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的毒性研究

2024-01-30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的毒性研究

【摘要】 目的:找出未知药物中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的目标药物,通过给小鼠腹腔注射,观察小鼠状态,了解药物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并测定其LD50,以评价该药物的安全性。方法:由实验室提供了4、5、6号药物。首先通过预实验寻找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和引起0%和100%动物死亡的剂量范围,然后正式实验在预实验基础上寻找出药物LD50。结果:在预实验中已确定抑制药能引起小鼠死亡的最大剂量为Dmax=100 mg/kg,最小剂量为Dmin=57.2mg∕kg。根据正式实验得到得数据经Bliss法计算 LD50为84.44mg/kg。结论:未知中枢神经抑制药的LD50为84.44mg/kg。

【关键词】LD50(median lethal dose)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量效关系

前言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主要是影响递质和受体,中枢神经系统内不但神经递质种类较多,而且神经激素及神经调质等亦起重要作用。目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种类很多,如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催眠药、抗震颤麻痹药和抗精神失常药等。这类药物用药时间长,副作用出现频率高,有可能出现不可逆的后遗症;有的药物过量服用,还能引起致死性中毒。

半数致死量(LD50)指能使试验对象死亡一半数量所需的药物剂量,一般用每公斤体重所使用的毒物毫克数表示(mg/kg)。

本课题研究未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的毒性反应,通过实验数据测定其LD50,分析其安全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动物名称:小白鼠

1

体重范围:18~22g 性别:雌性

动物来源:广东药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药品

药品:兴奋药(75mg/mL)、抑制药(20mg/mL)、生理盐水、蒸馏水。 来源: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药理系提供

预实验药物配置方法:第1组:1.50ml母液+1.50ml生理盐水;第2组:0.75ml母液+2.25ml生理盐水;第3组:0.37ml母液+2.63ml生理盐水;第4组:0.50ml母液+2.50ml生理盐水;第5组:0.43ml母液+2.57ml生理盐水

正式实验药物配制方法:第1组:1.25ml母液+3.75ml生理盐水;第2组:1.09ml母液+3.91ml生理盐水;第3组:0.95ml母液+4.05ml生理盐水;第4组:0.82ml母液+4.18ml生理盐水;第5组:0.71ml母液+4.29ml生理盐水

1.3 实验步骤

1.3.1 预实验

筛选出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探索该抑制药物的LD0%和LD100%引起动物死亡反应的剂量范围,以便正式实验时确定各组剂量。

(1)确定主题,准备好实验方案。实验课上汇报本组预实验方案,并和其他小组讨论实验的可行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2)开始实验,实验室提供三组不同编号的试样药物(分别为4号、5号、6号)。取小鼠18只,称其体重,标记并且记录各自的重量。

(3)从18只老鼠中随机选取3只小鼠,用于母液的筛选,以0.2ml/10g的剂量,分别注射三组试样药物,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判定哪个编号是何种药物,从中选择我们组的目标药物中枢神经抑制药。

(4)剩下的15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只小鼠。母液为20mg/ml,按计划将药物稀释后的浓度,根据小鼠体重以0.2ml/10g的剂量ip药物的不同浓度,在30分钟内观察各组小鼠的反应,并记录死亡小鼠的数量

2

(5)通过实验现象观察,得出结果,找到我们组抑制药能引起小鼠LD0%和LD100%引起动物死亡反应的剂量范围

1.3.2 正式实验

按预实验的实施方法进行,完成所选抑制药物的LD50的测定。 实验剂量的计算:r=(Dmin/Dmax)^(1/(n-1))

根据预实验结果:Dmax=100 mg/kg及Dmin=57.2mg∕kg,设正式实验的剂量组数n=5,剂量公比r=0.869,则各组剂量为: 1) 100mg/kg

2) 100mg/kg*0.869=87 mg/kg 3) 100mg∕kg*0.8692=75.6 mg/kg 4) 100mg/kg*0.8693=65.8 mg/kg 5) 100mg∕kg*0.8694=57.2 mg/kg 实验过程:

1、取小鼠50只,称重,标记,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

2、各组动物分别ip相应浓度(上述已算好的剂量)的药液0.2ml/10g,立即仔细观察,记录动物反应情况、死亡时间和数目。 3、根据实验验所得数据,计算LD50。

1.4 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以小鼠是否死亡为指标,以小鼠死亡数和死亡率表示,使用excel软件,LD50数据处理程序和Bliss法[1]处理实验数据。

2 结果 2.1 预实验

在注射药品后,第一组小鼠的表现为直立振颤眨眼后死亡,判断注射的是兴奋药。第二组小鼠的表现为跌倒僵直后死亡,判断注射的是抑制药。第三组小鼠的表现为正常活动,推测是生理盐水(见表1)。

3

表1 预实验筛选药物结果

小鼠编号

1 2 3

小鼠体重(g) 20.5 23.0 21.0

药物编号

4 5 6

注射体积(ml) 0.41 0.46 0.42

小鼠给药后反应 直立,振颤,眨眼

死亡

跌倒,僵直,死亡

活动正常

药物性质 兴奋 抑制 生理盐水

剩余5组小白鼠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抑制药;当剂量为100mg/kg时,小鼠全部死亡,由此得Dmax=100mg/kg;当剂量为57.2mg/kg时,小鼠全部存活,得Dmin=57.2mg/kg(见表2)。

