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那时我住在一个叫作西村的居民小区。 “西村”原本是一个村子,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被城市化了,农宅改建成为楼房。后来单位分房子,因为论资排辈,我
分到的是别人腾出来的一套旧房。 因为是旧房, 而且又位于西村, 我于是有些失 落感。 乡下的父母却格外高兴, 觉得儿子刚参加工作就分到属于自己的房子, 总 算在城里扎下了根。
②在我眼里, 西村不过是一个被挪移到了城里的大农村, 居民大多是以前的农民, 仍然延续着过去的生活习惯, 我对他们有一种本能的疏远和排斥感。 那时我好不 容易才离开农村, 正在拼力追逐一份城里人的生活, 既要承受外在的矛盾, 又要 抵御内心的冲突, 整日在自信与自卑之间徘徊。 常常是在深夜, 我把赵传那支 《喊
向黑色的天空》放到最大音量,整栋楼房似乎在颤动,心如止水。陌生的夜风窜
进屋里,有些凉。很凉。这个难眠的人在写作,在走一段很长很长的夜路。不管
遭遇怎样的阻遏, 不管内心掀起怎样的风暴, 他一直在努力地融入人群, 试着与 生活和解。
③“不要奢望熟识的人都关心和理解写作,也不要苛求每一个写作的人都
要怀着爱、真诚和责任。”睡梦中,我被这样的一句话击醒,凌晨 3 点。梦中出
现的这句话, 就像旷野的一棵树, 没有任何衬托也没有任何枝蔓, 甚至连扎根的
泥土都没有,它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突然出现,瘦得锐利,让人窒息和迷乱。我醒
来,站到窗前,于是看到了对面地下室的灯光。凌晨 3 点的清冷夜色里,那抹灯
光像一灼小小火焰,在城市的角落里暗自燃烧。我看到了它,可很快就淡忘了。 ④后来有一天, 母亲告诉我说, 你知道吗, 对面楼房的地下室总是早晨四五点才
熄灯。我开始格外留意那里,晚上读书写作累了,总会伏在窗前吸烟,与对面
地
下室的灯光久久对视。 我觉得那灼小小的火焰里, 大约藏着一个秘密。 我对那个 秘密充满好奇。 一个又一个午夜, 我在五楼窗前俯视那里, 地下的灯光与天上的 月光遥相呼应, 因为过度专注, 我渐渐地居然有了仰望的幻觉, 觉得大地变成夜
晚的天空,从地下室窗口流泻出来的,宛若如水的月光。它们漫过我的心头,让
我同时体味到一种真切的温暖与寒意。
⑤一个黄昏, 我陪着女儿在楼下玩耍, 遇到一位年轻母亲与孩子。 两个稚童在一 起很快就相熟了。我问这位母亲也住在这个小区吗,她用手指着楼前的方向说, 暂时住在那个地下室,我们是邻居。这位年轻的母亲,素朴,淡定,脸上看不出
丝毫的悲戚。我长时间无言以对。她的孩子,一个很阳光的小男孩,正在她的身
边开心地玩耍。继续闲聊,我知道了她来自遥远的农村,租住在对面的地下室, 丈夫白天在这个城市蹬三轮车,晚上孩子入睡以后,夫妻两人一起针织羊毛衫, 赚点加工费补贴生计。
⑥看着她和她的孩子, 我的心中充满敬意。 他们在城市的角落里生活和劳作, 以 拥抱月光的方式, 迎接黎明的到来。 他们把城里的月光, 在地下室转化和提炼成
一灼小小的阳光,永远地种植在孩子的心里。
17.刚在城里扎下根的“我”,与来自农村、租住在地下室的年轻母亲,两人之
间最大的异同之处是什么?( 3 分) 同: 异 :
18.请根据文意填空。( 3 分)
文中“我”的情感态度变化大致有三个阶段,见到地下室灯光之前, “我 ”;感觉地下室灯光“宛若如水的月光”之时,“我”内 心 ;了解地下室灯光主人的经历之后,我“我”变得 。
19.第③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分) 20. 体会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3 分)
他们在城市的角落里生活和劳作,以拥抱月光的方式,迎接黎明的到 来。
21. 如果把文章题目改为“城里的月光”,行不行?为什么?( 3 分)
答案: 17. ( 3 分)相同之处——深夜劳作,辛苦打拼。( 1 分,意思对即可)
不同之处——生活态度不一样: “我”悲观、忧愁,不满现状( 1 分,答“失落”
等亦可);“年轻母亲”淡定乐观( 1 分,意思对即可),(若只答“生活态度
不一样“得 1 分)
18.( 3 分)( 1)失落、悲观、失望、忧愁、抱怨等(答出一个即可)( 2)温 暖、平和、安宁、平静等(答出一个即可)( 3)积极、乐观、阳光等(答出一
个即可,若答“崇敬”等算对)(意思对即可)
19.( 4 分)内容上:表现“我”不被别人关心,理解的苦闷、抱怨( 1 分),
也为“我”不能真诚对待他人寻找借口( 1 分);结构上:照应上文“我”内心
的矛盾、冲突(或“对西村居民的疏远和排斥”)( 1 分,为下文地下室灯光对
“我”的影响作铺垫, ( 1 分)。 (一点 1 分,意思对即可,若仅答“承上启下” 不得分。)
20.( 3 分)他们虽然生活在社会底层( 1 分),却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创造美
