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唐诗中的丝绸之路西域道

2021-03-31 来源:意榕旅游网
唐诗中的丝绸之路西域道

石云涛 莫丽芸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 100089)

狭义的西域大体上相当于今新疆地区和葱岭东西,这一地区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丝绸之路西域段早在唐代以前已经形成,可以说自从丝绸之路开辟,这条路线便已存在。丝绸之路经过西域的三条主要干线在唐代以前也已经形成,对这三条路线的详细描述以魏晋时鱼豢《魏略》的描述为最早。隋代裴矩《西域图记序》关于西域道三条路线的描述则更接近唐代前期的情况。中唐贾耽《入四夷之路》中关于“安西入西域道”记载十分详细,而着重于中道和南道。

这些路线在唐前期征服东、西突厥之后和安史之乱之前都是畅通无阻的。那时,中西商路盛极一时,“伊吾之右,波斯以东,商旅相继,职贡不绝”。唐代前期大力经营西域,不少诗人投身边塞,写出了不少边塞诗。有的诗人虽然没有到过边塞,但也获得不少关于西北边塞的军情和生活的信息,在他们的诗中也有对西北边塞的间接的反映。反映西北边塞生活的诗篇与丝绸之路有密切关系,从这些诗里,我们可以看到对这三条路线的记述和反映,诗歌为我们提供了其他史料不能代替的作用。同时,西域地名往往成为唐诗中的意象出现在诗篇中,这些意象反映了西域在那一代诗人心目的印象和观念。

下面我们来详细考察唐诗对丝绸之路西域道的反映: 一、唐诗中的西域南道

西域南道,指从敦煌(沙州)经阳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于阗西逾葱岭的道路。其具体路线,裴矩《西域图记序》记载:“其南道从鄯善、于阗、朱俱波、唱磐陀,度葱岭,又经护密、吐火罗、挹怛、帆延、漕国,至北婆罗门,达于西海。”《新唐书•地理志》有更详细的记载:

于阗东三百九十里,有建德力河,东七百里有精绝国。于阗西南三百八十里,有皮山城,北与姑墨接。冻凌山在于阗国西南七百里。又于阗东三百里有坎城镇,东六百里有兰城镇,南六百里有胡弩镇,西二百里有固城镇,西三百九十里有吉良镇。于阗东距且末镇千六百里。

自焉耆西五十里过铁门关,又二十里至于术守捉城,又二百里至榆林守捉,又五十里至龙泉守捉,又六十里至东夷僻守捉,又七十里至西夷僻守捉,又六十里至赤岸守捉,又百二十里至安 西都护府。又一路自沙州寿昌县西十里至阳关故城,又西至蒲昌海(罗布泊)南岸千里。自蒲昌海南岸,西经七屯城(今米兰),汉伊脩城也。又西八十里至石城镇(今若羌),汉楼兰国也,亦名鄯善,在蒲昌海南三百里,康艳典为镇使以通西域者。又西二百里至新城,亦谓之弩支城,艳典所筑。又西经特勒井,渡且末河,五百里至播仙镇,故且末城也,高宗上元中更名。又西经悉利支井、祆井、勿遮水,五百里至于阗东兰城守捉。又西经移杜堡、彭怀堡、坎城守捉,三百里至于阗。于阗西五十里有苇关,又西经勃野,西北渡系馆河,六百二十里至郅支满城,一曰碛南州。又西北经苦井、黄渠,三百二十里至双渠,故羯饭馆也。又西北经半城,百六十里至演渡州,又北八十里至疏勒镇。

至于阗后有两条路西行,一条由于阗西南行经葱岭守捉(今塔什库尔干北郊石头城)越葱岭;一条经皮山、莎车西行逾葱岭南去南亚。自于阗至疏勒后可沿西域中道西行。由于环境恶化,大漠南侵,路线不断南移,路况也愈来愈差,但一直都在沿用着。从上述记载可知,西域三道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很多道路相互联系。如有自交河故城至轮台同北道的白水涧道,自交河故城至庭州的他地道,沟通天山南北的乌谷道、赤亭道、化谷道、移摩道、萨捍道、突波道、焉耆道、龟兹道、穆素尔领道、别迭里通道等,都是沟通中道与北道的路线;沟通中道与南道的通道有拨换城至于阗和媲摩即泥至龟兹的道路等。南道由敦煌西南出阳关,经石城镇、播仙镇、于阗镇至疏勒,然后越葱岭西至波斯、大食及拜占廷。关于西域南道,见于唐诗中吟咏者主要是阳关、石城镇、播仙镇和于阗。

