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专项资金审计
2022-09-16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经济理论 浅析专项资金审计 杨柳 重庆市南川区审计局,重庆408400 摘要:审计工作具有预防性和建设性作用,基于对被审计对象行政、经济运作的控制程序和各环节通畅程度的评价,核心是 充分关注内部控制建设,揭示薄弱环节。本文思考专项资金审计应予关注和改进的方面,试图提出可供参考的现实建议。 关键词:专项资金审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853(2015)03.0036.O1 1当前我国专项资金审计存在的问题 1.1审计准备不充分,审计实施方案缺乏针对性 不同的专项资金在立项背景、政策制定、资金管理和运 计划管理的有关文件,对财政专项资金有谁来管理,如何管 理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全面掌握财政专项资金的来源渠道 规模、资金使用去向、计划完成情况、资金结余情况;分析 作模式、申报批复和验收程序等方面具有专业性和其行业特 殊性,专项资金审计工作量通常较大,但由于审计机关人力 与时间的限制,审计准备时间受到很大压缩,审计人员在审 计调查阶段,主要忙于对上述基本情况的初步收集和专业概 念的学习与理解,掌握资金分配分布的整体情况,对资金使 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了解不够。审计的重点主要 是根据资金量分布的大小或者以往审计经验进行确定,这样 编制出来的审计方案指导性和实操性不强,缺乏针对性。 1.2审计取证样本不充分,审计层次不高,缺乏深度 专项资金重在发挥国家扶持和引导示范的作用,其业务 性质、运作方式和效益水平错综复杂。但由于较少把资金使 用效益纳入考核,忽视效益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考核,当 审计人员需要靠多次观察来获取信息时,就容易忽视样本量 的积累,以求从小样本中获得数据来寻求总体的相似,注重 样本的共性而忽视其本土性,即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所抽样 本的控制差异,没有考虑样本区域不同会导致其代表性不同。 因此在判断时往往高估样本结果的可靠性,以支出的不合理 推断制度的有效性,审计结果多偏重资金使用的路径是否正 确,而结果的形成没有足够多的样本量进行分析,只能就事 论事,提出的管理建议没有实质性的深层次的内容支撑,显 得空洞。 1.3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影响审计结论的准 确性 一是注重财务资料审计,对实际效果审计不足。专项资 金审计通常采用审查账表、收支凭证、指标文件等相关财务 资料的方法,以资金账面流向为主线,审计内容偏向资金的 财务管理是否合法、合规,往往忽略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和实 际执行效果,审计结果缺乏对专项资金及其绩效目标设立的 必要性、重要性和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的评价。 二是注重资金使用环节审计,对其他环节审计不足。由 于财政专项资金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目前的财政专项资金审 计中,主要把资金使用情况作为审计的重中之重,资金是否 专款专用是审计报告中最常反映的问题。然而专项资金从立 项到使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立项的合理性、指标的准确性、 拨付的时效性、管理的合规性、使用的效益性都应是审计监 督的重点。 三是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工程投资审计不足。专项 资金的政策投向主要在基建投资,项目主要工程量的落实需 要到现场查勘、丈量、测算、抽样化验,审计测量工具和手 段无法达到专业验证,在大部分审计领域仍采用相当传统落 后的验证手法,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导 致审计发现的诸如工程预算与结算不符、实际建设与设计不 符等问题只能浅表定性,无法收集证据判定是哪个环节没有 控制,或者有控制没执行,其产生影响的程度。 2提升专项资金审计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2.1充分的审前准备是做好专项资金审计的基础 在全面了解财政及相关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管理状况,熟 悉财政专项资金种类的基础上,同时注意搜集各项专项资金 36 2015年3月 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状况,查找专项资金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明确审计工作重点以及审计步骤方法。 在审计工作中,收集和学习各项法规对任何审计项目都是一 项基础性工作,在专项资金审计中尤其显得重要,这主要取 决于专项资金管理体制的分散性、使用专项资金项目的专业 性二个因素。 2.2注重分析与提炼是提高专项资金审计质量的保障 分析与提炼,是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方针的基 本要求,也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提升审计成果水平的重要 方法。专项资金因其以项目为载体、以项目执行单位为依托, 呈现出“点多面广 的特点。因此,加强对专项资金审计结 果的分析与提炼显得更为必要。应始终注意从体制、机制、 制度、管理层面,对审计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审计简报等形 式开展专题研究;突出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特点,在分析提 炼基础上汇总审计结果。 2.3讲究工作方法是提高审计效率的关键 要缓解审计人员少,专项资金审计需要时间多、工作量 大的困难,就必须积极创新审计技术方法,采用分析性复核 与现场实地调查相结合、点面结合等审计方法。 一是坚持真实性为基础,做好财务收支审计。按照财政 专项资金流向和管理使用环节对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资金 使用单位进行账务审计,掌握财政专项资金收支情况,然后 与该专项资金的收支计划进行对比,以发现财政专项资金收 支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注重审计调查,加大延伸审计力度。首先应当根据 所查专项资金的特点选择切入角度,选取切入点。其次以调 查的对象为中心,根据资金流向,向专项资金来源和去向两 个方向进行追溯和延伸。一是将财政拨出资金与主管部门或 者资金使用单位收入的专项资金进行比对,借以发现专项资 金是否被分流挪用到其他单位或项目以及是否被个人贪污 的问题;二是将上述单位专项资金实际支出情况与资金计划 支出数额、用途进行比对,以发现专项资金是否被本单位挪 用于去他项目的问题;三是审计项目单位专项资金支出取得 的各类凭证是否真实合法有效,检查项目单位是否存在用虚 假的支出凭证套取专项资金等违纪违规问题。最后可以选取 多个要素,从各个方面印证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评价资金 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颜红.我国政府审计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中国乡镇 企业会计,2013(3). [2]庄云鹏.从“棱镜门”看审计如何保障信息安全[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1). [3]范秀娟.试论政府审计的权威性[J].中国农业会计, 2013 (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J].农村财务会计,2014(7). [5]周博,杜龙华.扩大审计影响应突出六个重点[J].农村 财务会计,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