好的明天(或“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 分)表达了我对他们的尊敬和赞美
( 1 分),(意思对即可)
21. ( 3 分)不设统一答案。( 1)不行。说“如水的月光”好的理由要点:①运
用比喻,生动形象( 1 分);②突出灯光对“我”的影响,,使“我”的情感态
度,发生改变( 1 分);③强调对“我”的影响有个渐进过程( 1 分)。(意思 对即可)( 2)不行。说“城里的月光”不好,理由充分并能自圆其说,亦可据
点得分。( 3)答“城里的月光好”则不得分。
(二)河床开始回忆河流
施尔吉·原野
①大地上的河床像一个干瘪的口袋,粮食没了,口袋显出宽阔。我在各地
见到许多干涸的河床,它们不是耕地、不是广场,是从天边延伸而来的河床,只 是没有水。
②所谓一无 所有,说的正是河床。如果有,也只有一些鹅卵石。夏天,不
长庄稼不长草的土地是干涸的河床。 心里惊讶,
乍见白花花的河床,
它是什么?
你在
它几乎什么都不是。
能相信一个宽阔的河流竟然一滴水都没有吗?在雨后,
盛水期见到干涸的河床让人不安,无法想象当年这里曾经有过河,可以用汹涌、
清澈、波浪和白帆形容的河,它竟然没了。
③对大自然来说,河没了,比人丢了钱更痛苦。如果河没了,鱼和水鸟的家
也没了。 两岸的青草没了, 倒映在河里的星星也没了, 因为星星不能倒映在石头 上。 如果河没了,
有水, 留下的河床好像是伤疤,
连同河床一起消失是最好的。 没
是的, 干涸的河床如
是一条长长的干鱼的尸体。 同尸体。 是谁的尸体?是河的尸
体吗?没听说河竟然还有尸体,水干了,白花花的河底只能是河的尸体。 ④干涸的河床好像在回忆,
着不应该拥有的沉寂回忆涛声和蛙鸣。 回忆什么是水,
不知道水会不会再来。
的时候匆匆忙忙走过河床, 稳脚跟歇息, 就被后面的
它抱
河床
它不知道水流到了什么地方, 也当年水来
带来鱼虾和泥沙。 水没等站
水挤走了,水比车站的人流更拥挤。河床从来没想过一条叫做河的水流会干涸,
这种惊讶比一个朝代的更迭更让人吃惊。 [来源 :Zxxk.Com]
⑤河 床的悲哀是一个母亲的悲哀,她的产床上已经没有了孩子,她还在等
待,并且哭干了泪水。一家外媒报道,从卫星上观察,中国境内二十年前约有五 万条河流, 两三万条。 去
现在这些河流中已经失去了有两万多个河床母亲手里失
了孩子,她们怀里空荡荡的,等待人类把孩子还给她们。 ⑥人说, 人是无所不能的, 又一条干涸的河床
起初我不相信。 当我看到一条
时,我相信了这一点,并为自己作为人类的一分子而感歉疚。人把河都消灭了,
还有什么做不
使用的“建造”这个词,这完全
到呢?消灭一条河比建造 (请原谅我
是人类爱用的词,而河流无法建造 )一条河更容易。把河流上游的树木和竹林砍
光,草原沙化,河就死了,只剩下河床这条敛尸袋。 ⑦当大街出现一个带刀痕的死人时, 会为这个人的死因搜寻原因, 曰侦
警察
察破案,人类为此发明了一个词叫“人命关天” 。 如果一条河死了,没人破案,没
人痛哭,更没人祭奠。所以,当中国死去两三万条河流时,人们并没觉得失去什
么, 因为他们不是小鸟不是青草。 候变化并心安理得, 却没一个人指 认杀死河流的凶手。 而是一个社会的时候,
他们忍受气
在所有的案件里, 如果凶手不是一个人
罪行自然会被赦免,我们都不是罪人。 ⑧我们都不是罪人, 制造更多的欢乐。 我们保持着正常情 感。 而河床敞开空荡荡的怀抱, 们会惊讶会替她找回
我们劝自己欢乐并
她的孩子没有了, 她以为人
孩子。先前的人类离不开河流,人类所谓的“文明史”都诞生于河流的两岸。看地
图,人类的城市多建造于河边,中国有多少城市的名字带着水字边。古时候,人
祭祀河、景仰河,谁能想到后来竟杀死了河。这何止于狠,是把事做绝了。 ⑨我们应该派人到河边告诉河床,河已辞世,水利术语叫断流。我们理应为
河床献上一些祭品表达歉意, 不是小事。 或者, 在河边装一个
因为河的消失毕竟
高音喇叭, 日夜播放河水流过的声音和鸟啼声。 总之, 人应该为河的陨灭略微表
示一点态度。 【注释】河床:河流两岸之间容水的部分。
来源 :17.请根据文意填空。 ( 3 分)
面对河的“辞世” , 作者的情感是复杂而富有变化的。开始,作
者是
与 者是
;后来,借大自然和河床之口,说出了自己的 和
18 .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 3 分) 19 .根据要求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 3 分)
水没等站稳脚跟歇息,就被后面的水挤走了,水比车站的人流更拥
挤。
( 1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 2)从表达情感的角度:
20 .体会第⑨段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4 分)
总之,人应该为河的陨灭略微表示一点态度。
21 .本文以“河床开始回忆河流“为题,有何好处?( 3 分)
答案: 18.承七启下; ( 1 分,答“过渡”亦可)既具体概括了境内河
