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综合英语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1-08-13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1卷第5期 彦 素 VoI_1 No.5 2012年5月 M.dv.2012 论高职综合英语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张璐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151) [摘要]本文阐述高职综合英语课程中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开展,及课后立体化评价体系,进一步 论述了高职综合英语课程立体化教学的前景,旨在阐明高职综合英语课程中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综合英语立体化教学 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5—0055—02 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来说,综合英语由于其综合 布置作业,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可避免综合英语课程 性,涉及面广,造成课程单调乏昧,教学形式单向平面, 带来的枯燥乏昧感,教师与学生可进行多角度的交流。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高职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 二、综合英语课程立体化教学的开展 及创造力。为了改善高职学校综合英语课程的这种现 准备好立体化教学资源后,如何在课堂中运用是开 状,在教学过程中应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层 展立体化教学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综合英语 次化、多样化,即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 课程中最难的一环便是引起学生的兴趣。综合英语课程 一、综合英语课程中的立体化教学资源 由于其不可避免的重复性,易使学生产生疲劳乏味感。 立体化教学模式,其实质就是利用新教育理念、新技 教师应巧妙运用上述各类立体化教学资源,运用各种丰 术手段、新教学方法,将教师和学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 富的教学手段,尽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思考, 学、教学与考核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丰富的互 快乐学习。 动的课程系统的教学模式。要做到立体化教学,必须首 在综合英语课堂中,可将英语笑话、谜语、成语等带 先掌握一定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立体化教学资源是以现 人课堂,在轻松的气氛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 代化的信息技术为途径,以数字化教育教学软件为基 求知欲。比如课前要求学生猜一个英语谜语,或请一位 础,以多媒体为学习和管理手段,以自主式、开放式、交 学生查找英语笑话并为大家讲述,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 互式学习为主要方法的学习模式,覆盖教学的全过程各 完全集中到课堂上。然后在进行课程常规教学的同时, 个环节而构建的教学资源体系。在综合英语课程中,从 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借助立体化教学资源,使用 教材各个部分的题材选取到各个环节的练习,都应按照 现代声光电化的教学媒体,使教学手段多元化,使课堂 立体化模式的要求,准备各类立体化教学资源。 成为超越课堂的立体化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 目前立体化教学资源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教学包、 境。可通过多媒体演示、情景对话、角色表演等,使教学 教学资源库、学科(专业)网站。综合英语课程中,教学包 形式“立体化”,激发学生的情感。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 可针对高职学生具体的专业方向设计,如商务英语专业 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情感可提高教学效率。 的高职学生使用的教材包应偏重商务类,而涉外文秘专 如在讲述“广告”这一主题时,首先通过讲述与广告 业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包则偏重文秘系列内容。第二层 有关的笑话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多媒体手段播放 次教学资源库可由教师自由搭配与主题相关的各类文 一段广告引起学生讨论,再运用教学课件传授必要的语 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种素材,也可由各 言知识,并且要求学生课后搜集自己最爱及最讨厌的广 出版社提供相关素材。比如我院综合英语课程使用的教 告片段,在下次课堂上给大家放映并讲解。观看的学生 材,在出版社的网站有相关的教学资源素材,包括视频、 必须分成小组发表意见,与老师及同学进行交流,可以 歌曲、新闻播音等。第三层次学科(专业)网站是结合相 谈论喜欢或讨厌的原因,甚至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如 应的教学层次、学科、专业和领域分别建设的服务型、综 此一来,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系统地学习到了与广告相 合性的网站。它提供的是多种信息服务和多渠道沟通的 关的各类知识,并形成了讨论模式,使教学与实践很好 平台。目前国内已有很多这样的网站,比如世界大学城 地结合起来。 等,教师可在大学城中交流,讨论,分享教学资源,也可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综合英语课堂教学呈现 [收稿时间]2012—02—27 [作者简介]张璐(1982一),女,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应用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与研究,英语翻译。 55 药 … 一~………一………一~……~一…___……~……一…___“立体”式的格局,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使学生自 由地进入角色,最大限度提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 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十。 通过立体化的评价体系,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 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断进发出创新的火花。 