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问题驱动式教学

2022-08-08 来源:意榕旅游网
问题驱动式教学,探究“真问题”

作者:曹华平

来源:《新教育·科研版》 2019年第4期

曹华平

【摘要】 问题驱动式教学是将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以例子阐述在高中数学问题驱

动式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过程。

【关键词】 驱动;问题;高中数学

问题驱动式教学即使用问题来推动教学进程,通过设计与知识内容相关的一连串问题促进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地思维,从而使得学生真正通过自己实质性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理解知识产生的方法,提升自己的自主发展能力,激发学生的潜力,解决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思维问题。从而防止课堂形式化,可以真正解决课堂教学的“真问题”。

一、问题驱动式教学,应该解决课本问题设计

表面上看高中数学课本的知识简单,内容少,例题习题难度不大,所以很多老师觉得时间多,就用各种资料中的题目给学生做,题量大了,学生负担重了,可成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没有紧扣课本,没有立足课堂,没有针对学生解决问题,结果是偏离了知识的本源——课本,偏离了问题的主体——学生,因而学生没有从知识的本质和规律中成长。[1 ]

下面是根据课本例题改编设计的一道三角类应用题,来源于课本,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导向性和示范性,提醒老师与学生书本才是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蓝本,才是生态的!

(Ⅲ)点Q第n(n>1,n为正整数,n为常数)次到达最高点需要的时间是多少秒?

命题意图: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高中数学模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建立和运用三角函数模型刻画和描述周期变化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平时教学突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决,拓展,应用”,体现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高中数学本质,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三角函数和一般函数之间的联系,突出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提醒教者回归课本教学。

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考查环节,都应该以课本为蓝本去设计问题,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与探究,学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课本上有很多思想方法蕴含其中,值得研究。同时可以给学生传递学习应该以课本为源,许多高考题都是针对课本设计的问题。

二、问题驱动式教学,应该解决学生生成问题设计

课堂上学生活动,师生讨论,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课堂生成的问题才是纯真的,才是最原始的问题材料,才最有说服力和针对性,这样的问题是学生的困惑,是学生的思考,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效果才最显著。[2 ] 高三复习课学生生成性问题驱动:

(师)问题:方程(1-k)x2+(3-k2)y2=4表示椭圆,求k的取值范围.

生9:方程mx2+ny2=1能不能表示抛物线、直线和点?

学生产生的问题很有价值,这是学生的真实想法,尽管不全面,但真实,很有针对性,学生也感兴趣,凸显了源于课本的“生态本质”,也体现了“高于课本”的问题驱动探究。

三、问题驱动式教学,应该解决一类问题学法问题设计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教师只有积极参与,和学生融为一体,才能启发和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问题的探讨更深入,使其对文本的感知更深刻。[3 ]

例如: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r2,求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运用切线的性质易得切线方程为x0x+yy0=r2,这本是大家都熟知的结论,但有学生却问“如果点M(x0,y0)不在圆上,方程表示什么?”并为此展开了探究。

生:过圆上任一动点(x′,y′)的切线方程为:x′x+y′y=r2,当切线经过圆外的定点M时就是一条定直线,这样的定直线有两条,不妨设两个切点分别为A(x1,y2),B(x2,y2),于是就有:x1x+y1y=r2, x2x+y2y=r2 ,又两切线都经过点M,所以 x0x1+y0y1=r2, x0x2+y0y2=r2,说明A,B都在直线x0x+yy0=r2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方程x0x+yy0=r2表示经过两切点A,B的直线,它是弦AB所在直线的方程。[4 ]

师:生运用“设而不求”的方法证明了当点M在圆外时,方程x0x+yy0=r2表示从M向圆x2+y2=r2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那么当点M在圆内时又表示什么?

生:刚才是从圆外一点M向圆引切线得到切点弦,当点M在圆内时,可以反过来考虑,即过M任作圆的一条弦AB,分别以A,B为切点作两条切线,设其交点为N,当AB绕点M旋转时,点N的轨迹就应该是直线x0x+yy0=r2。学生经过讨论,兴奋地发现可以用完全类似的方法得到以下结论:

“问题驱动”教学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有效问题设计就是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的灵魂。一堂好的高中数学课,最应该提倡的也是最“本色”的东西,就是通过创设一种氛围,设置某种问题情境,使学生忘我地、兴致勃勃地主动投入到那种愉快的体验,探究之中。[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趣,乃是唤起青少年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各种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用新思路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潜能,培养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郎禹颃.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探索[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04).

[2]刘晓妍,王言英.“问题驱动”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2).

[3]王富彬,姚克俭,孔祥华,等.基于问题驱动的高职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7(03).

[4]陈佩树.“问题驱动”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4).

[5]赵卫兵.问题驱动:引领数学课堂“翻转”[J].小学教学参考,2018(14).

[6]程慧琴.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1).

[7]杨宪立.问题驱动原则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