床干涸现 象的严重, (1 分,意思对即可 )又以“等待人类把孩子还给她们”一句引发对人
类(或“人们” )行为的反思。 (1 分,意思对即可 ) 【解析】此题考查语段在文
中的作用。可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9. ( 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 1 分,若答“对比”亦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往昔河水的湍急 (或汹涌 ) 、喧闹,充满着生机活力。 (1 分,意思对即可 )( 2)
强烈表现了河床对往昔河流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 1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
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一般从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两方面赏析。从文中“站稳脚
跟” “歇” “挤”等词可以看出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0.①对于河流的陨灭,我们人类负有主要责任,应该有表达歉意的行为(意
思对即可) ; ②在无奈之下, 期待人们的良心发现 (关键词是 “期待” 或 “希望” , 意思对即可) ;③呼吁人们行 动起来,珍惜河流,保护河流(关键词为“呼吁” , 意思对即可) ;④警示人们,如果继续麻木不仁,执迷不悟,必将后悔莫及(关
键词为“警示” ,意思对即可) 。 (答对一点得 1 分,答对两点得 2 分,答对三点
得 4 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深层含义的理解解答时,要联系全文内容,理
解作者的情感变化,作为文章的结束句,要从揭示文章主旨的角度去理解。 21.①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河床、河流以生命,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情趣;②
形象概括了河水断流的现象,揭示引发作者思绪的本源;③“开始回忆”表明
河流已无回归的可能,河床不再期待,暗示人类尚未觉醒,表达了作者深深的
担忧之情 。 (答出一点得 1 分,答出两点得 3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
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赏析。首先,从文字本身“河床开始回忆河流”进行分析,
运用了拟人手法;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概括了河水断流的现象;最后
结合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分析。
(三)记忆的版图
林清玄
①一位长辈到大陆探亲回来, 说到他在家乡遇到兄弟, 对地坐了半天还不敢相认, 因 为已经一丝一毫都认不出来了。
②在他的记忆里, 哥哥弟弟都还是剃着光头, 蹲在庭前玩泥巴的样子, 这是他离开家乡 时的影像, 经过四十年还清晰一如昨日。 经过时间空间的阻隔,记忆如新, 反而真实的人物 是那样陌生,找不到与记忆的一丝重叠之处。
③更使他惊诧的是, 他住过的三合院完全不见了, 家前的路不见了, 甚至家后面的山铲 平了,家前的海也已退到了远方。
④他说: “我哥哥指着我们站立的地方, 说那是我们从前的家, 我环顾四周竟流下泪来,
如果不是有亲人告诉我, 只有我自己站在那里的话, 完全认不出来那是我从童年到少年, 住 过十七年的地方。 ”
⑤这使他迷茫了, 从前的记忆是真实的, 眼前的现实也是真实的, 但在时间空间中流过 时,两者却都模糊,成为两个丝毫不相连的梦境。在此地时,回观彼处是梦,在彼地时,思 及此处也是梦了。 到最后, 反而是记忆中的版图最真实, 虽然记忆中的情景已然彻底消失了。
⑥这位长辈回来后怅惘了很久,认为是“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种怅惘。
⑦我有一个朋友, 他每次坐在台北松江路六福客栈的咖啡厅时, 总会指着咖啡厅的地板,
说: “你们相不相信,这一场块是我小时候卧室的所在,我就睡在这个地方,打开窗户就是 稻田,白天可以听到蝉声,夜里可以听到青蛙唱歌,这想起来就像是梦一样了。 ”那梦还不 太远,但时空转换, 梦 . 却碎得很快。
⑧记忆的版图在我们的心中是真实的, 它就如同照相机拍下的静照, 这里有我走过的一 条路,爬过的一座山;那里有我游过泳、捞过虾的河流;还有我年幼天真值得缅怀的身影。 这版图一经确定,有如照相纸在定影液中定影,再也无法改变,于是,当我们越过时空,发 现版图改变了,心里就仿佛受到伤害,甚至对时间空间都感到遗憾与酸楚了。
