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民族在传统观念、宗教信仰、生态环境、文学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是造成原语向目的语转换过程中出现误译的主要因素。本文结合实例分析这些因素的同时,提出了新闻翻译中因应文化障碍的策略。
传统观念之别与新闻翻译障碍
由于汉英两个民族传统观念存在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联想意义大不相同,一些植物词、动物词、颜色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有着不同的隐含意义。如中国人常以“松、竹、梅”比喻人品的高洁;而英语中“pine,bamboo and plum blossom”只是三种普通植物的概念名词,并没有以上的隐含意义。汉语中的“狗”是一种卑微的动物,与其有关的词和短语也都是贬义,如“走狗”、“狗奴才”、“狼心狗肺”、“狗腿子”、“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而西方人对“dog”却情有独钟,认为dog是“人类的忠实朋友(man’s best friend)”,与其有关的短语含有积极的意义,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an old dog(老手)”、“to be top dog(位居要职、胜利者)”、“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都有得意的时候)”、“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会新东西)”等,这些表达无不体现出英美人对狗的爱怜和喜爱。中华民族对“红”色情有
独钟,人们通常借红色的热烈表达喜庆、吉祥,如红榜、红线、开门红、满堂红;用红色的娇艳表达中华女儿态,如红妆、红运、红娘。因此,汉语逐渐产生了红色是美丽、爱情、喜悦等情感,具有地位、富贵、幸运等概念隐喻。然而,英语对“红色(red)”的理解建立在“血液(blood)”的颜色基础上,它在英语文化中的联想意义是与恐怖、血腥等联系在一起的,如《简·爱》(Jane Eyre)里的“红屋”象征着恐怖、死亡,而《红字》(The Scarlet Letter)里的“红”色则象征“通奸、罪恶”等。 宗教信仰不同与新闻翻译障碍
宗教信仰对语言文化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汉英两种语言都受相应的宗教影响,中国人信奉的是道教和佛教,英美人普遍信奉的是基督教,所以在语言的基本词汇中就留下了不少反映各自宗教信仰的词语。汉语中与佛教有关的习语比比皆是,如“借花献佛”(to make presents provided by someday else),“放下屠刀,立地成佛”(A wrong doer achieves salvation as soon as he gives up evil)。英语中许多词汇和短语与基督教有关,如God(上帝)、angel(天使)、savior(救世主)、holy land(圣地)、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等。汉英两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深层文化语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运用。英美人生活中对“13”这个数字十分忌讳,这是源于基督教中关于“最后的晚餐”犹大出卖耶稣的故事。而汉语
中的“13”却有某种褒义色彩,如“十三太保”、“侠女十三妹”。中国人偏好数字“九”,认为“九”是代表最大、最多、最高的极数。从文字角度看,“九”是由龙形的图腾文字演绎而来,又被视为天数,“九五之尊”便是指代皇帝;从发音角度看,“九”与“久”谐音,故有神圣、长久的含义。由于汉英两种语用的文化语境中有明显不同的宗教色彩,在翻译时需要高度重视,以免引起原语读者的误解和冲突。
生存环境差异与新闻翻译障碍
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同,造成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事物、自然现象在不同地域所象征的文化意义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人们都用自己独特的基本词汇来表现自己的民族文化内涵。
1.竹子与蘑菇。中国江南气候温和湿润,大部分地区适合竹子生长,于是衍生出“胸有成竹”、“雨后春笋”等富有联想意义的成语,而竹子在英伦三岛不常见,西方民族对竹子的认知不够具体,因此语言中就缺乏与竹子有关的文化词汇,人们无法借竹子产生相似的联想。但由于英国气候温和多雨,蘑菇生长迅速,于是英美人就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蘑菇引发出相似的联想意义,以“spring up like mushrooms(雨后蘑菇)”表达和汉语“雨后春笋”相同的意思,来形容事物发展迅速或蓬勃兴旺之状。
2.航海商业与大陆农业。语言的发展变化与人们的生存环境、日常生活、物质生产劳动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
海业非常发达,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此英语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来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而汉语则是用“挥金如土”来表达。英国人形容某人身体健壮时说“He is as strong as a horse”,而中国人则说“他力大如牛”;汉语中任劳任怨工作的人被称为“老黄牛”,而英美人却说“work like a willing horse”,这是因为欧洲人的耕畜主要是马,而在中国用来耕地的主要是牛。
3.东风与西风。由于中英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中国地处东北信风带,东临大海,暖风从东袭来,所以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风,常被喻作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预示着“春天”和“温暖”。而英国地处西信风带,西临大西洋,报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风,而从北海吹来的东风却十分寒冷。因此英国的东风与中国的东风给人带来的影响截然相反。西风在中国人看来是肃杀凄凉、摧枯拉朽的,而在英国人看来却是能够带来温暖湿润的海洋空气的和煦微风。所以英国诗人雪莱的名篇“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天的讴歌。 神话传说或文学作品与新闻翻译障碍
