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英语翻译:
1 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2 TGC 时间增益补偿 3 spectral display 频谱显示, 4 harmonic imaging 谐波成像 5 acoustic shadow 声影, 6 direct digitized radiography 直接数字化X摄影 7 partial volume phenomena 部分容积效应 8 emission computered tomography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9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10 Parametric imaging of DSA DSA参数性成像 11 Window level 窗位 12 attenuation of sound wave 声波的衰减 二、名词解释:
CT值 CT值代表X线穿过组织被吸收后的衰减值。
三、单项选择题
1、影响X射线强度的诸多因素中,其增加能导致X射线的质增加,量减少的因素是( B 滤过 ) A.管电压 B.滤过 C.电压脉动 D.靶原子序数
2、随光子能量的增加,下列哪种效应发生的概率迅速减小?( A.光电效应 )
A.光电效应 B.康普顿散射 C.电子对效应 D.光核反应
3、使用非晶态硅型平板探测器的DDR中,形成图像的最基本的像素是(A.光电二极管)。
A.光电二极管 B.薄膜晶体管 C.气体电离室 D.银粒子
4、关于光密度的定义,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D ) A.光密度是由胶片乳剂膜在光的作用下致黑的程度。
B.光密度是由胶片乳剂曝光后,经冲洗还原出来的银颗粒沉积而形成的。 C.银颗粒沉积越多的地方,照片越黑,光密度越高。
D.光密度用照片阻光率的常用对数表示。
5、为了消除脉冲式多普勒超声测量仪检测血流常出现的混叠现象,常采用的技术( C ) A.频谱分析 B.连续多普勒技术 C.高频PRF多普勒超声技术 D.彩超 6、彩超显像所用的三种基本色是( C )
A.红蓝紫 B.绿蓝紫 C.红蓝绿 D.橙蓝绿 7、自相关技术是( C )
A.自我频率检测技术 B.直接探测血流速度的一种技术
C.检测两个信号间相位差的一种方法 D.探测振幅的一种技术
8、下面哪项不是超声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B)
A.热作用 B.吸收衰减 C.空化作用 D.机械作用
9、对于超声场轴线上的声压分布,在远场区域内声压与距离的关系是(B.声压与距离成反比)
A.声压与距离无关 B.声压与距离成反比 C.声压为零 D.声压与距离成正比
10、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如果交界面两侧介质的声阻抗相差很大,则发生( )
A.全反射 B.全投射 C.部分反射
11、通过哪种方法可以获得较大的近场区(A.使用高频探头)
A.使用高频探头 B.减小阻尼 C.减小探头直径 D.增大阻尼
12、X射线透视的优点,下述哪项不正确( C )。
A.可直接观察器官的活动功能 B.费用低廉 C.可观察身体组织的细微变化 D.操作简单,立即可得结果 E.可任意旋转病人的体位,从不同角度上进行观察 13、关于DSA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C) A.需要水溶性碘对比剂 B.属X线检查法
C.通过光学减影技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使血管显影清晰 D.1977年获得第一张DSA图像
14、在B超成像中,对组织和器官的轮廓显示主要取决于( B反射 )回波;反映组织特征的图像由(A 散射 )回波决定
A.散射 B.反射 C.衍射 D.透射 四、填空题
1、表征放射性核素衰变快慢的三个物理常数是 有效衰变常数、物理衰变常数和 生物衰变常数。
2、已知某CT机显示器放大灰度范围的上限为180HU,下限为100HU,16级显示灰阶,则该选择的窗位为 140 HU,每一
个灰阶代表的CT值的跨度为5HU,表示 。
3、连续X射线产生的机制是 轫致辐射 ,连续X射线的短波极限与 管电压 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
4、提高超声检测的空间分辨率的有效途径是增加超声波的 频率,但带来的弊病是影响了探测的 深度下降。
5、CR成像的基本过程包括 信息采集 、信息转化 、影像信息的处理、 信息的存储与输出 。
6.多普勒信号经过频谱分析后,可通过两种方式输出,一是 音频输出 ,一是 图像输出。前者用音调的高低表示 频
率高低,声音的响度反映 振幅大小,后者用横坐标表示 时间,纵坐标表示 频率,亮度表示 振幅,频谱在垂直距离
上的宽度表示 频移离散度。
7、放射性样品的放射性活度是指 处于某一特定能态的放射性核在单位时间内的衰变数,常用A表示,当满足体外测量的一定活度下,引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寿命越短,所需数量越 少 ;而引入人体内两种数量相等的不同核素时,短寿命核素的活度 大 。
8、彩超显像有三种输出方式:速度方式,用红色和蓝色表示血流速度的 方向 :用颜色的亮度表示血流速度的 大小 ,最亮之处为尼奎斯特频率极限;方差方式,即血流紊乱或者湍流的程度,用 绿 色表示,这三种颜色称为三原色。 9、CT机普遍采用的算法是 图像重建 。 五、简答题
1、X射线摄影中,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对影像质量和患者防护各有何利弊?
答:诊断放射学中的光电效应,可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有利的方面,能产生质量好的影像,其原因是:①不产生散射线,大大减少了照片的灰雾;②可增加人体不同组织和造影剂对射线的吸收差别,产生高对比度的X射线照片,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有好处。钼靶乳腺X射线摄影,就是利用低能X射线在软组织中因光电吸收的明显差别产生高对比度照片的。有害的方面是,入射X射线通过光电效应可全部被人体吸收,增加了受检者的剂量。从全面质量管理观点讲,应尽量减少每次X射线检查的剂量。
康普顿效应中产生的散射线是辐射防护中必须引起注意的问题。在X射线诊断中,从受检者身上产生的散射线其能量与原射线相差很少,并且散射线比较对称地分布在整个空间,这个事实必须引起医生和技术人员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另外,散射线增加了照片的灰雾,降低了影像的对比度,但与光电效应相比受检者的剂量较低。 2、一般乳腺检查采用的管电压为20-40KV,试说明其成像原理。
乳腺摄影的成像原理:利用软X线对乳腺组织进行投照,通过胶片进行感光,经过显影,定影等程序进行成像。 3、B超检查中为什么要在探测部位涂抹一些耦合剂?