唐诗中的阳关有的是实写,更多的是边塞意象。岑参《寄宇文判官》一诗中写道:“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在诗人笔下,“阳关”作为一个意象,它既是进入绝域的门户,又是内地与西域联接的枢纽。所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为送人赴安西而作的诗中提到阳关的不少,如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有云:“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石城镇在今若羌。“石城镇”一称未见于《旧唐书》,也未见于唐诗。《新唐书》卷四十三下记自沙州西行路线,云:七屯城“又西八十里至石城镇,汉楼兰国也,亦名鄯善,在蒲

昌海南三百里。”楼兰遗址在今罗布泊(即唐蒲昌海)近旁,而石城镇在蒲昌海南边。“楼兰”在唐诗中常常是一个意象,如“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是确指。但因为唐人将石城镇认作汉楼兰所在地,因此有些诗中的楼兰所指的应该就是石城镇。如虞世南《拟饮马长城窟》道:“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之二云:“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播仙镇即“故且末城”,在石城镇之西,官军西出破播仙必经此地,所以此处“楼兰”当指石城镇。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自沙州寿昌县西十里至阳关故城,又西至蒲昌海(罗布泊)南岸千里。自蒲昌海南岸,西经七屯城(今米兰)……又西八十里至石城镇(今若羌)……又西二百里至新城,亦谓之弩支城……又西经特勒井,渡且末河,五百里至播仙镇,故且末城也”。“播仙”一称只见于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一诗的诗题,而且从诗的内容看,只是歌颂封常清的功绩而不是到达该地的记录。

关于于阗,陆龟蒙的两首诗里都提到过:

昔人谢塸埞,徒为妍词饰。岂如珪璧姿,又有烟岚色。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直使于阗君,从来未尝识。(《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瓯》)

日上罘罳叠影红,一声清梵万缘空。褵褷满地贝多雪,料峭入楼于阗风。(《奉和袭美开元寺客省早景即事次韵》)

第一首诗中的“于阗君”是诗人的设想,用于阗美玉来衬托茶瓯的精美,而唐代的玉器正是以于阗青白玉为主。第二首的于阗是用其自然环境的恶劣之意。贯休的《遇五天僧入五台五首》之三“雪岭顶危坐,乾坤四顾低。河横于阗北,日落月支西”表明这五位从天竺来的僧人来到中原是经过于阗一地的。

关于莎车,唐诗中也有反映。王维《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云:“莎车属汉家”,所反映的正是唐朝势力进入西域,西域重新回归中原政权统治的历史事实。

除了阳关,唐诗对南道要塞的记述是相当少的,即使是对安西四镇之一的于阗,有所记录和反映的诗歌也不多见,这似乎说明这条道路相对而言不那么繁盛。 二、唐诗中的西域中道

西域中道指从瓜州经伊吾道至伊州,或自敦煌经矟竿道至伊州,或自沙州经大海道至西州,而后沿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西行,经西州、龟兹西去的道路 。裴矩《西域图记序》关于西域中道的记述:“其中道从高昌、焉耆、龟兹、疏勒,度葱岭,又经钹汗、苏对沙那

国、康国、曹国、何国、大小安国、穆国,至波斯,达于西海。”据《新唐书》卷四十三《地理志七》下记载入四夷之路,其五曰“安西入西域道”,其中关于中道的记述十分详细,云:

