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部分教学的探究
新安县磁涧镇杨镇小学 姬惠平
《地球与宇宙》这部分内容是小学科学五大主题内容之一,在小学科学教育阶段居重要地位。虽然现行课标的内容标准把科学知识领域分为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块,总共五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个主要概念结构框图,给出这一部分的内容主题,再围绕这些内容主题展开具体内容标准,并在具体内容标准后面给出有关的活动建议。但是受小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限制,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难度较大。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课外探究拓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在课外探究拓展方面的探索对整个科学知识领域的学习很有帮助。本文将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课外探究拓展等方面,来探究《地球与宇宙》部分的教学。
一、教学准备
1.有效的教学方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
教学准备行为的结果就是教学方案。教学方案中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如五年级下册《谁先迎来黎明》一课,我把目标定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实验和学生活动体验,让学生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而发生的现象,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天体运动的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体会到物体的运动要从多个角度来认识。 2.丰富“教材”内容,呈现课堂学习方式
《地球与宇宙》部分,内容是比较单调的,我们教师可以根据这部分内容,加以研读,理解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便于他们理解和接受。如六年级下册《太阳系》一课共有两个活动,其中一个活动是了解除地球、月球外有哪些天体是绕日运动,排列如何。教材只提供了一段话:除了地球、月球外,我们还知道有哪些天体在围绕太阳运动?这些天体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排列上是怎样的?除此之外还有提示性的有关这些知识的图片。这些内容的安排显然不能满足学生对宇宙知识探索的好奇心,我们可以加强课外拓展。因此,基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针对这个活动,我安排学生课外搜集一些有关太阳系的资料,以哪些天体绕日运动为主,并可以把在搜集资料过程中的“意外”发现也记录下来,带入课堂与大家分享。
3.教具的准备注重创新和实效
《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内容的教学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对已有教具做相应地改进,以便更好地服务自己的课堂。如《谁先迎来黎明》一课,学生在理解地球的自转和相对运动时有难度。这时候简便适当的教具、学具就能起到化难为简的效果。例如让学生来代表地球、城市、太阳,然后让“太阳”按不同的方向转圈,再让学生坐上转椅按不同的方向转圈,观察周围景物的变化。以此来亲身体会并认识相对运动。这样比用实体教具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更具有实效性。 二、教学实施
1.注重课外探究活动,强调过程评价指导
《地球与宇宙》部分的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结论等诸多方面。因此,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也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广阔天地。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也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要重视学生在课后更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开展,注重拓展学生收集信息的渠道。《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内容的许多课都需要学生在课外长时间地观察,有时甚至还需要亲自查阅资料,才能得出完整的结论。例如六年级下册《月相的变化》一课,除了课堂上要解决一些问题,还需要在课后观察农历一个月的月相变化,以及每天早晨上学时,和傍晚放学时观察月相的变化。如果不注意课程的开放性,仅仅利用课堂时间学生是难以亲历月相变化的,而学生自己坚持长达一个月的课外观察学习是比较困难的。过程评价就很重要,在活动进行了一定的时间以后,适时做一下小结,一来可以监督、检查学生的前期观察过程,二来可以在师生、生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前期观察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以便更好地开展后期的活动,达到有效观察记录的目的。
2.探究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过程体验,提升科学素养
《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内容对学生许多方面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例如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运动的理解能力、逻辑运算能力等,而学生刚好处于这些能力发展的初期。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方法很重要,应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应该由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研究、理解、应用。《谁先迎来黎明》一课让学生思考: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我先设计了模拟试验:请一组同学面向外拉成一个圆圈,代表地球;请两位同学分别代
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再请一位同学当“太阳”;先按照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圈,看谁先看见太阳;然后再自东向西(顺时针)方向转动,看谁先看见太阳。再让学生坐在转椅上体验,让转椅逆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怎样运动?转椅顺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联想: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大转椅,我们会看见太阳等天体东升西落,那么转椅是怎样转的?以此来认识相对运动和地球的自转。学生通过这样的自主探究很好地体会了科学家式的思维,发展了探究的能力,不仅能有效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还能很好地提升科学素养。
三、加强课外探索拓展
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目标,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要求。实验教学是培养这一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结合新课改的理念,以新教材资源为载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多渠道开展实验教学,尝试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加强课外探究拓展,全面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因为探究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对于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若在一节课时间内没有完成,则可在课外继续研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探究拓展活动中。
1、多渠道拓展实验教学,延伸科学探究覆盖面
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能在有限的课堂内完成,学生科学探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活动就必需从课堂走向课外,课内活动向课外开放。我们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开展系列化的课外探究实验活动,向家庭延伸,可以营造环境;向大自然延伸,可以拓展视野;向社会延伸,可以拓展题材。开展各种实验、科技活动、小制作小发明,调查研究等。例如《月相的变化》一课,可以让学生邀请家长参与观察农历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让家长充分发表看法,共同归纳发现规律。然后让学生把总结发现的结果带回课堂与课本理论融合。这样,既深化了课堂教学,也让他们的兴趣特长和科学素养在实践研究中得到了培养。品尝科学的乐趣的同时也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
2、师生共同参与课外探究实验,提高科学探究参与率
在探究性的科学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它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计划,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当然作为学生,在进行课外探究时,
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教师大量帮助,这就要求教师要重新定位探究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此时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可以依托的协助者。我们可以先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学会课外探究 。再帮助学生制订好课外探究的具体计划 。实践证明,刚开始时,学生不知道该如何着手,但经过几次的探究,他们渐渐掌握了课外探究的套路,开始能事先制定可行的计划,并对探究中的某些情况有所预测。所以,在了解了学生探究的题目后,帮助、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是取得课外探究成功的前提。
3、反馈交流探究体验,提升科学探究成就感
科学课应当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与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在探究之后,教师应当提供学生交流的平台,在课堂上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科学学习有一个民主、和谐、愉悦、包容的氛围,让每个同学都有提问、发表、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如《月相的变化.》一课,需观察一个月的月相,时间较长。我就及时让学生反馈意见,给学生提供可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品位课外探究活动的成功感。这也是促使学生养成课外探究习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举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