觉,就是说不出来。大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的智商不够高,悟性不够好,而是词汇量太少。你会应用的词汇有多少,眼界就有多宽阔。久而久之,班内就会形成积累词汇的良好风气,学生的语言就会越来越美,思维也会越来越灵活,眼界越来越宽广。
二、分类摘抄,激活学生的片段积累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还应让学生摘抄读书笔记。学生经常是抄了一本有一本,仍然没有实际的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就把经常用到的写作手法和内容分类,让学生分类分组摘抄。比如说,描写类的可以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再比如,按照内容分为亲情、友情、爱好等类别。积累一段时间之后,用一个或两个课时让学生把这一类型的读书笔记进行分析和仿写,老师简单地进行一下技法的点拨。这样,就把读书笔记和写作联系起来,学生的积累,不单单是简单的静态的量的叠加,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分析、鉴别,并可以迁移运用。
以前,关于写作教学,我也有一个误区,就是不注重学生写作方法的训练,也害怕教学生模仿。因为我怕学生的思路僵化,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但是现在想起来,没有开始的模仿,哪有后来的创新;不先“入格”,谈何“出格”;没有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学生永远是写作的门外汉。金庸的武侠小说中说有“无招胜有招”,但是无招的前提是对招数的准确把握。任何一种创作,都是戴着镣铐的舞蹈。等学生把诸多写作的技法烂熟于心时,自会自由的飞翔。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达到不吐不快的境界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旦有适于写作的情境,教师一定要有足够的敏感抓住它。如成绩出来前后学生的忐忑,放假之前心情的激动,班级拔河比赛失败的痛苦等,这时,学生会爆发出平时自己也不相信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大限度地激活平时积累的字词句,甚至篇章结构等写作知识。哪怕他刚开始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只要是有“千言”可写,总比拿起笔来无话可说强得多。只要有了“千言”的前提,教师再给学生一些技巧的点拨,假以时日,就不愁写不出好文章。
我们大家都知道,理科的教学,学生单单记住了公式,理解了公式还不可以,知易行难,必须通过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才可以真正进入学生的知识系统。记住、理解、掌握和运用是对学习不同层次的要求。语文教学、作文教学也是一门科学,不单是艺术的,也需要方法的支撑。存在学生脑海里的词汇、句子、写作手法等,都是存在学生脑海中还未开掘出的宝藏。学生的积累,需要老师的点燃。只有应用正确的方法,激活学生的积累,才可能让宝藏重见天日,发出璀璨的光芒。
(作者单位:贵州省凤冈县第五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