安西西出柘厥关,渡白马河,百八十里西入俱毘罗碛。经苦井,百二十里至俱毘罗城。又六十里至阿悉言城。又六十里至拨换城,一曰威戎城,曰姑墨州,南临思浑河。乃西北渡拨换河、中河,距思浑河百二十里,至小石城。又二十里至于阗境之胡芦河。又六十里至大石城,一曰于祝,曰温肃州。又西北三十里至粟楼烽。又四十里度拔达岭。又五十里至顿多城,乌孙所治赤山城也。又三十里渡真珠河,又西北渡乏驿岭,五十里渡雪海,又三十里至碎卜戍,傍碎卜水五十里至热海。又四十里至冻城,又百一十里至贺猎城,又三十里至叶支城,出谷至碎叶川口,八十里至裴罗将军城。又西二十里至碎叶城,城北有碎叶水,水北四十里有羯丹山,十姓可汗每立君长于此。自碎叶西十里至米国城,又三十里至新城,又六十里至顿建城,又五十里至阿史不来城,又七十里至俱兰城,又十里至税建城,又五十里至怛罗斯城。自拨换、碎叶西南渡浑河,百八十里有济浊馆,故和平铺也。又经故达干城,百二十里至谒者馆。又六十里至据史德城,龟兹境也,一曰郁头州,在赤河北岸孤石山。渡赤河,经岐山,三百四十里至葭芦馆。又经达漫城,百四十里至疏勒镇,南北西三面皆有山,城在水中。城东又有汉城,亦在滩上。赤河来自疏勒西葛罗岭,至城西分流,合于城东北,入据史德界。自拨换南而东,经昆岗,渡赤河,又西南经神山、睢阳、咸泊,又南经疏树,九百三十里至于阗镇城。于阗西五十里有苇关,又西经勃野,西北渡系馆河,六百二十里至郅支满城,一曰碛南州。又西北经苦井、黄渠,三百二十里至双渠,故羯饭馆也。又西北经半城,百六十里至演渡州,又北八十里至疏勒镇。自疏勒西南入剑末谷、青山岭、青岭、不忍岭,六百里至葱岭守捉,故羯盘陀国,开元中置守捉,安西极边之戍。有宁弥故城,一曰达德力城,曰汗弥国,曰拘弥城。

中道从敦煌西北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经西州(即裴矩所谓高昌,唐平高昌,置西州)、轮台、焉耆、龟兹、姑墨到疏勒,过葱岭。唐诗中有所记录和反映的主要是上述诸

地。

西州在唐时曾一度非常重要。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唐军先征服了占领大漠南北的东突厥,接着消灭了依附西突厥的西域高昌国,设置了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后又攻灭了焉耆和龟兹,疏勒和于阗则臣服于唐。这样,天山南路全部进入唐之版图。640年,唐朝廷在西州境内的交河设置了安西都护府,统辖焉耆(后为碎叶)、龟兹、疏勒和于阗四都督府,称为安西四镇。西州政治、军事地位非常重要,实写的诗较多。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提到西州,云:“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此时安西都护府已移至龟兹,从龟兹东来要经过西州。据《新唐书•地理志》:“安西大都护府……至德元载(756)更名镇西。”“镇西”也出现在唐诗中。《杂曲歌辞》中有《镇西》一首,描写西域景象,云:“天边物色更无春,只有羊群与马群。谁家营里吹羌笛,哀怨教人不忍闻。”岑参有《醉里送裴子赴镇西》一诗:“醉后未能别,待醒方送君。看君走马去,直上天山云。” 唐诗对西州境内的景物描述甚多,也可说明这个地方的重要性。西州气候十分炎热,著名的火焰山就在那里。岑参诗中不止一次地对火焰山附近的气候和景色进行细致生动的记述和描绘:

暮投交河城,火山赤崔巍。九月尚流汗,炎风吹沙埃。何事阴阳工,不遣雨雪来。(《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

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燃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经火山》)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火山云歌送别》)

西州境内的交河城地势险要,安西大都护府最初选择设在这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交河城建筑在一个高达30余米的土台上,台两侧各有一条小河,它们在土台首尾两端交会,使土台成为一个柳叶状的小岛,并得名为交河。由于河水的冲刷,土台边缘成为陡峭的悬崖,使交河地势险要而易于守卫。据统计,《全唐诗》收录“交河”语汇诗歌共计40首。究其原因,一是因其险要且曾作为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引起诗人的注意,二是这里也是丝绸之路中道的交通要道,三是由于上述两个原因,在不少诗人笔下,交河成为西域的代名词。如骆宾王有《从军中行路难》诗云:“阴山苦雾埋高垒,交河孤月照连营。……阵云朝结晦天山,寒沙夕涨迷疏勒。” 李元纮《相思怨》,诗曰:“交河一万里,仍隔数重云。”杜甫《高都护

