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导学案含义、形式

2022-05-05 来源:意榕旅游网


导学案含义、形式(总5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导学案大赛培训

以生为本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以学为本就是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自学为主。 一、教案与导学案对比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通常又叫教学设计、课时计划,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

(分层次的训练)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就过程而言,导学案融导、学、练、测、评于一体,是一个从教与学的准备,教与学的实施到教与学评价的教学过程性、系统性设计,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结果性文本。 二、导学案设计的要求和课型

通常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学情调查、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学习内容选择、重难点预设、学习策略与学法选择、教与学的

2

评价、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教与学的反思等。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案在某些要素上应有所侧重。

导学案一般以课时为单位设计,便于学生的学习使用。导学案的实用性指导学案是师生共用的文本,但在学生那里主要体现为“学案”,在教师那里主要体现为“导案”,否则容易干扰学生学习,影响学习效果。一张导学案的容量一般不超过8K纸型的正反面,学生自学以30分钟左右完成为宜。 1.导学案的设计要求 (1)学科性

a.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参考教科书,重点突出; b.三维目标明确、具体、恰当;

c.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d.容量适中、难易适度。 (2)人文性

a.情趣化:富有感情色彩,能表现某种特定的情趣;

b.生活化: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与学生日常生活体验联系密切。 (3)引导性

a.预习环节:创设情境,给出材料,设计问题,分析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总结规律,习得方法,掌握技巧;

b.展示环节:汇报展示成果,质疑解惑,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4)多元性

3

a.学习内容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研究不同层次的问题;

b.同一问题,多元理解,有独特见解、求异思维。 (5)拓展性

a.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当延伸拓展学习内容; b.体现学科特色,学科融合。

(6)启发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

(7)有效性: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思维和能力。 2.几种常见导学案课型

(1)综合课型的学习程序:明确目标——自学(包括独学、对学、群学)——展示——整理学案——达标测评——学习反思。

(2)自学课型的学习程序:明确目标——问题导学——自主交流——质疑反馈——成果总结。

(3)展示课型的学习程序:明确目标——分工展示——互动生成——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4)反馈课型的学习程序:问题导学——自我反馈——对子帮扶——交互评价——全面提高。 (5)复习课导学案设计要素: a.学情分析;

b.复习导引(复习内容、复习目标、复习重点、复习方法); c.学习内容(问题)设计: d.知识梳理

4

e.典型问题设计 f.达标测评;

(6)试卷讲评课导学案设计要素: a.考情分析; b.错题归类剖析; c.变式拓展训练; d.自我完善; e.学习过程设计。 三、导学案的特色

1.导学案在设计上特别强调问题式设计,这与高效课堂的问题式教学相吻合,遵循“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化”的设计要求。就问题层次来讲,根据目标要求,一般从认知层面、学生层次、内容难易度等方面将问题分为A、B、C、D四个层次。 A层:识记水平层次,由学生自主独立完成,一般在课前解决。 B层:理解水平层次,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通常由学生合作学习完成。 C层:应用水平层次,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通常由学生展示探讨完成。 D层:拓展水平层次,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通常由教师点拨学生完成。 2.根据学段特点,课堂问题也可以分为三个层级:

一星级:基础性知识(识记或理解);

5

二星级:综合性应用。包括本堂课内知识点的综合、新知与旧知的综合;

三星级:拓展性应用。比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以及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这种划分比较适合小学段问题的分层次。分层设计问题还体现在课堂中的重难点内容方面。要将难度较大的题目进行相应的层次分解,降低梯度,分散难点,沿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探究进行。

导学案实例与非导学案实例的对比见文件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