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建
近年来,“学校文化”引起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学校文化的理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开始朝着科学化、系统化的轨道发展。同时,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也在职业学校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不乏失败和教训。
海南省工业学校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中,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就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如何对接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构建了自己完整、独特、成熟的工校文化六大体系:思想体系、管理体系、课程体系、德育体系、育人体系、评价体系,提出了“品牌、责任、诚信”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了“优秀教职工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骄人的办学业绩,积累了成功的建设经验。其文化建设的最大特色就是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对接,形成了与现代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工校文化。
下面,就海南省工业学校将学校文化与企文化有效对接的实践经验予以总结,期盼引起更多同行的关注、思考和积极探索,以提升各职业学校的管理水平,建设更多具有特色的优秀职业学校。
一、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内容的对接
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似乎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组织,却因为“毕业生”搭起了两者之间的桥梁。我们常把职业学校比喻为“工厂”,把学生比喻为“产品”,而把使用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比喻为“顾客”。作为职业学校,只有不断从“顾客”的需要出发,生产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才可能保证自身的长足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海南省工业学校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判断标准并以此作为学校培养学生的标准。学校提出“先做人,再做事”的理念,提出“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的理念。结合企业的需要,学校将“协作精神、职业道德、集体观念吃苦耐劳精神、服从意识、适应能力、社会公德”作为学生思想教育主要内容;将“责任感、团队意识、诚信意识、质量意识、执行操作规程意识、服务意识、奉献精神”作为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将“宽容心、良好的沟通能力、尊重同事、健康的心理水平、法制意识”作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将“严明的纪律意识、良好的卫生意识、文明礼貌意识、讲究秩序的意识”作为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内容;将“礼貌待人、尊重他人隐私、使用普通话交流、使用文明用语”作为学生礼仪规范的主要教育内容。
经过长期的努力和不懈的坚持,海南省工业学校受到用人单位的格外青睐,企业纷纷慕名前来录用毕业生,毕业生在企业创造了突出的成绩,成长为优秀的员工,部分学生还跃入企业的领导层,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1
二、完善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模式和方法
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特点和规律,围绕上述校企文化对接的内容,海南省工业学校在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模式和方法:
1、过程模拟法
在学生日常管理和教学管理,特别是实训教学工作中模拟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对员工基本素养、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感受企业相关管理制度,接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提高学生适应企业的能力。
2、菜单教育法
在教学中以企业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点,坚持“依需定学,因需施教”的原则,改变过去教学忽视企业和学生需求的差异,突出专业特色、重视学生特长,“企业点什么,学校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校的教学内容就是企业的岗位需求,学校的教学标准就是企业的用工标准,适需对路,校企双赢。
3、层叠累积法
在学生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始终按照统一的管理思想、要求和标准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使教育通过叠层累积的方式逐步深入,使学生能够将各项要求转变为自身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巩固教育效果。
4、交流促成法
在对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教育作用,利用教职员工与学生长期接触和交流沟通的机会,把先进的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理念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功能。
5、切身体验法
学校利用假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熟悉、了解并体验企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要求,企业的文化氛围,为将来顺利实现角色转变,尽快适应企业要求做好准备。
三、通畅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路径
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路径就是要解决,如何把校企文化对接的内容通过学校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予以贯彻落实。结合海南省工业学校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五条实现校企文化对接的路径。
(一)通过实训教学实现校企文化对接
实训教学是职业学校独有的教育特色,重视实训教学,科学建设实训基地,发挥实训教学的育人功能,通过实训教学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第一,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创造一流实训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对职业的感性认识。第二,引进企业现场管理文化,推行6S管理模式,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
(二)通过专业课教学实现校企文化对接
专业课教学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求得
2
一技之长的重要途径。利用专业教师的力量,发挥专业课教学的独特优势,在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是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校企文化对接实践的优势资源,应当引起重视。第一,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第二,在专业课教学中,结合各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严谨、细致的态度,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基本职业道德。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工作,这些优秀的职业品质都是企业所需要的。第三,通过专业课教学,培养学生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性格,帮助他们适应职业,适应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学生不断调试和完善自己的职业性格,提高对职业的适应能力,最终获得职业的不断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三)、通过德育课教学实现校企文化对接
职业学校通过德育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职业意识,做好“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适应社会、适应岗位,实现稳定就业。第一,将企业的管理制度渗透德育课教学,按企业的要求规范学生的言行,将先进企业文化纳入教学内容的整个体系,训练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职业态度、职业规范和职业习惯。第二,将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德育课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职业理想、信念和荣誉感,促进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第三,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与企业的要求联系起来,使学生按照企业行为规范的要求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通过学生管理工作实现校企文化对接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校企文化对接的实践探索中,充分利用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殊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服从意识和行为习惯,规范的行为举止,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团结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这既是学校教育培养的需要,又是满足企业对人才要求的需要。
第一,通过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高尚的道德,使学生成为受企业青睐的人才。
第二,通过学生宿舍管理、班级管理、活动管理、日常行为规范及仪表仪容管理等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本着“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的理念,按照“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的原则,遵循“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必须首先不做”的原则,海南省工业学校的学生养成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第三,加强对各项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约束学生的行为,把行为养成从被动接受逐渐发展到主动配合,最后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进而形成他们的价值观。
(五)、通过环境建设及后勤服务实现校企文化对接
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重要的物质载体。洁净的校道,温馨的教室,干净的墙壁,无异味和污垢的洗手间、没有人为破坏的实验实习设备和课桌椅,
3
无不起到“无声教育”的作用;而后勤服务人员热情服务,文明作业、礼貌待人,敬业爱岗,科学管理,规范操作,以及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自觉性和对师生倾注的情感等,又成为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的职业技能的学习榜样。
四、坚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
在建设与现代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工校文化的历程中,海南省工业学校通过自身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归纳出以下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
1、立足本土,创出特色。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沉淀的过程,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独特的人文氛围和管理手段、社会背景,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而一味模仿,那就是做文章而非做教育。
2、尊重历史,总结经验。每所学校在提炼和总结学校文化的精髓时,必须结合学校的发展历史,从其发展历程中提炼学校文化的精髓。
3、重在精神,抓住核心。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学校的基础建设,也不是学校的形象建设,更不是只有在经济条件充裕、物质条件齐备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的一项工作。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重在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在于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总结。学校核心价值观能够为学校注入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力量,推动学校的不断发展。
4、明确目的,脚踏实地。学校文化建设不是赶时髦、做表面文章,不是喊口号、贴标语,更不是做政绩、捞政治资本。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探讨将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和对接,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学校的教育职能,保证学校的长足发展,使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兼收并蓄,丰富内涵。纵观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企业文化的发展为学校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的借鉴经验,而作为职业教育的的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其教育特点使其与企业有了更为密切的联系,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借鉴企业的优秀文化并将其与学校文化进行有效对接,可以不断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实现学校管理的发展和超越。
海南省工业学校经过二十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孜孜不懈的追求,建设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与现代企业文化相融合的优秀学校文化体系。在工校文化的引领下,全校师生员工创造了海南职业教育的奇迹,使海南省工业学校学校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差校成长为海南省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成为海南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为海南省职业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