骢马行》诗曰:“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又有《前出塞》诗曰:“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晚唐诗人胡曾有一首《交河塞下诗》,在他的笔下,“交河”是虚指,不是实指,而是边塞的象征。

焉耆一称作为实指,见于岑参《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一诗,在诗题中确是实指,而且是岑参在西域确实经过的地方。大名鼎鼎的铁门关位于焉耆西北,《新唐书•志第三十三下》记载:“自焉耆西五十里过铁门关”。东晋法显和唐初玄奘西行时都经过此关,当时他们都写到了铁门关两崖壁立、只露一线的险峻。它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军事上的险要吸引了过往此地的人们的注意,因此“铁门关”常常出现在诗人们的笔下。岑参路过此地时,由于安西四镇的设立,铁门关上已经有了唐朝官吏的驻守管理了,其《题铁门关楼》诗云:“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从诗中也可见这里在军事上已经失去了战略意义,只是相当于一个驿站,是过往行人歇脚之处,因此也可寄宿,岑参有诗题曰《宿铁关西馆》。岑参的诗多处提到铁门关,并描绘它的险要:

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银山碛西馆》)

铁关控天涯,万里何辽哉。烟尘不敢飞,白草空皑皑。(《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铁关是西去或东来的必经之地,作为意象,在唐诗中代表着中外交往的要道。贯休《遇五天僧入五台五首》之二曰“一月行沙碛,三更到铁门。白头乡思在,回首一销魂”。

龟兹是安西四镇之一,安西都护府于高宗显庆三年(658年)移至龟兹城(在今新疆库车),称安西大都护府,因此龟兹城显得很重要,“龟兹”一名,在唐诗中有的是实指,岑参《北庭贻宗学士道别》诗云:“饮酒对春草,弹棋闻夜钟。今且还龟兹,臂上悬角弓。”晚唐诗人吕敞有《龟兹闻莺》一首,云:“边树正参差,新莺复陆离。娇非胡俗变,啼是汉音移”。说明他们都亲身到过该地。有时则是诗人想像中东来西往的行人经行之地,刘言史《送婆罗门归本国》诗云:“刹利王孙字迦摄,竹锥横写叱萝叶。遥知汉地未有经,手牵白马绕天行。龟兹碛西胡雪黑,大师冻死来不得。……出漠独行人绝处,碛西天漏雨丝丝。”可知这位胡僧回天竺国是取道中道。

龟兹是乐舞之乡,唐代不少乐舞、乐器、乐舞艺人出于龟兹,因此在唐诗中更多的写到

龟兹艺术:

龟兹筚篥愁中听,碎叶琵琶夜深怨。(刘商《胡笳十八拍•第七拍》)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由于中道的繁忙状况,唐诗对龟兹的记述较多。另外,唐诗中有相当多的作品写到“安西”、“镇西”,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送刘司直赴安西》;李白《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送族弟绾从军安西》;岑参《安西馆中思长安》、《送人赴安西》、《醉里送裴子赴镇西》;杜甫《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李端《送古之奇赴安西幕》等等。因为龟兹是安西都护府治所,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其中除了少部分泛指之外,有的是指代龟兹的。唐诗中安西有时是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高仙芝,开元末为安西副都护)》曰:“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有时又是一个具体的地名,如张籍《凉州词三首》之一:“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姑墨本为西域故国之名,唐置州于此,所以《新唐书地理志》中称“姑墨州”,“姑墨”之名在唐诗中没有出现,引起诗人吟咏的是这里的“苜蓿峰”。岑参的诗《题苜蓿峰寄家人》:“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诗中的苜蓿峰位于龟兹以西的姑墨州葫芦河附近,是一个报警的烽火台。葫芦河,据《新唐书•地理志》:“安西西出拓厥关,……葫芦河为阿克苏支流托什罕河”。今阿克苏一带即唐代姑墨州。