⑨两相对照之下,我们往往否定了现在的真实,因为记忆的版图经过洗涤、美化, 雾中的玫瑰,美丽无方,丑陋的现实世界如何可以比拟呢?
像雨
【注】
相
的缘故,
才让他难以跳接起记忆中沦落的事物,其实不然,有时不必走太远,不必经过太久的时光,
⑩其实,在记忆中的事物原来可能不是那么美好的,当时比现在流离、颠沛、贫困,甚 至面临了逃难的骨肉离散的苦厄, 但由于距离, 觉得也可以承受了。 现在的真实也不一定丑 陋,只是改变了,而我们竟无法承担这种改变。
○ 12我们在生命中所经验的一切, 无非都是一些形式的展现。 记忆的版图, 乃是从前的现 实;现在的生活, 。终将成为未来记忆的版图。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真实的自我始终没有改 变。
【注】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语出李煜词,在文中意为离乡时间久,距离远。
18.结合语境,解释第⑦段中加点词“梦”的含义。 ( 2 分)
那梦还不太远,但时空转换, 梦 . 却碎得很快。
19.第④段中:
“我”流泪的原因有哪些?( 3 分)
“我环顾四周竟流下泪来” ,结合上下文看,
20.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 2 分)
两相对照之下,我们往往否定了现在的真实,因为记忆的版图经过洗涤、美化,像雨 雾中的玫瑰,丑陋的现实世界如何可以比拟呢?
2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以“记忆的版图”为题?( 4 分) 22.联系材料,比较两位作家所表达的人生感悟有什么不同。 ( 4 分)
【链接材料】 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塞吧,让它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 的话,水便会毫无生气地流入大洋了,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气的机体一样。
(节选自普里什文《林中小溪》 )
18.示例:朋友记忆中的美好生活的情形(或:朋友童年生活的美好记忆) 。 19.示例:①为记忆中家乡清晰、真实的印象消失而留恋;②为现实中家乡的
巨变而感到惊诧;③为记忆中的家乡与现实中的家乡毫不相干而伤 感;④为找不到记忆中的家乡而感到迷茫。
20.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经过洗涤、美化的记忆比作雨雾中的玫瑰,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记忆中的版图的美丽,表现人们对记忆的版图的留恋及对现实世 界的否定。 (意思对即可)
21.示例: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结
构精巧; ③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④容易引起记者的共鸣, 联想到 “版
图”是记忆中的,或许现实与现实不同,抒写人们今不如昔的遗憾之
情; ⑤引发作者客观看待生活变化, 并从中发现自我的人生感悟。 (意 思对即可 )
22.示例一:林文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变化;普文告诉我们应
该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林文要我们在生活的变化中看到真
实的自我;普文要我们勇敢地对待生活中的困难,迎难而上。
示例二:林文:现实与记忆或许差别很大,我们应该客观对待这些变化,
并
从中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成长。普文:生活中有障碍,生命才会
有生气。
(四)秋光的涨幅
①绿竹笋,
的笋子, 这话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根据。
觉得人生到此,大可无求了。
②然而,好吃的绿竹笋只属于夏日,像蝉、像荷香、像艳丽的凤凰花 ⋯ 秋风一至,便枯 索难寻。
③但由于暑假人去了北美, 等回到台北, 便急着补上这夏天岛屿上的至美之味, 那盛在 白瓷碗中、净如月色如素纨如清霜的绿竹笋。
④我到菜市场上,绿竹笋六十元一斤,笋子重,又带壳,我觉得价钱太贵。 ⑤ “哎,就快没了,
”卖菜妇说,
“要吃就要快了。 ”
⑥我听她的话,心中微痛,彷佛我买的货物不是笋子,而是什么转眼就要消逝的东西, 如长江鲥鱼,如七家湾的樱花吻鲑,如高山上的云豹 ⋯ 就要没了。啊,属于我的这一生,竟 需要每天去和某种千百万年来一直活着的生物说 的 吗?
