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中道德尊严的塑造
2022-09-22
来源:意榕旅游网
・64- 科学教育Science Education 2010年第6期(第16 g-) 德育中道德尊严的塑造 李丙龙 (四川省内江师范学院教科院641000) 摘要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动摇了传统道德的社会根基,抛弃了传统道德规范的传统依据(上帝、人性或其 他),而又不能在全社会树立和提供新的道德依据,则tiI现了道德抉择困境和否认道德神圣性的倾向,失去了原来对 道德规范的尊重。重塑道德尊严就成了解决现代社会道德困境的基础。 关键词道德尊严塑造 The shaping of Moral Dignity in Moral Education LI Bing・—long Abstract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society to moden society shaked the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moral values(god, humanity or other things)and deserted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moral standard.When it cannot establish llew moral standard. morla dilelumas and the negation of moral sanctity have arisen,lost in respect of ofional ethics in society.So rebuilding moral dignity becomes the foundation of solving modem socila moral dilemma. KeyWords Moral dignity;Shape 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强烈冲击着人们本已混乱的道 上帝以及作为上帝代言人的教会的绝对控制中解放出 德价值观,就出现了目前道德抉择困境和否认道德神 来,找回个体生命失落的尊严,凸显个体生命存在的价 圣性的倾向,失去了原来对道德规范的尊重。道德教 值与权利。而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为进行反封建的 育中缺乏道德尊严是现代德育的~个共性和基础性的 斗争,用人性反对神的意志,用人权反对神权,在道德 难题,重塑道德尊严就成了解决现代社会道德困境的 哲学上用人性论反对有神论。此后伦理道德学说还向 基础。 自然、社会生活领域扩展,出现了生态伦理学和职业伦 1道德观的嬗变 理学等。 人类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历史基本经历了两次大 西方伦理道德观及其思想基础各式各样,也提出 的变革。第一次变革是把道德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了~些有益的见解。但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均属 变成“人学”。伦理道德初始总是从神那里寻找道德依 唯心主义范畴。伦理道德思想第二次变革是从人性论 据,统治者把自己打扮成神的代言人,假借天命来统治 的道德观发展到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道 人民。在中国首推董仲舒,他主张“道之大原出于天”、 德论,这是第一次真正对道德及德育中的根本问题作 “天不变,道亦不变”等,把人间的吉凶祸福和上天的赏 了科学的解释,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特别是经济关系 罚联系起来,创造出一套我国封建社会的有神论道德 出发,阐明道德根源、社会作用及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 哲学。欧洲的《圣经》也是通过神对摩西的启示,再通 性、继承性、共产主义道德实质等问题,不但对伦理学 过摩西对世界宣讲教规和道德禁律。文艺复兴把人从 的科学化起了革命的作用,也为道德教育的理论奠定 了科学基础 。 恒主题。为促进经济的发展,获得日益富裕、舒适的生 2道德困境之根源:道德尊严缺失 活条件,人类不断向大自然索取资源。20世纪以来,人 我国封建社会的传统血缘宗法结构所需要的伦理 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以及污染物质的大 规范是封建性质的“三纲五常”,强调家庭私德至高无 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被破 上,并由此形成一个等级森严、制度完备、相对稳定的 坏。而这些都源于人类缺乏环境意识,没有良好的环 宗法血缘的社会伦理秩序。沿袭文艺复兴对个体生命 境保护行为。 之价值与尊严张扬的现代传统,19、2O世纪以来对个体 日常的学科渗透对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有着水 生命存在之价值与尊严的关注,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 滴石穿的作用。我们从事化学教育者要积极的、尽快 力主个体生命本身作为目的性的存在,强调人是目的, 的行动起来,还鸟儿一片蓝天,让家园更加美丽! 不是手段。