疏勒是西域南道和中道相会之地。“疏勒,在安西府西二千余里”。从此地西行越葱岭可去往波斯、大食等国家。疏勒是安西四镇之一,唐诗中以此作为绝域之地的象征:

阵云朝结晦天山,寒沙夕涨迷疏勒。(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二首》之一)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王维《老将行》)。

节比全疏勒,功当雪会稽。(皇甫冉《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中山水》)

从唐诗对南道和中道两道的反映情况看,中道似乎相对于南道更为重要。从岑参的诗中我们可以得到解答。他的《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曰:“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就表明了从西州回来是要经过莫贺延碛的。他自己所走的北道也是出了阳关之后折向西北,取道莫贺延碛西边去往西州:

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日没贺延碛作》)

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过碛》)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碛中作》)

杜甫的《送人从军》一诗中也反映了这一点:“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今君渡沙碛,累月断人烟。”因此,中道不只是可以从汉玉门关往西北方向去往西州,还可以选择从敦煌出了阳关之后折向莫贺延碛去往西州。唐朝时在唐太宗、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先后去世后,唐蕃关系破裂,进入长期的对抗和战争状态,南道受到吐蕃的威胁和侵扰。而唐置安西四镇,安西都护府始终在中道一线。可能受此影响,中道对于南道来说,更多为行旅所利用,所以有关的诗也比之南道要多一些。 三、唐诗中的西域北道

关于西域北道,裴矩《西域图记序》记述:“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各有襟带。北道从伊吾,经蒲类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度北流河水,至拂菻国,达于西海。”唐代时指自沙州经矟竿道至伊州,再北越天山经庭州,西至碎叶及中亚、欧洲的通道。自伊州至庭州有南、北两条路。南路即伊庭道,其行进路线在《新唐书•地理志》中有明确记载,其起点为伊州纳职县(今哈密市四堡):

西经独泉、东华、西华驼泉,渡茨萁水,过神泉,三百九十里有罗护守捉(一说在今惠井子,一说在七角井)。又西南经达匪草堆,百九十里至赤亭守捉(今七克台附近),与伊西路合。别自罗护守捉西北上乏驴岭,百二十里至赤谷。又出谷口,经长泉、龙泉,百八十里有独山守捉(今奇台附近)。又经蒲类(今木垒附近),百六十里至北庭都护府(今吉木萨尔北之北庭古城)。

北道为伊吾军道,其路线大约为自伊州北越折罗漫山(今巴里坤东南天山东段)至伊吾军驻地甘露川(约为大河古城),转西南行,沿巴里坤湖南岸西行,在长泉(今三个泉)与伊庭道合, 即经今木垒、奇台县境至庭州。自庭州西至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西南)的道路,称之为碎叶道。其路线《新唐书•地理志》亦有明确记载:

自庭州西延城西六十里有沙钵城守捉(今阜康东),又有冯洛守捉,又八十里有耶勒城守捉,又八十里有俱六城守捉,又百里至轮台县(今乌鲁木齐乌拉泊古城),又百五十里 有张

堡城守捉(今昌吉花园古城),又渡里移得建河(今呼图壁河),七十里有乌宰守捉(今玛纳斯附近),又渡白杨河(今玛纳斯河),七十里有清镇军城,又渡 叶叶河,七十里有叶河守捉,又渡黑水(今奎屯河),七十里有黑水守捉(今乌苏附近),又七十里有东林守捉,又七十里有西林守捉。又经黄草泊、大漠、小碛, 渡石漆河(今精河),逾车岭,至弓月城(今霍城一带)。过思浑川、蛰失蜜城,渡伊丽河(今伊犁河),一名帝帝河,至碎叶界。又西行千里至碎叶城,水皆北流入碛及入夷播海。