⑦绿竹笋很好吃,一如预期。
⑧第二个礼拜, 我又去菜市场, 绿竹笋仍在, 这次却索价七十元一斤了。第三个礼拜是 八十元,最近一次,再问价,竟是九十元。
⑨这让我想起二十年前,有一位美国博物学家艾文温 ?第尔,他和妻子在二月末从佛罗 里达出发,做了一个和中国词人说法相反的实验。宋词中说: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
住。 ”他们夫妻二人却自己开着车往北走,竟然打起与春天同时北进的算盘,而且,连春天 的步行速度也被他们窥探出来了。 原来, 春天是以每天十五英里的速度往北方挺进的。 他们 一路走,走到六月,到了加拿大边境才歇了下来。好一趟偕春北进的壮举。
⑩原来, “春天的脚步 ”这句话不是空话,它是真有其方向,真有行速,甚至真的可以尾 随追踪。
⑾同样的,
绿竹笋一路由三十而四十而九十的时 候,我的盛夏便成轻烟一缕。
⑿也许极热极湿极气闷,也许还不时遭我骂一声 “什么鬼天气 ”,但毕竟也是相遇一场,
我会记得这阳光泼旺的长夏。
绿竹笋想来会在贵道极点的时候戛然消失。 秋天会渐深渐老, 以每周十元的涨幅来向我 索价。 (选自《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 )
我的盛夏也是可以用价钱来估量的, 在“再见 ”。啊,我们竟是来出席告别仪式
我觉得它是台湾最有特色的好吃
孟宗笋细腻芬芳,麻竹笋硕大耐嚼, 桶笋幼脆别致,但夏天吃一道甘冽多汁的绿竹冰笋,真
17. 根据文意,好吃的绿竹笋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2 分 ) 18. 第⑥段中
中,
“我听她的话,心中微痛
“我 ”心中微痛的原因是什么? (2 分 )
”一句
19. 赏析下面的句子。 ( 3 分)
同样的, 我的盛夏也是可以用价钱来估量的, 在绿竹笋一路由三十而四十而九十的时候,
我的盛夏便成青烟一缕。
20. 第⑨段文中 爱文温 第尔夫妇与中国词人对待春天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作者插叙爱 文温 第尔夫妇的事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 分)
21. 本文用了很多笔墨写绿竹笋价格的涨幅,却以 “秋光的涨幅 ”为标题,为什么?说说 你的理解。 (4 分 )
答案: 17. ( 2 分)好吃的绿竹笋只属于夏日,它的价格会随着“秋光的涨幅” 不断上涨。 (答“只属于夏日”或“价格不断上涨”即得分; 仅答“甘冽多汁”、
“静如月色如素纨如清霜”等其他特点得 1 分)
18. ( 2 分)最具有特色的好吃的绿竹笋在这个季节快没了( 1 分) ;每天都
有美好的东西消逝,这引发了我内心的伤感( 1 分,意思对即可) 。
19. ( 3 分) 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 1 分) , 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比作“盛夏”
(或将“盛夏”的易逝比作“青烟一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光的易逝( 1
分) 。表现作者对时光消逝的惋惜、无奈之情( 1 分)
20. ( 4 分)中国词人:享受美好的春光( 1 分) :艾文温 第尔夫妇:除享
受美好的春光外,更多的去追赶春光( 1 分,意思对即可) 。插叙的内容,结构
上引出“春天的脚步”这段话( 1 分) :内容上引发“我对盛夏也是可以用价钱
来估量的,最终会成为青烟一缕而消逝”的感慨( 1 分) 。 (仅答“引出下文”和
“抒发感情”等套话不得分)
21. ( 4 分)答题要点①写出绿竹笋涨价与秋光流逝的关系,得 1 分,②写
出采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类比)的手法,得 1 分,③写出用“秋光的涨幅”
抒发对时光易逝的感叹之类的情感,得 1 分。④写出用“秋光的涨幅”表达把
握、珍惜美好的时光的人生感悟之类的主旨,得 1 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