表2 预实验的实验结果

动物组别

动物数

(只) 3

药物剂量(mg/kg) 200

B

3

100

3只小鼠全部死亡,死亡时间约10min

3只小鼠全部存活,四肢无力翻正反

C

3

50

射消失,呼吸抑制,嗜睡

1只小鼠存活,四肢无力,翻正反射

D

3

66.7

消失,嗜睡,2只死亡

3只小鼠全部存活,四肢无力,翻正

E

3

57.2

反射消失,嗜睡

注:抑制药原液浓度为400mg/kg

小鼠给药后反应

3只小鼠全部死亡,死亡时间约4min

死亡率 (%) 100

A

100

0

66.7

0

2.2 正式实验

第一组:当剂量为100mg/kg时,10只小鼠在15min内全部死亡; 第二组:当剂量为87mg/kg时,6只小鼠在20min内死亡,4只存活; 第三组:当剂量为75.6mg/kg时,1只小鼠在30min内死亡,9只存活; 第四组:当剂量为65.8mg/kg时,10只小鼠全部存活;

第五组:当剂量为57.2 mg/kg时,10只小鼠全部存活(见表3)

4

表3 正式实验的实验结果

动物组别 1 2 3 4 5

动物数(只) 10 10 10 10 10

药物剂量 (mg/kg) 100 87 75.6 65.8 57.2

小鼠给药后反应

10只小鼠全部死亡,死亡时间约15min 6只小鼠死亡,死亡时间约20min ,4只存活 1只小鼠死亡,死亡时间约30min ,9只存活

10只小鼠全部存活 10只小鼠全部存活

表4 Bliss法计算LD50

动物组别

1 2 3 4 5

动物数(只) 10 10 10 10 10

药物剂量 (mg/kg) 100 87 75.6 65.8 57.2

对数剂量(X) 2 1.940 1.879 1.818 1.757

死亡数(只) 10 6 1 0 0

死亡率 (%) 100 60 10 0 0

几率单位 (Y) 7.165 5.383 3.585 1.809 0.016 死亡率(%) 100 60 10 0 0

由Bliss法计算可得表4,回归方程 y=-51.773+29.469x,半数致死量 LD50=84.44mg/kg,LD50(Feiller校正)95%的可信限=79.674~89.511mg/kg。

根据表4,以对数剂量为横坐标,死亡率为纵坐标作图1;以对数剂量为横坐标,几率单位为纵坐标作图2。

5

3 讨论

1. 预实验时,观察三组试样药物注射完后小鼠的表现,第一只小鼠变得很暴躁,上下跳动,异常活泼,呼吸加快,最后死亡。第二只小鼠变得安静嗜睡,呼吸微弱,约10min后死亡。第三只小鼠没出现任何异常现象。由此推断三种药物分别是兴奋药,抑制药,生理盐水。

2. 由表3可以看出,在实验过程中,用药浓度较高的小鼠明显死亡时间比用药浓度低的小鼠要早,说明小鼠是否死亡和用药浓度在一定区间内呈正相关性。

3. 本实验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设计性实验。根据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特点及原理,可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从作用机制上来看,绝大多数药物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影响递质和受体而发挥作用,而其药理效应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或抑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出现中枢抑制效应时则表现为镇静,睡眠,昏迷等[2]。这类药物有局部全身麻醉药,镇静催眠药等,由Bliss法得出的实验数据(LD50)与小鼠给药后反应,结合表4与图1推测该中枢神经抑制药物可能为苯二氮棹类或巴比妥类药物等[3]。

4. 药物剂量是影响药物效应的重要因素。同一种药物, 不同的剂量用于同一个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同一个剂量用于不同个体, 作用也可能

6

会有很大不同;药物效应及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 剂量变化后会产生剂量相关靶的激活, 因而药物的作用会发生量和质的变化。所以在评价药物效应,安全性和不良反应以及在药物发现过程中, 药物剂量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3]。 5. 实验误差的来源可能是:

(1)注射器的刻度不标准,或者里面含有少量气泡,导致每次并非严格。 按规定剂量给药,用移液管稀释浓度时操作不够规范存在较大误差。 (2)ip给药时,推注速度不均一,推注过快有可能影响小鼠的死亡情况。 (3)药物稀释时移液管的精度不够;或者是组员在配置溶液浓度时存在操作误差。

(4)注射药物后观察小鼠时间为3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判断小鼠死亡的情况,可能会由于观察时间不足导致实验产生误差。

4 结论

1. 根据小鼠的药后反应,可判断4号药物为中枢神经兴奋药,5号药物为中枢

神经抑制药,6号药物为生理盐水。

2. 预实验:Dmax=100mg∕kg,最小剂量为Dmin=57.2mg∕kg 3. 正式实验:LD50=84.44mg/kg。

参考文献:

[1] 王钦茂,徐叔云. Bliss法半数效量电子计算器程序运算法[J]. 中国药理学

通报,1986,01

[2]谭毓治,周玖瑶. 药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93-95,107-108

[3]朱依淳,殷明. 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4]李宇华,李学军. 剂量与药物治疗机药物发现的关系[J]. 医药导报,2007,26(1):1-3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