谢弗依据沙畹、斯坦因、伯格曼、米勒等人的研究成果,说:“从敦煌到吐鲁番要经过白龙堆(所谓白龙堆就是古代罗布泊遗留下来的盐壳),白龙堆是一片地地道道的荒漠,不仅穿行极其艰难,而且沿途还有妖魔出没,所以商队宁愿取道伊吾(即今哈密),这样就可以躲过白龙堆,向北绕道抵达吐鲁番。从吐鲁番起,旅行者可以向西穿过西突厥的地面(即天山北部地区),也可以越过西南方,进入天山南部地区,继续通过库车以及塔里木盆地其它的绿洲城市西行。”1 北道由玉门关往西北,经伊州沿天山北麓西行,经庭州至伊宁后西去。在唐诗中有所反映的主要有伊州、庭州、轮台、热海、碎叶。

唐贞观四年(630年)九月,唐朝招抚伊吾,设西伊州,其后不久,置军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屯田、屯牧。伊州至天宝元年改名伊吾郡。岑参的《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郭子是赵节度同好)》有云:“安西美少年,脱剑卸弓弦。不倚将军势,皆称司马贤。秋山城北面,古治郡东边。江上舟中月,遥思李郭仙。”此外还有《送李别将摄伊吾令充使赴武威,便寄崔员外》,两诗中所描写的郭司马和李别将就是派往伊吾驻军的长官。唐诗中提到的伊州没有地名的实指,而多是以此为名的曲子:

求守管弦声款逐,侧商调里唱伊州。(王建《宫词一百首》之五十六) 老去将何散老愁,新教小玉唱伊州。(白居易《伊州》)

《伊州曲》是有名的曲子,从上面两首诗可知,这支曲子流传内地,在唐代宫廷和社会上流传甚广,连士大夫家庭里也有表演。伊州的繁盛,加之南路故道逐渐为流沙湮没,北道逐渐繁荣起来。

唐统一西域后,在蒲类设县,归庭州管辖,与轮台齐名,成为西域一大名城。由蒲类西去经木垒、奇台达庭州(今吉木萨尔)。初唐诗人骆宾王到过此地,他的《夕次蒲类津》(一 1

[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吴玉贵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78页。

作晚泊蒲类)对此有所反映: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这段道路被称为庭州大路,取贡使臣、游客商旅络绎不绝。王维的《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一诗中也提到了蒲类:“蒲类成秦地,莎车属汉家。当令犬戎国,朝聘学昆邪。”是将其归属的天山北路为唐王朝所控制的指代。走北道要翻越天山,然后沿北麓的草原西行。这里水草比较丰富,骆宾王《晚度天山有怀京邑》有云:“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这对以马和骆驼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古代商队和旅行者来说,当然要方便得多。这也是北道兴盛的原因。

贞观二十年(646)唐朝军队消灭了西突厥,置庭州;长安二年(702)改为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南路,最高长官为北庭都护。到唐玄宗时改为北庭节度使。因为设立了大都护府,经常会有使节来往,正如杜甫《近闻》一诗所说:“崆峒五原亦无事,北庭数有关中使。”辖天山北路的北庭都护府在唐人心目中是遥远寒苦之地:

夫子素多疾,别来未得书。北庭苦寒地,体内今何如。(岑参《寄韩樽》)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高适《东平留赠狄司马(曾与田安西充判官)》)

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之十九)

的确,当时到达北庭都护府的除了驻守的官兵将士之外,极少有诗人到达这里。岑参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一位。他第二次出塞是天宝十三载(754年)夏秋间至至德二载(757)春,在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僚1。也正是因为这里的边远寒苦和独特的景致,他写下了大量关于北庭都护府的诗: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二庭近西海,六月秋风来。(《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

雁塞通盐泽,龙堆接醋沟。孤城天北畔,绝域海西头。秋雪春仍下,朝风夜不休。(《北庭作》)

1

陈铁民、侯忠义:《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页

中道上有汉轮台,唐诗中提到的多是位于北道上的唐轮台。唐诗中提到的轮台到底是指中道上的汉轮台还是北道上的唐轮台,大致可以从诗的上下文中判断出来。如诗题或诗句中有提到该轮台与交河或铁门关的相关位置的,我们就能确认是汉轮台;而诗题或诗句中同时还出现北庭的,就可以确认描写的是唐轮台,唐轮台位于西州和庭州之间,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岑参的诗中也大量描写了轮台景物和它的险要: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轮台风物异,地是古单于。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蕃书文字别,胡俗语音殊。愁见流沙北,天西海一隅。(《轮台即事》)