英语中有些词语源自神话传说或文学作品,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词语的出处来源,就会造成误译,如:Apple of Sodom / the Dead Sea Apple表面意思是“索得玛的苹果/死海的苹果”,实际上指外表华丽而无实用价值、外强中干的东西,Sodom则用于比
喻罪恶之地。汉语中也不乏此类源于神话传说或文学作品的习语的例子,例如“玉兔”出自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不能译成“Jade Rabbit”,而应译成“Moon Rabbit”;“太公钓鱼,愿者上钩(Like Jiang Taigong fishing,they cast the line for the fish who wants to be caught.)”源于神话故事《封神演义》。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是神异的动物,是吉祥的神物,更是尊严的化身。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而自豪,龙的形象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而西方神话中的龙形如鳄鱼,是凶残肆虐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经常被用来喻指“凶猛残暴的人”。因此同一事物“龙”在中西文化中联想意义不同,在《圣经》中,西方人习惯把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称作“the great dragon”。在中国神话中,凤凰被看作是百鸟之王,人们用凤凰比喻皇后,也是吉祥的象征。然而英语中的“phoenix”与复活、再生有关,根据希腊神话传说,凤能活许多年,在这一时期结束时,凤筑一巢,唱支挽歌,拍着翅膀扇起火来,把巢烧掉,凤就烧成灰烬,灰烬中又飞出一只新凤,这就是西方有名的“火凤凰”之说。 新闻翻译的应对策略
英汉文化的差异要求译者拥有宽广深厚的文化背景知识。但语言文化知识只能保证译者对原文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如何将原文中的文化信息不失真地移入目标语文化则涉及到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问题。下面结合经常见诸报端的事物谈谈新闻翻译过程中
处理文化因素的技巧。 (一)直译+意译
各国之间由于传统观念、宗教信仰、社会历史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原语读者显而易见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语读者来说则可能无法理解。译者在翻译这些富含民族文化因子的词或短语时,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译出原语词汇的象征意义,让读者能从输入的信息中激活相关的认知心理图式,通过推理识别原作的语用隐含。这时译者可以采取直译+意译的方式来传达这类词汇的隐含意义,补充所缺省的文化信息。如: 1.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译文:For thirty years people east of the river prosper,then for thirty years those on the west.
这里“prosper”是译者增加的信息,旨在使译入语读者加深对原语文化背景的理解。
2.Good Friday (Peace) Accord 译文:耶稣受难日(和平)协议
例中“Good Friday”是西方的一个宗教节日——“耶稣受难日”。这是宗教文化色彩极为浓厚的表达方式,译者如果缺乏文化背景知识而直译为“美丽星期五协议”,就会严重影响新闻事实的准确传达,给受众以误导。 (二)形象转换法
有些汉英习语或成语在意义、形式上完全对等或基本对等,不过是使用了不同的形象来表达。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借用译语中具有不同形象而隐含相同意义的习语或成语进行套译,进行形象转换,这样既兼顾了原语与译入语的语言形式美,又保留了两种语言的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使译文即能传达作者的交际意图,又充分考虑到译语读者的认知能力,实现翻译的交际目的。如: 1.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
译文:we are all birds of a feather——all slaves here. 在封建社会,梅香是婢女常用的名字,代指婢女。由于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奴婢和奴婢结拜兄弟姐妹,例句中改换形象,套用英语读者十分熟悉的小鸟来翻译,对译语读者而言,能产生和原语读者一样的感受,更容易被接受。
2.This is a carry—out joint. It’s a mama—and—papa operation.
译文:这是个拿外吃的小吃店,是个夫妻店。 3.打白条(译文:Give an IOU)
英汉文化群体感知世界的视角不同,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认知点的不同、表达出发点的不同甚至有时会完全相反。因此例句中的“mama—and—papaoperation”可以形象地套用汉语“夫妻店”,汉语的“白条”转换为英语的“IOU”这一概念来表达。 由于汉语和英语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构成了交际的障碍,因此译者必须了解原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内涵,研究两种语言使用习
惯背后深层的文化差异,分析不同文化的思想模式和价值观念对语言交际的影响,重视原文中的文化因素,尽可能在译文中取得文化对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等效翻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