三、综合英语课程中的立体化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 的学习效果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激发学 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与自信。 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职业技能 与知识相结合的高职教育模式的特点。从教学资源的准 备到课堂的开展再到课后的教学评价,可以完整地完成 高职综合英语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综合英语课 程将不再是鸡肋,高职英语教师应具有前瞻意识和创新 意识,努力探索创造性教学,通过“立体化”课堂教学模 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一切效果给 予价值上的判断。其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 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要树立学生的 信心,就不能使用传统的一纸试卷定成绩的评价体系。 综合英语是一门涵盖了听说读写译在内各项英语技能 式,优化课堂结构。而通过立体化的综合英语课程学习, 高职学生们将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语言素质及创新能力。 [ 参考文献 ] 的课程。仅仅凭借一张试卷评价学生的能力显然是不够 的。在立体化的综合英语教学中,可采用多方位相结合 的立体化评价系统,将评价体系划分为理论知识、操作 能力、应用能力、总结提高和平时考勤五项。 理论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语言功底,每个学生 必须至少在网上完成两张理论试卷,参与网络互动,占 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操作能力主要考查学生的协作能 力,即分组完成课堂话题或作业的情况,占总成绩的百 分之二十,其中老师评价占百分之十,小组成员之间互 评占百分之十。应用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 用情况,即每位学生课堂互动的情况,包括情景对话、表 演,甚至游戏中的表现,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总结提 [1]杨军玉,田会杰.关于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河北农业 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6). [2]张辉,李军,丁淑杰.以学生为本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生态 系统的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 [3]张正东,杜培俸.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M]. 北京:科学出版社。2o01. [4]卞树荣.外语教学法发展的几个新趋势[J].成都大学学 报(教育科学版),2007(3). [5]张玉莲,辛艳.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 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技能,即课后要求制作PF'T演示 或完成小论文等,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十。平时考勤主要 考[c].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2007. [责任编辑:周侯辰] {・}_{・} ・}_{・} ・}_{・}_弓・}_{・}斗}_{・}斗} ・}_{・}_{・} ・}_暑・}_弓・} ・}-{・}_{・} ・}_{-}寺}_{・}_{・} ・}_弓’}{’}_{’}一弓’} ’}_{’} ’}_弓‘} ’}_{’}一弓‘} ’} ’} } 。卜{‘卜;’} ’}斗}寺卜{‘} (上接第92页)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使其在 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教育,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只有 懂得关注自我幸福体验、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实现的教 师,才会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以身授业,形成与学生的良性互动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 从。”在学生心中,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其模仿的对象。 高校教师虽无需佩戴“道德巨人”的高帽,但也必须具备 社会所要求教师具备的一切美德,严格遵循其职业道德 规范,以身授业,把每一个学生个体都当做真正平等的 人来看待,在学识和做人上都能充当道德榜样,这样才 么样的精神种子,我们的民族将来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 实。对教师工作的自觉承担,以及对社会赋予的道德责 任的自觉承担,要求教师具有人文素养。教师要以学生 的生存和发展为根本,尽力维护教育的公平与正义,坚 持以人文本。在教师专业的自律要求方面,教师也应做 到在面对行政压力与社会压力而不屈服,坦然承担其教 育责任。 [ 参考文献 ] [1]王栋生.不跪着教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5. 能让更多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教师自身真正 做到关注人心灵美德的发现与培育,才能在如今的教育 体制下,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并在互动的交往中培养 [2] 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 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3]张寿松.近十年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 践,2003(10). 学生的人文精神。只有如此,教育的人文价值也才能得 以体现。 [4]陈小红.论21世纪的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J].理工高教 研究,2005(5). ’ 4.反思实践,自觉承担社会赋予的教育责任 高校教师要加强阅读与思考,与人类的思想家、教 育家进行对话,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从中汲取营养,在 对话中思考与自省。教师给学生的心灵世界种下一粒什 56 [5]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 等教育研究,2004(6). [责任编辑: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