曹唐有《送康祭酒赴轮台》一诗:“灞水桥边酒一杯,送君千里赴轮台。霜粘海眼旗声冻,风射犀文甲缝开。断碛簇烟山似米,野营轩地鼓如雷。”

热海位于著名的碎叶城东南边,唐廷为平定叛乱,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曾多次派军攻打及进驻碎叶城和热海一带。岑参在北庭大都护府任职时写的《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以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热海的景色: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然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阪通单于。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从诗开头“侧闻”云云可知,诗人并没有亲自去过热海。头四句及后来的描述有很多想象成分,用夸张的手法来显示热海地区奇异的景致。而另一首提到热海的诗中,用几个有代表性的地名代表西域边地,并由此抒发感怀:

热海亘铁门,火山赫金方。(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 由此也可证明他没有亲身到过该地。

从唐高宗显庆三年(658)至唐玄宗开元七年(719),碎叶为受安西都护府管辖的安西四镇之一。但遥远的碎叶是诗人们足迹未至之处,因此唐诗中“碎叶”一词多是虚指和象征意义,如: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六) 胡风略地烧连山,碎叶孤城未下关。(戎昱《塞上曲》) 几道征西将,同收碎叶城。(张籍《征西将》)

翻师平碎叶,掠地取交河。应笑孔门客,年年羡四科。(张乔《赠边将》) 龟兹筚篥愁中听,碎叶琵琶夜深怨。(刘商《胡笳十八拍》)

在去往丝绸之路的诗人中,岑参到过的地方与留下的诗篇之多都是令人瞩目的。他的足迹遍及西域境内丝绸之路的许多地方。对他的诗中反映的丝绸之路西域道的线路我们可以作一总结,从而也可作为盛唐时丝绸之路西域道路线的概括。

我们来看看岑参诗中对丝绸之路西域道的反映,先看南道: 地名 阳关 石城镇 播仙镇 于阗镇 诗题或诗句 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 无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 无 “两度过阳关”很能说明岑参去往安西或北庭都护府是取道阳关的。但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出他没有去过南道其他要塞。

再看中道:

地名 玉门关(汉) 《玉门关盖将军歌》 《玉关寄长安李主簿》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酒泉西望玉关道,千山万碛皆白草” “玉关西望堪肠断,况复明朝是岁除” 诗题或诗句 西州(吐鲁番) 《经火山》《火山云歌送别》 火山 交河 焉耆 铁门关 汉轮台 《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题铁门关》《宿铁关西馆》 “平明发轮台。暮投交河城” “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龟兹 姑墨州 《安西馆中思长安》 《题苜蓿峰寄家人》 岑参诗中对中道的反映和记述相当详细全面,几乎每个要塞都有他到过该地的记录和描写。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盛唐时西域中道的路线基本是明晰的,就是沿绿洲城市一直西去,一般不会有别的支线或改道。不过,有时会有从中道的西州去往北道的庭州,这点我们在探讨北道时还会有详论。

前面说过,唐诗中出现的玉门关很难判断是指的唐玉门关还是汉玉门关。由于北道的兴盛,由晋昌去往伊州的这条直通道路比较方便,所以唐诗中除了借用汉代典故的诗句外,多是指的唐玉门关。不过,因为岑参是从阳关折向北边去往中道和北道的,所以他诗中的玉门关反而有可能多指汉玉门关。从“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酒泉西望玉关道,千山万碛皆白草”这几句诗来分析,唐玉门关西望有热闹的敦煌,而附近的晋昌等地也还是比较繁华的,所以黄沙、枯草等等荒凉凄清的景象更可能出现在汉玉门关,它的位置也刚好临近罗布泊和莫贺延碛,在此北望的确会看见茫茫沙漠和连天白草。

再看北道: 地名 伊吾 北庭 诗题或诗句 《送李别将摄伊吾令充使赴武威,便寄崔员外》 《天山雪歌送萧冶归京》《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