进人现代工业文明以来,迅速变化的社会 2010年第6期(第16卷) 科学教育Science Education ・65・ 生活越来越强化了伦理道德及其教育的工具价值(对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价值),特别是始于20世 纪50、60年代的世界新科技革命使社会发生了质的变 化,科技不仅成为社会合理性的唯一准则,而且还是支 配、衡量人的生活世界的原则,出现了许多迫切需要伦 益而牺牲最小利益,便是最小地减少不得不减少的利 益,最大地增进可能增进的利益,从而使利益净余额达 到最大限度。 (2)最大多数人最大利益标准他人之间利益冲 突的道德终极标准。他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是多数 人与少数人的利益之冲突。在利益发生冲突时,即使 增进少数人利益比增进最大多数人利益,更能够增进 理道德来解释和判断的问题。这些都给德育带来了正 负两面的双重影响,也为伦理道德的重建提供了机遇 和挑战。 利益总量,更能够使利益净余额达到最大限度,也不应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也动摇了传统道德的 社会根基。在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经济结构 趋于多元化,民主化政治确立,个体要求高度个性化、 人格化和自由化。由此,旧的道德规范失灵,新的道德 规范尚未建立,人们陷入道德抉择的困境。一切道德 教育(训诫)都带有强迫性和神圣性。现在人们追求丰 富物质生活和科技的同时,抛弃了传统道德规范的传 统依据(上帝、人或其他),而又不能在全社会树立和提 供新的道德依据时,就会呼唤一种新型伦理标准的支 持和建构,德育中道德尊严的缺失就成了现代社会道 德困境的根源。 3道德尊严塑造 3.1 起点和归宿:重塑人的尊严 康德认为,道德问 题事关人类尊严。反过来,人的尊严直接关系道德的 高低和好恶。道德教化的首要目标乃是“立人”,启迪 人心,拓展个体的心灵世界和精神空间,提升个体的道 德生活智慧,使个体成为独立、自主、自觉的德性主体。 德育就要积极引导个体去适应社会,在关注个体的社 会适应性、关注个体与社会的价值关涉的同时,引导个 体成就自我,谋求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生活。人生活 在世界中,生活在与他人、社会、历史、文化的复杂牵涉 之中,“立人”实际上就是“立”个体于与他人社会、历 史、文化的价值关涉之中,就是前者如何处置其与后者 价值关涉。关切每个个体自身存在的价值与尊严,乃 是道德教化的基本出发点。追求人之个体性价值与社 会性价值的合一,追求个体生命在世界中的美好存在, 彰显个体的价值与尊严,乃是道德教化的基本目标和 价值取向。 3.2根本原则:重塑终极道德标准道德终极标准的 提出源于各种道德规范之间时常发生的冲突,当道德 规范之间发生冲突时,无疑应该牺牲较不重要的道德 规范而遵守更为重要的道德规范或道德原则。因为这 一标准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表现,从而衍生出四个功 利分原则、道德终极分标准 j: (1)最大利益净余额标准 利益冲突的道德终极 标准。即选择最小损害而避免更大损害,选择最大利 该增进少数人利益而牺牲最大多数人利益。 (3)无私利他标准 己他利益冲突的道德终极标 准。己他利益冲突,即自我利益与社会和他人利益之 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最应该为了社会和他人的利益 而牺牲自我利益,亦即害己利他、自我牺牲,而不应该 为了自我利益而牺牲社会和他人利益,亦即害他利己、 损人利己。 (4)无害一人地增进利益总量标准利益不相冲 突的道德终极标准。在人们利益不发生冲突而可以两 全的情况下道德终极总标准便具体化为不损害任何人 地增加利益总量或无害一人地增进利益总量,应该不 损害任何一个人地增加人们的利益。 3.3 困境之匙:德育走进现实 让德育走进现实生 活,让个体接触体验真实的道德冲突,不能把道德品质 理想化。德育不能成为空洞的理想、宏大的口号,不能 远离现实,在一个假设的净化的情境里去塑造人类的 灵魂,也不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为的、用逻辑建构出来 的道德概念上,要很好地利用现实中的道德困境,引导 个体一生去体会和选择,要求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弘 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 代风尚。 3.4创新之源:继承与批判 我国历来重视道德教育 和道德尊严的塑造,从胎教、家教、学生教育到成人修 养都有丰富理论和优秀传统。在学校德育方面,形成 了系统的德育制度,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编写 了较系统的教材;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如从个体实 际出发、文道结合,以身作则、重视言传身教,潜移默 化、自然形成,长善救失、防微杜渐等。在德育现代化 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协调与进取、个体与群体、义与 利、自律与他律以及道德与物质生活条件、理论与实践 等问题,去粗取精,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济.2001.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501— 541 [2]王海明.2005.道德终极标准新探.东南学术,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