使用耦合剂的目的首先是充填接触面之间的微小空隙,不使这些空隙间的微量空气影响超声的穿透;其次是通过耦合剂“过渡”作用,使探头与皮肤之间的声阻抗差减小,从而减小超声能量在此界面的反射损失。另外,还起到
“润滑”作用,减小探头面与皮肤之间的摩擦,使探头能灵活的滑动探查。
作用在于减少超声波的传导阻力,减少皮肤与探头之间空气对声波的干扰,进步图像清楚度 4、多普勒频移公式的矢量表示意义是什么?
5、CT图像中,窗宽取得过宽和过窄,对图像有什么影响?窗位取得过高或过低,对图像有什么影响?
答:所谓窗口技术系指CT机放大或增强某段灰度范围内对比度的技术。把观察组织器官所对应的CT值范围确定为放大或增强的灰度范围,这个放大或增强的灰度范围叫做窗口。具体做法是:把放大或增强的灰度范围的上限以上增强为完全白,下限以下压缩为完全黑,结果就增强了观察灰度范围的对比度。
窗宽指窗口的数值范围,它等于放大或增强的灰度范围的上下限灰度值之差,用CT值表示则为:窗宽=CTmax- CTmin ; 窗宽取得宽的优点是不易丢失图像数据,不丢失信息,表现在图像上就是不丢失结构(对应组织结构);缺点是对比
度差。
窗位指放大或增强的灰度范围的中心灰度值,用CT值表示则为:
窗位= (CTmin+CTmax)/2窗位取得高或低(同窗位取得标准相比)都易使图像数据丢失, 表现在图像上都是丢失图像解构,
窗位取得高图像偏白,窗位取得低图像偏黑。 6、为什么钡餐透视中钡为黑色,而透视点片中为白色?
钡餐的成分是BaSO4,白色,无毒,不溶于水和酸,X线不易穿透,X片上呈现白色,是一种常用的造影剂。用于检查消化道疾病。它进入消化道后,会附着在消化道壁上,显示出消化道的轮廓,以检查消化道壁有无缺损、溃疡,消化道器官中有无肿瘤等。一段时间后它会随代谢排出体外。 有病为暗,说明无附着或者很少
7、CT图像中,窗宽取得过宽和过窄,对图像有什么影响?窗位取得过高或过低,对图像有什么影响? 8、定性说明反投影法的原理,为什么实际处理重要采用滤波反投影法?
利用穿过某些象素的所有射线的投影值反过来估算该象素的吸收系数值。
反投影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每次\"投影\"重新放回矩阵之中,并继续取它们的射线和,这又叫\"投影反馈法\"。
9、为什么临床上要采用短寿命的放射性核素?
短寿命核素在短时间类放射的剂量比较长寿命核素要大一些(可以种质能方程式看出)。成像上会比较清楚,又不会造
成长时间受辐射,造成危险。
10、一般进行胸部检查时,常采用100KV以上的高能X射线,试说明其成像原理 六、 论述题
1、 多普勒频移的信号包括血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血流深度、血流速度的二维分布等信息,为了提取血流方向信息,常
采用正交相位检测法,试说明该方法是如何将正反向的血流区分开的。
2、为什么通过能量减影可以分别显示软组织和骨的图像?
七、计算题
1、用连续型多普勒诊断仪研究心脏壁的运动速率,超声频率为5MHZ,垂直入射心脏,测得的多普勒频移为1000HZ,求此瞬间心脏壁的运动速率大小(声速取1500m/s)。
2、 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过程中,如果最大可测深度是5cm,探测频率是10MHZ,探头与血管的夹角为60°,求可探测的
最大流速(声速取1500)
3、已知放射性核素发生器中发生的是第次衰变Mo(T=66.02)→Tc(T=66.02),请计算该“母牛”装置中,提取子核的最佳时间。
t=lnλ1/λ1(1/λ1-λ2)
99
99m
4、已知某图像有16像素,每个像素真实衰减系数如表中所示,P1-P6为不同方向扫描所得的投影,请用反投影法对该图像进行重建,并将重建后的衰减系数与真实衰减系数相比较,并说明为什么实际工作中要进行滤波。
2-22 什么是重建中的反投影法?CT 的重建中,为何要用滤波反投影法? 答:重建中的反投影法,系指把投影沿扫描路径的反方向将所得投影值反投回到各个体素中去的一种重建算法。反投影法又称总和法,它几乎是各CT 生产厂家实际采用的唯一的算法。
为克服反投影法重建产生的边缘失锐伪像,所以要对投影进行滤波后再进行反投影,这样可以消除重建的边缘失锐伪像。 2-23
的数值。
图2-11 习题2-23 图 解:分三步
第一步求和:每个体素在全部各个方向上的反投影值分别求总和,分别为20、26、23、29; 第二步减基数:基数=成像参数总和=任一投影方向(对本题而言或为0°,45°,或为90°,或为135°)上投影值总和,如下
基数=任一方向上投影值总和 =5+9=2+7+5=6+8=4+7+3=14
由各像素值总和20、26、23、29 分别减基数14 求得各体素为6、12、9、15 第三步化简:把各体素值6、12、9、15化成相对最简数(用3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