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师德的时候,我们到底是在谈什么?
作者:江湖一刀
来源:《课堂内外·好老师》2018年第03期
读了我有关师德的文章后,有人说,师德就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筐”当然是装东西的,但装进师德这个“筐”里的,都是“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本然内容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师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顾名思义,是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在道德方面的要求。这种要求,往往外显为一些带有规定和强制意味的条款。
最典型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即规则和范本。规则,自然是规定和禁止;范本,则有楷模、表率的意味。即是说,师德既有清楚明白的、硬性的、必须遵守、不能逾越的一面,也有相对含糊的、倡导性的、鼓励性的、难以明确考量的一面。 就此而言,师德其实只是一个“框”,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框架性约定。
约定有“俗成”的意味,必须尊重和遵守,但框架总是粗略的,大概的,不会精细或精确到某种具体程度。因此,尽管师德首先体现为一些基本的底线和原则,但无论是过去的“为人师表”,还是现在的“师德规范”,其实也包含着方向和主张,即人们对师德的期望。
期望并非必然的要求,无论“爱岗敬业”,还是“教书育人”,无论“关爱学生”,还是“终身学习”,都是相对笼统、没法具体考量和评估的——某种意义上说,师德本身的模糊和含混,让它从“框”变成了“筐”。 师德是从哪里来的?
简单说,师德肯定是从道德而来的,所以更“原点”的问题是:道德是从哪里来的? 我倾向于认为,道德就是“道出来的德”,它既是人们“遵道而行”后的总结和归纳,也是言说出来给人听、希望更多人遵守的。无论哪个意思,道德都是人们为了维护群体或公共利益而提出的一些主张、准则和期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里固有的,而是人们在交往中渐渐形成的。而道德一旦形成,就具有普遍的影响力和约束力。表面看,道德是个体的选择,道德评判却往往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他人——正因如此,道德也叫社会公德,有“利他”、“利人”的“天性”。
总体说,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更有助于道德意识的形成,也更有利于道德行为的维护。而专断、粗蛮、混乱、暴戾的社会,很难让人真正形成和遵守康德所说的“道德律令”,就像食不果腹、为生计所困的人,很难有“仰望星空”的闲暇,无论那星空多么“灿烂”。 师德自然也是如此——无论形成和遵守,都是如此。因此我曾经说,道在德先,不讲“师道”,而求“师德”,不只是缘木求鱼,甚至本就是“严重缺德”。 师德是高标准还是低要求?
今天,教师职业同时面临着凡俗化和神圣化的困境。
凡俗化的体现就是,只认定教师是一门职业,而职业只不过是谋生的方式或手段,与其他职业没有明显区别。持此论者,往往过于淡化对教师的道德要求。
神圣化的体现则是,认为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每个教师都应当迹近圣人,成为道德楷模。持此论者,往往过于强化对教师的道德要求。
淡化和强化,都是非正常化——师德其实应该是“居间”的状态:一方面,它设定了起码的、必须遵守的底线,另一方面,它指向于更加高的期许和愿望。底线相当于“规定”,一旦逾越,就是师德失范。高线则相当于“范本”,是楷模和表率。
居乎其间,师德应该既是低端的要求,也有高端的追求——但这种追求,不应该成为统一的规定。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